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俄羅斯套娃式」的視頻VIP付費

2020-12-15 廣西新聞網

2020年12月14日 12:01 來源:廣西新聞網 作者:許洪鑫 編輯:覃心

為了享受「熱劇搶先看」權益,特地買了黃金VIP會員,結果,視頻平臺某天突然又推出付費「超前點播」,哪怕是會員,想提前看劇也得再多花錢。為此,感覺權益遭損的會員用戶將平臺告上了法庭。12月9日,備受關注的會員訴愛奇藝「超前點播」一案迎來二審判決。據了解,二審判決駁回愛奇藝上訴,維持原判——「超前點播」條款對原告不發生效力,愛奇藝需賠償原告1500元,但不否定「超前點播」模式。(12月12日《南方都市報》)

據了解,當前市場上諸如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芒果TV等頭部視頻網站,都有將「超前點播」模式常態化的趨勢。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這不過是未來視頻網站付費之路的開始,而法院對此模式的不否定,顯然也是對數字經濟的創新模式表示包容。

視頻網站想通過探求新模式來增加營收,無可厚非,但是以損害用戶利益為代價,顯然走錯了方向。所謂VIP會員的「熱劇搶先看」權益,一般而言是指會員用戶享受平臺上所有劇目的提前觀看服務。然而,視頻平臺為了開通另一種付費模式,在沒有與用戶提前協商的情況下,私自切割會員該享有的觀看服務權益。

照此發展下去,是不是也意味著,以後平臺的服務將被看作為一個慢慢分割的「大盤」,至於服務的優先,不再看誰是VIP,只看誰給的錢越多,誰的特權就越多嗎?VIP後有VVIP,VVIP之後又有VVVIP……如「俄羅斯套娃」般,一環套一環,那一開始設立黃金VIP會員的意義又何在?向初始會員用戶應允「熱劇搶先看」的權益又何在?不得不說,如此明目張胆地「偷工減料」,已經與變相「閹割」用戶權益無異了。

值得一提的是,愛奇藝2020年Q3財報顯示,該季度總營收為人民幣71.9億元,淨虧損達人民幣11.6億元。至此,愛奇藝已經連續10年處於虧損狀態。連續十年虧損,也難怪動作頻頻,瘋狂探索付費模式,違背契約精神,想方設法地變相「割用戶韭菜」,企圖把虧損轉嫁到用戶身上。

誠然,從主流視頻網站將「超前點播」常態化的趨勢來看,一個全新的網際網路付費時代或將到來。並且,正如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所言,「增值服務沒有問題,差異化服務是未來網際網路的發展方向。」

但是,各類視頻網站要推行差異化增值服務,必須要充分尊重用戶的知情權、選擇權,要強調服務意識與契約精神。否則,光講價錢,不講「商德」,光漲價格,不漲服務,那這樣的「買賣」即使成了,也絕對長久不了。(許洪鑫)

