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小說想必是我們學生時代那些年美好的回憶,小說中中的人物情感總是深深吸引我們,但是在這一類小說中,最讓人痴迷的還是要數大俠們的武功秘籍,在現實中中華武術也是流傳了千年博大精深,我們如今能見到的武術或許做不到小說中的飛簷走壁,百步穿楊,但是小說中所描寫的也都是依據現實所改編的,由此可見歷史上真正的武林也是十分的精彩和神奇的。
傳奇的中華武術
中華武術發展至今其中不僅蘊涵了許多傳統文化,更是在道家思維的影響下能做到感受周遭事物變化,真正優秀的習武之人,甚至能在修行武術後做到與自然相結合,感受大自然的變化規律。中國的武術不是為了徵服與戰鬥而產生,反而是為了強身健體而被大眾喜愛。中國的各種武術門派的發展由來,甚至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毫不誇張地說,中華武術也算得上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是華夏民族智慧的結晶。
練習武術除了可以起到強身健體的作用外其實還能休養生息。在現實中真正的習武之人其實並不像電影和小說中描繪得那麼神奇,他們也許會因為一直練習某種功夫所以在某一個方面要超出常人,但是若是想要做到賣藝人的胸口碎大石這種程度,是非常困難的,所以我們平時在表演上所見的這些號稱"真功夫"的其實還是表演成分居多,真正做到強身健體的同時還能修養身息的,日常生活中還是數打太極拳的大爺大媽居多。
那些人們耳熟能詳的武林高手例如虎頭少保孫祿堂;武當劍仙李景林,拳、器雙絕李書文;江南第一腿劉百川等等,都是我國武林歷史上著名的大師,就是由他們構成了中華武林,然而最後一位見證了武林巔峰的武者卻說:"我永不收徒。"
最後的見證人
這位見證了武林巔峰的大師就是李仲軒,他從小就有著不同尋常的經歷,他出生在一個官宦家庭裡,家境殷實,叛逆的李仲軒不想依照父母的安排生活,所以他在很小的時候就因為愛好開始接觸到武術,並且李仲軒用他的毅力和誠信感動了尚雲祥大師。
於是拜師到尚雲祥大師門下學習形意拳,此後李仲軒便開始專心修行武術。形意拳是一種攻守兼備的拳法,非常厲害,相傳是達摩創造的一種拳法,也有很多人說是嶽飛帶兵徵戰的途中所創造的,總之就是其已經在歷史上流傳了很久了。
尚雲祥是一位非常出眾的武學大師,在清朝末年的時候可算得上是家喻戶曉了,在武術圈子裡非常的有名難得一見的大人物,拜到了如此厲害的師父,徒弟李仲軒天資聰慧加上勤學苦練也在短時間內成為了武林後輩中非常出眾的人。
就這樣,李仲軒成為了形意拳大師尚雲祥的傳人,但其實李仲軒並不止有尚雲祥這一個師傅,而是經受了當時武術界巔峰代表唐維祿、尚雲祥、薛顛這三位形意拳大師的指導。在李仲軒修行了一段時間以後,他的武術造詣驚人的增長,不僅僅是習得形意拳精髓,除此以外還用空閒時間去學習了其他流派的武術。李仲軒見證了傳統武術最輝煌的年代,見證了許多武學大師與他們所塑造的傳奇,成為了那個時代最後的一位見證者,自己也成為了一代武學大師。
永不收徒的約定
然而如今我們不得不說的遺憾則是李仲軒一輩子都沒有收徒,至於這其中的原因,則是要追溯到尚雲祥李仲軒為徒這件事上。在尚雲祥收李仲軒為徒的時候,當時的尚雲祥年紀已經很大了,尚雲祥之前收的徒弟甚至連徒孫都有了,已經傳承了兩三代之多,若是同意,這個當時只有二十多歲的李仲軒而再收徒弟的話,豈不是會讓尚雲祥這一脈的輩分全部亂掉?所以在收李仲軒為徒之前,他們倆就約定李仲軒這輩子都不能收徒,而李仲軒也很好地遵守了這個諾言,一直都沒有收徒。
無法收徒的李仲軒在三十四歲時選擇了隱退江湖,自己潛心修煉武術,不再理會外界的紛擾。可是不管怎麼樣在自己如日中天的時候選擇退隱江湖,一身絕學無法傳承下去對於天資聰慧的李仲軒來說卻是非常的痛苦,他不甘心就這樣消沉下去,於是經過細緻的考慮他決定做一件事情,那就是要把自己的所經歷過的,感受過的,看見過的武林寫成一本書,通過這樣的方式將自己的武術精神所傳承下去。
李仲軒所寫這本書名叫《逝去的武林》,在這本書中,他詳細記載了自己與唐維祿、尚雲祥、薛顛三位大師所修行武術的經歷,也分別描繪了自己熟知的幾位大師的武術生涯。李仲軒作為一個出生姣好的習武者,相比其他的習武者有著更好的文化素養,所以他寫的書也十分的通俗易懂,這也讓我們這些後輩能有幸真實的感受當時的武林盛況。
在李仲軒的這本書被出版後毫不意外的轟動了整個中國,他在書裡特別詳細地描寫了師傅那一身令人驚嘆的本事,也提到了功夫高強的師叔傅劍秋更是可以飛簷走壁,雖然後來也有很多人質疑李仲軒,說他誇大了虛實,飛簷走壁根本不可能存在,但李仲軒卻一直堅持稱這些都是他自己親身經歷,親眼見過的東西,絕不會誇大其詞。
雖然事情的真假現在的我們無法考證,畢竟我們不會像當時那些習武之人一樣潛心修煉武術,但是李仲軒這樣一個堅守與師父承諾的人,我們應該選擇相信,這不僅僅是相信了李仲軒,更是相信著中華武術能誕生出奇蹟,是對我們自身的肯定。
關於這些故事,其中最讓人遺憾的事就是李仲軒雖有著一身精湛的本事卻沒有辦法傳承下來,卻用其他的方式推動了中華武術的知名度,他直至晚年他也沒有忘記曾經與師父永不收徒的約定。中國武術最基本的內涵就是強身健體,在修習的過程中成為更優秀的人,而一直信守約定的李仲軒顯然做到了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