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病都不能運動,只能靜養?專家闢謠:教你最新心臟病運動指南!

2020-12-17 騰訊網

得了心臟病,是不是就不能運動了?只能靜養?

真的這樣嗎?

當然不是!心臟病有很多種,並不能千篇一律的說心臟病都不能運動,而且運動也分很多種,強度不同,項目也不同。我們今天就聊聊心臟病和運動。

2020年8月29日歐洲心臟病學會發布了第一份,針對所有類型心臟病患者的,運動和體育活動的指南建議。

一、運動會不會誘發心臟病或猝死

我們偶爾也能看到這樣的報導,有人運動的時候,突發心臟病導致猝死。但是這只是極少數極少數人。而且導致猝死的原因一方面是劇烈運動,也就是超負荷的運動,另一個原因是猝死在本身就有潛在的問題,平時沒有發現或沒有重視。

運動心臟病學和遺傳性心臟病教授Sanjay Sharma說「運動引發心臟驟停或心臟病發作的機率極低。」所以即使有心臟病,在醫生評估後,也能運動,但是從來完全不活動的人或者心臟病晚期的人,在進行運動前應諮詢醫生的意見。

二、不同心臟病的運動建議

1、四高患者

對於肥胖、高血壓或糖尿病或高脂血症患者,運動是最好的控制血壓、控制血糖、控制體重、控制血脂的辦法。堅持運動可將血壓降低3-7 mmHg,最高可達15 mmHg,血壓降低6-7 mmHg,即能降低20%~30%心血管風險。堅持適當的運動可降低25%~40%的2型糖尿病風險。

指南建議四高人群,每周至少進行三次增強力量的運動(例如,舉重),再加上中度或劇烈的有氧運動,如騎車、跑步、遊泳、爬山、跳操等等運動。

當然運動的前提是血壓控制在正常水平後,且運動後沒有任何不舒服。

2、冠心病患者

冠心能不能運動呢?如果近期發生過心肌梗死,那麼就暫時不能運動,至少不能輕易隨便運動,等病情穩定後在醫生評估後再決定是否能運動,如何運動。如果已經發生心衰,更應該在醫生評估後決定如何運動,或能否運動,研究發現對於已確診的心衰患者,體力活動不足可導致全因和心血管病死亡風險增加一倍。目前,很多心衰指南均推薦,心衰患者進行適當的心肺運動訓練。但因為心功能分級不同,尤其心功能3級4級的患者,不能輕易隨便運動。

如果心功能1級2級,可以在醫生指導下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

指南推薦,大多數冠心病患者,如果病情穩定,可以參加競技或業餘運動。

3、房顫患者

房顫最大的危害就是血栓,血栓脫落會導致腦梗死,那麼房顫患者能不能運動呢?研究顯示適當運動能預防房顫,運動還能減輕房顫負荷,減少房顫復發。建議定期、適度的體育活動來預防顫動。房顫患者在服用抗凝劑以預防腦卒中時,由於有出血風險,應避免接觸性運動。

4、起搏器患者

對於心動過緩的患者,或者慢性心律失常的患者,通過藥物無法逆轉,或已經出現眼前發黑或已經導致暈厥,目前唯一的辦法就是起搏器治療,裝完起搏器還能運動嗎?指南推薦不應因為心臟起搏器而阻止患者進行體育運動,當然除了碰撞運動。

指南指出,對於沒有運動禁忌的心臟病患者,應該多運動,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的鍛鍊。中等強度意味著增加心率和呼吸頻率,但仍能進行交談,不能唱歌。常見的運動就是跑步、遊泳、騎車、跳操、爬山等等。

三、心臟病患者運動注意事項

每個心臟病患者的具體情況不一樣,所以並沒有適合所有心臟病患者的統一標準,總的原則就是第一心臟病病情穩定,第二運動時沒有不適,第三沒有運動的決絕禁忌,第四如果從來不運動要運動,必須有醫生指導。

