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仲軒:中國傳統武術的見證者,堅稱自己的師叔會飛簷走壁

2020-12-19 長葶古巷

武俠小說想必是我們學生時代那些年美好的回憶,小說中中的人物情感總是深深吸引我們,但是在這一類小說中,最讓人痴迷的還是要數大俠們的武功秘籍,在現實中中華武術也是流傳了千年博大精深,我們如今能見到的武術或許做不到小說中的飛簷走壁,百步穿楊,但是小說中所描寫的也都是依據現實所改編的,由此可見歷史上真正的武林也是十分的精彩和神奇的。

傳奇的中華武術

中華武術發展至今其中不僅蘊涵了許多傳統文化,更是在道家思維的影響下能做到感受周遭事物變化,真正優秀的習武之人,甚至能在修行武術後做到與自然相結合,感受大自然的變化規律。中國的武術不是為了徵服與戰鬥而產生,反而是為了強身健體而被大眾喜愛。中國的各種武術門派的發展由來,甚至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毫不誇張地說,中華武術也算得上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是華夏民族智慧的結晶。

練習武術除了可以起到強身健體的作用外其實還能休養生息。在現實中真正的習武之人其實並不像電影和小說中描繪得那麼神奇,他們也許會因為一直練習某種功夫所以在某一個方面要超出常人,但是若是想要做到賣藝人的胸口碎大石這種程度,是非常困難的,所以我們平時在表演上所見的這些號稱"真功夫"的其實還是表演成分居多,真正做到強身健體的同時還能修養身息的,日常生活中還是數打太極拳的大爺大媽居多。

那些人們耳熟能詳的武林高手例如虎頭少保孫祿堂;武當劍仙李景林,拳、器雙絕李書文;江南第一腿劉百川等等,都是我國武林歷史上著名的大師,就是由他們構成了中華武林,然而最後一位見證了武林巔峰的武者卻說:"我永不收徒。"

最後的見證人

這位見證了武林巔峰的大師就是李仲軒,他從小就有著不同尋常的經歷,他出生在一個官宦家庭裡,家境殷實,叛逆的李仲軒不想依照父母的安排生活,所以他在很小的時候就因為愛好開始接觸到武術,並且李仲軒用他的毅力和誠信感動了尚雲祥大師。

於是拜師到尚雲祥大師門下學習形意拳,此後李仲軒便開始專心修行武術。形意拳是一種攻守兼備的拳法,非常厲害,相傳是達摩創造的一種拳法,也有很多人說是嶽飛帶兵徵戰的途中所創造的,總之就是其已經在歷史上流傳了很久了。

尚雲祥是一位非常出眾的武學大師,在清朝末年的時候可算得上是家喻戶曉了,在武術圈子裡非常的有名難得一見的大人物,拜到了如此厲害的師父,徒弟李仲軒天資聰慧加上勤學苦練也在短時間內成為了武林後輩中非常出眾的人。

就這樣,李仲軒成為了形意拳大師尚雲祥的傳人,但其實李仲軒並不止有尚雲祥這一個師傅,而是經受了當時武術界巔峰代表唐維祿、尚雲祥、薛顛這三位形意拳大師的指導。在李仲軒修行了一段時間以後,他的武術造詣驚人的增長,不僅僅是習得形意拳精髓,除此以外還用空閒時間去學習了其他流派的武術。李仲軒見證了傳統武術最輝煌的年代,見證了許多武學大師與他們所塑造的傳奇,成為了那個時代最後的一位見證者,自己也成為了一代武學大師。

永不收徒的約定

然而如今我們不得不說的遺憾則是李仲軒一輩子都沒有收徒,至於這其中的原因,則是要追溯到尚雲祥李仲軒為徒這件事上。在尚雲祥收李仲軒為徒的時候,當時的尚雲祥年紀已經很大了,尚雲祥之前收的徒弟甚至連徒孫都有了,已經傳承了兩三代之多,若是同意,這個當時只有二十多歲的李仲軒而再收徒弟的話,豈不是會讓尚雲祥這一脈的輩分全部亂掉?所以在收李仲軒為徒之前,他們倆就約定李仲軒這輩子都不能收徒,而李仲軒也很好地遵守了這個諾言,一直都沒有收徒。

