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不動就看不起「洗腦」廣告,不過是凸顯自身的狹隘與無知罷了

2020-12-19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編輯導語:從小到大我們都聽過很多洗腦廣告:「送禮就送腦白金」、「沒事兒就吃溜溜梅」等等;洗腦廣告真的只是流於表面那麼簡單嗎?其實這是一個營銷策略;本文作者從製造衝突和解決衝突這方面來進行討論。

葉茂中老師說:「一流的營銷,製造衝突」,我想一流的文章也是。本文標題便製造了一個衝突,一個與不願意深入思考,動不動就批評洗腦廣告群體的衝突。

相信大家也看了一些對洗腦廣告批評的文章,有拿數據說話的、有拿情緒激奮人心的……總之人云亦云的。

這些批評文章本身也是在製造衝突,其製造的是與衝突理論的衝突;用著衝突的理論,批評衝突的理論,其本身也是很有趣的一件事。

況且有些觀點看起來不得其害,透露出流於表面的膚淺與心胸的狹隘。

前面倆句話有點繞,你品,你細品。

今天文化人站在這些文章的對立面,不僅要與他們製造衝突,更要站在實事求是的角度解決衝突。

洗腦廣告真的只是流於表明那麼簡單嗎?其底層的思想:「衝突」到底是啥子?我們又怎麼從營銷中的幾個關鍵點去做到發現衝突、解決衝突、製造衝突、乃至升級衝突?

一、衝突

1. 衝突是什麼

什麼是衝突?中美貿易戰是衝突、夫妻吵架是衝突、我和你媽同時掉水裡是衝突、年少的叛逆與父母的管教是衝突….

的確,衝突到處可見。

衝突的本質是對立統一的辯證思維,不過是和矛盾一樣放大了對立的方面。

我們從古代的樸素辯證思維出發:古代人認為萬物都是由陰陽組成的,而陰陽本身是一對對立統一的概念,如果我們把統一的方面忽略掉,則萬物都是衝突的。

我們又從現代的馬克思、毛澤東思想出發:他們用更具體清晰的概念替代了陰陽,然而本質還是對立統一的辯證思維,只要是複雜的事物,對立統一一定會存在其中。

所以無論是從樸素辯證思維,還是唯物辯證思維出發,衝突無處不在。

只有不懂、缺乏辯證思維、腦袋瓜只有非此即彼思維的人,才會認為衝突是歪理邪說,不過是凸顯自己的無知罷了。

在營銷中有以下兩大衝突:

認知與事實衝突:消費者的認知很可能與事實並不相符合,是衝突的。企業應該注重消費者的認知,而不是事實,違背認知去教育市場是非常困難與痛苦的。需求與需要衝突:消費者能滿足自身的需求是有限的,但人的欲望是無限的,感覺自己什麼都需要,但並不是能轉化成有效的需求。所以偉大的企業會從產品與品牌精神倆個方面同時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與需要,用葉茂中老師的話來說既同時進攻左腦與右腦。

2. 發現衝突

發現衝突就是用辯證思維去發現萬事萬物中其本身的對立點在哪、其本身與別的事物對立點在哪。

比如:在一國的治理中,生產力與生產關係是對立的,而生產力是決定這一對辯證關係走向結果的,所以生產力是主要衝突。

又比如:在一國的治理中,本國與其他國的國家關係是衝突的。

發現衝突便是發現市場機會,衝突有多大市場便有多大。

每個人都有與他人社交的需求,這是人作為社會動物的本性,但每個人的活動範圍是有限的,這是衝突。

通訊技術的出現解決了這個衝突,造就了移動、聯通、電信三大運營商巨頭。

但新的衝突又出現了——高額的通訊費用與無法碎片化的社交與社交需求衝突的。

於是QQ、微信出現解決了這個衝突,成就了騰訊的商業帝國。

3. 解決衝突

解決衝突,就如同我國古代非常強調的陰陽調和一樣,化解事物中的對立,由此轉變為統一。

夫妻吵架衝突,給妻子買包就是一個解決衝突的辦法,所以包包行業知道怎麼做了吧;我和你媽同時掉水裡的衝突,對女朋友肯定說救你,對媽媽肯定說救媽媽,就是化解衝突的方法;韓寒的《三重門》是解決年少叛逆與父母管教衝突的方法,在當時流行於各大青少年之中。解決衝突的方法因衝突不同而不同,如果消費者的衝突強調的是理性,我們便用絕對的理性去徵服他。

倘若消費者衝突強調的感性,我們便以多年老友一般去戳中他的內心、引起他的共鳴。

能做到解決衝突以及是非常了不起的,這代表的是不僅能發現事物中的核心要害,更能提出解決的辦法。

但在此之外還有兩個衝突概念:

