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了!連接惠州東莞兩地的紅海大橋,為何遲遲不通車?

2020-12-05 惠州房產教授

在惠州博羅縣石灣鎮,有一座新建的跨江大橋,2017年就竣工驗收了,但時隔幾年,大橋卻一直都沒有通車,最近還突然被圍了起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這座新建的跨江大橋名為石龍紅海大橋,總長為814米,其中橋梁長為684米,總造價近1.2億元。

有街坊告訴記者,新橋2013年開始動工,2017年竣工驗收。不過當記者來到現場看到,目前大橋東側往惠州石灣方向的橋頭,雙向路段都已被圍牆封起來。

雖然大橋惠州一側的道路已經封閉,但東莞一側的上橋位置卻沒有豎任何警告提醒,經常有外地司機「誤入」。

貨車司機 梁師傅:要是經過不認識路,也不知道這裡大橋封路了,也看不到有警示牌,所以隨時都會撞上去。

另外,在石灣鎮一邊,原設計與石龍紅海大橋相連的規劃路段,交界處也全都用磚牆封死了,導致這些路段也成了斷頭路。

到底是什麼原因讓這條耗資過億元的民生工程被閒置了呢?惠州博羅縣石灣鎮道路服務中心稱,其實他們所對接紅海大橋的路段,早就已經建成了。

惠州博羅縣石灣鎮建設和道路服務中心負責人 蘇主任:按照我們的規劃圖,原來我們石灣鎮與石龍鎮對接的只有這條紅海路路段,現在對接的路段我們已經做到行政劃分界線了,目前要通車的話,我們建好的路段已經足夠。