無法收徒的李仲軒在三十四歲時選擇了隱退江湖,自己潛心修煉武術,不再理會外界的紛擾。可是不管怎麼樣在自己如日中天的時候選擇退隱江湖,一身絕學無法傳承下去對於天資聰慧的李仲軒來說卻是非常的痛苦,他不甘心就這樣消沉下去,於是經過細緻的考慮他決定做一件事情,那就是要把自己的所經歷過的,感受過的,看見過的武林寫成一本書,通過這樣的方式將自己的武術精神所傳承下去。

李仲軒所寫這本書名叫《逝去的武林》,在這本書中,他詳細記載了自己與唐維祿、尚雲祥、薛顛三位大師所修行武術的經歷,也分別描繪了自己熟知的幾位大師的武術生涯。李仲軒作為一個出生姣好的習武者,相比其他的習武者有著更好的文化素養,所以他寫的書也十分的通俗易懂,這也讓我們這些後輩能有幸真實的感受當時的武林盛況。

在李仲軒的這本書被出版後毫不意外的轟動了整個中國,他在書裡特別詳細地描寫了師傅那一身令人驚嘆的本事,也提到了功夫高強的師叔傅劍秋更是可以飛簷走壁,雖然後來也有很多人質疑李仲軒,說他誇大了虛實,飛簷走壁根本不可能存在,但李仲軒卻一直堅持稱這些都是他自己親身經歷,親眼見過的東西,絕不會誇大其詞。

雖然事情的真假現在的我們無法考證,畢竟我們不會像當時那些習武之人一樣潛心修煉武術,但是李仲軒這樣一個堅守與師父承諾的人,我們應該選擇相信,這不僅僅是相信了李仲軒,更是相信著中華武術能誕生出奇蹟,是對我們自身的肯定。

關於這些故事,其中最讓人遺憾的事就是李仲軒雖有著一身精湛的本事卻沒有辦法傳承下來,卻用其他的方式推動了中華武術的知名度,他直至晚年他也沒有忘記曾經與師父永不收徒的約定。中國武術最基本的內涵就是強身健體,在修習的過程中成為更優秀的人,而一直信守約定的李仲軒顯然做到了這一點。

