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開倉賑濟災民,自己卻扮乞丐微服私訪,回宮後連斬5名高官

2021-01-11 騰訊網

《明史》「贊曰:太祖以聰明神武之資,抱濟世安民之志,乘時應運,豪傑景從,戡亂摧強,十五載而成帝業。」

朱元璋本來是一個貧窮的農民,小時候當過放牛娃,後來因生活所迫,還當了小和尚,一路走來,能夠成就帝業,在歷代帝王中都是一個傳說般的存在。他出生低微,卻成了後來人學習的榜樣,常常被人們擁四字「英明神武」評價。

在他統治期間,發生了一次大旱災,百姓們很多都餓死,看到這樣的情況,他心中痛心不已,他建立王朝的初衷就是想給天下百姓一個更好的國家,成為一個能懂得「民生疾苦」的君王,看到這些百姓受苦,他開倉放糧,盡全力救濟百姓。

朱元璋之所有這麼關心百姓,是因為他本身就是窮人出身,他1328年出生在濠州鍾離孤莊村,每天就過著被剝削的苦日子,家裡窮,從小就沒機會上學,並且還得靠給別人家放牛賺點生活費,小時候的他嘗盡人間疾苦。

到了1343年,濠州發生旱災,第二年春天發生了瘟疫和蝗災,朱元璋的父母都是在這場災害中去世的,當時元朝末年統治階層腐敗,不僅沒幫上百姓,還不斷的剝削百姓,他無路可走,去當和尚,可是連寺廟裡都沒吃的,最後他只能去化緣,當年的災難都深深烙印在的心裡。所以他不能讓他的百姓再受那樣的苦了。

朱元璋心裡也知道,如果百姓身陷水火之中,朝廷卻只顧自己貪圖享樂,百姓心中就會出現不滿,歷史上有不少像程勝吳廣一樣揭竿而起的反抗者,他們能團結受苦難的人們,反抗無用的朝廷,朱元璋當年也是反抗者中的一員,所以災荒這種事情可小可大,處理好了百姓歌功頌德,處理不好,那麼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帝位不保也是有可能的。

他開倉放糧,救濟百姓。但他也生性多疑,官員們是否上行下效也不一定。朱元璋小時候雖然沒什麼機會上學,但是後來卻十分勤勉,李世民曾說:「以鏡為鑑,可以正衣冠 ;以為為鑑,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朱元璋看不不少史料,自然知道,不管是多麼聖明的君主手下,也難免會有貪官汙吏。

在開倉放糧的同時,他要想了解真實的民情,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親自去看看。但是他又擔心,如果官員們知道自己要去查看災情,可能會在他去的時候故意做樣子給自己看,於是他決定微服私訪,找上一套乞丐的衣服穿上,去考察一番。

乞討這件事情,朱元璋有的是經驗,他憑藉少年時的經驗,一路走到來,旁邊有路過的官兵也都沒注意他是誰,最後他走到了災情最嚴重的淮南地區,他明明已經撥款放糧,但依舊餓殍遍野,也沒看到官員們在大力賑災,眼見為實,他看清楚了發生的一切。

朱元璋心中明白,這些錢財一定都被貪汙了,他脫下乞丐服,回到朝廷,查出了貪汙的人足足有61人,最可恨的是裡面有5個一品大臣,他們拿著高官俸祿不為百姓辦事,反而濫用職權,假公濟私,幹一些貪贓枉法的事情,大家都知道,朱元璋最恨貪官,曾頒布多項詔令,警示官員不得貪汙,但是這些人知法犯法,於是這5名朝廷重臣都被朱元璋斬首。

朱元璋在位30年斬掉了15萬貪汙分子,並且明確規定:「對貪汙60兩銀子以上的官員格殺勿論。」還說過,只要是貪汙,不管是誰,他都絕不會姑息。而這些人知法犯法,最後被朱元璋斬殺,也是罪有應得。

