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獸「洋辣子」,專吃樹葉殘害農作物,如今成了口中的高價美食

2020-12-24 美食工坊

我國地大物博,不缺美食,也不乏出現黑暗料理。對於一些少數民族的人來說,大到深山的野豬,小到樹上的螞蟻,都可以成為他們的盤中餐。但你見過農村裡有一種名叫「洋辣子」的昆蟲嗎?這種渾身長著毛刺兒的軟體動物,卻是不少人童年的恐怖回憶。

洋辣子

洋辣子的學名為褐邊綠刺蛾,它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毛毛蟲,常寄於大葉黃楊、玉米、月季、海棠、桂花、蘋果、棗子、桃子等各種果樹林木中,尤其是對棗樹、山楂和柿子樹等侵害最大。

別看它個頭小,破壞力卻很大,看似靜靜地趴在葉片上,其實會緩緩蠕動著身軀,所到之處,農作物被啃食得坑坑窪窪的。無論是新葉子還是老葉子,統統不放過,短短一周時間,可以把農作物的葉子啃得一片都不剩,甚至直接導致作物枯死。而且一般的農藥對它也毫無作用,在昆蟲界也沒有天敵可言。

雖然這種昆蟲有些看著非常漂亮,表皮五彩斑斕,還披著一身細密的絨毛,但美麗的背後往往存在著更恐怖的事情。

我們看到的洋辣子多是成熟了的幼蟲,起初為黃色,隨後慢慢變成黃綠色或綠色,身披保護色,隱藏在各種植株葉片上的它並不會被輕易發現。可那些遍布的有毒毛刺,人一旦被扎到,就會感到痛癢難忍,嚴重的直接腫出一個大包,簡直比蜜蜂蟄得還毒辣。

如果當某個地方的洋辣子泛濫成災時,儘量不要走在樹底下,因為當一陣風吹來,很可能會有少量洋辣子從樹葉上掉下來,落到身上,不幸接觸到皮膚表面,就很可能被蜇到。

高價收購洋辣子

跟很多昆蟲一樣,洋辣子的繁殖能力也特別強,一年能產兩次卵。洋辣子的幼蟲雖是害蟲,但每年的5月上旬就開始結成一個個蛹,這個時候都會有人到農村高價收購綠刺蛾的蛹,有些人稱之為「洋拉罐」。

洋辣子做成什麼美食

雖然這些洋拉罐對於農村人來說一點也不稀奇,但它市售的價格卻是高到令人咋舌。這幾年,在許多夜市燒烤攤上能看到它的身影。且不說有什麼特別美味之處,與常吃的蠶蛹一樣,洋拉罐的蛋白質含量也特別的高。

但畢竟洋辣子是一種害蟲,農民們並不會像蠶蛹一樣刻意去人工養殖,一般它們多是藏於棗樹上,農民上山苦找一天也找不到幾個,正是因為產量少,所耗費的人工成本高,因此洋辣子的最高價可達到200元/斤。

如果換做是你,在夜宵攤位上看到這種害蟲,你會因為這份高蛋白而花錢吃它嗎?