指南指出,運動時,任何胸痛超過15分鐘的人,都應該叫救護車。因為這時候有可能是心肌梗死,當然不運動的時候,胸痛持續15分鐘不緩解,也得懷疑心肌梗死,必須撥打120。

總之,心臟病並不是以靜養為主,而是勞逸結合,對於病情穩定的心臟病,只要沒有急性心肌梗死、嚴重心功能不全或心衰、發作性心絞痛,那麼都建議運動,運動對心臟病的人都是有益的,即使是少量的運動也會有獲益。

同時,如果運動時發生不舒服,也是一個檢測心臟病的辦法,如果運動引起心悸或不尋常的呼吸急促或胸部不適,那就減少活動量,並去看醫生,這時候心肌缺血心絞痛或心功能不全。

相關焦點

  • 專家:腹型肥胖為女性心臟病獨立危險因素 醫學運動治療需遵醫囑
    專家指出,腹型肥胖是女性心臟病獨立的危險因素;醫學運動治療和去健身房健身不同,需由醫務人員通過評估開具運動處方。 陳靜 攝中新網上海11月30日電 (記者 陳靜)心血管疾病是威脅女性健康的主要疾病。心內科專家李楠博士30日接受記者採訪時直言:「腹型肥胖是女性心臟病獨立的危險因素。」
  • 《先天性心臟病外科治療中國專家共識》述評
    我國先天性心臟病救治整體水平的提高仍有待政府和業界付出更多的努力。《先天性心臟病外科治療中國專家共識》這一系列著作的出版無疑為業界直面挑戰、解決問題提供了理論上的指導和行動上的規範,為整體救治水平的提升提供了路徑和指南。
  • 哈佛研究:僅劇烈運動12分鐘,心臟變好還延壽,再沒理由犯懶了
    不過,最近一項研究可能會讓你眼前一亮:只需要短時間的劇烈運動,就能給身體帶來很大的益處。11月18日,權威期刊《循環》刊發了哈佛大學附屬麻省總醫院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在多數人的意識裡,心臟病患者應該靜養,不能運動,可事實上,如果長期臥床或者坐著不動彈,反而會帶來許多健康危害。長期不動,體能和肌肉力量會逐漸下降,關節也會出現攣縮。此外,還容易誘發肺部的病變,降低食慾導致消化不良和便秘,還可能因為血液循環不錯而導致靜脈栓塞,嚴重的可能會導致肺栓塞。
  • 心臟病專家苗陽:冠心病復發心梗易心衰死亡,預防心梗從ABCD開始
    有專家稱,心血管疾病反覆發作住院成為老年心臟病患者住院的主要原因。有研究顯示,住院心衰患者和穩定期心衰患者1年再住院率分別為44%和32%,且患者在心衰住院期間病死率仍高達4.1%。    苗陽醫生 主任醫師 2020年12月29日,星期二上午,知名中醫心臟病專家,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苗陽醫生,在北京中西醫結合腎臟疑難病會診中心專家門診,接診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中,面診的患者多數是中老年人
  • 什麼症狀說明心臟不好 心臟病可能被它們觸發
    心臟病可能會被它們觸發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紐約大學朗格尼醫學中心的心臟病專家尼採·戈德堡認為,如果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狼瘡、類風溼性關節炎或牛皮癬性關節炎)病史,那麼你更有可能發作心臟病。懷孕期間患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女性,心臟病發作的風險相對更高。外界環境寒冷。
  • 哪些人容易先天性心臟病?哪些人容易後天性心臟病?說得明明白白