既然對接路段已經萬事俱備,

為何又未能通車呢?對此,東莞市石龍鎮政府回應,他們也想儘快通車,但因目前兩地兩鎮的行政劃分界線中,有部分路段還沒有落實到,所以只能暫緩通行。

東莞市石龍鎮政府鎮委委員 葉振華:這有一條路段屬於石灣需要規劃的路段,還沒有統籌,如果現在去施工接通就會造成重複浪費。

惠州博羅縣石灣鎮建設和道路服務中心負責人 蘇主任:這個項目規劃我們也有做,我們已經列入明年的省重點項目工程,目前這個工程也已經立項,正在走程序。

相關焦點

  • 南方曝光臺丨連接穗莞惠的紅海大橋投資過億,驗收3年不通車
    南方曝光臺丨連接穗莞惠的紅海大橋投資過億,驗收3年不通車  一橋連三地?現實是驗收3年難通車。  紅海大橋是連通廣州、東莞、惠州的一座公路橋梁,投資過億元,於2017年竣工通過驗收。近日,多名市民反映,紅海大橋迄今沒有通車,妨礙了人員來往、經濟交流,未發揮應有作用。點擊連結給《南方曝光臺》欄目報料。
  • 投資過億元的大橋被閒置三年 總工程師:需要再協調
    央視網消息:在廣東東莞、惠州、廣州三市交匯的地方有一座紅海大橋,是連通東江南北兩岸的一座公路橋梁。然而,這座橋在2017年建成驗收完之後,3年過去了,卻遲遲沒有正式投用,被長期閒置,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12月7日上午,記者在現場看到,紅海大橋南北兩側沒有圍蔽已經開放通行。
  • 廣東這座大橋背後有何隱情
    投資1.2億元建造,為何被閒置3年?遲遲不投用,「沉睡大橋」背後有何隱情?  在廣東東莞、惠州、廣州三市交匯的地方,有一座紅海大橋,是連通東江南北兩岸的一座公路橋梁。然而,這座橋在2017年建成驗收完之後,3年過去了,卻遲遲沒有正式投用,被長期閒置,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廣東這座大橋背後有何隱情_新聞中心_中國網
    投資1.2億元建造,為何被閒置3年?遲遲不投用,「沉睡大橋」背後有何隱情?在廣東東莞、惠州、廣州三市交匯的地方,有一座紅海大橋,是連通東江南北兩岸的一座公路橋梁。然而,這座橋在2017年建成驗收完之後,3年過去了,卻遲遲沒有正式投用,被長期閒置,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日本一直不明白,中國為何要花1269億,造一座「無法通車」的大橋
    籌備6年,建設9年,歷時足足15年的港珠澳大橋於2018年10月23日正式開通了。可誰又記得,這項被譽為「新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的超級工程,此前曾被外媒稱為不能通車的大橋。總長約55公裡的港珠澳大橋,跨越伶仃洋,東接香港,西接廣東珠海和澳門,全部投資約為1100億元人民幣,每公裡造價相當於一座虎門大橋,是世界建設史上裡程最長、投資最多、施工難度最大的跨海大橋。大橋通車後,香港與珠海、澳門之間4個小時陸路車程,將被縮短為半小時。
  • 連接甘肅紅古、青海民和的川海大橋正式通車
    原標題:川海大橋正式通車中國甘肅網1月2日訊 據蘭州日報報導(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張旭永 特約記者 令望海 呂國清)架起兩地互通「連心橋」、民生互惠「幸福橋」、經濟協作「發展橋」。2019年12月31日,連接甘肅紅古、青海民和的川海大橋正式通車,海石灣至民和的距離將從10公裡縮短至3公裡。司機李師傅說:「原本繞一個大圈的路程,變成了直線距離,時間由40分鐘縮短成了5分鐘,喜事,攢勁,高興。」
  • 深圳外環高速公路一期工程通車在即
    目前,外環高速深圳段主線工程已於11月5日全部完工,具備通車條件,一期工程已順利完成交工驗收,將於近期通車。 連接東莞市區 聯通10條高速公路 龍華區再添一條過境城際高速 作為途經龍華區的又一條城際高速,外環高速對於龍華交通意義重大。
  • 番海大橋於2021年1月通車
    據番海大橋承建商中國鐵建大橋局集團在12月10日發布的最新消息,繼番海大橋主橋在11月30日成功實現以後,又傳來一個喜訊,於2020年12月底將完成主線橋的瀝青混凝土橋面鋪設工程,為2021年1月份主線橋通車做好充分的準備。
  • 川海大橋建成通車,從民和到海石灣只需5分鐘
    這座橋有個美麗的名字——川海大橋(川垣至海石灣大橋),它被稱為青海的「東大門」第一橋、甘肅的「西大門」第一橋。12月31日,經過兩年多的施工建設,川海大橋完成後續收尾工程,正式建成通車,今後從海石灣到民和縣城的車程將由原來的40分鐘縮短為5分鐘。
  • 連接青海民和、甘肅紅古的團結大橋預計8月底通車,出行更...
    來自民和縣交通運輸局的消息,總投資6911.42萬元、路線全長983.431 米,連接青海民和、甘肅紅古的團結大橋已完成95%的工程量,預計8月底通車運營。圖為正在進行掃尾施工團結大橋是繼川海大橋之後青海民和、甘肅紅古兩地交通互聯互通的又一個重點交通項目,起點位於蘭青高速公路馬場垣出口互通下線口,終點位於湟水河北岸並與109國道接通,橋梁以3×27米+10×30米+6×27米預應力混凝土先簡支後連續小箱梁為結構型式,寬度為22米。