相關焦點

  • 害蟲「洋辣子」是什麼?為什麼賣這麼貴?
    在過去,洋辣子是一種害蟲,它們從蟲卵孵化後不久,就會啃食樹葉,而且此時的洋辣子是群居狀態,喜歡啃食較為嫩的樹葉,對植物生長造成一定的影響。 等到洋辣子稍微再長大一些時,它們就會保持獨居狀態,此時的它們能夠將整片樹葉啃食殆盡,對食物的需求量較大。
  • 爆炒洋辣子罐200元一斤,還供不應求
    說道洋辣子,有種「談虎色變」的感覺,小時候在樹下玩的時候,可沒少被這小傢伙蟄。沒想到現在居然成了200塊一斤的美食,我真是無言以對啊。那麼害蟲洋辣子究竟是什麼動物?為什麼可以賣這麼貴?褐邊綠刺蛾,就是我們所說的洋辣子的成蟲,生活在枝繁葉茂的樹木之上,吃食樹葉,被吃掉的葉肉的樹葉只剩下葉柄,嚴重影響樹木生長。這種動物分布廣泛,全國可見,洋辣子的成蟲大部分都是綠色,羽化後有一雙翅膀,晝伏夜出,白天隱藏才樹枝或草叢間,晚上的時候哪裡有光就飛向哪裡。褐邊綠刺蛾的成長過程需要四個階段,卵、幼蟲、蛹、成蟲。
  • 令人毛骨悚然的洋辣子,咋成了餐桌上的稀罕物?專家:不吃可惜了
    究竟洋辣子是何方神聖,能有如此大的威力?洋辣子如此讓人生厭,咋又成了餐桌上的稀罕物呢?而且專家還說:不吃可惜了。洋辣子,褐邊綠刺蛾,屬鱗翅目刺蛾科。別名綠刺蛾、青刺蛾、黃緣綠刺蛾、四點刺蛾、曲紋綠刺蛾等,俗稱洋辣子。分布地域廣泛,幾乎遍及全國。
  • 「洋辣子」是什麼?為什麼賣這麼貴?
    洋辣子屬完全變態昆蟲,在洋辣子的一生需經歷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平時我們在夏天見到的以及被蟄到的都是洋辣子的幼蟲階段,此時洋辣子表面帶有刺毛,五顏六色的,看模樣就知道來者不善,但是我的一個朋友居然說很漂亮,這讓我很不解,果然是各有喜好啊。
  • 「洋辣子」是一種什麼生物?它有什麼經濟價值?
    綠刺蛾的蛹在每年的5月上旬開始由成蛹,中下旬到6月完成從幼蟲到成蟲羽化的全過程,羽化後的綠刺蛾會立即產卵,它的卵會在當年的8-9月份再次發育為成蟲。也就是說綠刺蛾一年有兩次爆發期,分別是5-6月和8-9月,而上面我說的摘棗會蟄到就是8-9月的綠刺蛾幼蟲所為。
  • 我們能否把「洋辣子」吃絕
    洋辣子是一種「殺傷力」很強的昆蟲,而且繁殖能力超強。提到它我就有些緊張,被它蟄到又痛又癢。它是不折不扣的害蟲,幾乎各種植物的葉子都有可能被它們吞噬。洋辣子是指刺蛾的幼蟲,學名波刺毛【Thosea sinensis (Walker)】,屬鱗翅目刺蛾科。
  • 農村常見害蟲洋辣子,很多人都被它蟄哭過,為啥現在能賣200多
    鑽心的疼痛,會持續很久很久,即便趕緊使用肥皂水清洗,這種刻骨銘心的疼依然會持續很久,這種害蟲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洋辣子。別看洋辣子個頭不大,顏色斑斕,被咬之後會釋放出一種毒液,讓人感覺格外的痛,很多孩子就因為被洋辣子咬哭過,村裡的老人說對于洋辣子咬傷,要以毒攻毒,被咬之後,把洋辣子逮住之後,將其剝開,使用裡面的汁液敷在被咬的地方,就能夠減輕疼痛,對于洋辣子,不論是大人還是孩子,看到之後都是避之不及。生怕被這貨給蟄上。
  • 農村俗語「閏四月吃樹葉」什麼意思?有道理嗎?吃的又是什麼樹葉
    ▼ 「閏四月,吃樹葉」是什麼意思?這是一句農村俗語,講的是一年當中有兩個四月則這一年的農作物收成會比較差,可能會出現饑荒,很多人只能以樹葉作為生存的食物。其實作為這句話本身不管它包含的內容參考價值有多大,它都會在農村地區慢慢流傳,有的地方、有的時候還是與這句話比較「吻合」的。
  • 夏季是農民眼裡的害蟲,秋冬季卻是一種「野味」,如今上百元一斤
    這一點相信歲數大一些的人都會有認同感,在那些歲月裡,能吃上一大碗米飯簡直是一件奢侈的事情,更多的時候一天只能吃上兩頓粥,條件是非常的艱苦。所以人們儘可能地尋求一些可以吃的東西,來滿足日常的消耗所需,也就在那些年代有一些東西被人們記住。隨著時代的變化,如今的吃已經不再是吃飽了,而是為了吃得更有營養、更精細化。
  • 如果蚊子、蟑螂、洋辣子等害蟲都滅絕?對其他動物有影響嗎?
    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蚊子、蟑螂、洋辣子這三種對人看似百害而無一利的動物。蟑螂除了危害人的身體健康外,還具有很強的破壞性,只要是蟑螂看到的,不管能不能吃,它都喜歡咬上幾口,所以,在有蟑螂的家中,衣服被咬幾個洞是常有的事。蟑螂與蚊子一樣都是對人類有百害而無一利的。從表面上看,滅絕了蟑螂對人類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 令人「刻骨銘心」的洋辣子,你還記得嗎?