4. 製造衝突

所謂製造衝突,便是主動站在對立一方。

比如我和你媽同時掉水裡,你對你媽說救女朋友,對女友說救你媽媽,你便同時製造了倆個衝突,有成為一流營銷人物的潛質。

哈哈,不開玩笑了。與他人製造衝突的本質是為了轉移主要矛盾,改變賽道與人們的關注焦點,與自己製造衝突的本質是讓自己變得更好。

例如:川普在國內疫情矛盾無法解決的時候,製造與中國的衝突,把責任推給中國了,從而讓矛盾轉移。

又例如:製造與自己的衝突,站在自己過去成就的對立面,否定自己,從而讓自己不斷進步,更加優秀(文化人本人,沒錯了)。

5. 升級衝突

升級衝突指的是衝突會不斷升級,矛盾的主次總是會不斷變化。

例如:國家關係之間的衝突,通過談判解決衝突之後,可能一段時間後,新的衝突又出現了,而且比之前更嚴重,最壞到戰爭才能解決衝突的地步。

新的衝突,意味著新的機會。

例如:鑽石解決了愛情與永恆的衝突,在此之後,衝突升級了,鑽石可以多買幾顆,愛情也可以多有幾份,於是一生定製一顆鑽石的品牌出現了——一生摯愛,只此一次。

對於血液中存在陰陽樸素辯證思維的中國人,發現與解決衝突是老祖宗文化賦予我們的潛能,我們應當把其挖掘出來充分利用,而製造衝突與升級衝突是我們相對來說不擅長的,我們需要學習與鍛鍊。

1. 需求

有一句作者文章裡說爛了的話,營銷的起點與核心是需求,但需求從何而來,文化人並沒有對此深入的探討。

需求來源:衝突文化人認為葉茂中老師給了個非常實用,且本質的思考、洞察方法,需求從衝突中來。

沒辦法,好的概念且實用的方法已經被人家提出來了,承認並學會這種方法也是一種難能可貴的精神。

我們先來看百度百科對需求的定義:「指人們在某一特定時期內在各種可能的價格下願意且能夠購買某個具體商品的數目。」

我知道你們不願意看定義,我也是一個不喜歡看定義的人。

但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在需求的定義中就自帶衝突,您發現了嗎?

沒錯,就是願意購買與能夠購買!人們願意購買的東西有很多,但能夠購買的東西畢竟是有限的,這是一對衝突。

作者文化人願意在上海浦東買一套房,可是我只能夠租一套十平米甚至幾平米的房子;文化人願意買一輛法拉利上下班,可是我只能每天早上擠著地鐵來上班;文化人願意用手機不使用手機殼,享受極致的手感與輕薄,但手機摔壞後的高價維修成本讓我從願意變成不願意。前面兩個衝突,很難給出解決衝突的方法,所以這種我們很難去滿足這種需求,當然騙子可以給出他解決衝突的方法……

但是第三個衝突可以從輕薄的手機殼出發,解決這個衝突,從而達到滿足需求的目的。

同樣的我認為李叫獸老師的需求三角模型,不也是從衝突的角度出發反映需求的來源嗎?

我們再來看看經濟學中關於需求的衝突,陳平教授認為新古典經濟學中有一個隱含的假設——「資源是無限的,人是自私,所以新古典經濟學要讓需求多多益善,便可以可以讓效用函數與生產函數無限增長」,然而這與事實是矛盾衝突的。

馬克思與哈耶克認為生產變化的速度非常慢,而消費需求變化速度非常快,它們是矛盾衝突的,從而導致金融危機的產生,而市場營銷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這種衝突。

最後,我們從人本身的角度出發,來數一數人自身存在的對立衝突有哪些。

作為世界上最複雜的生物,對立統一的現象充滿其中。

在生理結構上:左腦與右腦既對立又統一,健康與生老病死衝突,年輕與衰老衝突;在心理上:夢想與現實衝突,男人與女人衝突,想要的與能要的衝突;例如:想喝下午茶卻不願出門,發現這個衝突便是發現一個市場機會,而通過外賣解決該衝突,便是滿足了消費者的需求。

二、產品

這是一個以產品力為競爭力的時代,產品都做不好,就沒用討論品牌的必要了。

產品是用來滿足消費者需求的載體,其代表的是消費者的一個解決方案,而需求來自於衝突。

所以產品的生產、設計、都是要圍繞衝突進行。

在發現衝突方面,你的產品發現了哪些消費者的衝突?

您覺得空調發現了消費者的什麼衝突?

答案應該是:夏天酷暑難耐與生理上想要涼爽的衝突。

對於該衝突的解決方案有什麼?

手動風扇、電動風扇、空調都是為了解決該衝突而誕生的產品。

如果在金錢不產生衝突的情況下,即消費者願意購買與能夠購買不衝突,是等價的,消費者會更傾向於哪種產品方案呢?

