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心寡欲戒葷茹素,食鹽量少修習禪定,崇尚武術好老惡逸

2020-12-05 健身養生常識

#首先佛門長壽之道,佛門僧尼多長壽,世俗以七十為「古稀」,但僧人活到百歲卻不足奇。佛門長壽之道有何秘密呢?有哪些可以作為老年人養身借鑑,一般認為有以下幾方面。一、清心寡欲。佛教反對「貪、嗔、痴」,即貪心、嗔恨心和痴心。這三者能使人產生煩惱,傷神減壽。佛門僧尼為出家人,心無掛礙,圓融通達,有益增壽。

二、戒葷茹素。日常膳食中食肉過多,可以誘發諸如冠狀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腦血栓等多種!「文明病」。我國醫務工作者曾對四座佛教寺廟的100名老年僧侶,和養老院100名.

世俗老人,進行調查,測定他們的血液特性,發現老年僧侶的血液粘稠度,普遍比養老院的老年人低。100名僧侶無病者有57人,養老院老年人無病者僅8人。患有心血管疾病的僧侶只有18人,而養老院的100名老年人中竟有67人之多。

僧侶們的常年素食食譜是:主食為大米,副食是豆製品、水麵筋、蘑菇、竹筍和多種時令蔬菜,而這些食品對於防止動脈粥樣硬化和癌症極為有益。相反,葷食可以導致血液粘稠度增高,並和冠心病、高脂血症、肺心病有關。所以,僧侶的戒葷茹素,可有延壽作用。三、食鹽量少。食鹽對於人體雖很重要,但每日攝鹽量過多,可以引起許多疾病,例如高血壓、腦血管病等。

目前醫學界提醒人們限制食鹽的攝入量,並有「鹽多壽少」之說。僧侶喜淡食或不吃鹽,稱為「吃白齋」。據說可以無痰少涕,五臟潔淨,延年益壽。四、修習禪定。禪定是佛教中重要的修行方法。作法是趺坐靜室,萬緣俱放,擯除雜念,調身、調息、調心。入定以後,可以暫時的滅卻心理活動,身心得到極好的休息。禪修的主要成分即氣功,而氣功對於祛病延年有奇效。

僧人中有不躺臥睡者,稱為坐禪。據說,只須坐禪片刻,即可恢復一日疲勞。例如著名高僧海燈法師,數十年不設床鋪,禪房中僅設-坐帳。法師赴美講經時,所住賓館有床,但他卻只於午夜,在沙發上禪坐少時。五、崇尚武術。僧人多習武,歷史上武術大師也多出自佛門,我國嵩山少林寺,千百年來為中國武林中最大門派。現在各地的佛學院,都以武術為學生的必修課程。而武術與健康長壽關係十分密切,很多長壽老人多習武或為武術家,這是盡人皆知的。

最後好勞惡逸。佛教反對懶散放逸。名山寺廟中僧人多農、禪並舉,自耕自種。城市廟宇僧人也每天灑掃佛堂庭;院、養花植木。勞動可以舒筋活血,強筋壯骨,一生堅持體力活動的人,多能高壽。以上提到的六項,可以概括為「少欲、茹素、淡食、氣功、習武、勞動」,這即是佛門長壽之道,老年人若能參考借鑑,做個老壽星實不為難。#百裡挑一#