    整個夏天,洋辣子簡直是農村孩子們的噩夢!就是大人們看到它都會渾身起雞皮疙瘩。相信被洋辣子蜇過的蜇友們,一定忘不了那種又痛又癢,還不敢用手去摸的感覺!還記得洋辣子長什麼樣嗎?前方高能!!!這就是洋辣子!雖然這兩隻幼蟲長得很像,但他們並不是同一種洋辣子!
  • 夏天乘涼,身上被「洋辣子」蟄了怎麼辦?老農:解藥就在它身上!
    不少農民都將其稱為「洋辣子」,雖然小,但是危害卻不小,不僅會危害植物,更是對人也會造成威脅。有些農民被洋辣子蟄了之後,不知道該怎麼辦。有老農表示:實際上不用慌,解藥就在它身上。首先,洋辣子其實是綠刺娥的幼蟲,長得像小型毛毛蟲,渾身都是綠色。
  • 洋辣子的解毒常識報告
    《關于洋辣子的如何解毒的生活常識報告》:課題:解洋辣子毒的方法。洋辣子學名綠刺蛾的卵一,目的:作為核桃之鄉的商洛,每年有人,被核桃樹上的毒蟲蟄傷。讓人們減少痛苦,是該生活論文的目標。二,毒源:洋辣子學名叫綠刺蛾,是一種遍布全國的有毒蛾,它的毒液在周身刺上,不小心接觸到了,就會被蟄傷,毒液進入人體,會引起過敏毒性反應,癢不敢撓,不敢碰,七天左右才能被人體解毒。三,原理:洋辣子的毒液,經過查閱資料,發現是綠刺蛾幼蟲身上的動物膽鹼,是一種對人神經細胞有害的一種毒液,嚴重的可以導致人抽搐性呼吸衰竭死亡。
  • 俗語說「閏四月,吃樹葉」,這到底是什麼意思
    「閏四月,吃樹葉」是很古老的俗語,是古代農民長期從事農業生產總結出來的警示俗語。這是針對氣候而來的,它直接關係到農作物的生長和農民的生活問題。「閏四月,吃樹葉」俗語的關鍵詞是「閏四月」。緊跟後面的「吃樹葉」是形容詞,是說明人們遇到「閏四月」,農業生產不好,減產,農民的生活自然也不會好,沒糧食吃,甚至到了吃樹葉的地步了。因此,弄明白「閏四月」的含義十分關鍵。「閏四月」是怎麼回事?知道了閏月是怎麼來的?就明白了「閏四月」是怎麼回事了。
  • 如何處理被「洋辣子」蟄了?老農:別擔心,解藥就在它身上
    洋辣子是綠翅蛾的幼蟲。顏色呈黃綠色的,有許多絨毛。它不僅會傷害莊稼,還會刺傷人的皮膚。被「洋辣子」蜇了怎麼辦?老農:別擔心,解藥就在它身上。洋辣子是綠翅蛾的幼蟲,在農村也叫「蟄拉毛子」。洋辣子長得又肥又短。有些顏色是淺黃色或純綠色。
  • 曾是農村經濟樹木,果子可以榨油,樹葉用來包粽子,現如今很少有農民...
    時間總是在悄悄地流逝,轉眼間端午節就要來臨了,在端午節這個傳統節日裡,大家首先想到的是要吃粽子。關於吃粽子的習俗在我國歷史悠久,而且現如今形成了一種美食文化,文化和習俗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因此在每年的端午節這一天,家家戶戶吃粽子少不了。
  • 農村這種樹葉,被稱為「神仙葉」,既能降火又能做豆腐,你吃過嗎
    常年生活在農村的人們,對山上的樹葉,地上的野花野草是相當熟悉的,哪一種植物什麼時候吃,怎麼吃,有什麼功效,都一清二楚。但是我國土地遼闊,有些樹葉還長的及其相似,所以也不是所有的植物人們都認識,今天給大家介紹一種樹葉,它被稱為」神仙葉子「,既能降火又能做豆腐,你有吃過嗎?
  • 農村俗語「閏四月,吃樹葉」是什麼意思,今年真的要吃樹葉嗎?
    有閏月的年份還是比較常見的,只不過這閏四月稍微有一點特殊,這句「閏四月,吃樹葉」的俗語講的就是這閏四月的特別之處。「閏四月,吃樹葉」從這句話的字面意思上理解,如果是閏四月的年份,那麼就要準備吃樹葉了。吃樹葉的意思也比較好理解,意味著吃不上糧食,要靠吃樹葉來充飢了。那道理來講每十九年就會有七個閏月,閏月也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了,為什麼說這閏四月就會出現這種情況呢?說法一:這第一種說法也是最普遍的,小編覺得也有一定的道理。
  • 樹葉也能做豆腐?他走進大山種神奇樹葉,如今靠它帶領山裡人致富
    今天的主人公叫陳波,原本在都市創業,為了一種神奇的樹葉走進大山。這種樹葉不能做茶葉,也不能餵牲畜,以前沒人想到能靠它賺錢。但是陳波用七年時間,讓它變成寶,帶著九百多戶農戶一起賺錢,如今1年銷售額3000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