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幾千年的文化積澱,是一個古老的文明古國,在外邦人眼裡素有禮儀之邦的稱謂。中國的武術,尤其是傳統武術的傳承方式,大多一直是師徒之間口傳身授。由此,中國傳統武術的傳承特別強調師徒之名分,也特別講究尊師重道,注重拜師禮儀。拜師禮儀也就是一種拜師禮節和拜師儀式,也是一種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的約定俗成的行為規範。中國傳統武術一直以來都是通過拜師入門,才被視為真正的薪火傳承,也是我們常常稱作的「入室弟子」。而那些沒有經過正式拜師的弟子常常被稱為「記名弟子」。所以師生都把拜師儀式看作是一件非常隆重並要嚴肅來對待的事情。
在現實生活中,一旦弟子有緣認識一位師傅並且從師學藝是第一步,弟子在學習一段時間後,認為自己有必要更深一步學習,那麼就可以自己真誠提出來拜師,或者也可以由已經拜師的門內人代為轉達拜師請求。當然師傅在正式收你之前,一般也要對你進行嚴格的要求和較長時間考察,從而決定是否收你為徒,師徒之間講求的是一個緣分。可遇而不可求,拜師是學習傳統武術的頭等大事,不光武術如此,像戲曲、書畫、中醫等傳統文化想自成一體都要拜師。在傳統武術界,沒有師傅就是等於說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嚴格來說,一個沒有師承的人就不算入門。行內人認為不是門裡人就不正規,由此武術界也一向講究拜師儀式及師徒的傳承關係。有時要想成為師門正式弟子,必須經過師傅幾年甚至更長時間的全面考察,其目的在於決定是否收你,二是入門後如何有針對性進行教導。當然師傅一旦確認一個品行端正,符合條件並得到認可後,或經人介紹後,由本人寫拜師申請,師傅和同門的師兄們認可後還必須舉行隆重的拜師儀式。在拜師儀式上,要宣讀《拜師貼》,表明拜師者心甘情願拜某人為師,並且要表明自己入門後學習弘揚本門功夫的決心。另外同門師叔或師兄要當眾宣讀《門規師訓》,並提出在入門後在遵紀守法,遵師重道,武德武風,文明禮貌,刻苦練功方面要博採眾長。
在舉行的拜師儀式上徒弟要向本門鼻祖、師爺、師傅、師娘行過三拜之禮,這就是一次接受傳統文化的洗禮,也是繼承傳統武術文倫的重要組成部分。然後呈上《拜師貼》。接著拜同門及見證人。在拜師儀式上,師傅及兩名見證人在《拜師貼》上簽字等一系列手續之後方可進入師門,成為師傅的入門弟子。入門弟子也被稱之為嫡系弟子。第一個進入師門的弟子,稱為大師兄,也被稱為開山弟子,最後進入師門的弟子也被稱為關門弟子。一旦沒有經過拜師儀式向師傅學習拳技的也是師門弟子,但只能作為記名弟子,不能稱入門弟子,只是同師傅學過拳技的學員、學生或學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