相關焦點

  • 淺談「正念修習」的六駕「馬車」——持戒與布施
    在正念修習中,有六駕「馬車」載我們,由煩惱的此處到達幸福的終點,分別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靜慮)、智慧(般若),今天和大家略談持戒與布施。什麼是持戒呢?我認為可以理解為對自己生活的一些要求。
  • 行禪功(自性功法)——修習禪定的一種簡單有效法門
    這也是一種修禪定的方法,在佛家講叫動中禪,但很多修佛法的人,他們的動中禪跟這還是有區別的,他們是繞塔或是跑香,是一種固定行程模式,固定模式下的修煉修行很難修出真性,修出實相。修禪定時佛法上講守所緣,如果純粹是一種方式的話,我們的思想容易固攝不住。長時間做一個事情,一直一直做下去就容易開小差,因為這個東西習以為常了就容易走神。我們這種是修實相的禪法(觀自在),是圓通法門。
  • 佛教通史 009-識無邊處的禪定-四諦之道
    通向涅槃這個目標的全部修習方法和途徑就叫「道諦」。「苦、集、滅、道」,用現代話解釋,「苦」就是現象,「集」就是原因,「滅」就是目標,「道」就是方法。所以所謂「道諦」就是為了達到「滅諦」提出來的最高理想的目標的所有方法。通向涅槃之路的方法,佛教總結為八正道:正見、正智、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 師父說:想要修持禪定,就必須持戒!兩者不可分開
    他們主張修禪定,我們現在也這樣,好多人出家以後,他也知道要想成佛,要戒、定、慧,佛教的一切功德都是從定而生起來的。那好了,他其他的都不要了——戒也不要了,慧也不要了,一天就修禪定,「我得到神通以後那就不得了了」,是不是?跟他的思想一樣的。那佛教要怎麼樣?佛教當然對定很重視的,但是必須戒定慧三者一體的。
  • 禪定:漫談禪和投資
    我覺得,這個「定」也可以理解為篤定的「定」、禪定的「定」。1要做和大多數人相反的事情「禪」是外不著相,不執著一切境界相是為禪;「定」是內不動心。老先生說,我做的是大波段,不會第二天就結束了,而且這樣我可以讓自己少看盤,耳根清淨,定下心來。巴菲特也為自己做了類似的安排,選擇住在偏遠的內布拉斯加州的小鎮上。前面提到過的「別人都在做」的羊群效應(Herd Effect),正是由於這些投資者缺乏定力導致的。
  • 武漢武昌區成人武術培訓哪家比較好
    不管學武術還是詠春,當然得去專業機構,這樣學習才有保障。武漢四海詠春館專注詠春拳培訓班多年,課程設置全面,教學內容豐富,更有資深老師授課,學習效果顯著。具體詳情,還是來了解下吧!
  • 佛教 什麼是禪定?你真的進入過禪定的境界嗎?禪病呢?怎麼治?
    我們可以這樣講,真正的深入經藏,其實必須籍由禪定的修學!我們誦經或是閱藏,只是看到了文字經文。還不能真正做到對於經藏的深入。所謂的「深入」必須是籍由禪定的深入。沒有禪定乃至於三昧的力量你我是不可能智慧如海的!所謂「定力如山,方可智慧如海」!
  • 禪定打坐時,所見所感,不執不迷,順其自然
    作者:鴻無道人我們知道,修習禪定的人,打坐到一定程度,眼前就會產生各種景象,如觀看電影一般。或者身體產生各種感觸,如身臨其境一般。觀空亦空,空無所空,寂滅無見,禪定繼續深入。便是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了!什麼是無眼界?
  • 法華經心得|禪定層次與「 五神通」
    【法華經心得】12< 妙法蓮華經·序品第一>上段偈言「又見離欲,常處空閒,深修禪定,得五神通」,很清楚的說明「清淨心」(離欲)、靜思(禪)、禪定,是禪修必備的過程,而「神通」的能力,是禪修達到一個境界高度後
  • 禪定的那種覺受是怎麼回事?
