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晚,一男子酒後疑似狂犬病發作,被家屬緊急送往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急診科,經過醫生的一番「搏鬥」,暴躁不安的患者終於穩定下來。雖然這只是個例,但理應引起足夠的重視。數據顯示,2014年前11個月,全區已報告12例狂犬病死亡病例。
現實生活中,越來越多的人喜歡養寵物,提高對狂犬病的認識,對個人生命健康很有必要。
疑似狂犬病患者病情穩定
據寧醫大總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馬磊介紹,目前該患者病情還算穩定,沒有出現過激行為。患者唾液樣本已送往疾控部門進行檢測,結果還未出來,是否是狂犬病發作尚無法定論。
那麼,病發後死亡率達到100%的狂犬病到底是一種什麼疾病呢?
狂犬病——由狂犬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是人畜共患疾病。據馬磊介紹,生活中最常見的就是被狗、貓抓咬後傳染上狂犬病,也有被狐狸、獾、狼等野獸咬傷後傳染上狂犬病的。
就在今年夏天,寧醫大總院急診科接診了史上最狂躁的一位狂犬病患者。這位患者來自石嘴山市,是個狐狸養殖戶,曾經被狐狸咬傷後感染了狂犬病。被送到醫院時,患者已經處於癲狂狀態。該院治安巡防大隊出動了8位巡警才把患者穩定在病床上。據當事巡警回憶,患者情緒異常暴躁,狼嚎撕咬,力氣超乎尋常得大,抄起急診室的凳子一頓狂砸,醫生無法靠近。前後不到7分鐘,患者就發病死亡。
馬磊解釋說,狂犬病毒會刺激肌肉強制收縮,因此患者會爆發出前所未有的力量。同時患者會分泌大量唾液,嘴裡會一直流哈喇子,而狂犬病的檢測正是採集病人唾液進行化驗,結果呈陽性才能確診為狂犬病。
除此之外,狂犬病發病的症狀多種多樣,包括怕水畏光、排尿排便困難等,此前有個病人的表現是腹痛,最後也被確診為狂犬病。
不排除人傳染人的可能性
「根據權威文獻報告,狂犬病的潛伏期最長是6年,大多數人被病犬咬傷後,在1~3個月之內就會發病,臨床上最多見的情況是潛伏2周~1個月,很快就發病。」馬磊介紹說。而潛伏期超過一年的患者只佔總人數的1%左右。
狂犬病的整個病程一般不超過6天,很多發病期的患者很暴躁,會傷害自己、醫生或其他無辜患者。因此首先要讓他鎮定下來,再用約束帶綁縛住四肢,並給患者戴上手套、口罩。發病期的患者唾液分泌特別旺盛,唾液中含有狂犬病毒,可能具有一定的危險性。
「雖然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報告人傳染人的案例,但是也不能排除這種可能。」馬磊說,從理論上講,狂犬病就是通過唾液、體液傳染的,如果被疑似狂犬病患者抓傷咬傷,也要按照被犬類咬傷後的規範化措施處理,清洗傷口,注射疫苗等。
「狂犬病是可防可控不可治的,至今沒有一例治癒的案例,百分之百死亡。」馬磊說,但只要及時到醫院或疾控部門做處理,病毒防控率非常高,絕大多數人都能夠脫險。
預防不能放鬆管好貓狗最重要
說到狂犬病的早期預防,馬磊強調:狂犬病的發病源就是犬類動物,把貓狗管好比什麼都重要!被咬傷之後,必須採取補救性措施,萬一被咬得很厲害,免疫球蛋白又注射不及時,即使打疫苗,也救不了命。據馬磊介紹,他從醫期間遇到過一起真實案例,永寧縣一位患者被狗咬之後處理不夠及時,在打第三針狂犬病疫苗的時候發病了,一切已然來不及,最後死亡。
馬磊建議,家有寵物一定要按時給寵物打疫苗,做好第一道預防。平時要給寵物勤洗澡,講究衛生;出門遛狗時,要用繩子牽著遛,尤其是大型猛犬。家中出現狂犬病患者後,有密切接觸史的家屬最好也接種狂犬疫苗。
■連結
狂犬病暴露分三級
正常接觸、餵養動物,或者被動物舔,但皮膚完好,屬於一級暴露,無需處理。裸露的皮膚被輕咬、或者被輕微抓傷、擦傷,但沒有出血,屬於二級暴露,要立即清洗傷口,並接種狂犬病疫苗。三級暴露指單處或者多處貫穿性皮膚咬傷或者抓傷,或者破損皮膚被舔,或者開放性傷口、黏膜被汙染。三級暴露要立即處理傷口,用流動的水衝洗15分鐘~30分鐘,水壓要大。隨後在被咬患處局部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之後按規律注射5針狂犬病疫苗,同時注射破傷風抗毒素。
三級暴露為什麼要注射免疫球蛋白?馬磊解釋說,狂犬病毒又叫嗜神經病毒,它會直接沿著神經進行擴散,因此傷口越靠近頭部,發病越早,症狀越重。免疫球蛋白則是一種被動免疫製劑,注射後,傷口局部會形成很強的中和病毒藥物,把病毒中和掉,防止病毒沿著神經擴散,降低感染機率。目前免疫球蛋白的市價是每支200元,傷口規模大、程度深的患者可能需要注射4~5支。狂犬病疫苗分5次注射,被咬當天注射一次,此後隔3天、7天、14天、28天各注射一次。「及時接受這種規範化的處理,感染狂犬病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了。」馬磊說。
■延伸
狂犬病患者多來自農村、山區
近幾年來,寧夏地區狂犬病的發病率逐年增高,據自治區衛計委統計,2014年前11個月,全區已報告12例狂犬病死亡病例,達到近4年最高。2013年全區報告8例,2012年3例,2011年2例。
從寧醫大總院急診科的接診情況看,大部分狂犬病發病患者都來自農村、山區等偏遠地區,城市地區的發病患者比較少。該院相關專家認為,一是因為農村的貓狗多,衛生條件差,且農村人很少會給家裡的貓狗打疫苗,動物得狂犬病的風險高。二是農村地區居民對狂犬病認識不足,防護意識弱,被貓狗抓傷咬傷後,往往不當回事,不及時處理傷口,也不注射疫苗,錯過了最好的預防機會,發病後百分之百死亡。而城市地區對犬只的管理相對嚴格一些,居民的健康意識強,被抓咬後,狂犬病疫苗的注射率相比農村地區高很多。
記者 沈亞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