    以上文章只是作者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
    版權聲明:凡註明來源為廣西新聞網的文章均系廣西新聞網原創作品,版權歸廣西新聞網所有,轉載請務必註明來源及作者。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俄羅斯套娃」的來歷
    最普通的 圖案是一個穿著俄羅斯民族服裝的姑娘,叫做「瑪特羅什卡」,這也成為這種娃娃的通稱。  套娃由來也有另一說:在舊時俄羅斯農村,Matryona和Matriosha是一個非常普通的婦女的名字。學者們指出,這兩個名字中含有拉丁詞根「mater」,意思就是母親。聽到這個名字,人們很容易聯想到大戶農民家庭裡的母親,通常是一個健壯能幹、略有些肥胖生了許多孩子的俄羅斯婦女形象。
  • 虞莉婭的音樂之旅 | 在俄羅斯,我把自己穿成了套娃
    莫斯科的郊外穿著短袖上飛機,穿著毛衣下飛機;穿著棉襖開始第一天的旅行;我低估了俄羅斯入冬降溫的速度,從零上15度到零下10度,只需要兩天,妥妥的「速凍」,於是我在俄羅斯把自己穿成了套娃…套娃是俄羅斯的傳統手工藝製品,也是那裡最具民族特色的產品之一。
  • 套娃:現在俄羅斯的象徵,深究歷史起源,卻與俄羅斯無關
    一談及俄羅斯的象徵,任何一個外國人都會提到套娃。人們會將這些木質的彩繪玩具當做紀念品帶回家裡,而每一個俄羅斯人從小就對套娃再熟悉不過了。 但很少有人會思考套娃的深層含義,以及為什麼傳統套娃一定是有七個娃娃。 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這個眾所周知的玩具不為人知的歷史故事。 一個或許讓人震驚,但必須要提到的事實是:也許套娃在俄羅斯非常有名,被稱為是俄羅斯的東西,但套娃的歷史和俄羅斯一點關係都沒有。
  • 俄羅斯文化介紹:套娃傳承百年的藝術品(視頻)
    詞彙點撥: souvenirs 紀念品 matryoshka 俄羅斯套娃 be familar with  熟悉 estate 財產,遺產,莊園, handicraft 手工藝品 puppet 木偶 lathe 車床 is based on
  • 俄羅斯套娃—最具民族代表性的工藝品
    傳統圖案是身穿俄羅斯民族服飾的姑娘畫像,隨著手工藝的發展,套娃圖案逐漸豐富起來,童話角色、政治人物、個人肖像也成為了創作的素材。「套娃」的由來其一:相傳俄羅斯民族有兩家表親相鄰,表兄妹童年相伴長大,後來表兄遠走它鄉,由於思念家鄉的表妹,每年做木娃娃一年比一年做的娃娃大。數年後,他回到了家鄉,將娃娃送給了表妹,後人模仿傳稱套娃,又叫吉祥娃娃。
  • 俄羅斯套娃可愛的瑪特羅什卡小姑娘
    套娃是俄羅斯的一種特產,是由白樺木做成的空心玩具,最早起源於14世紀。19世紀製作方法得以完善形成了今天人們所看到的套娃樣式。通俗點說套娃就是一種工藝品,孩子們的玩具,旅遊紀念品。它的製作十分考究,在初春時節把樹砍倒然後剝去樹皮,只剩少數幾環樹皮防止開裂,然後暴露在空氣中通風。
  • 禁止套娃!俄羅斯套娃背後的恐怖傳說
    今天分享給大家的故事和俄羅斯套娃有關,俄羅斯套娃是俄羅斯的傳統工藝品,常常由多個同樣圖案但是大小不一樣的空心木製娃娃一個套一個組成。不過關於這個充滿異域風情的套娃,卻流傳著一個恐怖的傳說。一起來看看吧。
  • 「套娃」是俄羅斯的一種民間木製玩具 但最大的套娃,卻在?
    雖然我們都知道,「套娃」是俄羅斯的一種民間木製玩具。但是世界上最大的套娃,卻在中國。這個套娃地處內蒙的滿洲裡套娃廣場,主體建築高30米,建築面積3200平方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套娃。主體套娃內部為俄式餐廳和演藝大廳。
  • 《俄羅斯套娃》鎮三山-協助拍攝
    俄羅斯套娃(俄語:матрёшка)是俄羅斯特產的木製玩具,一般由多個一樣圖案的空心木娃娃一個套一個組成,最多可達十多個,通常為圓柱形,底部平坦可以直立。顏色有紅色,藍色,綠色,紫色等。俄羅斯套娃【第1幅圖】此作品由德州攝影愛好者張先生在著名的蕪湖地區拍攝
  • 你是不是在俄羅斯買到了義烏的套娃?!
    通過昨天的【外國人為什麼喜歡俄羅斯,最喜歡的部分又是什麼呢?】一文,我們了解到俄羅斯套娃是最受外國人喜歡的俄羅斯元素。 大淘寶如此便捷,何必捨近求遠,輕輕一點,好了,快遞哥哥已經把套娃給你送到手了。 只能粗略的看,細看那是不「允許」的~ 我可能買到了假的俄羅斯套娃,連續兩次被醜哭。 看看正版的俄羅斯套娃,這麼的美麗,這麼的可愛。再看看我買到的,感覺再也不會愛了!
