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蘇州古城門中有一個城門叫做盤門,最早是春秋時期伍子胥所建的八門之一,歷史文化價值非常高,有「北看長城之雄,南看盤門之秀」的說法,現在連帶瑞光塔等景觀一起闢為盤門景區。很多人遊覽盤門,都是衝著盤門三景來的,即盤門水陸城門、瑞光塔和吳門橋,今天就來一起看一下盤門的水陸城門。
整個盤門是由城樓、城牆、甕城和水陸城門構成的。古時打仗最講究天時地利人和,伍子胥依據地形修建了這座堅固的水陸城門,再配上甕城,形成來一座攻防兼備的要塞,縱使敵方千軍萬馬,也奈何不得,真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盤門的城樓是一個兩層的城樓建築,城樓的兩面分別有兩個大大的匾額,朝西即朝向城內的一面寫著「吳中鎖鑰」四個大字,寓意盤門是吳中要塞必經之地。朝東的一面寫著「水陸縈迴」,寓意水陸城門讓水路和陸路在此交匯。這個地方是現在已經成為茶水間和拍照的地方,有一些古裝可供選擇拍照。
盤門是我國唯一保存完好的的水陸曲尺形並列雙城門,就算在世界上也是非常獨特的,陸城門有兩重,一重在城樓正下方,一重在城牆處。通過這兩重城門連接兩道城垣就構成來一個長約20米的方形甕城。當有敵軍來犯時,打開外城門,引誘敵人入得甕城,士兵們可站在城垣之上通過拋石頭、彎弓射箭等,以甕中捉鱉的方式來消滅敵人,同時為了防止敵人突破內城門,內城門修建得比較高大厚重,還做來防火措施,以防敵軍用火攻。在甕城立面走一圈,再在城垣之上走一圈,仿佛能聽到此處作為古戰場時的廝殺聲。
在陸城門邊上,還有一道水城門,門洞修得非常高大,船隻可通過吳門橋,轉彎由水城門進入城內。此處城門是古城西南角區域溝通內外的唯一入口,不難想像,當年這個地方大小船隻進出城門的熱鬧場景。
連接盤門的還有一段城牆,可以站在城牆之上看盤門三景,而且從城牆之上看盤門三景會格外的美,你可以在同一地點將這三景盡收眼底。東北方向的瑞光塔,西面的盤門城門,城牆外面護城河之上的吳門橋,不時有遊船從橋下經過,可以說是一幅唯美的畫面。還可以沿著城牆走上一段,撫摸下牆磚,站在牆垛口做個彎弓射箭的姿勢,活著乾脆立於城牆之上已不同角度與盤門三景合個影。
總結一下:盤門是一座非常獨特又是我國唯一保存完好的水陸城門,同時配合瑞光塔和吳門橋形成一道「盤門三景」的美麗風景線,成為蘇州的一個名片。
不知道你有沒有去過盤門,有沒有看到盤門三景並近距離感受水陸城門,如果有的話,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如果沒有的話,歡迎關注,我們一起深入了解,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