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大家好,這裡是每日與你不見不散的不三不四侃電影。今天我們聊一個剛上映的新片《天氣之子》。
其實在觀影之前我對於這部電影是沒有太大期待的,因為看了內地首映的觀眾對於這部片子評價普遍不怎麼樣。
然而今天看過後我徹底傻眼了,咱可能看的不是一部電影,我覺得《天氣之子》很好看啊。
《天氣之子》評價兩極分化理所當然,這部電影一點都不「新海誠」
或許三年前《你的名字》上映前大多數人都還不知道新海誠這個相對年輕的日本動畫導演,三年前的那部動畫電影在橫掃口碑與票房的同時也讓新海誠終於一舉成名。
但是現在回頭去看《你的名字》還是有著相當濃厚的「新海誠風格」的,但是由於它新奇的設定和相當精彩的故事結構,導致當年不管是新觀眾還是老粉絲對於那部作品都相當買帳。
但是這次的《天氣之子》似乎就不是這個樣子了,這部片子至少在我看來其實一點都不「新海誠」。
對於新海誠的作品,給人們最主要的印象大概就是小清新、畫面唯美、音樂好聽這些了。甚至在《你的名字》之前人們還要再加上一個劇情虐心悽美的標籤。
當初看他早期作品《她和她的貓》時就有這種感覺,這個人竟然能搞出這麼一個虐心的「人貓戀」故事,簡直是動畫界的鬼才。
然而《她和她的貓》作為新海誠獨立製作的動畫片在畫面、配音等等方面其實相當粗糙,也完全不是一個能夠拿得出手的代表作。
但是當時的這種奇幻的想法和細微的感情衝突已然足夠讓很多人買帳了,那之後他也終於逐漸有了足以支撐起他創作欲望的團隊,新海誠的動畫片也開始步入正軌。
從《秒速五釐米》到《言葉之庭》再到《你的名字》,在畫面越來越精美的同時不變的是新海誠一貫的細緻入微的感情衝突,和一個個青春戀愛的離愁別緒。
畫面美並非新海誠的一己之力所能造就的,音樂好聽也同樣並非是他的專長。作為一部動畫的原作、編劇、導演,故事才是他的主場。
然而新海誠的故事總是被人認為是他的短板,他創作的故事總讓人感覺撐不起來不夠豐滿。一個自編自導的人,被人說畫面很美但故事不好我覺得才是最屈辱的事。
我覺得,他們說的並沒有錯,他的故事美則美矣好則不算多好。《秒5》裡看似複雜的分成了幾段來講述一個故事,其實故事線相當的簡單,而且整體結構也並不十分成熟。
《言葉之庭》的結構和人物關係也相當簡練,不過由於這些片長本身也就不算太長,配合新海誠特有的細膩人物感情關係和藉助環境烘託情緒的手法,其實這些都算不錯的片子。
時長一變長就不一樣了,比如《追逐繁星的孩子》其實相當失敗。
《你的名字》如果不是因為本身設定既涉及「互換身體」又涉及「時空穿梭」這兩個本身就很能支撐故事的元素,恐怕也很難讓人對故事滿意。
所以《天氣之子》帶給我很多意想不到的驚喜,這個一直不走尋常路的導演也終於開始好好講故事了。
動畫行業摸爬滾打20年,他終於迎來了「蛻變」
新海誠在在這部磨礪三年後帶來的新作裡讓我們看到了他商業化的成熟,他的故事也不再繼續執著於少男少女的情情愛愛。
至少從故事整體結構把控上,《天氣之子》講述的是一個足以講上兩個小時的完整故事。從一開始男主角帆高離家出走後的境遇到遇到女主,再到兩人借用「100%晴女」的能力出售「天氣」,再到分離和拯救。整個故事的節奏或緊湊或舒緩,讓人看著相當順暢。
這就是一個商業化作品應該有的故事結構,不同於《你的名字》一直轉圈,從圓外向圓心的故事發展,《天氣之子》完全是一個線性的故事展開。
沒有了「時間穿梭」這一好用的設定,新海誠依舊能夠講述這樣一個豐滿的故事,我認為這本身就是一個值得肯定的進步。
在配角徐賀圭介這個大叔的刻畫上則是影片另一個值得稱道的亮點,我們看到了他的故事裡配角也在隨著故事發生變化。
要知道他之前的作品裡配角真的就是一群只是為了推動故事發展的毫無存在感的角色,這種問題在他的成名作《你的名字》裡依舊存在,所以說這次的新海誠真的不一樣。
片子在情緒歡快的時候也有很多有趣的插科打諢,電影院不時爆發的一片歡笑我想已經代表了很多東西。
當然,這樣的電影與他之前作品差別相當大,或許很多老粉絲並不買帳,但是這是一個導演想要走出小眾的圈子必須要經歷的「蛻變」。
雖然有改變,但是很多東西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長的。片子裡也的確有很多生硬的地方,尤其是結尾和高潮其實處理得有些差強人意,但是也並沒有某些言論噴的那麼糟糕。
由於電影在國內上映僅僅兩天,這裡我也不想劇透太多,總之這部電影真的值得一看。
每日發表高質影評,原創不易,感謝關注點讚,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