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求你們別罵《天氣之子》了,新海誠真的學會講故事了

2021-01-15 不三不四侃電影

哈嘍大家好,這裡是每日與你不見不散的不三不四侃電影。今天我們聊一個剛上映的新片《天氣之子》。

其實在觀影之前我對於這部電影是沒有太大期待的,因為看了內地首映的觀眾對於這部片子評價普遍不怎麼樣。

然而今天看過後我徹底傻眼了,咱可能看的不是一部電影,我覺得《天氣之子》很好看啊。

《天氣之子》評價兩極分化理所當然,這部電影一點都不「新海誠」

或許三年前《你的名字》上映前大多數人都還不知道新海誠這個相對年輕的日本動畫導演,三年前的那部動畫電影在橫掃口碑與票房的同時也讓新海誠終於一舉成名。

但是現在回頭去看《你的名字》還是有著相當濃厚的「新海誠風格」的,但是由於它新奇的設定和相當精彩的故事結構,導致當年不管是新觀眾還是老粉絲對於那部作品都相當買帳。

但是這次的《天氣之子》似乎就不是這個樣子了,這部片子至少在我看來其實一點都不「新海誠」。

對於新海誠的作品,給人們最主要的印象大概就是小清新、畫面唯美、音樂好聽這些了。甚至在《你的名字》之前人們還要再加上一個劇情虐心悽美的標籤。

當初看他早期作品《她和她的貓》時就有這種感覺,這個人竟然能搞出這麼一個虐心的「人貓戀」故事,簡直是動畫界的鬼才。

《她和她的貓》劇照

然而《她和她的貓》作為新海誠獨立製作的動畫片在畫面、配音等等方面其實相當粗糙,也完全不是一個能夠拿得出手的代表作。

但是當時的這種奇幻的想法和細微的感情衝突已然足夠讓很多人買帳了,那之後他也終於逐漸有了足以支撐起他創作欲望的團隊,新海誠的動畫片也開始步入正軌。

從《秒速五釐米》到《言葉之庭》再到《你的名字》,在畫面越來越精美的同時不變的是新海誠一貫的細緻入微的感情衝突,和一個個青春戀愛的離愁別緒。

《秒速五釐米》劇照
《言葉之庭》劇照

畫面美並非新海誠的一己之力所能造就的,音樂好聽也同樣並非是他的專長。作為一部動畫的原作、編劇、導演,故事才是他的主場。

然而新海誠的故事總是被人認為是他的短板,他創作的故事總讓人感覺撐不起來不夠豐滿。一個自編自導的人,被人說畫面很美但故事不好我覺得才是最屈辱的事。

我覺得,他們說的並沒有錯,他的故事美則美矣好則不算多好。《秒5》裡看似複雜的分成了幾段來講述一個故事,其實故事線相當的簡單,而且整體結構也並不十分成熟。

《言葉之庭》的結構和人物關係也相當簡練,不過由於這些片長本身也就不算太長,配合新海誠特有的細膩人物感情關係和藉助環境烘託情緒的手法,其實這些都算不錯的片子。

《追逐繁星的孩子》劇照

時長一變長就不一樣了,比如《追逐繁星的孩子》其實相當失敗。

《你的名字》如果不是因為本身設定既涉及「互換身體」又涉及「時空穿梭」這兩個本身就很能支撐故事的元素,恐怕也很難讓人對故事滿意。

所以《天氣之子》帶給我很多意想不到的驚喜,這個一直不走尋常路的導演也終於開始好好講故事了。

動畫行業摸爬滾打20年,他終於迎來了「蛻變」

新海誠在在這部磨礪三年後帶來的新作裡讓我們看到了他商業化的成熟,他的故事也不再繼續執著於少男少女的情情愛愛。

至少從故事整體結構把控上,《天氣之子》講述的是一個足以講上兩個小時的完整故事。從一開始男主角帆高離家出走後的境遇到遇到女主,再到兩人借用「100%晴女」的能力出售「天氣」,再到分離和拯救。整個故事的節奏或緊湊或舒緩,讓人看著相當順暢。