答案肯定是不言而喻的。

這裡便涉及到經濟學的一個概念:技術進步,或者用更前沿的經濟學理論準確來說是「生態技術」。

生態技術與技術進步區別在於不僅強調技術,而且強調生態,既生態的規模、生態的模式制度、生態的多元與非線性。

簡單來說便是技術進步帶來新的產業,與舊的產品進行衝突,空調的解決衝突方法在技術層面上碾壓了電動風扇,直接站在其對立面與之衝突;但是空調產品的出現並不會完全取代風扇,它們會處在一個產業共存的狀態,既多元化的生態現象,舊的產業會進入到產能過剩,新的產業會迅速增長。

我們再來從經濟學的角度出發,講一個關於解決產品衝突的例子:殖民與戰爭。

為什麼會發生殖民與戰爭?

歷史上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在於生產過剩,不是因為產品沒有解決消費者的衝突、沒有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而是因為整個的人口需求與產品供給的衝突。

並且由於大家所處的生態環境、制度不同,一個是在農業一個在工業,所以其生態技術不同,於是解決衝突的辦法便可以通過戰爭、殖民達到擴大經濟生態規模,從而達到資本的迅速積累。

新的技術給到更新更好的解決衝突的方法,則一定代表了舊的技術沒有機會了嗎?

肯定是有的,凡複雜的事物都會存在對立統一的兩個方面,新技術所代表的產品與老技術所代表的產品衝突的同時,其自身也存在矛盾衝突。

這就給到了我們製造衝突的基礎,通過與其製造衝突,轉移矛盾的主次,改變賽道與關注焦點,達到產品的競爭優勢。

例如:汽車的出現取代了馬車,但汽車同時也帶來空氣汙染、能源消耗的衝突,於是新能源汽車的誕生,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衝突。

但傳統的燃油汽車並沒有出現很大程度下滑的情況,因為從消費者出發,新能源汽車並沒有解決消費者的衝突,它只是解決了整個人類可持續發展的衝突。

傳統燃油汽車從汽車的動力、操作性、與開車時男人的腎上腺素出發製造與新能源汽車的衝突:沒有躁動的引擎聲,怎麼能代表駕駛的樂趣?

傳統燃油汽車製造衝突、轉移矛盾、改變競爭的賽道與關注焦點。

對於新能源汽車,則是要想辦法解決該衝突。

現階段新能源汽車主要是怎麼做的呢?

1)擁抱網際網路技術,帶來全新的人機互動系統。典型的例子便是特斯拉。

2)抓住可持續發展的國家戰略:

一是進行買車補貼;二是在資源稀缺的一線城市給到車牌號等稀缺資源。雖然製造衝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新技術帶來的技術碾壓,但是站在歷史的長河觀看,新技術一定會不斷的完善,一直到完全取代舊的技術,比如汽車完全取代了馬車。

但是畢竟技術進步是非常困難、長周期的。一般情況而言,在產品角度,製造與競爭對手產品的衝突,靠的是產品本身說話,既強有力的產品力。

典型的例子:農夫山泉製造與鹼性水的衝突,用農夫山泉與鹼性水進行植物的培養,動物的培養,用結果赤裸裸的告訴消費者,農夫山泉才是天然的健康水,才是解決人們飲水的更好方案。

同樣的在智慧型手機的發布會上,更是習慣於diss友商,來表示自己產品是更優秀的。

其中以羅老師的單口相聲最具有代表性,製造衝突還可以以一種戲劇性的、令人上癮的表現形式出現。

對於最後的升級衝突,表示的是消費者需求會不斷升級,就需求的維度與深度倆方面都會。

比如從在家吃到在外吃、從好吃到不僅好吃,還要營養、無糖等。

所以產品才會不斷的升級換代,不斷的研發新的產品。

例如:元氣森林飲料,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既保留碳酸飲料的口感,還解決了碳酸飲料不健康的衝突。

三、品牌

品牌是由品牌名稱、品牌符號、產品名稱、企業人員的外在行為等組成。

品牌是它們所有的集合,最好是面面俱到。

1. 品牌名稱

在品牌名稱上存在什麼衝突?

品牌太多與消費者大腦容量有限的衝突,導致記不住、沒有感覺與聯想。

所以品牌取名有兩個方法:

解決衝突上,意為利用消費者認知中本身熟悉的事物進行嫁接,可以讓消費者快速記住。

典型的例子就是阿里的動物園,動物是人最熟悉的,而且每種動物都有其自帶的形象特徵,如平頭哥給人不服就是幹的不屈不饒的精神象徵。

我們可以從消費者熟悉的數字、地名、口語、疊詞、名著典籍等出發。

如999感冒靈的數字、喜馬拉雅FM的地名、餓了麼的口語、釘釘的疊詞、眾裡尋他千百度的百度。

聊完第一種,我們接著看第二種自帶衝突的取名方法。

什麼是自帶衝突?