相關焦點

  • 朱元璋開倉賑濟難民,自己卻扮成災民去乞討,回來後連斬五名高官
    義倉是隋朝之後的人擔心荒年隨時都會來,提前在全國民間安置糧倉,如果出現饑荒,倉庫裡堆積的糧食就會放出來救濟災民。明朝洪武19年,淮南地區發生大旱,地裡的莊稼顆粒無收,許多老百姓都被餓死,愛民如子的朱元璋下令開倉放糧救濟老百姓。朱元璋看著饑荒的老百姓就好像看見了過去的他自己。
  • 朱元璋開倉放糧賑災,自己卻假扮乞丐去要飯,次日連斬5位高官
    除此之外歷史上還有許多自然災害的發生,但每一次都無疑給國家和百姓帶來了不小的影響,在沒有糧食和住房的情況下,君王一般都會選擇開倉放糧,以賑濟災民。但是人心都是向利的,每當君王發放糧食或是開放國庫,都會有貪汙的官員從中作梗,貪汙一些錢財,而這些賑災銀到百姓手中時,早已被貪得只剩一點。
  • 朱元璋開倉賑濟難民,自己假扮成災民乞討,回來後連斬五名高官
    在中國歷史上,有許多皇帝,政權穩定,百姓安定,沒有任何動亂時,都會想辦法除掉以前培養出來的人,特別是那些能幹的人,這叫做卸磨殺驢,為了政權能長久地發展下去,還需要這麼做,因為這些人有本事把自己推上皇位,自然也有本事讓自己的子孫繼承皇位,這一濫殺功臣最有名的就是朱元璋了。
  • 廉故事|他,勇於擔當:賑濟災民 均攤賠補
    但朝廷對常平倉發倉賑濟的管理極其嚴格,必須御批後才能發放,擅自開倉輕則丟官重則殺頭。「不能再拖了!」張鵬翮正色道:「等到朝廷批覆下來,老百姓都快餓死了……此事就這麼辦,出了事責任由我來擔!」「倉谷為輕,民命為重,目前也只有開倉放糧方能一解燃眉之急啊!」張伯行頷首贊同,對張鵬翮心繫災民的舉動深表欽佩。
  • 外媒:歐盟富國若"開倉賑濟" 歐元或有一線生機
    外媒:歐盟富國若"開倉賑濟" 歐元或有一線生機 >  中新網5月28日電 加拿大《星島日報》日前刊出社論說,陷於水深火熱之中的歐元及歐元區危機日蹙,迄無緩解跡象,在眼前的現實之下,捨棄歐元之害無疑將遠大於其利。
  • 朱元璋:乞丐皇帝的傳奇
    而每次朝代更迭都是因為戰亂,最後就是勝者成為新王朝的主人,開闢一個新的國家,朱元璋就是這樣一個偉大的皇帝,憑藉自己的實力,不依靠任何外部勢力和背景,就這樣空手打下了明朝的天下。從一個什麼都沒有的貧民,後來成為投奔寺廟的和尚,再到後來到處乞討的乞丐,他的前半生可以說的上悲慘至極,後來走進部隊成為一名將軍,他開始了自己的晉級之路,最後成為了讓人敬畏的君主。 而這種身份的不斷轉變,其實需要的是極大的努力和奮鬥,而他能夠成功也絕對不是一個巧合。
  • 明代第一硬漢王竑:帶頭打死錦衣衛指揮使,為了百姓彈劾自己
    從開國皇帝朱元璋,到寧可吊死在歪脖子樹上,也不屈膝投降的朱由檢,在他們身上有帝王的尊嚴,也有普通人的平凡經歷。明朝一共有十六位皇帝,各有各的特點與傳奇,確實值得仔細琢磨。但是,咱們今天不談皇帝,聊一聊不太知名的大臣王竑,他在朝堂之上,帶頭打死錦衣衛指揮使,為了救百姓於水火,連自己都彈劾,堪稱明代第一硬漢。
  • 朱元璋:中國第一位乞丐皇帝的傳奇人生2
    1368-1644,276年的明王朝,湧現了各色各樣的歷史人物,乞丐皇帝朱元璋、馬上天子朱棣、心學聖人王陽明、九千歲魏忠賢等等等等,為我們呈現了眾多的歷史人物,推動歷史的大車輪滾滾向前。歷史是由人創造的,那他們又有哪些精彩的過往?
  • 鄭板橋開倉濟民的故事
    曾經在範縣做縣令,愛護百姓就像愛護自己的孩子一樣。家裡沒有收受的賄賂,桌子上沒有遺留的公文。 鄭公空閒的時間經常和文人們喝酒頌詩,以至於有人忘記他是一縣的長官。(後來)調任到濰縣做官,正逢上荒年,(到了)人吃人(的地步)。 鄭燮開官倉放糧賑濟災民,有人阻止他。
  • 開局一個碗,結局一個國,從乞丐到皇帝,朱元璋:屌絲逆襲之典範
    從乞丐到皇權之巔,朱元璋:買掛嗎?開局一個碗,結局一個國,從乞丐到皇帝,朱元璋:屌絲逆襲之典範引孤莊村老朱家,因在家族弟兄中排名第八而被喚為朱重八的,一大家子在不到半月間,便死了三口。圖一(旱災)一、從沙彌到乞丐,流浪三年,是對未來的朱元璋產生深遠意義的三年掃地撞鐘、燒香打禪、洗衣做飯成為了小沙彌朱重八的日常。而另一邊,斥責和打罵重八則成為了皇覺寺高彬老和尚的日常,可就連線下這樣的「幸福」日子重八也沒能享受多久。
  • 朱元璋曾對一個餵豬女子傻笑,馬皇后把她接進宮,為何朱元璋不要