這就是一個商業化作品應該有的故事結構,不同於《你的名字》一直轉圈,從圓外向圓心的故事發展,《天氣之子》完全是一個線性的故事展開。

沒有了「時間穿梭」這一好用的設定,新海誠依舊能夠講述這樣一個豐滿的故事,我認為這本身就是一個值得肯定的進步。

在配角徐賀圭介這個大叔的刻畫上則是影片另一個值得稱道的亮點,我們看到了他的故事裡配角也在隨著故事發生變化。

要知道他之前的作品裡配角真的就是一群只是為了推動故事發展的毫無存在感的角色,這種問題在他的成名作《你的名字》裡依舊存在,所以說這次的新海誠真的不一樣。

片子在情緒歡快的時候也有很多有趣的插科打諢,電影院不時爆發的一片歡笑我想已經代表了很多東西。

當然,這樣的電影與他之前作品差別相當大,或許很多老粉絲並不買帳,但是這是一個導演想要走出小眾的圈子必須要經歷的「蛻變」。

雖然有改變,但是很多東西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長的。片子裡也的確有很多生硬的地方,尤其是結尾和高潮其實處理得有些差強人意,但是也並沒有某些言論噴的那麼糟糕。

由於電影在國內上映僅僅兩天,這裡我也不想劇透太多,總之這部電影真的值得一看。

每日發表高質影評,原創不易,感謝關注點讚,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新海誠新作《天氣之子》講什麼故事?來看看官方怎麼說
    來了來了來了,新海誠終於回來了,這次不再是拿著新海誠當噱頭的東西了,而是實實在在的乾貨。新海誠帶著他的《天氣之子》將於明天七月和大家見面,不過那個時間是日本上映的。就是新海誠的味道。至於會講一個什麼樣的故事,還很模糊,我們來看看官方怎麼說吧。(截圖來源《天氣之子》官網。)首先第一張截圖:這張截圖來源於「story」的一欄,你們能夠看懂麼?雖然不是全懂,但是還是大概知道點意思。
  • 《天氣之子》失利因為新海誠墨守成規?不,是我們長大了
    新海誠電影裡少年與青年永遠是那麼的執著。有人說新海誠再打造個克隆品《天氣之子》是想圈錢,對於這方面,我只想說誠哥不缺money,或者沒你想像中那麼缺。誠哥出生在建築世家,自己也畢業於日本中央大學文學部日本文學系。從經歷上講,新海誠自己本身就很勵志。
  • 《天氣之子》新海誠總能給我們一個青春的幻想
    其實《天氣之子》相對於君名更有著新海誠的風格,眾所周知新海誠不怎麼會講故事,就故事來說天氣之子的故事要比君名的故事簡單的多,所以新海誠敢去加入更多的屬於新海誠的東西融入進裡面,這份獨屬於新海誠的溫柔也許很令人費解,但是,當你慢慢理解之後,一切又變得順其自然。無論你喜不喜歡,但新海誠在我的心裡,真的是一個很思想深邃的人。
  • 《天氣之子》:我們為什麼喜愛新海誠?
    遊戲般的碎片化敘事昨天去看《天氣之子》了。在影院裡看天氣之子的時候,看新海誠的時候,總是頭皮發麻。這已經是第二次了。上一次在大陸的影院見到新海誠是在《你的名字》。新海誠是個小說家,也是個喜歡悲劇的導演。眾所周知的是,所有畫面可以稱之為壁紙的電影,是新海誠的特色。然而在畫面之外,我們讀懂了新海誠的哪些呢?
  • 新海誠的《天氣之子》和天氣的故事,這部動畫的主題是羈絆
    導讀:《天氣之子》用天氣的變化襯託了人物的心境,這是新海誠一貫的場景應用。這一期就讓我們一起來聊聊《天氣之子》和天氣的故事。《你的名字》的成功,讓這部電影曾經成為了國內引進日本電影最好的成績。所以,當三年後的這部《天氣之子》上映時,飽受矚目的新作總會被拿來和《你的名字》作對比,因為《你的名字》創造的那個記錄就像一個現象級產物,人們很想知道這部作品可否超越之前那部。《天氣之子》用天氣的變化襯託了人物的心境,這種光影變化配合場景的變化,會讓場景的作用更加強大。
