2016年底,電影《你的名字》橫空出世,席捲全球票房的同時,也讓無數人記住了「新海誠」這個名字。
其實早在《你的名字》之前,新海誠的不少作品都曾屢獲殊榮,其中最廣為人知要數他編導的《秒速5釐米》,2007年該片獲得了亞洲太平洋電影節最佳動畫電影獎。
雖然才華橫溢,但在2016年以前,他在國內卻鮮為人知。一方面由於其作品從未在國內上映,另一方面也源於他本人的低調。
很多人不知道,新海誠其實是個不折不扣的富二代,新海誠原姓新津誠,日本百年建築世家「新津組」就是他家的,但他對外卻從未提過自己的家庭。
也是在《你的名字》大火時,新津組的官方網站上默默地放出了新海誠電影的宣傳頁面,並且低調地註明:「這是我們家社長的兒子」,這樣才為網友所知——哈哈哈,這一家人都這麼可愛嗎。
在此之前,包括我在內都以為新海誠只是個有才華的製作人,沒想到,人家居然還是個富二代——這樣的人生簡直是開掛呀~
扯遠了,為什麼《天氣之子》如此讓人期待,那是因為2016年的《你的名字》實在是太強了,日本票房超過250億日元,國內票房超5.7億,除了登頂16年日本票房榜首,也終結了《千與千尋》霸佔多年的日影全球票房榜首之位,說它「創造歷史」一點也不為過。
有這樣一座大山在前,新作《天氣之子》自然備受矚目。
然而事實卻有點微妙, 7月19日該片在日本上映後口碑呈現兩極分化,截止目前為止,看過的網友在豆瓣上給出的評分只有7.3分,遠低於《你的名字》(8.4)和《秒速五釐米》(8.3),差0.3分就要掉到6.0爛片集中營了。
那麼《天氣之子》到底講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真的不好看嗎?
1.新海誠的執著
高一那年夏天,帆高獨自一人來到東京,最後來到一間專門出版奇怪超自然刊物的出版社擔任寫手。
不久,東京開始下起連日大雨,在這座繁忙城市裡到處取材的帆高邂逅了與弟弟相依為命,不可思議的美少女陽菜。
「等等就會放晴了喔。」陽菜這樣告訴著帆高,不久,頭頂的烏雲逐漸散去,耀眼的陽光灑落街道……原來,陽菜擁有「改變天氣」的奇妙能力……
從《天氣之子》的劇情簡介我們不難看出,與三年前《你的名字》一樣,新海誠仍然致力於講述一個「純粹而天真」的愛情故事。從《星之聲》到《秒速五釐米》,再從《你的名字》到《天氣之子》,似乎「愛」是他唯一的執著。
從刻板印象出發,大家自然會認為《天氣之子》不過又是一支舊瓶裝新酒的愛情陳釀,審美疲勞在所難免。
但如果真帶著這樣的有色眼鏡觀影,那就真的錯了,至少對這位天才製作人稍顯不公——因為他的執著從來都不是「愛情」,而是人與人之間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