相關焦點

  • 談談中國傳統武術的拜師禮節
    中國有幾千年的文化積澱,是一個古老的文明古國,在外邦人眼裡素有禮儀之邦的稱謂。中國的武術,尤其是傳統武術的傳承方式,大多一直是師徒之間口傳身授。由此,中國傳統武術的傳承特別強調師徒之名分,也特別講究尊師重道,注重拜師禮儀。
  • 武術宗師李小龍:我對中國傳統武術失去了信心,包括詠春?
    威廉,雖然我現在仍自稱用的是中國武術,但是我已經對中國經典武術失去信心,因為大體上所有流派的中國武術都是陸地上遊泳——假把式,甚至詠春也是如此。中國武術》《拳擊》《中國傳統武術》《少林七十二藝》等等,書名啥的我也記不住,後來更多是DVD,或者視頻來學習。
  • 火爆全網的馬保國,羞辱的不僅是自己,還有中國武術
    馬老師稱自己的絕技是「點穴神功」,有次失手,差點把人點死,就問你怕不怕?不得不感嘆,馬老師生錯了時代,要是早生在抗戰期間,或許會成為某個地方大官的座上賓。這位對影視劇中的「抗日奇俠」深信不疑,還公開發榜,號召民間的武術大師,為國效力。
  • 少林武僧飛簷走壁消毒殺菌,網友:中國武術果然博大精深
    圖片來源網絡之後又以「飛簷走壁式」又對屋頂以及牆角進行消毒查殺,動作酷似大片,驚嘆眾多網友。之所以勞師動眾,是因為近日要恢復「閉關」180餘天的復出表演。網友:太震撼了,中國武術果然博大精深。圖片來源網絡筆者認為,河南嵩山少林寺的這種做法值得稱讚,凡事自己動手,既鍛鍊身體又可以以此練習武術,確實一舉兩得。
  • 有功夫質疑傳統武術,不如多讀書
    而輿論儼然已經上升到「中國傳統武術究竟是不是千年騙局了」傻逼一號徐曉冬,號稱「中國MMA第一人」,實際上從來沒參加過國際MMA賽事,只是一個散打教練。傻逼二號魏雷,練過楊氏太極,以「雷公太極」的名頭開班授徒賺錢。換言之,就是兩個傻逼混混,它倆誰能代表MMA,誰能代表太極和傳統武術?公號狗、刷屏黨喜歡以他人酒杯澆自己塊壘,但別拿這麼糟糕的酒好麼,簡直是白醋啊。
  • 武術套路到底有沒有用?|武術套路|傳統武術|中國武術|格鬥
    近幾年,在此起彼伏的「打假」風波中,傳統武術在能不能實戰這一問題上名聲可謂跌落到了谷底。套路作為中國武術最為重要的存在形式,當然也不可能獨善其身。有人認為套路就是花架子,除了表演百無一用;有人認為套路就是過去練武人為了謀生編出來騙學費的手段;有人認為練套路對於提高格鬥能力不但無益,反而有害;甚至有人認為,中國武術要發展就應該大膽地摒棄套路。
  • 1929年首次全國武術擂臺賽,賽後人們感觸:多數傳統武術不能實戰
    聽到的東西會有真實的,也會有虛假的,而這些都是別人帶來的而已。人,要讓自己掌握真相。 這不是說其他體系就真的高於中國的傳統武術,而是在於不了解。中國傳統武術與其不在一個體系內,只修一門的並不能了解對方,而對方卻可以了解自己。
  • 中國歷史上為什麼會有四次禁武令?難道武術真的沒用嗎?
    武術可以說是中國一種傳統技術,從古時到現在,經久不衰。在古人的認知中,武功不僅能起到強身健體和防備壞人,而且它還能突破自我、打破人體極限,武功高強的人飛簷走壁不在話下。到了如今,武術已經沒有古時那麼純粹,再加上西方武術對中國傳統武術的衝擊,很多人學習武術就是花拳繡腿,只有觀賞性。
  • 中國現代「輕功第一人」,飛簷走壁一躍4米高牆,5分鐘跑4裡路
    中國現代「輕功第一人」,飛簷走壁一躍4米高牆,5分鐘跑4裡路 如果有一天你可以飛簷走壁了,你會不會很開心呢我想是會的,因為有一天你要是會飛簷走壁了,那你就可以節省很多的走路時間,也可以不用再坐公交車了。但是對於我們來說,這種都是痴人說夢,因為我們只是普通人,而對於我們本篇故事的主角來說飛簷走壁不在話下,他就是被稱為中國現代輕功第一人的陳師行,他的輕功可謂是在當今的世界上都是極為少見的,他可以越過四米的高牆,可以在五分鐘之內走過四公裡。
  •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中國符號之:武術
    武術是中國傳統武術和競技武術的總稱,是所有亞洲武術的始祖,他獨特的傳統運動形式,深邃的思想和厚重的文化,豐富的哲學內涵使其獨具魅力。今天,武術已經成為國際化的一項體育運動。中國武術的中心思想:上武得道,平天下;中武入喆,安身心;下武精技,防侵害。中國傳統武術伴隨著中國歷史與文明發展,走過了幾千年的風雨歷程,成為維繫這個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魂、和承載中華兒女基因構成的魄。
  • 古代高手能飛簷走壁,為何現代人爬個山都吃力,難道我們退化了?
