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杏樹,蘇州古城的水印

2020-12-24 蘇州人說書

徜徉在平江路、山塘街等歷史街區,濃濃的商業氣息,讓人恍惚仿佛見到小河邊的古建築群裡跑出了古人,古人竟然西裝革履,張嘴便是「嗨」。

有沒有純粹名勝景觀,有,且是有生命的,銀杏樹。在蘇州雙塔、西園寺、天平山等古剎、能見到猶如烈士暮年的古銀杏。樹齡有的高達800多年。800多年是什麼概念,人生代代無窮已,能記載八百年前先祖的人家寥寥無幾。

我對銀杏的了解如同我中、小學階段天天要途經的平江路一樣熟悉。我就讀的小學大儒巷中心小學,校園內有一株六百多年的銀杏樹。至今憶起那棵銀杏仁樹,畫面異常地清晰。銀杏樹在側仄的小巷裡顯得高大偉岸,從校門外老遠就能看到它擎天華蓋般的樹冠了。春、夏翠綠的樹葉給粉牆黛瓦的深巷送來春意和夏蔭,秋未冬初金黃的樹葉讓整個校區輝煌起來,隆冬了葉落了虯勁的枝幹仍就鏗鏘著,仿佛一幅水印在天空中的版畫雖然有點落寂卻是滿滿書卷氣和藝術範。

但是,在小學階段乃至畢業了,我對朝夕相處的銀杏是熟視無睹的,銀杏樹仿佛成了教學樓、體育場一樣,一切都像是應該必需理應存在的。從沒有刻意地凝望、觀賞過。有次,聽人說白果就是銀杏樹結的果,我斷然否定,怎麼可能,我們學校就有棵百年銀杏,我怎麼從來沒有見過它開花結果呢。事實上白果就是銀杏樹的果實,老師告訴我,白果樹還分雌雄只有雌性銀杏才會結果,我們學校的雌性銀杏,每年都會開花結果,只是果子落地時,是保潔阿姨最忙的時候,清晨就要把落葉、果實收拾掉,以防同學滑倒。

我憣然感悟,欣賞身邊的小美,才能讀懂世界的大美,猶如珍愛身邊的人,才能大愛於天下一樣。

初中就讀於平江實驗學校。或許是對小學的生活的懷念涵蓋了對那棵銀杏樹的追憶,入學的第一天,看到大成殿側十八棵百年銀杏,有了久違的親切感。繞著棵棵大樹徘徊著,仰望著高處茂密的樹冠,仿佛從小溪遊至了江湖,對未來充滿著憧憬。

我們學校的歷史可追溯到南宋鹹淳元年(1265年),到明代嘉靖二十年(1541年)遷至今天位置,其規模僅次於當時的蘇州府學。至清雍正年間,縣學更名為長洲元和縣學(簡稱長元縣學),當時學宮黌舍遍植銀杏,至今我們看到的十八棵銀杏就是當年栽種的部分。銀杏不僅是校園矚目的景色,也沉載著學蘊厚澤的校園文化。不僅成了學校的地標構件,也成了師生們心中校園景物的重要組成部分。

到了秋末冬初,十八棵銀杏像是煞有介事地給師生們頒發了一個節日證書,學校的銀杏節開始了。起始,銀杏是嫩黃的,仿佛一群雛鳥在歡嬉,熱鬧了枝頭,暖了秋寒的校園。那個季節但凡我們學校參賽的賽事我們的名次不會差,十八棵銀杏樹就是我們最好的啦啦隊。爾後,如同人生總是要前行一樣,銀杏葉漸漸濃黃起來,直至,落葉飛舞,校園內一派滿城黃金甲的豔美。

常看到路人在校門口探望校園的美景。那種驚豔、羨慕的表情,我能理解。但是,總感到有點過,有點誇張。待幾年後我成了一個路人在校外朝裡望去,我看到了蔚為壯觀的黃金色銀杏落葉和同學們的歡聲笑語相融而成的畫面,由衷地讚美,由衷地感動,由衷地誇張地向內張望。原來整個畫面最大的亮點是那些銀杏樹下朝氣蓬勃的學子。

學校會刻意在一段時間內保留落葉滿階紅不掃的美景,適時清掃時,同學們會有不舍,去拾落葉,撿到好的品相的葉子就是種小欣喜,有些同學會將杏葉做成書籤,我也做過用過。

畢業了,許多年後想到母校美美的銀杏仿佛曆歷在目,自然期望再次看到書中的銀杏書籤,可是翻遍了家中每一本藏書,就是找不到,化作鳥兒飛走了?不找了,是故意不找,我心裡有個定念,總有一天,在不經意中打開某一本書時,那個銀杏書籤會朝著我揚起靦腆的笑容,那一刻,我在母校的過往如像一本影集一樣,徐徐地打開,把我美醉。