    大部分先天性心臟病,如果能早發現,早治療,預後還不錯,很多情況下都能像健康人一樣,但如果發現晚,治療晚,出出現心衰,那預後很差。一般採取介入治療後外科手術治療;彩超是先天性心臟病最好的診斷方法,但重在產前篩查,孕中期18-22周,在此階段對胎兒進行診斷評估,做出下一步妊娠決定。
  • 貓心臟病前期是什麼樣的精神狀態?怎麼判斷是心臟病呢?
    心臟是身體重要組成部分,一旦心臟出現問題,整個身體也會出現一系列的問題,不管是人還是動物,任何生物都是一樣的,離了心臟跳動什麼都不是。所以心臟病是一種較為危險的疾病,對於鏟屎官來講,怎麼看得出來貓出現心臟病了呢?
  • 心臟病早搏的時候應該怎麼辦?早搏屬於心臟病嗎?看專家的理解
    心臟病早搏的時候應該怎麼辦?早搏屬於心臟病嗎?今天相關專家帶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心臟早搏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心律失常,早搏在正常人群之中相對比較的常見,早搏雖然是心臟的不規則跳動,但是這並不是都有心臟疾病從而造成的。
  • 《2020ESC成人先天性心臟病管理指南》外科圍術期管理策略
    田苗,曾曉東,張勇,陳寄梅廣東省心血管病研究所 廣東省人民醫院 廣東省醫學科學院 華南結構性心臟病重點實驗室(廣州  510100)通信作者:陳寄梅,Email:jimei1965@gmail.com關鍵詞:先天性心臟病;成人;外科;圍術期;歐洲心臟病學會;指南摘要先天性心臟病
  • 心臟病早期有哪些表現?如何才能早期發現?如何才能保養心臟
    心臟簡單分為先天性和後天性:先天性心臟病,也就是我們在娘胎裡形成的,出生後就有心臟病。這時候我們幼小,不能表達,所以,只能靠儀器來檢查。一般在胎兒時期,就能通過超聲檢查,查清楚部分先天性心臟病,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病:無分流類,如肺動脈狹窄、主動脈縮窄;左至右分流類,如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和右至左分流,如法洛氏四聯症、大血管錯位。這些心臟病絕大部分,早發現,早治療,都能痊癒,所以產檢及出生後的體檢非常重要。
  • 國家遠程醫療與網際網路醫學中心先天性心臟病防治專家委員會成立
    12月13日,由國家心血管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國家遠程醫療與網際網路醫學中心、北京安貞醫院小兒心臟中心等機構聯合主辦的「國家遠程醫療與網際網路醫學中心先天性心臟病防治專家委員會」(以下簡稱「專委會」)在北京成立。
  • 世衛最新指南:運動多久才能抵消久坐風險?不同人群怎麼運動?
    Sports Medicine)發布了有關身體活動和久坐行為的最新指南。指南強調,通過增加活動量可以抵消久坐的健康危害;而且任何身體活動都很重要,而且有益長期健康。 指南指出,目前尚沒有足夠的證據來設定久坐時間的上限,但每個人都應該儘量少坐多動。從爬樓梯、做家務和園藝到跑步、騎行、做HIIT(高強度間歇訓練)或團隊運動,只要動起來,所有的身體活動形式都能帶來好處。   指南強調了規律進行有氧活動和力量(肌肉強化)訓練的重要性,並且首次針對慢性病人群、殘疾人群、孕婦等重要的特殊人群提出了建議。
  • 他是羽毛球最中最帥的運動員,差點因為心臟病喪失運動的機會
    每一項體育運動也都有著自己的魅力,他們深深的吸引著我們,有不少朋友對於羽毛球這一項運動就是非常喜歡的,因為這項運動在我們家裡也可以進行,根本沒有什麼難度,其實在羽毛球這項運動當中,不僅有著非常高的受眾人群,同時還有很多特別漂亮的運動員。今天我就給大家說一個長得非常帥氣的美男子,他曾經是國家羽毛球隊的隊長。