  • 南沙大橋今天通車,過了珠江的第二座橋,網友:這一刻在等待太久
    ()是許多廣東業主盼望已久的日子,因為他們嚮往的虎門第二座橋已經正式通車,從現在起,他們將不得不經歷珠江,除了虎門大橋,他們還有一個新的選擇。我相信廣東的每個車主都有虎門大橋的堵車經歷,每到重大節日或交通流量大的日子,虎門大橋都會充滿交通流,有時,即使運氣不好,他也會在虎門大橋結束節日,小編在虎門大橋有過的經歷。虎門大橋有多少堵車,網友稱「你見過在高速公路上設紅綠燈的麼,虎門大橋就有。」虎門大橋是為了維護車輛秩序而在橋上設置的。
  • 惠州這十年:躋身珠三角第二梯隊夢碎,與東莞佛山GDP差距拉大
    >按照既定目標, 2017年惠州的經濟總量將有望達到東莞和佛山2013年的水平,並拉開與第三梯隊的距離。在珠三角城市中,東莞和中山是典型的依靠"三來一補"製造業成長起來的城市,它們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抓住了港臺製造業向大陸轉移的機遇,大力發展加工貿易產業,成功實現了由農業縣向工業市的轉變,奠定了工業化基礎。由於惠州反應遲鈍,錯過了發展加工貿易產業的最佳時期,經濟在珠三角一直不溫不火。
  • 外媒無法理解:中國為何投資千億,打造一座「不能通車」的橋?
    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基建領域發展不差,經常會有大工程建造,當然這一切也是為了我們生活的便利。何況,橋梁、道路、航線航班等,說到底都是為不同地區的人、貨交流服務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跟不上,就會阻礙經濟社會發展,確實是值得重視的。今天我們要看的就是外媒無法理解:中國為何投資千億,打造一座「不能通車」的橋?
  • 廣東最「牛」大橋,沿途5a美景,司機:捨不得提速
    為了平衡城市之間的發展,同時也為了拉動本地區的經濟,很多城市都進行了深度的戰略合作,搭建了很多平臺來拉動這個城市或者其他城市的經濟,交通成為了重要的連接方式,因為無論任何一個城市,沒有便捷的交通,所有的合作發展都是一句空話,所以無論任何一個合作都是建立在發達的交通網絡之上,連接廣東與東莞的大橋於1992年建成,1997年通車
  • 深圳外環高速深圳段一期12月28日通車!還6條高速同步通車
    該項目由深圳段和東莞段組成,西起廣深沿江高速公路,向東經寶安區、光明區、龍華區、東莞市、龍崗區、坪山區、大鵬新區,終點接鹽壩高速公路,全長約93公裡,其中深圳段76公裡分三期建設,東莞段17公裡。即將通車的深圳外環高速一期工程全長51公裡。 沿線共有特大橋、大橋(含分離式主線跨線橋)40座,隧道5座。
  • 瓊海潭門大橋正式通車 首條農村公交專線開通
    3月19日上午,伴隨著響亮的鞭炮聲,一支舞獅隊伍走上瓊海潭門大橋,瓊海人民以自己的方式來慶祝這個建設周期長達十年的大橋全面通車。  貫通瓊海博鰲和潭門兩大鎮的潭門大橋在今年春節前實現功能性通車,今天全面通車,確保了大橋在2014年博鰲亞洲論壇年會前投入使用,同時,全長56公裡,貫通中原、博鰲、潭門、長坡4鎮共27個行政村的公交線路也正式開通,成為瓊海第一條農村公交專線。
  • 雙湖路跨雞啼門特大橋或元旦前通車!現場曝光……
    雞啼門水道之上雙湖路跨雞啼門特大橋橫跨東西兩側連接珠海西部鬥門區和金灣區的「新動脈」雛形已現伴隨著陣陣鋪攤機的轟鳴聲與工人們的「吆喝聲」最特別的是,該大橋位於雙湖路A段,西側通過鬥門區的水郡二路與珠峰大道相連,東側通過雙湖路B段與珠海大道相連,直接連接珠海西部鬥門區和金灣區,是貫穿兩地主要城市幹道的控制性工程,也是市重點景觀工程、民生工程,項目自2017年開工建設以來,一直備受關注。
  • 河惠莞高速紫惠段瀝青鋪設路面全部完工,預計本月下旬建成通車
    大洋網訊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12月2日從河源市紫金縣政府獲悉,河惠莞高速紫惠(河源紫金—惠州惠陽)段瀝青路面已於11月30日全部完工,紫惠高速預計本月下旬建成通車,屆時,從河源紫金駕車到惠州惠陽,全程僅需1小時左右。
  • 惠州新城香悅瀾山為何賣得那麼便宜?背後是否有什麼貓膩?
    廣汕高鐵 目前跨永石特大橋墩臺施工完成90%以上尖山髻隧道挖掘進度超過40%預計2023年建成通車莞惠城際延伸至惠州北站將於2022年前啟動建設於此,惠州北站(建設中)無縫接駁廣深莞已通車運營的莞惠城際拉近了惠州與東莞的距離。南方日報記者 梁維春 攝
  • 大橋通車在即,平潭準備好了
    公路橋通車指日可待,而再過不久,鐵路橋的通車,則將讓平潭百姓邁入翹首盼望多年的福州-平潭半小時「經濟生活圈」時代。 大橋通車在即,平潭已經準備好了。 「北大門」展現平潭新形象 平潭海峽二橋二線通道作為大橋進入平潭主島的第一站,猶如平潭的「北大門」。項目建成後不僅將成為大橋通車的必要配套,也將成為平潭展現新形象的「門面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