相關焦點

  • 七狸竊城記——來自蘇州古城的故事
    魔法長老決定把蘇州古城搬回來可是蘇州城的設計非常複雜只有伍子胥才知道其中的奧秘於是長老喚醒了山塘街的狸貓們每隻狸貓必須完成一個任務完成城市要素收集然後在特定的地點特定的時間把這些要素合體即可召喚出伍子胥故事就這樣開始啦........
  • 徒步蘇州古城看城門,據說:蘇州有八個城門,你看過幾個?
    上次寫了徒步徽杭古道,這次來聊下徒步蘇州古城。蘇州古城沿著護城河有一條健身步道,徒步一圈是15.5公裡,時長大概3個小時左右。下面讓我們正式開始。蘇州古城有八門,這次主要就寫城門,關於護城上的橋,我們下次再寫。這次徒步的起點是胥門,因為蘇州環古城健身步道是一個閉環,所以終點也是在胥門。胥門是蘇州八門之一,城門也是歷史保留下來的,護城河邊有一個碼頭,遊客可以在這裡乘坐遊船,體驗蘇州的姑蘇水上遊。
  • 蘇州文化旅遊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紅色步道「映」古城
    第一部分:背景 蘇州環古城河健身步道是蘇州市的一項惠民實事工程,由蘇州文化旅遊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負責實施建設。步道建成以來,為市民和遊客提供了集休閒、健身、旅遊、文化傳承功能為一體的公共活動場所,是中國最具詩意的東方水城健身步道。
  • 蘇州太湖畔清幽禪院內,有棵500年的銀杏樹,與古建築相映成畫
    這棵古老的銀杏樹,就生長在曇花庵中。曇花庵,一座清幽禪院,一處極其清淨之地,深藏於蘇州太湖漁洋山法華山北麓山塢中,原名覺誠禪寺,始建於明代永樂年間。站在路口,遠遠望去,曇花庵的黃牆掩映在茂密的綠樹林間。這裡清幽雅靜,古樹參天,禪意濃鬱,宛若世外桃源。
  • 海棠花紅映古城——蘇州全面推行先鋒陣地群規範化建設
    原標題:海棠花紅映古城 八月驕陽似火。在千年古城蘇州,有一朵「花」在烈日下格外鮮豔,一朵結合了黨徽與蘇州園林文化的「海棠花」開遍古城的大街小巷,「海棠花紅」正在成為這座千年古城的紅色文化新名片。
  • 中國唯一的水陸城門,也是蘇州僅存的古城門,如今成4A旅遊景區
    大部分人的蘇州之行往往都會第一時間關注到蘇州園林,平江路山塘街再或者是建築極其特色的蘇州博物館等常規的網紅景點。但是作為一個有著千年歷史的古城蘇州來說,這裡的景色絕非僅僅只是剛才提到的這幾個景點,這裡還藏著眾多的名勝古蹟。
  • 一座古城,半城園亭的蘇州:風尚的引領與回歸
    崇禎七年(1634年)常熟名士沈春澤做客蘇州,住在文震亨的香草垞。香草垞位於蘇州高師巷,是一座精雅的名園。園主文震亨出自吳門世家,他的曾祖正是協助設計拙政園的文徵明。但沈春澤此行並非為了遊賞園林,而是應邀前來為文震享的新書《長物志》作序。
  • 中國唯一的水陸城門,也是蘇州僅存的古城門,卻是小眾景點
    很多人提到蘇州肯定會想到蘇州園林,或者是平建路山塘街這些現在比較流行的景點。然而作為一個擁有者千年歷史的城市,當然景點不僅僅有這些,這裡很多歷史上留下來的。而眾多古蹟中,要說最有特色的古蹟,那麼水陸古城門」盤門「絕對算得上一個,同時這個古城門也是目前國內僅存的「水陸城門」。
  • 壽縣古城魅力新生,這樣的古城夜景你見過嗎?
    明清以來,按照防禦戰爭和防洪的需要,又不斷進行整修,是中國保存最為完善的七大古城牆之一,比山西平遙古城還早100年。壽縣古城位於淮河南岸,依八公山,始建於宋朝(1068~1224年),是棋盤式布局的一座宋城。古城的夜,突然變美了。
  • 西安一受歡迎的古寺,已有1400年歷史,寺內藏有一棵網紅古銀杏樹
    作為陝西省第一大城市和省會城市,目前最受歡迎的旅遊城市西安不僅每年吸引無數國內外遊客,而且是世界聞名的歷史古城,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為這座城市增添了更多的神秘氣息,今天說的是西安一受歡迎的古寺,已有1400年歷史,寺內藏有一棵網紅古銀杏樹。
  • 蘇州古城遺址,盤門景區韻味猶存,人文內涵極為豐富多元!
    導遊指南:陸門一甕城一城樓一水城一吳門橋一瑞光塔盤門景區是國家AAAA級旅遊區,屹立於古城蘇州西南,關隘雄踞之地。在此俯視城內,林木蔭翳,水巷縱橫,東北面飛簷翹角的瑞光古塔拔地而起。盤門是蘇州古城遺址中保存得最完整的一部分。公元前514年,昊王闔閭為治國安民,以近至遠,圖霸中原,下令由伍子胥「相土嘗水,象天法地」,興建蘇州古城,歷史上稱之為闔間大城。城有陸門八座,水門八座。《吳地記》稱其西南水陸城門舊稱「蟠門」,門上置有木刻蟠龍,因盤門處於辰位,辰即龍,表示以龍克蛇,震懾強越。