意為把倆種對立的、相反的概念組合在一起,製造衝突,可以讓人快速記住。

中華文化之所以源遠流長的一個關鍵原因就在於樸素辯證思維教會我們做學問、為人處事都要抓住相反的倆個方面。

例如:在起名詞上,中華文化自古以來都是這麼做的。

危機、危險和機遇倆種相反、衝突的詞結合在一起,告訴我們危險中蘊涵著機遇。

又如方圓——告訴我們做人內圓外方。

所以自帶衝突的取名方法是融入中國人血液中的文化。當然如果你並沒有覺醒,文化人建議你多去看看易經、諸子百家原著。

在自帶衝突的品牌取名上,比較典型的例子有《羞羞的鐵拳》——鐵拳與羞羞結合在一起。

2. 品牌符號

在品牌符號上,也可以用解決衝突與自帶衝突的兩個方法進行思考。

如果品牌名稱借用了消費者熟悉的元素進行取名,如數字、動物等,設計符號時則可以利用這些元素設計。

另外的,雖然名稱與這些熟悉的元素無關,但只要品牌的精神內核與此有關,同樣可以借用。

如萬寶路的牛仔褲、騰訊視頻的播放按鈕…..

在自帶衝突上,可以用倆種相反、衝突的符號、顏色、進行相反的排版等。

典型的有葉茂中老師人物形象的黑白顏色、百事可樂的藍紅顏色,以及百事可樂產品包裝的藍色與可口可樂的紅色包裝。

3. 產品名稱

第三點的產品名稱上,有兩種取名的思路:

以上兩種方法來自於《衝突》第二版,確實想不出來了,況且書上總結的非常好,就「拿來主義」了

例如在共享的產品名上有:OPPO雙攝拍照手機、玉蘭油護手霜、清揚男士專用洗髮水。

在共享之上,葉茂中老師還特別的提出了「避免陷入同質化,為共享型產品名動個小手術」的概念。

如:公牛安全插座,加入安全倆個字,更讓人放心;星巴克櫻花浪漫瑪奇朵,加入浪漫倆字,顯得更有記憶點與更懂年輕人。

在獨享的產品名稱上典型的有:SK-II的肌因光蘊環彩鑽白精華露,外號「小燈泡」、SK-II的護膚精華露,外號「神仙水」、勞力士的「水鬼」、瑪莎拉蒂的「總裁」等。

4. 企業人員外在行為

最後第四點的企業人員的外在行為上,會不會存在衝突?

肯定會的,教材讓我們學馬克思,用矛盾去辯證的看待學問,就是告訴我們要懂得發現萬事萬物的矛盾衝突在哪。

在企業管理中,企業的目標要求與企業工作人員的目標、要求很有可能是衝突的,如果企業管理人員不善於解決這種衝突,那企業人員的外在行為很有可能會損害品牌的形象。

如某某奢侈品牌導購看不起人這種事件等,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傷害品牌形象。

所以企業管理者要懂得調和員工目標與企業目標,尊重理解員工,解決衝突。

比如:不過分強調企業目標、以退為進的關心員工的目標需求、與員工進行有效的溝通、利用個人權力而不是制度權力、帶領員工進步成長、讓員工變得越來越值錢等手段。

四、競爭

什麼是競爭?

競爭本身便是一種衝突。企業站在不同的立場,搶奪同一個市場。

解決衝突就提出面對競爭的方法。

常用的競爭方法有通過不同的市場細分,製造差異化,如:牙膏有美白、護齒、抗敏感之分。

在初級市場的時候,通過快速擴張,達成規模效應,如:紅星美凱龍。

通過成本領先,達成競爭優勢、通過高價值的服務,面對競爭、通關元素重組構造藍海等等等,就不一一細說了。

製造衝突就是直面競爭,與競爭對手硬剛。

與競爭對手硬剛自身的資源固然重要,但一個好的競爭對手更重要。

例如:小米手機在發布會上總是對標華為,甚至提出「幹翻華為」的話語。這就是非常聰明的做法。

華為企業無論是從技術研發、市場地位和小米都不在同一個水平,但消費者並不能因為「幹翻華為」說小米在借華為的勢,因為小米給消費者的印象也是極致發燒的。

反而「幹翻華為」會讓小米給消費者一種積極進取的形象,並且在討論華為的時候會不由自主的想起小米。

所以這是一個無成本、無負面影響的完美事件營銷。

我們在看來葉茂中老師策劃的製造衝突的例子:由雙種子改名為真功夫;砍去不健康的油炸菜品,直接對標西式快餐店,與其正面交鋒;牢牢抓住中國人更愛中國菜的口味與「營養還是蒸的好」,令西式快餐店無法反擊。

製造衝突,就是轉移消費者的關注點,改變競爭的賽道。

真功夫與肯德基、麥當勞製造衝突,便可以直接跳過真功夫是誰,憑什麼與肯德基、麥當勞比肩的問題,直接來到真功夫與肯德基、麥當勞有何不同?是不是比它們更營養、更符合中國人的口味的更高一層?

