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佛門長壽之道,佛門僧尼多長壽,世俗以七十為「古稀」,但僧人活到百歲卻不足奇。佛門長壽之道有何秘密呢?有哪些可以作為老年人養身借鑑,一般認為有以下幾方面。一、清心寡欲。佛教反對「貪、嗔、痴」,即貪心、嗔恨心和痴心。這三者能使人產生煩惱,傷神減壽。佛門僧尼為出家人,心無掛礙,圓融通達,有益增壽。
二、戒葷茹素。日常膳食中食肉過多,可以誘發諸如冠狀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腦血栓等多種!「文明病」。我國醫務工作者曾對四座佛教寺廟的100名老年僧侶,和養老院100名.
世俗老人,進行調查,測定他們的血液特性,發現老年僧侶的血液粘稠度,普遍比養老院的老年人低。100名僧侶無病者有57人,養老院老年人無病者僅8人。患有心血管疾病的僧侶只有18人,而養老院的100名老年人中竟有67人之多。
僧侶們的常年素食食譜是:主食為大米,副食是豆製品、水麵筋、蘑菇、竹筍和多種時令蔬菜,而這些食品對於防止動脈粥樣硬化和癌症極為有益。相反,葷食可以導致血液粘稠度增高,並和冠心病、高脂血症、肺心病有關。所以,僧侶的戒葷茹素,可有延壽作用。三、食鹽量少。食鹽對於人體雖很重要,但每日攝鹽量過多,可以引起許多疾病,例如高血壓、腦血管病等。
目前醫學界提醒人們限制食鹽的攝入量,並有「鹽多壽少」之說。僧侶喜淡食或不吃鹽,稱為「吃白齋」。據說可以無痰少涕,五臟潔淨,延年益壽。四、修習禪定。禪定是佛教中重要的修行方法。作法是趺坐靜室,萬緣俱放,擯除雜念,調身、調息、調心。入定以後,可以暫時的滅卻心理活動,身心得到極好的休息。禪修的主要成分即氣功,而氣功對於祛病延年有奇效。
僧人中有不躺臥睡者,稱為坐禪。據說,只須坐禪片刻,即可恢復一日疲勞。例如著名高僧海燈法師,數十年不設床鋪,禪房中僅設-坐帳。法師赴美講經時,所住賓館有床,但他卻只於午夜,在沙發上禪坐少時。五、崇尚武術。僧人多習武,歷史上武術大師也多出自佛門,我國嵩山少林寺,千百年來為中國武林中最大門派。現在各地的佛學院,都以武術為學生的必修課程。而武術與健康長壽關係十分密切,很多長壽老人多習武或為武術家,這是盡人皆知的。
最後好勞惡逸。佛教反對懶散放逸。名山寺廟中僧人多農、禪並舉,自耕自種。城市廟宇僧人也每天灑掃佛堂庭;院、養花植木。勞動可以舒筋活血,強筋壯骨,一生堅持體力活動的人,多能高壽。以上提到的六項,可以概括為「少欲、茹素、淡食、氣功、習武、勞動」,這即是佛門長壽之道,老年人若能參考借鑑,做個老壽星實不為難。#百裡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