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距離接觸一位傳統武術螳螂拳愛好者,趣談傳統武術!

2020-12-22 律為x心行

我是在健身時認識了這位傳統功夫螳螂拳愛好者,六十開外,個子不高,天氣冷的時候乍一眼看上去是那種毫不起眼的瘦弱老頭;熱的時候一亮肌肉,就能讓人認識到什麼叫精悍!不是有句說話「擼起袖子加油幹」,其實也適合武林中人!打架或比試時,如果你發現對方小臂肌肉相對於其身材和其它肌肉來說十分突出,就說明這個人還是有點功夫,至少要小心點!這位嚴師父就是這樣的類型,小臂肌肉對於其身材來說是格外顯眼,當然同現在那些專項鍛鍊肌肉的可能還差點!

其實在這健身廣場上練武術的人也有七八個,各個門派都有,有常來的,有隔三差五來的。說來也巧,我接觸這些練武術的,就是從跟嚴師父聊天開始的,更巧的是,還跟他住得很近。有時練完了就一起走回去,這樣就有更多的機會了解這位傳統武術練習者的經歷往事,從一件件小事中感慨傳統武術的歷史情懷!

先講述一下他的「身世」,他從五、六歲就開始練武術了,小時候不像現在也沒什麼娛樂活動就是瘋玩和打架了,有人可能那個年代都要在家幫著幹活的!巧的是他是家裡的老小,上面有幾個姐姐,說到這大家都知道什麼意思了!按他所說,也算是個怪人,如果說練武術小孩子可能都很喜歡,但他從小還愛好跑步、遊泳。這個我就不能理解了!為了練武也是「瘋」了一樣,練得怎麼先不說,看看他的往事就知道其中滋味了!

舉一個吃飯的例子:年輕時他們早晨練完後一起去吃飯,每人能吃五大碗和樂(濰坊特色小吃就是一種麵條),還得加一籠包子!頭三碗每個人都不帶說話的,就一個勁的往嘴裡扒拉!等到第四碗才慢下來開始邊聊邊吃,到最後還得加籠包子才算完!有人可能說這點飯量不算什麼,我也聽過有吃得更多的,比如:有人給地主家幹活,早上去打水時,就先提一桶小米粥邊喝邊走,等到河邊喝完後刷一下桶再挑水回來再吃飯!還有一個他老婆在家包一天水餃都不夠他一頓吃的,吃餅不論張,用筷子量!可這些人都是身材高大、力大無比的奇人,用的鋤跟牛拉的犁一樣大!可這位嚴師父不到一百二的體重,按他所說他都奇怪怎麼能吃這麼多,也沒地方放啊!

再有一個學藝的例子:同樣為了向高人前輩請教,把年輕時攢得錢除了吃的,都來學武術了,家裡人為他結婚準備的木材被他偷偷賣了兩次,實在不行就讓師兄弟們湊錢,甚至還「拿」過公家的東西!當然這些都是不光彩的「歷史」,是否學到什麼也沒具體講過!不過現在看來有些也是十分可笑,比如有些傳說中的功夫,他也嘗試練過,什么半夜子時在水井裡練什麼金剛掌,自己練了一段時間也沒有什麼成效,也領悟不到要領,他倒是不懷疑功夫真假,只是認為有些功夫可能看人、看天意吧!還有他親自試驗過一個人用手指隔空把一個酒瓶發功打破,也非要跟人家學這神功,只是對方說什麼也不教給他!聽這個故事時,我也問他一句:你確實認真看到了整個過程?有沒有注意所有細節?這個他就不確定了。可能真是有什麼機關他沒注意看,我想這也是不「教」他理由吧!有些「功夫」說開了,就沒意思了!這樣的故事還有幾個,當然也都跟傳說的事故是一樣的,大多也是聽說無法驗證的事了!

跟他接觸久了,越是發現他大半生積累的武術觀念和心得,跟我的理論推測是一模一樣。與其說是他的事,不如說是我的想法用他的故事來講述。我並非傳統武術練習者,最多也就是練過擒敵拳套路,也自學過太極拳,都是年輕時候的事了。現在想想,也很可笑!轉念一想也挺可惜的,當時的興趣是多麼重要啊!如果堅持下來,那說不定還有點「出息」呢!不得不多說一句,年少時哪怕是一時興起的愛好,也一定要好好把握!如果可能的話,一定要堅持下來,說不定還真能成材!那言歸正傳,談談從這位師父的故事中看看傳統武術的幾件爭議之事!