  • 《天氣之子》真的不如《你的名字》嗎?新海誠聽到會打你的
    稍微了解了新海誠導演對於創作兩部作品時的心理意願,時隔一年,我將以電影為主,並且必要時結合小說外傳中部分觀眾所沒有了解到的細節,重新對比深度分析兩部作品,《天氣之子》真的不如《你的名字》嗎?《天氣之子》真的有評價的那麼不堪嗎?(本文含有劇透,如果真的還沒有看過兩部作品或者是其中一部作品,請酌情閱讀。)
  • 新海誠新作《天氣之子》,記錄平凡故事中不平凡的人
    溫暖認識新海誠是從君名開始的,後來有去了解他的其他作品。果然人都是在進步的,從最初片段性的故事到《你的名字 》神迴轉,新海誠讓我對動畫的印象有了新的認知,而他的新作《天氣之子》又會給我們帶來哪些新的看點。
  • 《天氣之子》口碑兩極分化,豆瓣僅有7.3分,新海誠真的不靈了嗎?
    扯遠了,為什麼《天氣之子》如此讓人期待,那是因為2016年的《你的名字》實在是太強了,日本票房超過250億日元,國內票房超5.7億,除了登頂16年日本票房榜首,也終結了《千與千尋
  • 《天氣之子》-劇情毀三觀,故事講得很迷?
    要說最近爭議比較大的,便是今年11月1號上映的《天氣之子》了,作為新海誠的動畫電影,票房1.7億,口碑褒貶不一,爭議頗大,不過可以確定的是與《你的名字》還是有些差距的。新海誠的電影畫面自然不必說,《天氣之子》與其它「前輩」一樣,都是隨便一張圖都可以做壁紙系列,但這部電影的劇情以及觀念讓不少網友大呼接受無能……16歲男孩帆高,離家出走到東京闖蕩。如同影片一直陰霾的雨天,帆高一開始在東京找工作並不順利,每天只能到麥當勞吃著最便宜的玉米羹,這時在店裡打工的女主陽菜給帆高一個漢堡,成了帆高吃過最好的一頓飯。
  • 《天氣之子》:這次,你看懂新海誠了嗎?
    文&編:綠麥新海誠的動畫電影《天氣之子》醞釀三年。宣傳語「有一種陪伴,是從《你的名字》到《天氣之子》」,勾起了不少人的情懷。整個電影看下來,只能感嘆新海誠不愧有「壁紙狂魔」之稱,《天氣之子》中場景的刻畫和塑造依舊精緻,每一幀畫面都很養眼,唯美得令人驚嘆。《言葉之庭》的雨、《秒速五釐米》的坡道、《你的名字》裡的神社,大量真實的城市景觀,在《天氣之子》裡都通過電腦3D的CG動特效進一步再現。水滴打在地面上彈起後的晶瑩剔透,以及天空的波瀾壯闊無不讓觀眾感受到了觀影的快感。
  • 新海誠《天氣之子》首曝預告片 又是熟悉的少年少女的故事
    近日,新海誠新作《天氣之子》曝光首部預告片,華麗的動畫效果和細膩的情感設定以及好聽的熟悉配樂瞬間抓住了影迷的注意力。《天氣之子》的故事設定在一個氣象變化混亂的時代,被命運操控的少男少女決定選擇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離家出走的少年將遇見擁有神秘力量的少女,她可以控制天氣。
  • 新海誠的新作《天氣之子》
    今天來和你們討論討論這部電影——新海誠的新作《天氣之子》。我懷著忐忑的心情寫下了這篇影評,僅限於個人的觀感,畢竟也沒什麼專業性~首先從直觀感覺來說,場景畫得真的好看,畫者對於天空的層次感和光線色彩的掌握已經到了很高的程度。
  • 關於世界系和新海誠的《天氣之子》