    朱元璋就當了一回皇帝,但是,歷史上留下的有關他的傳說,絕對比歷史上任何一個帝王都要多,甚至比所有帝王加起來都要多。不知道為何,只要是有關微服私訪的故事,基本上都是能套用在朱元璋身上的,都是和朱元璋有一點關係的。當然了這可能和朱元璋的作為有關係。
  • 蘇坦妹美若天仙,為何朱元璋寵幸後,第二天卻下令將其處斬?
    蘇坦妹不但才華橫溢,而且容貌極美,可謂美若天仙,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她竟在24歲時被朱元璋下令處死。這裡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對於蘇坦妹死亡的原因,一直有兩種說法!一是說她憂國憂民,不懂得隱藏自己的聰明才智!另一個是說她長得太美了!首先來看看第一個聲明!
  • 他演過展昭,扮過朱元璋,傳與劉德華不和淡出影壇,今成億萬富商
    何家勁這個名字大家都很熟悉,曾經是帥氣逼人的展昭展大俠,還曾扮過皇帝朱元璋。年輕時帥氣瀟灑,風頭不比劉德華差,而現在的何家勁變身大老闆,成為圈內讓人羨慕的億萬富翁。何家勁年輕時候超帥,體格健壯,小眼神賊亮賊亮的。所以他的螢屏形象一直都很不錯,正義的、陽光的,大俠風範十足。
  • 「名人百科」乞丐皇帝——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聞訊後,在彭大的支持下,率兵救回了郭子興。從此,兩派結怨更深了。朱元璋見濠州城諸將爭權奪利,矛盾重重,決心依靠自己的力量,開創新局面。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六月中旬,朱元璋回鄉募兵,少年時的夥伴徐達、周德興、郭英等和同村鄰鄉的熟人聽說朱元璋做了紅巾軍的頭目,紛紛前來投效。
  • 宋朝災民買不起米,範仲淹卻下令繼續漲價,災民:不愧是好官!
    公元1015年,範仲淹金榜題名,以乙科第九十七名的優異成績,成功從一介寒儒搖身一變成了進士,後被任命為廣德軍司理參軍,官居九品。雖然只是一個「九品芝麻官」,但畢竟幹工作就得從基層幹起,哪有一入仕就當大官呢?只要肯在基層多鍛鍊,多學習,恪守初心,將來勢必會有升遷的機會。
  • 此人即將被斬,朱元璋問:你姓啥?死囚:姓範!朱元璋:免死五次
    此人即將被斬,朱元璋問:你姓啥?死囚:姓範!朱元璋:免死五次。明太祖朱元璋是出身貧苦農民,當過和尚、要過飯。朱元璋打小就特別痛恨貪官。他小時候,親眼目睹了貪官的巧取豪奪和瘋狂壓榨,而他自己家也正是因為家裡的救濟糧被貪官汙吏搶走了,才最終導致了自己的父母哥哥染上瘟疫後被餓死。
  • 被凍死的無名乞丐,寫下一首流傳千古的絕命詩,讓多少大丈夫慚愧
    邑令彭嘉寅據報往驗乞丐也,於發中撿得七律一首。」 詩乞,顧名思義就是會寫詩的乞丐,這名被凍死的無名乞丐,在其臨死之前,寫下一首流傳千古的絕命詩,讓多少大丈夫慚愧。那麼,他究竟是個什麼人,為何一個乞丐有如此才學呢?
  • 朱元璋用膳吃出1根頭髮,御廚急中生智說6字,撿回一命
    朱元璋用膳吃出1根頭髮,御廚急中生智說6字,撿回一命 朱元璋是平民百姓出身,早年的他日子過得非常困苦,甚至還當過乞丐,經常吃不飽飯。按理說,有過這種連飯都吃不飽的遭遇,吃飯是沒有多大講究的。
  • 劉伯溫臨終前送朱元璋一筐魚,所謂何意,朱元璋17年後才恍然大悟
    在民間的各種傳說之中,劉伯溫此人能掐會算、智多近妖,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載,更是在民間留下了劉伯溫斬龍脈的傳奇故事,讓後人對他十分敬仰。而史書中的劉伯溫也並非是泛泛之輩,他精通兵法、天文、數理,而且用兵如神,運籌帷幄,素有明朝「小諸葛」的稱號。
  • 大災之年,可範仲淹卻提高了糧價,但災民毫無怨言,這是為何?
    其次、實施賑濟。我國古代小農封建經濟意味著農業重於一切,遭受天災後的農民往往就是失去了賴以生存的生產資料,所以國家往往會以政府名義向災民發放錢糧,避免災民無糧餓死。 再次、平抑物價。在整個中國災荒歷史看來,為害最重的並不是天災,而是天災之後的人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