傳統武術是「武」還是「舞」?

說到這恐怕就爭議不斷了,就是這小小的健身廣場上幾個人就有不同的想法,誰對誰錯呢?沒對沒錯!就看你怎麼理解了!我只是講述這位師父的觀點:武術就是要以武為根本的,不能向「舞」術發展!套路必須練,但不能為了練套路而練套路,一味的追求動作優美,這樣真成了「舞」術了!練武術至少要知道每個招式的用法變化,也多少切磋練習一下,更要練體能素質和武術基本功!

傳統武術到底能不能打?

既然傳統武術要以「武」為根本,那現在還能不能打?他的觀點是能打,但要看跟誰打?打練得不好的,或者沒練過的普通人,肯定是沒問題的!如果你非要在擂臺上跟那些專業搏擊人員打,想都別想了!傳統武術有些歷史名人,按他說至少是祖師爺那一輩人中確實有能打的,可這些人都又是命「打」出來的,練武術套路是一回事,交手是另一回事,都是要單獨練得!如同他所說,年輕時最多跟師兄弟們打,跟朋友切磋,也打過普通人,可真正意義上的同等級別的擂臺按規則打比賽,他也沒經歷過一次!他從小一直跑步也練力量,可當看到現在搏擊運動員的訓練方式也是深有感慨,明顯不是一個訓練層次啊!現在練傳統武術的先別說擂臺對打了,就是友好切磋也少之又少!不僅如此,還有很多練武術的卻從不跑步,也很少練力量!這樣練十年武術,也打不過練一年格鬥!

現在人是學武術好,還是練搏擊好?