    時間已經進入今年年底,也距離新海誠的新作《天氣之子》日本首映大概快半年了,今年十一月這部作品終於進入了國內的螢屏,於是和友人一起去電影院看了一波,雖然錯過了部分開頭的故事,不過看到最後還是小有感觸,頓時想到了很多關於「少女和世界」這樣選擇的故事,比如《伊裡野的天空》,比如《神擊的巴哈姆特》,這類故事中有很多屬於現代社會和文化,以及二次元本身的內容。
  • 關於世界系和新海誠的《天氣之子》
    時間已經進入今年年底,也距離新海誠的新作《天氣之子》日本首映大概快半年了,今年十一月這部作品終於進入了國內的螢屏,於是和友人一起去電影院看了一波,雖然錯過了部分開頭的故事,不過看到最後還是小有感觸,頓時想到了很多關於「少女和世界」這樣選擇的故事,比如《伊裡野的天空》,比如《神擊的巴哈姆特》,這類故事中有很多屬於現代社會和文化
  • 如何看待新海誠的新作動畫《天氣之子》?
    但若是從更早期就開始關注他作品的朋友,在看天氣之子的時候,大概會在心中喊出周星馳在功夫足球裡的那句臺詞:「我感覺到了,都回來了。」不過或許和大部分朋友的第一觀感相反,《天氣之子》並不是新海誠在前作大紅大紫之後終於取得足夠的話語權能夠盡情揮灑自己的想法,相反的,比起《你的名字》,《天氣之子》的商業化氣息顯得更加的濃密而且毫不掩飾。
  • 新海誠力作天氣之子,絕美劇照公開!
    說到2019年的日本霸權級動畫電影,從目前已經公開的消息來看,那這個霸權級的稱號肯定是要給日本著名動畫導演新海誠在2019年夏天,具體就是在7月19日於日本正式上映的新作劇場版動畫《天氣之子》。《天氣之子》是新海誠以及動畫製作公司CoMix Wave Films繼超人氣動畫電影《你的名字。》之後,時隔3年的又一驚豔力作。
  • 新海誠新作《天氣之子》確定引進 《天氣之子》國內上映時間
    近日,導演新海誠最新力作《天氣之子》宣布確認引進內地。繼《你的名字。》(日本影史票房第四)三年後,《天氣之子》在日掀起全民觀影盛況:上映首周,該片票房達《你的名字。》同期1.3倍,截至目前,影片力斬116億日元票房,問鼎2019年日本本土票房第一,即將衝擊年冠。日前,影片已宣布於全球十個地區上映,更有超五萬印度觀眾聯名請願引進該片。
  • 2刷《天氣之子》的一些感悟,新海誠:果然在骨子裡還是個小清新
    天氣之子11月1日登陸國內院線,比日本完了差不多半年的時間。最近許許多多的人說著【跟你的名字相比,浪費了3年的等待】,我為了負責,今天2刷了這部新海誠第七部大電影。一些在這次觀影之後的感悟今天就分享給大家。哦對!全程含劇透,不想被劇透請先去電影院觀看一下,《天氣之子》並不是連二、三十元電影票都讓人覺得浪費的影片,這點我還是能保證的。
  • 《天氣之子》中出現新海誠其他3部作品彩蛋,遠不止三葉和瀧
    大家最近最關注的動畫電影,一定是新海誠的《天氣之子》。這部電影不僅僅票房和口碑齊飛,更是帶動了新海誠另外兩部作品《你的名字》和《言葉之庭》播放量的飆升。從《秒速五釐米》開始,新海誠的動畫世界,永遠有那麼一對少年少女打動我們,細膩的故事總是觸碰到我們內心最柔軟的地方。
  • 豆瓣評分7.1,新海誠做錯了什麼讓《天氣之子》評分慘澹?
    一部典型的「少年遇見少女,兩人相戀,然後出現阻礙,兩人克服一切來相愛」的故事。《天氣之子》是由日本動畫監督新海誠執導的動畫電影作品,於2019年7月19日在日本上映,並於2019年11月1日在中國大陸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