    「醉了時丟磚掠瓦,到晚來飛簷走壁。」元代人在《降桑椹蔡順奉母》中這樣講到。成語「飛簷走壁」並是出於這裡,指的便是練武之人能在房簷和牆壁上行走如飛。另外還有「輕功水上漂」,而「輕功」這一功法其實在我國傳統武術中真實存在過。
  • 中國武術名家吳連枝:詳解傳統武術八極拳
    到了春節,父親也會趕回孟村,在正月裡家家過年的喜慶日子裡,父親則抓緊短暫的相聚時間,向吳連枝傳授武藝。 「那時,我們父子倆經常是起五更、睡半夜地練習,雖然很苦,可現在回憶起來,卻很幸福。當你真正愛好上武術時,吃再大的苦也不覺得苦。」吳連枝感慨道。
  • 從「封狼居胥」到我國外交原則,漫談何為中國傳統武術?
    往近了說,李小龍、葉問、黃飛鴻等大家耳熟能詳的人物為中國一雪「東亞病夫」的恥辱,勇戰群雄,這裡的武文化離不開中國的脊梁。今天的武文化更是我國四大國粹之一,我們稱它為中國功夫,亦或是中國傳統武術。脫離暢意的武俠小說,很多人懷疑,中國武術真正存在於世嗎?它真的有傳說中的那麼厲害嗎?中國武術源遠流長,是以中國傳統文化為基礎的、止戈的技術,自古以來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譽,尤其是在近代。
  • 中國傳統武術究竟能不能進行實戰格鬥?
    一開始,某雷pose擺的挺像模像樣,哪知10秒鐘就被某東KO,打的滿臉是血……後來某雷接受採訪還說自己沒使出大絕招,因為大絕招太厲害,「是要出人命的」。武功不咋地,嘴挺硬!還有一個號稱「點穴大師」的,看不慣某東到處約架跟傳統武術比武,你不可以侮辱傳統武術,讓我來教訓你吧!
  • 武俠世界的困惑:是傳統武術已經沒落,還是功夫大師太水?
    久而久之,很多人心中都有這樣一個概念,好像會功夫的人都應該是黃飛鴻、霍元甲、葉問、李小龍這樣的人。再加上金庸、古龍這些作家的潤色,更加使功夫蒙上一層神秘和浪漫的面紗。漸漸地,我們心中的功夫都有了武俠色彩。騎馬飲酒浪跡天涯,行走江湖懲兇除惡;金鐘罩、鐵布衫、飛簷走壁、飛花摘葉皆可傷人、萬軍叢中取上將首級。
  • 武術中國,我們用功夫介紹自己!
    武術中國,我們用功夫介紹自己!在外國人眼中,中國的武術十分神奇,上天入地無所不能,作為一項我國的傳統運動,卻已經很少願意去學習了。一招一式都成了文化的傳播,我們堅信文化的傳播在武術中我們能看得一清二楚,隨著國潮復興,我們這條路走得並不痛苦。武術的宣揚,傳統文化的推廣,人們對於這些古老的藝術越發的感興趣,甚至認為是一種延續,如此驕傲的民族,如此美好的未來,我們在自己的心去向這個世界推廣他的美好。
  • 中國傳統武術:削足適履,一種拿著奇怪器械的特殊體操
    中國傳統武術的基本戰略是先讓一步,後發治人,穩字當頭,穩準狠的弱者戰略。這種戰略追求的是殺敵1000,自損0,讓對手打不到自己,而自己能打到對手,不至於兩敗俱傷(俗稱互相傷害)。華夏5000年文明,中國強大了5000年,然而在近百年來,中國落後了,西方強大了,西方的強者哲學,隨著西方對中國的侵略,也伴隨著西方文化,進入到了中國。
  • KO馬保國之人發聲:我只會傳統中國武術,我根本不會西方搏擊術
    儘管在比賽開始之前,馬保國不停地對外放話自己到底有多厲害。可是,在比武場上,不到1分鐘的時間,就被對方KO。近日,KO馬保國的王慶民先生接受了媒體的採訪,他澄清說自己練得不是西方搏擊術,而是中國傳統武術當中的形意拳,跟馬保國是中國傳統武術的切磋而已。
  • 真正的傳統武術當是醫武同源,否則不可言之傳統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元氣是一切的根本。中國古人認為宇宙和天地都是由元氣組成,人生在天地之間,自然也是元氣的一份子。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個道就是元氣,元氣運轉的規律也就是自然運轉的規律。古人把研究元氣的鍛鍊的方法叫做「修真」,意思就是修持真正的元氣。
  • 傳統武術亂象之謎,不要汙名化中國武術
    編者按:一場惡作劇般的江湖約架,居然讓中國的傳統武術「躺槍」,實在令人心寒。約戰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就是喚起大家關注中國的傳統武術,還中國傳統武術一個本來面目,比如,目前的傳統武術的發展到底處於一個什麼現狀?嚴重阻礙傳統武術發展的因素又有哪些?聽聽兩個和尚深度探究傳統武術亂象之謎。尤志東:《兩個和尚鏘鏘鏘》,歡迎延參法師和印能法師,歡迎兩位!哎喲,最近江湖不太平,兩位有沒有聽到什麼風聲,武林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