  • 牽掛與詛咒 俄羅斯套娃的故事
    裝飾聖誕節,一個聖誕樹套娃是今年2月在俄羅斯淘得,新冠疫情全球大爆發之前的最近一次旅行。這個聖誕樹套娃三層,線條簡單,繪畫也不複雜。
  • 禁止套娃是什麼梗 不準套娃禁止套娃是啥意思
    禁止套娃是什麼梗?最近,是不是經常能在各大視頻網站的視頻下面的評論或者彈幕上看到「禁止套娃」,「禁止禁止套娃」這樣瘋狂重複的話,那麼禁止套娃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不知道的朋友趕快搬好小凳幾一起來了解了解吧!!
  • 享譽世界的俄羅斯套娃,居然起源於日本?
    俄羅斯傳統工藝製作的套娃不過現在的俄羅斯人有很多抱怨,抱怨的對象主要是中國,有很多質次價廉的俄羅斯套娃不知道在什麼時候突然進入俄羅斯甚至是世界市場,一下讓這個俄羅斯的傳統玩具的身價開始大跌。俄羅斯套娃自然也不例外,雖然套娃是俄羅斯的民族工藝品,但其產地卻幾乎全部來自中國哈爾濱一面坡。「套娃之鄉」已成為一面坡新的標籤。一面坡鎮政府提供的數據顯示:全鎮有十分之一的人口在套娃生產產業鏈上,年產量達1700多萬套,目前全世界包括俄羅斯在內銷售的套娃幾乎全部產自這座小鎮。
  • 今天了解一下俄羅斯套娃的來歷,以後還有更多的套娃知識,爆贊
    第一節 俄羅斯套娃的來歷 大家好我是老明,從今天開始我將教大家俄羅斯套娃的製作過程,有喜歡木製品或套娃的,請關注我,我將一步一步的為大家講解
  • 俄羅斯套娃裡有個大秘密,你只有買了才知道
    >今天說說俄羅斯的套娃。 套娃是俄羅斯的傳統手工藝製品,是俄羅斯最具民族特色的產品之一。無論是去俄羅斯旅行的遊客還是俄羅斯本地人,都對這個美麗可愛、妙趣橫生的木製玩具(娃娃)充滿了喜愛,他們或把它作為手信帶給親朋好友、或擺放家中樂享其妙。
  • 線上專題兒童展:俄羅斯套娃繪畫藝術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一種木製的雕塑藝術品,小巧可愛,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俄羅斯套娃。俄羅斯套娃一般由多個空心的木娃娃組合而成,由大到小組成一組,最普通的圖案是一個穿著俄羅斯服裝的姑娘,叫做「瑪特廖什卡「,這已經成為這種娃娃的統稱了。
  • 幾千塊的高價俄羅斯套娃,竟然產自東北小鎮
    ■文|市井財經專欄作家 葉克飛近年來,俄羅斯遊相當熱門。一來籤證方便,二來中國老一輩都有蘇聯情懷。所以,雖然據史料記載,俄國是歷史上侵佔中國領土最多的國家,但很多老人還是忙不迭地跑去找青春記憶。去了俄羅斯,最多人買的紀念品當屬俄羅斯套娃。
  • 趣知識:最俄羅斯的紀念品,關於套娃的6個小秘密
    比你想像的「年輕」俄羅斯套娃看似一個古老民間傳說的形象,但實際上,套娃誕生不過一百多年~套娃最早出現在1890年,藝術家謝爾蓋·馬柳京(С.В.上圖:七福神玩偶下圖:俄羅斯第一個套娃套娃的「真實姓名」套娃的俄語名稱Матрёшка(音譯:瑪特廖什卡/Matryoshka)是早期俄羅斯農村女性常用名字Matryona的暱稱,意為「女族長」、「家庭主婦」,這一名稱也形象體現了擁有
  • 俄羅斯套娃的大腦——未來最強大的機器,整個太陽是它的「電池」
    一位藝術家對俄羅斯套娃大腦的再現使用了一種設計,其中的組件表現得更像一個圍繞著太陽的群體,而不是固體的、嵌套的球體。太陽是俄羅斯套娃大腦的熾烈熾熱的心臟。俄羅斯套娃的大腦是基於上世紀60年代物理學家弗裡曼·戴森提出的一項雄心勃勃的技術。戴森球體是圍繞恆星建造的結構,用來收集它們的能量,幫助一個文明從卡爾達謝夫規模的I型向II型轉變。該比例本身是對一個文明如何使用能源以及能源在技術上有多先進的一種評估。人類還沒有達到I型,我們只能支配地球上的能量。
  • 俄羅斯風格獨特的酒店,做成「套娃」的形狀,網友各有說辭
    在滿洲,最具象徵性的建築應該是他們的「套娃酒店」, 眾所周知,套娃是非常有俄羅斯文化氣息的手工紀念品,我不認為大家都不知道,但整個酒店就像俄羅斯套娃樣,對很多人來說,還是覺得不可思議。一進入滿洲的「套娃酒店」,就像突然進入俄羅斯宮殿一樣,無論是裝修、壁畫、吊燈還是家具,都有著濃厚的異國風情, 如果接待員沒有跟你說中文,你可能以為自己錯了, 你是不小心來俄羅斯的嗎?另外,在「套娃酒店」內部,俄羅斯套娃的要素無處不在,走廊的燈飾也以俄羅斯寶寶的形式,可以說最大限度地利用了「俄羅斯寶寶」的設計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