至於升級衝突,則代表的是競爭會不斷升級。

典型的競爭演變有:從價格競爭到企業整體服務競爭、從產品競爭到技術競爭、從資本競爭到平臺競爭;

如同電視話裡主角打怪升級一樣,總是會有更大的衝突、更強的boss冒出來。

五、廣告

廣告人靠的是什麼吃飯——廣告主與廣告。

所以修煉一手好的內功對廣告公司來說非常重要。

廣告由內容創意、時長與代言人、文案、媒體投放、廣告效果組成。

1. 內容創意

「沒有好的創意就去死吧」強調創意的重要性。

但創意應該建立在衝突之上,無論是關與需求的衝突的衝突,還是戲劇性的衝突。

例如:葉茂中老師的滋源無矽油洗頭皮水,就是一個非常好的建立在衝突之上的創意:洗了一輩子頭髮,你洗過頭皮嗎?

關於戲劇性衝突的廣告內容創意具有代表性的印度的廣告,前面廣告內容與最後賣的產品形成巨大的反差衝突,從而造成戲劇感,看完之後既驚奇,又在情理之中。

廣告內容創意本身也充滿衝突:

低俗的廣告內容與高雅的廣告內容是衝突的;廣告主希望廣告創意要好又不希望花費太多的思考時間是衝突的;創意與能否賣貨是衝突的,好的創意不一定能幫助企業提升產品銷量,提升品牌形象;廣告內容創意與受眾群體的衝突;廣告內容創意讓人喜歡與讓人記住是衝突的。所以在廣告內容創意上一定要辯證的看待其中的衝突,不能掉入為了高雅而高雅、為了創意而創意的陷阱。

例如:御蓯蓉的廣告用一支塑料水槍東指西指最後滴下倆滴來暗語男性某些方面的不足,創意很好,獲獎也是自然。

然而與受眾人群衝突了,農民還以為你是賣水槍的廣告。

匯仁腎寶則以女子依偎在男人旁邊:「吃了匯仁腎寶,他好我也好」。

沒有什麼很好的內容創意,甚至很俗,但觀眾看的懂,就是這個俗讓匯仁腎寶賺翻了。

廣告是讓人喜歡重要還是讓人記住重要?

葉茂中老師說過一句話:「記住比喜歡更重要,讓人喜歡,只是大腦的情緒記憶,很快會消失;讓人記住,一定是大腦的事實記憶,是消費者對你的需求點,這是不會輕易被遺忘的。」

2. 時長與代言人

15秒、30秒、60秒的廣告它們是衝突的,因為其時間長度不一樣,所以其製作思路與承載的內容是不同的。

如果按照同一個思路去做則是完全丟掉了衝突的辯證思維。那你上面的內容全部白看了。

如30秒可以講完一個故事,15秒卻不行,太倉促了,可能到時候什麼也講不清楚。

在代言人上,代言費用的不斷增長與有限的廣告預算是衝突的。

但如同葉茂中老師所說的,寧願把水燒開,也不要燒到80度就拍拍屁股走人。

雖然代言人貴,但與其省錢找個過氣的演員不如多加點錢找個更有影響力、更貼合品牌形象的代言人。

況且今天看來很貴的代言人,很有可能過一兩年來看這個價格,簡直實惠到不行。

3. 文案

好的文案如同前文的品牌名稱一樣,從兩個方面入手:

如柒牌的「男人,就應該對自己狠一點」,解決了男性想成功但暫時被現實所困的衝突,解決了08年舉世聞名的奧運會與祖國汶川大地震、冰凍災害的衝突。

在自帶衝突方面,可謂是現階段沙雕文案的底層思維邏輯。

如牛頓頓頓的「以節約成本為己任,以盆滿缽滿為使命」這種前後衝突的措辭,這種陰陽怪氣的語氣,讓人看的又爽又嗨,不禁讚嘆真是妙呀。

4. 媒體投放

網際網路技術的到來,讓媒體投放充滿衝突:

分散的廣告媒體與廣告的效應是衝突的;信息的隨處獲得與廣告越來越讓人難以信服衝突;信息爆炸與大腦容量有限是衝突的。有很多人、很多文章批評葉茂中老師就知道集中投放,一點都不懂網際網路下的營銷投放。

這種結論看來非常可笑。

假如角色互換一下,廣告主給您1000萬的投放預算,您是在每個平臺都投一點呢?每個平臺激起一點浪花呢?還是選擇一塊比較大的石頭砸下去,攪動整個湖面呢?