  • 你見過銀杏樹的樣子嗎?江西最美銀杏樹,樹齡已高達千歲
    你見過銀杏樹的樣子嗎?那些樹齡達到千年的銀杏樹的魅力,你親眼見過嗎?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江西最美的銀杏樹,樹齡已高達千歲,是絕美的千年古銀杏。這株千年銀杏樹就長在南昌的太平鎮,位於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區,原屬灣裡區,地處梅嶺國家森林公園中心,這裡是梅嶺風景名勝區的重點景區,也是江西省著名的三大避暑勝地之一。每年都會有很多遊客來這裡參觀,順帶看一看這絕美的銀杏樹。
  • 大連城山古城:1500年前的高句麗堡壘
    城山古城位於莊河市城山鎮萬德屯附近,距莊岫路15公裡,距大莊高速25公裡,距莊河市區40公裡,交通十分便利。古城建於晉代義熙年間(405年~418年),傳高句麗第二十六代嬰陽王為防禦敵軍,在仙人指點下興建了此城,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歷史。城山古城全長8800米,分為前城、後城。
  • 有著金色波浪的銀杏樹
    現在,許多人喜歡在院子裡種銀杏樹,小編也非常喜歡銀杏。銀杏樹金黃色的葉子太美了,還有藥用價值。種一棵賞心悅目的樹,看著它心情都會變好。這裡我們就來說說銀杏樹的生長習性。銀杏樹的形態特徵銀杏樹,高達40米,胸徑可達4米;幼樹樹皮淺縱裂,大樹皮灰褐色,深縱裂粗糙;年輕成熟的樹冠呈圓錐形,老樹冠呈寬橢圓形。分枝近輪生,斜向上延伸(雌株的大分枝往往比雄株發育得多)。短枝密被葉痕,黑灰色,長枝也可以長在短枝上;冬芽黃棕色,常呈橢圓形,先端鈍。
  • 做好古銀杏樹的守護人
    在古銀杏樹下,建成了古銀杏小廣場,建造了分別起名為「報恩亭」和「心願亭」的兩個古銀杏樹休閒景觀亭。  水城縣龍場鄉箐腳村位於北盤江上遊南畔,這裡山勢神奇險峻,風光旖旎,歷史上的箐腳古樹參天,溪水潺潺,鳥語花香,生態植被良好。曾經由於這裡古樹繁多、森林茂密,故稱:「箐腳」。
  • 曹長美:銀杏樹的傳說
    建陽巖下古村生長著一叢鬱鬱蔥蔥的銀杏樹,其中一棵要兩人才可合抱得住,另一棵或者說是另兩棵是連體的銀杏樹,則至少得四人才能合抱得住。那棵連體樹在一人多高以下部位是融合在一起,到了上面才又分化成兩棵脈脈相望的樹。關於這叢銀杏樹還有一個悽美的傳說。很久以前,兵荒馬亂,社會動蕩不安。
  • 銀杏樹滿大街都是,為何還是瀕危物種?
    記得小時候,銀杏樹可是個稀罕物,上高中的時候有位校友贈送了母校一棵銀杏樹,還引起了不小的轟動。網上的資料顯示,銀杏樹是《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目錄》的一員,保護級別是瀕危。然而現如今,我們在大街小巷上就能看到銀杏樹,尤其在一些景點的街道兩邊,幾乎都是銀杏樹的身影!
  • 26家晚報齊聚蘇州,觸摸古城文脈,體驗吳地民俗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王建偉 「最是江南美好蘇州」,第二屆中國蘇州江南文化藝術·國際旅遊節正在舉行,豐富多彩的文旅活動陸續展開。近日,來自上海、濟南、合肥、寧波、南京、揚州等城市的26家重點晚報的媒體嘉賓代表齊聚蘇州,參加「相約『江南小劇場』品讀『姑蘇八點半』——2020長三角重點城市晚報·融媒體社長總編江南文化藝術節採風活動」。 此次採風活動中,媒體嘉賓們親身參與了中國蘇州江南文化藝術·國際旅遊節的相關活動,共同領略詩意江南的獨特魅力,共享精緻江南的美好生活。
  • 【蘇州】「講述蘇州老城門」講座 解讀時代變遷,還原真實歷史
    中國江蘇網訊 11月12日下午,「原影重現——老照片裡的蘇州十三座城門」講座在相城區中國花卉植物園花王居舉行,吸引了不少老蘇州歷史文化愛好者前來。 主講人杜禎彬,筆名「悠哉遊哉」,為民進會員,現供職於蘇州文旅集團。
  • 大美成都 銀杏樹下
    不趕景點,不湊熱鬧,而是走進公園,銀杏樹下喝著蓋碗茶、掏著耳朵,過起了成都人式的悠閒生活。因為他們知道,成都的美不僅要用眼看,還要用耳聽,更要用心去領悟。在成都流傳這麼一句話:「慢,是成都人的生活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