即便他一直傳統武術練習者,可他的眼界就是不一樣!從不偏袒任何一方,學什麼都好,都有自己有門道功夫在裡面,最主要還是人的問題!按我所說普通人不論是學武術練個套路還是練搏擊打個沙袋,大多也就是健身而已,身邊有什麼學什麼就可以了,有條件的都可以嘗試參與一下!先培養起興趣堅持個一年半載,再想這些打不打、防不防的問題吧!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傳統武術打不過現代搏擊?是真實的麼?
    對於大多數人傳統武術就是停留在金庸的武俠小說中,那麼真實的傳統武術到底是怎麼樣子的呢? 大多數人是不了解傳統武術的,因為傳統武術太多門派,拳法太多,導致大多數人不了解真正的傳統功夫,傳統功夫裡面有內家拳,外家拳,內家拳最主要的有形意拳,太極拳,八卦掌 少林拳(少林拳裡面也分內家和外家
  • 傳統武術到底能不能打
    都說中國傳統武術博大精深,到國外旅遊都要向老外展示一下「chinese kuang fu」,滿滿的自豪感。然而,最近大家總會在網絡上看到各種傳武大師被民間業餘格鬥愛好者輕鬆KO的新聞。就在前幾個月有一位混元太極宗師馬保國師傅被30秒KO的視頻成為熱搜。
  • 詠春拳、北少林拳、螳螂拳……荔灣湖非遺武術傳承基地揭牌!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煥坤圖/受訪者提供日前,廣州荔灣湖非遺武術傳承基地在荔灣湖公園內揭牌,該基地將打造武術文化沙龍,並整合中醫藥、書畫等國學資源,推動傳統文化在現代的傳承。廣州荔灣湖非遺武術傳承基地負責人傅傑向記者介紹,早在2018年已有打造武術傳承基地的想法,「中國傳統武術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學習武術不僅僅是掌握武術的套路,更是修身修心的過程。希望通過這個基地,整合各個拳種,讓現代傳統武術有清晰定位,推動全民強身健體運動。」
  • 武術宗師李小龍:我對中國傳統武術失去了信心,包括詠春?
    這是一位nga網友根據李小龍生前給朋友william的信件整理翻譯的,在a站看到 這是原件 李小龍逝世多年,距離現在也比較遠,只能從一些當時的信件、訪談或者日記了解,我談一下我自己的想法吧,帶點身邊的例子,李小龍是我爸的偶像,我爸從年輕接觸武術開始習練,幾乎每天都花時間練,一直到現在,中間也是受李小龍的截拳道的影響,嘗試多種拳術和技擊法,也一直在收集關於武術的資料,從一開始的《武林》《武術健身》《中華武術》等雜誌,到《武術》《琴劍樓》《李小龍技擊法》《
  • 包頭八極拳傳統武術交流盛會 美圖
    外 聯 組:清風俠、張 龍、閆美林主 持:張 龍音 響:杜聰旺攝 像:西部高原會場布置接待:王 剛會 務 組:周禮、閆美林、清風俠、王剛、杜聰旺、張龍、西部高原、李志軍、郭瑞軒、大漠飛鷹運 輸 組:李志軍場 地 組:郭瑞軒、大漠飛鷹包頭八極拳傳統武術交流會
  • 濟南市第三屆「華山論劍」武源武術傳統文化交流會成功舉辦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任玉停5 月30日上午9點,濟南市歷城區的華山景區華不注廣場上,氣球飄揚,彩旗高展,隨著一首《我愛您中國》歌聲響起,文化歷城系列活動的帷幕被徐徐拉開,濟南市第三屆「華山論劍」武源武術傳統文化交流會
  • 零基礎能學好武術嗎?——傳統武術100問
    大家好,為了幫助朋友們更好的理解傳統武術和學習傳統武術,我們推出了新的專輯——傳統武術100問。歡迎您留言提出問題(關注才能留言哦),我們將從中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問題,納入專輯,並盡所能為大家提供詳細解答。
  • 他是真正的武術大師,被譽為「螳螂拳大師」,曾隨周總理一起出訪
    中華上下五千年,所有真正的武術,並沒有那麼多花裡胡哨,更多的是簡單有效。實戰中也更講究以最快的速度制敵制勝。詠春、太極這些都是目前廣為人知的種類。今天要講的,是傳統武術螳螂拳。說起螳螂拳,就無法避開將它發揚光大的真正武術大師於海。1.1942年,於海出生於山東煙臺。當時的中國仍處在艱難的發展時期,也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
  • 83歲武術泰鬥怒斥馬保國讓武術蒙羞,傳統武術真不該被這麼糟蹋
    前段時間馬保國與王慶民的決戰在網絡掀起了熱潮,再次將傳統武術能否實戰的問題拋向了輿論的漩渦,不過這一疑問在馬保國被王慶民30秒KO而告終,問題的答案更傾向於傳統武術難以實戰。馬保國,自稱渾元形意太極拳掌門人,是一名傳統武術大師,在此前還曾擊敗過MMA拳王。王慶民何許人也?充其量只能算是一名搏擊愛好者。從結果來看,這場比賽真可謂是一場鬧劇。這場比賽已經過去一段時間,但其帶來的影響和話題度依然在。
  • 從葉問電影中看功夫,中國傳統武術真的不能打嗎?