我想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況且以實事求是來說企業從0到1、從無品牌到有品牌本身是最難的起點,總是能在最難第一步做出非常好的成績,難道在後面的品牌管理與運作中做不到提升品牌形象嗎?

以基本的邏輯推論來說,應該是可以的。

例如:紅星美凱龍在葉茂中老師確定了走規模化戰略之後,網際網路電商的出現,企業拿捏不住要不要進軍電商,葉茂中老師認為買家具消費者看重摸到與看到家具實體,所以建議不進軍電商,後來結果證明該決策非常正確。

又如:「裝得下世界就是你的」愛華仕箱包,同樣在電商出現就同樣的問題進行諮詢,葉茂中老師給了肯定的回答,愛華仕便開始著手籌備電商團隊,後來結果也證明這個決策非常正確。

對於信息隨處獲得與廣告讓人難以信服的衝突,解決方法有兩點。

一是做好自身的產品,以及企業的整體服務水平,不要讓各大信息平臺出現關於產品的負面消息。二是融入這些信息平臺,進行軟廣或品牌帳號的運作,根據每個平臺的特點經行運作,當然這不是簡單的事,需要專業的人認真的投入。最後對於信息爆炸與大腦容量有限的衝突,定位理論給出了它們的解決衝突辦法。

便是想辦法在消費者的大腦中佔據一塊空地,讓消費者在產生需求的時候,立馬想起該企業,甚至是首選。

定位理論的流行也在一定的角度印證在網際網路之下,衝突更加重要。

不解決衝突,根本沒人在意你是誰;不製造衝突,很快埋沒在廣大的信息流之中。

5. 廣告效果

在廣告效果上:銷量的增長、市場佔有率的提升與品牌形象提升是幾個關鍵指標。

但是廣告想要達到以上全部的效果可能相對來說是比較困難的,目的太多的衝突會造成廣告效果的衝突。

什麼是企業所處的成長階段所最需要的,是需要認真思考的。

而且市場是日益變化的,日益變化的市場與是否任然堅持廣告訴求是衝突的。

對此,如果確定了企業的廣告訴求,只有不斷的堅持、堅持再堅持才能形成品牌資產的積累。

但是這並不表示企業廣告訴求的表現形式不能改變,核心訴求是不變的,其表現形式是可以不斷變化的。

例如:戰馬維生素功能飲料,其再LPL上投入的廣告,核心訴求都是講補充能量,但其廣告創意、表現形式是可以不斷變化的。

六、結語

畢竟文章篇幅有限,文化人只能從關鍵的幾個部分給您說道說道其中的衝突點在哪、我們又該如何去解決衝突、製造衝突。

看完之後我們在回到標題的衝突部分,現在您認為衝突究竟是歪理邪說呢?

還是根本性辯證思維的極致應用呢?我們是否要尊重客觀事實並掌握這種從最底層出發的營銷方法與思想呢?

