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長期從事畫畫的人應該有怎樣的心態,才能立於不敗之地,從藝者眾多,如何脫穎而出,這是每一個想當畫家的人的心聲。我認為技巧還在其次,只是一個中間橋梁,不是終極目的,主要決定因素正是心態,什麼樣的心態決定什麼樣的結果。我認為畫畫的人要堅持2點:
畫自己特有的東西,不要跟風,這樣的作品才有生命力
要堅持畫自己發現的內容和題材,還有表現手法,這樣才有獨特性。一個畫家存在的意義就是在於其獨創性,唯一性,這樣的作品不可替代,擁有保存的價值。我認為真正喜歡畫畫的人,並且想當畫家的人,不應該去跟風別人,模仿別人,縱然跟風可以給你帶來熱度和暫時的經濟效益,但是,它不可持久,沒有發展的可能。因為那是別人創造出來的內容和形式,它應該屬於創造它的人。
在這個世界上,有模仿能力的聰明人實在太多,用不了多久,就會出現比你模仿得更好的人,到時候,人們就會把你忘了。你只有堅持畫屬於自己的東西,你的畫才有價值,你的天賦才能得到發揮,技巧只是一個載體,真正有內涵的作品,才是人們需要的,技巧是可以慢慢掌握的。
前段時間,看過一個採訪節目,是一個在深圳大芬村畫油畫的人,他是一位農民。從小喜歡畫畫,後來他來到大芬村當畫工,就是臨摹大師梵谷的作品,由於其心靈手巧,臨出的作品很受歡迎,他臨摹一張梵谷的作品可以賣幾十塊錢到幾百塊錢,所以他堅持了幾十年都在畫臨摹梵谷的作品,後來,他有錢了,就去了一趟法國。到博物館看了一下梵谷作品的真跡,發現梵谷作品跟他畫的一點都不一樣,他思索良久。
回來後,他決定以後不能再臨摹了,他要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畫自己的東西,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他的作品有了成色,後來他開了一間畫廊,專門賣自己畫的作品,現在,每幅作品售價到一萬元以上,設想如果他後面沒有畫自己的作品,繼續臨摹,還能否有這樣好的行情。
畫畫要憑自己的興趣,要畫自己喜歡的東西,這樣的作品才是發自內心的
雷諾瓦曾經說過,他畫畫就是憑興趣,只有心情愉快的時候,他才畫,這就是說明了畫家要堅持自己的內心,不要被外界左右,那樣的你的藝術才能長久。
許多大師們都承認,兒童是天生的藝術家,一旦長大成年,卻結束了,畢卡索一生都在追求像孩子那樣畫畫。兒童畫畫,完全是由自己的天性使然,純粹內心的表達,沒有絲毫的外界的影響,所以他們畫什麼都不費勁,一氣呵成,順理成章,這個是難得的天賦,成年想做到,就要看稟賦和運氣了。
40年前,我國就有這樣一位兒童,那時,他才6歲,當時的作品非常有天賦,以至於得到了當時來訪中國的英國藝術家大衛·霍克尼的推崇,因此,在當時的社會上,掀起一股熱潮, 他的作品每幅畫賣到6萬元,在當時,可以說是天價了。
其實,如果說他一直堅持著這樣畫,後來也會成為真正的大畫家,但是,他沒有這樣,後來長大後,他考入了美院,接受正規的美術基礎教育,當然也就是素描,色彩這些常規的科目的訓練。
人是很容易迷失自己的,特別是在成名之後,各種誘惑開始多了,人的心靈就沒有那麼純淨了,後來發生了一些事,改變了很多,等到多年以後,他再想找回兒時的那種繪畫感覺,卻怎麼也找不到了,這個例子有點像現代版的傷仲永。成年後的他,已經泯然眾人了。現在,他靠開畫室謀生,也就是我們常見的那種教素描速寫的畫室,實在是讓人嘆息。
他走到這一步到底是什麼原因,沒有人能說清楚,曾經他的輝煌是多少畫畫人終生的夢想,通過這件事,我想我們能明白一件事,就是要堅持畫自己喜歡的,保持一顆兒童的心,只有自己高興的時候,才畫畫,那樣才能保證你畫的東西是你想要的,只有你自己喜歡的作品,人們才能喜歡,不要為了這樣那樣的原因,背離了自己本心,這樣才能創造出藝術作品。
以上這2點,對於畫畫的人來說,我認為非常重要,應該引起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