    葉問電影中,一代宗師葉問在與各位武術高手的較量中都大獲全勝。而回到現實社會中中國傳統武術頻頻打臉。一次次被現代格鬥所KO。傳統武術到底能不能打的問題似乎愈來愈受到大眾的重視。 葉問4中,葉問在中華總會上會見的各位武術家,有螳螂拳、譚家腿、形意門、太極拳、八卦掌。這些武術流派在中國來說都是數一數二的,說實話這些拳種相對於詠春來說規模大的可不是一星半點。
  • 未央區武術協會表彰傳統武術優秀傳承者
    「健康中國絲綢之路」第三屆傳統武術精英大賽日前在西安圓滿落幕,在本次大賽上,未央區武術人取得了優異的成績,西安市未央區武術協會近日對參加本次傳統武術精英大賽並取得優異成績的未央區武術協會代表隊、大明宮傳統拳武館代表隊的獲獎人員進行了表彰。
  • 傳統武術除了坑蒙拐騙的「大師」,原來還有真能打的武術家
    近年來,閆芳、太極雷雷等所謂「大師」,一次次把傳統武術推上風口浪尖。傳武到底能不能打?傳武在當代還有沒有價值?傳武未來的路在何方?知名作家、評論家、媒體人,同時也是傳統武術練習者的吾非羊老師,以親身經歷,圍繞多年來接觸的武術家、江湖門派、不同拳種、武術打假,以及武術江湖中的人和事,寫成一部紀實小說——《武林揭秘》,講述當代中國武術和江湖的發展現狀。
  • 武術套路到底有沒有用?|武術套路|傳統武術|中國武術|格鬥
    這種觀點我們可以稱之為「套路無用論」,它和視傳統武術為糟粕的「歷史虛無主義」一樣充滿了對武術偏見和的無知。把現代搏擊作為傳統武術的試金石,依此來全盤否定傳統武術未免過於以偏概全了,僅僅因為實戰中對手不可能按照套路出招就認為套路無用同樣也是膚淺得可憐。試想,就算從有據可查的明代算起,武術套路存在肯定超過600年了,難道幾百年間那麼多先賢竟沒有人連這麼淺顯的道理都看不透。
  • 傳統武術能不能打敗空手道和跆拳道?武術教練這樣回答
    【文/搏擊江湖】有一個比較有趣的話題是,傳統武術,能不能打敗跆拳道,能不能打敗空手道。這個問題問的是傳統武術這個古老的武術,而不是某一個特定的傳武大師。這是武術運動之間的對比,沒有談到張三李四。那麼傳統武術能不能擊敗跆拳道,空手道?
  • 中國武術名家吳連枝:詳解傳統武術八極拳
    20世紀80年代以後,海外的八極拳愛好者紛紛到孟村尋根問祖,追求八極拳的真諦。 除此之外,每年到孟村訪問的世界各地的武術愛好者,更是數不勝數。用吳連枝先生的話說,孟村是八極拳的根,是八極拳窩。 拳拳之心 為什麼八極拳深受國內外武術愛好者的喜愛?吳連枝說:「這是因為八極拳具有極強的實戰性,發力猛,技擊性強,還能起到健身作用,真正是老少皆宜。
  • 真正的傳統武術當是醫武同源,否則不可言之傳統
    近年來,不少傳統武術的大師和掌門,因為上了擂臺被打得一敗塗地,因此很多國人開始懷疑傳統武術的真實性。但是很少有人去深究,這些大師們學的是不是真的傳統武術?傳統武術的傳統兩個字是有深意的,並不是嘴上說說而已。
  • 快來打螳螂拳,哼哼哈嘿
    日前,晚報小記者走進市北區清江路的鴛鴦惠博武術健身中心,這裡是山東省青少年非遺武術教育研究中心傳承基地。 2014年,鴛鴦螳螂拳被國務院和文化部授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傳承人孫日成通過現場講解、示範和指導,使小記者們對這項中華武術瑰寶產生了濃厚興趣,出拳與過招之間精氣神十足,盡顯少年風範。鴛鴦螳螂拳的出拳過招盡顯風範。
  • 一個散打運動員的真實經歷:我從傳統武術中悟到了什麼?
    現代社會,大眾看法,包括許多武術業內人士都認為,傳統武術的套路相對於武術散打,那就是「花拳繡腿」,不堪實戰。甚至認為傳統武術練家遇上散打選手,遠抵不住散打選手那三拳兩腳和熊抱虎摔,散打選手會幹淨利落地擊敗傳統武術練家。但實際情況是這樣嗎?傳統武術套路真沒用?真不能用於散打搏擊嗎?
  • 有功夫質疑傳統武術,不如多讀書
    八十年代中期,我十幾歲,我曾見一位80多歲的老先生用一把掃地掃帚把三個偷窺女廁所的20多歲小流氓直接掃進糞坑。這位老人叫王寶山,解放前是北京天橋著名「跤王」,學習的是摔跤和通臂拳,授業師父是國民黨燕山獨立旅的武術教官燕廣德(音)。我也曾見過一個1.55米的小個子,以凌厲的腿法把一個1.80米的惡霸大個子踢成了豬頭。
  • 談談中國傳統武術的拜師禮節
    中國的武術,尤其是傳統武術的傳承方式,大多一直是師徒之間口傳身授。由此,中國傳統武術的傳承特別強調師徒之名分,也特別講究尊師重道,注重拜師禮儀。拜師禮儀也就是一種拜師禮節和拜師儀式,也是一種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的約定俗成的行為規範。中國傳統武術一直以來都是通過拜師入門,才被視為真正的薪火傳承,也是我們常常稱作的「入室弟子」。而那些沒有經過正式拜師的弟子常常被稱為「記名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