相信每個人肯定有了自己心中的答案。

當然如果您認為我衝突到您了,覺得我就是一派胡言,可以隨時在公眾號後天給我留言,與我進行衝突,這樣或許對衝突的感覺又不一樣了。

本文由 @營銷文化人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同樣是洗腦廣告,吉士汀奶酪這波新式洗腦有什麼不一樣?
    前有腦白金的「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只收腦白金」、恆源祥的「恆源祥,羊羊羊」,後有鉑爵旅拍的「想去哪拍就去哪拍」、BOSS直聘的「找工作跟老闆談」,以及知乎、馬蜂窩等,洗腦廣告在近幾年裡頻頻出現,大面積侵佔了公眾視野,不管你是擠在上下班的電梯裡,還是癱在沙發上打開電視機,總能聽見那些無限循環的廣告詞。面對這些始終縈繞在耳的洗腦廣告,消費者在吐槽品牌之餘,到底最終是否仍會選擇購買?
  • 武庚紀:四極陣法被破,天武心都要碎了,一個帶不動,兩個坑隊友
    武庚紀動畫中,神域之戰已到第二階段,雙方都已經快到極限,四極陣法之下,看來看去只有天武聖王在盡力而為,其他幾位不是帶不動的帶不動,就是坑隊友的坑隊友。而就原著漫畫來看,這一戰神族本可以贏,但卻莫名其妙就輸了。結合動畫中原創的四極陣法,要怪首先要怪在玄風聖王坑隊友身上。
  • 人生三大躲不過:朋友圈毒雞湯、抖音小姐姐、電梯洗腦廣告
    成千上萬個APP將各種風格的文字、聲音和視頻糊在你臉上,讓你逃避不過、拒絕不得。如果你問新新人類的「三大躲不過」,我猜,應該是朋友圈的毒雞湯、抖音裡的小姐姐,以及電梯內的洗腦廣告。當你關了抖音點開微信,發現騰訊出了個新的視頻號,點進去看了半天、也不知道是low版抖音還是low版快手,但你可以肯定,短視頻時代確實來了,而微信視頻號被廣告滲透,也只是時間問題。電梯洗腦廣告你有點心累,決定不玩手機、不開電腦,出去遛會兒自己。
  • 「醜」在動森裡也是一種原罪嗎?
    我在動森的無人島上有隻名叫「小虎」的虎斑貓,我不太喜歡她。不是因為我們相處得不融洽,主要是由於,她的長相和我的審美存在一定的衝突。2早些時候在人們還在被「鱸魚」和「大頭菜」洗腦的時候,外網開始流傳一個比爾·威伯利(Bill Wibbly)的動森梗。在玩家們的描述中,比爾是個無惡不作的動森村民。
  • 動森全網下架後,國產《動森》上線了
    不知道是巧合還是刻意,在玩家都在討論動森下架一事的空檔,一款名為《動物森友會—動物之森》的國產遊戲恰到好處的登錄了App Store,填補了人們對動森的渴望。不過,我們從遊戲的預覽圖就能看出來,這款「動森」不太對勁。
  • 玉渡有緣人:傳說中不動明王的含義與形象
    不動尊菩薩是理性的象徵,能夠默默保護您,能使您在人生的道路上知錯知過,把握人生的每一次機遇,很好的利用自身的智慧,應付種種困境,使您事業有成,家庭幸福,吉祥如意[1] 不動明王為佛教密宗八大明王首座,具有在遇到任何困難的時候
  • 鬥羅:若史萊克要刪除一個人,不動唐三,不動奧斯卡,動她最合適
    在《鬥羅大陸》中,史萊克七怪從一開始的互相不認識、互相看不起,直到後來一起訓練、一起升級打怪、一起面對困難抵禦危險,早已團魂炸裂,是不可分割的一體。但是,如果史萊克七怪中一定要刪除一個人,你覺得刪除誰最合適呢?
  • 2020年魔性洗腦廣告為什麼那麼受廣告主歡迎?!
    ///縱觀2020年的魔性洗腦的廣告,或者沙雕系列的搞怪廣告 ,有媒目今天來說一說這類廣告的慣用伎倆。聽覺衝擊、視覺衝擊、劇情無釐頭。對於一個品牌而言,洗腦廣告必不可少的,廣告之所以洗腦,其本質在於大量重複,從早期大量投放以壟斷媒體式的重複,到後來關鍵詞內容的重複,再後來到搭配簡單旋律輔助洗腦記憶,模式變化的背後是傳播媒體環境的更迭。
  • 2019洗腦廣告大全
    第一次砸要追溯到二十多年前的腦白金廣告,第二次是2018年,BOSS直聘在世界盃的廣告。諸多廣告流派中,洗腦廣告一直面臨爭議,有時被認作直接拉動數據的利器,有時又會遭到反感,甚至被抨擊:文化垃圾。洗腦廣告被罵的越慘,品牌主越高興,這是一個流行黑火年代,和圈裡明星一樣,正兒八經上位不管用了,有人罵才證明你夠紅。
  • 《許三觀賣血記》:最動人的品性,是越過人性狹隘後凸顯的光輝
    為尋求心理平衡,他在去看望工友林芬芳時出軌;面對一樂打傷方鐵匠的孩子需要賠付醫藥費,他讓許玉蘭自己去問何小勇要醫藥費,理由是一樂是何小勇的孩子,不歸他管;他帶著二樂三樂去吃麵,唯獨不帶一樂,讓一樂想吃找親爹何小勇;但他又是善良的,當知道一樂因為沒能吃麵而「離家出走」時,他著急尋找,找到孩子後背著一樂去吃了面;他恨何小勇恨得牙痒痒,但當何小勇出車禍命在旦夕需要一樂配合叫魂時,他雖然嘴上罵罵咧咧卻還是私底下讓一樂去