  • 【收藏】猝死事件頻發,專家支招年輕人遠離心臟病
    專家介紹:「一旦冠狀動脈因為某些原因發生堵塞而無法供血時,心肌細胞就會像土壤一樣因缺乏灌溉而枯竭壞死。」 「心血管疾病本身就是一種生活方式疾病,現在的中年人工作壓力大,996、007,過勞、缺少休息與身體鍛鍊,久坐不動,肥胖、吸菸、酗酒都是導致心肌梗死高發的原因」黃兆琦稱。尤其是飲酒和吸菸這兩大高危因素往往被忽略。 喝酒到胃裡、抽菸到肺部,為何會對心臟有影響?
  • 心臟不好的人注意,運動堅持4個「黃金原則」,心臟越來越年輕
    「本來你的心臟瓣膜還能用10年,現在可能只能再用3年了。」醫生遺憾表示,孫先生的心臟瓣膜因過度運動,磨損得更厲害了。 運動原本是強身健體的活動,但對於心臟病人來講,運動不當反倒可能有害於身體。所以心臟病人就該與運動絕緣嗎?不,不是這樣的。 得了心臟病,就不能運動了? 心臟病有很多種,而且每一種心臟病也有程度的輕重不同。
  • 補鈣竟然補出心臟病?你可能缺的是鎂,不是鈣
    我們之前寫過文章,專門說了補鈣劑的危害,有美國心臟病專家呼籲,補鈣是隱形殺手。 其實,我們現代飲食中的鈣很多,幾乎無處不在,很多人,想缺鈣都難,最主要的問題,是身體無法吸收鈣。 比如說,維生素D3不足,太陽曬太少,特別是在冬天,這是老年人骨質疏鬆的高發期。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你缺鎂了。
  • 關於心臟病,這些知識能救命!
    據美國媒體報導,艾倫·錫克在當地時間12月13日,與19歲兒子卡特打冰球時心臟病發作,胸口疼痛並噁心嘔吐,下午被送到洛杉磯醫院,搶救無效死亡,享年69歲。很多網友表示:「他帶走了我的童年!」   專家表示,艾倫·錫克年齡69歲,活動後胸痛、猝死,符合心臟性猝死的診斷,推測可能是冠心病,心梗導致的猝死。運動會誘發猝死,這也是許多馬拉松運動員猝死的原因。
  • 癌症患者治療過程中,是靜養的好,還是運動?聽聽醫生的專業意見
    其實大家在看待這個問題時,把運動和靜養,放在了兩個對立的面上了,其實醫生的看法是,運動和靜養,並不是一件矛盾的事情,患者在重症期間或者剛做完手術,肯定是需要靜養,這樣可以讓身體恢復得更快,等到身體恢復的時候,再進行適量的運動,也能讓肌肉得到舒緩,對患者的情緒也有一定的調節作用,不過運動一定要適度,可以在主治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避免過度運動消耗大量的精力,讓免疫力出現下降的情況。
  • 嬌小可愛的博美為什麼更容易得心臟病?又該如何防範呢?
    博美屬於松鼠犬,所以體型嬌小,但是活潑可愛聰明伶俐,天生的好奇性格,因此好多人都願意選博美犬作為自己的伴侶犬。博美犬的壽命一般是10歲到16歲,相比於其他類型的狗,博美犬的壽命還要相對長一些,但是飼養過博美犬的大多數人都知道,博美犬是一種很容易就得心臟病的狗,甚至有的博美犬天生就患有心臟病,大多數是因為它們的心臟二尖瓣容易發生病變,導致心臟病的發作。
  • 和她一起奔小康|心臟病患者的「吉心」天使
    小女孩默默地接過糖,悄悄地跟劉啟芳說:「阿姨,妹妹給我糖,我挺高興的,但是我不能高興,一高興我就得死了。」原來,這個女孩患有先天性心臟病,母親因為沒有錢給孩子做手術,帶著她從農村到省城的醫院,請醫生看看,開點兒藥。「這麼小的孩子,已經知道生死了。」看著和女兒年齡差不多的女孩,劉啟芳下決心,要為她做點兒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