    一般大乘佛法它是不太主張修四禪八定的,它是直接講戒、定、慧這三學。定,就是沒有動搖,你心動搖了,就是不定了。所以在一念不生之前,這個是比較大的、比較重要的定,就是大乘佛法追求的是這種定,沒有形相,沒有表現;你在沒有形相、沒有表現的時候,卻很清楚,很清楚就是慧,所以叫定慧等持,這是大乘的修行。那麼實際上大乘佛法修行是不是就沒有四禪八定呢?
  • 學會這十二個字,你也可以迅速領悟禪定大意
    禪定確實是佛教獨具特色的修行手段之一,但是如果要讓人將禪是什麼說出個子醜寅卯來,對於沒有學習過的人來說,還是有一定難度的。網圖古傳佛教各宗門之所以重視禪定之道,是希望能通過安頓身心,集中精神去排除內心的幹擾和外界的誘惑,將思想專注於一定的觀察對象,從戒、定、慧的根本法門中,以定生慧,去達到根除煩惱,破除無明
  • 以空性智慧為主導的佛法的「禪定」
    禪定,一般人往往將打坐與禪定連在一起,其實盤腿打坐,不過是禪定修行中的方便而已,不能劃等號。佛法所說的禪定,是要有透視的功夫,了解世間的一切如夢幻泡影。任何一種禪定,如果不觀想一切如夢幻泡影,都叫做外道。外道方法是把心識壓住,使它不起現行。而佛教是透視它,斷掉煩惱,這是佛道與外道的分水嶺。簡單的講,佛道的禪定,是必須用透視的智慧來入定。外道,是把意念強壓下去而入定。
  • 佛說:命好之人,身上有這5大吉兆,看看你有嗎?
    老話說得好:有福不用忙,無福跑斷腸,世人都希望自己命好福深,可是這福氣卻難求。「命自我立,福自己求」,世上從來就沒有天上掉餡餅的好運,一切的幸運都是善業和福報的累積。《太上感應篇》裡有句話很經典:禍福無門,惟人自招;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 宗薩仁波切演講開示:禪定、智慧、證悟,值得收藏
    這個想法不對,今天的教授非常重要,如果能夠持續每天做二分鐘,你的執迷、困擾、顧忌會越來越少。我最近在新加坡刻意舉了個例子,我有點不懷好意,但這個例子並未發生作用,我想在這裡再試試看。身為一個局外人,我聽說新加坡很刻板,比如說不準嚼口香糖,不準這不準那,非常有條理。
  • 殺盜淫妄是我們修行對治的永遠主題,修學坐禪之前,先來聊聊戒!
    可以說一切佛法的實修皆由修學禪定開始。禪宗更是以坐禪為務。脫離了坐禪而開悟者皆是解悟,甚至是「想悟」。諸如這樣的所謂的「開悟」是沒有實際根底的,必然也是不究竟的!有很多人修學佛法,以為想通了一個或幾個問題,解了幾個迷惑就叫開悟。其實這種觀點是非常幼稚的!我們平日裡說的真修實證是必須建立在禪修上的!
  • 佛學|守戒的幾種境界:不得不戒,不可不戒,與不戒之戒
    「戒、定、慧」——這三無漏學也是佛法的基本教理。特別是排在第一位的戒律,是佛門每個僧人和在家居士都必須要遵守的。當年佛陀涅槃前,阿難請問佛滅度後當以何為師?佛答,當以戒為師。為何佛陀會這樣回答呢?守戒又到底有何深意?
  • 重拾武俠夢中國好功夫 武術世界頻道《中國好功夫》欄目正式啟動
    武術世界頻道《中國好功夫》欄目正式啟動9月22日下午,伴隨著精彩的武術表演,由河南廣播電視臺武術世界頻道打造的大型電視欄目《中國好功夫》在河南廣播電視臺8號演播廳正式啟動。重拾武俠夢中國好功夫|武術世界頻道《中國好功夫》欄目正式啟動重拾武俠夢中國好功夫|武術世界頻道《中國好功夫》欄目正式啟動武術欄目啟動現場自然少不了精彩的武術展演,華英禪門的張華斌老師帶來的太極劍表演、武當山全真龍門派傳人云飛道長帶來的武當太極表演引來陣陣掌聲。演出過後,河南廣播電視臺武術世界頻道相關領導為欄目特約導師、欄目特約顧問頒發了聘書。
  • 思惟般舟三昧,是修習的重要的內涵
    一心,要精誠的一心,專心致志的一心,專精一心,當專精一心、一個心思來思惟修習這個甚深的法要。「汝當專精一心。思惟修習如斯聖法」,那一心幹什麼呢?思惟。這個思惟修啊,是非常重要的內容。思惟這個般舟三昧,修習這個「修」是修正,「習」是反覆地修,學習嘛,習題嘛,反覆地學習,反覆地習,修習如斯聖法。你當思惟修習如斯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