  • JOJO裡的岸邊露伴一動也不動?不,他終究還是動了
    在前幾天,小編還在網上看到了一個「岸邊露伴一動也不動,小編便在某站上查了一下 坑爹啊,這部寫著20多分鐘的「岸邊露伴一動也不動」,竟然20多分鐘都是這個畫面
  • 師姐油膩,兄弟傳奇,開局一條鯤,盤點那些瘋狂洗腦的遊戲廣告
    網路遊戲發展至今,出現了許多通過廣告營銷獲得巨大成功的經典案例,這些廣告中有許多質量奇差,但架不住遊戲廠商瘋狂投放,看得多了,居然形成了一種洗腦的魔性效果,甚至這其中還誕生了許多有趣的梗,下面我們就來一起盤點一下這些有趣的廣告TOP5 。
  • 這三個星座具有「大佬」氣場,善於控制情緒,敵不動我不動
    氣場是隱性的氣勢,不囂張跋扈,也不欺負人,只有在一些談判場合或者真生氣的時候,才會顯現出來,那種大佬的氣場能夠鎮壓別人。那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最具大佬氣場的三個星座,他們善於隱藏,屬於那種敵不動我不動,敵人一動,迅速制敵的人。
  • 不過是主人的任務罷了,兩部女主喜歡他人,男主淪為「工具」的番
    近日「不過是主人的任務罷了」作為梗突然爆火,一夜之間在二次元手遊圈達到了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地步,作為老梗它為什麼又火了呢?這還要從一款名叫「解神者」的手遊說起,遊戲中玩家控制的男主總是會對女主們做出一些舔狗行為來討她們的歡心,可因為這些女主早就有了自己喜歡的男生(少昊),因此她們並不為這些行為所動,女主們之所以會理玩家,並與其愉快交流(養工具人),都僅僅是由於這是少昊的任務,沒錯,字面上的意思,一切都是少昊哥哥的任務罷了。
  • 不過是主人的任務罷了,兩部女主喜歡他人,男主淪為「工具」的番
    近日「不過是主人的任務罷了」作為梗突然爆火,一夜之間在二次元手遊圈達到了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地步,作為老梗它為什麼又火了呢?這還要從一款名叫「解神者」的手遊說起,遊戲中玩家控制的男主總是會對女主們做出一些舔狗行為來討她們的歡心,可因為這些女主早就有了自己喜歡的男生(少昊),因此她們並不為這些行為所動,女主們之所以會理玩家,並與其愉快交流(養工具人),都僅僅是由於這是少昊的任務,沒錯,字面上的意思,一切都是少昊哥哥的任務罷了。
  • 廣告裡插播電視劇?影視劇最長廣告植入,《愛情公寓5》榜上有名
    現在的影視劇中插播廣告的現象越來越頻繁,以往動不動就某東某寧的快遞員上門送貨,後來越來越誇張,越來越長的植入方式也是屢見不鮮,下面小編就來說說這些植入的廣告吧!慶餘年2019年年底最火的劇非《慶餘年》莫屬,作為一部古裝穿越劇,他們對廣告的植入也是相當與眾不同。當主演要去抓藥的時候,藥的包裝上赫然寫著「九九九」,把藥品的廣告悄悄植入,在劇中每次抓藥出現了多次,都毫無違和感。
  • 「藝術品奶爸」雷打不動式帶娃火了,父愛如山,一動也不動
    爸爸帶出來的娃,只要是活著就好 有時候真的是不得不佩服奶爸帶娃的定力,不管是處於怎樣的狀態都可以臨危不亂,可能身在其中的奶爸,自身都沒有感覺到自己所處的狀態會有多麼的混亂。而萌娃們的嚯嚯力度也是讓人很難去想像的,更是製造了不少匪夷所思的造型。
  • 心若不動風又奈何,你若不傷歲月無恙
    一僧曰風動,一僧曰幡動。議論不已。惠能進曰:『非風動,非幡動,仁者心動。」面對風吹幡動,尚爭論不休。面對萬事萬物,各種機緣,種種糾葛,一切都在於內心的平靜。心若不動,則風自不動,幡自不動。生活本就不易,不必渴求所有人的理解和認同,靜靜的過好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動,風又奈何,你若不傷,歲月無恙。
  • 古代大將動不動就拿把數百斤的武器是真的嗎?看完你就明白了
    古代大將動不動就拿把數百斤的武器是真的嗎?看完你就明白了常聽評書的人應該對李 元霸這個人物都不陌生,話說此人號稱是隋唐第一猛將,同時也是「隋唐十八好漢」之首,傳說其為金翅大鵬雕轉世,面如病鬼,骨瘦如柴,兩臂有四象不過之力,無人能敵,手使一對擂鼓甕金錘,四百斤一個,共重八百斤。
  • 中國傳媒大學廣告學院與博報堂生活綜研(上海)共同發布生活者「動」察2020研究成果
    中國傳媒大學廣告學院與博報堂生活綜研(上海)共同發布生活者「動」察2020研究成果2020年12月22日,中國傳媒大學廣告學院與博報堂生活綜研(上海)首次採用線上直播形式,聯合發布了生活者「動」察2020研究成果——「度(duo)物(wu)」:以「自由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