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說「閏四月,吃樹葉」,這到底是什麼意思

2020-12-03 無敵通史

「閏四月,吃樹葉」是很古老的俗語,是古代農民長期從事農業生產總結出來的警示俗語。這是針對氣候而來的,它直接關係到農作物的生長和農民的生活問題。

「閏四月,吃樹葉」俗語的關鍵詞是「閏四月」。緊跟後面的「吃樹葉」是形容詞,是說明人們遇到「閏四月」,農業生產不好,減產,農民的生活自然也不會好,沒糧食吃,甚至到了吃樹葉的地步了。因此,弄明白「閏四月」的含義十分關鍵。

「閏四月」是怎麼回事?知道了閏月是怎麼來的?就明白了「閏四月」是怎麼回事了。

閏月是根據太陽公轉周期和月亮圍繞地球公轉周期時間差而產生的。我們知道在曆法中,公曆(陽曆)是根據太陽公轉周期決定的,農曆(陰曆)是根據月亮圍繞地球轉周期計算的。

從中發現,地球公轉周期與月亮圍繞地球所轉周期,每經過這麼一個周期,就會比公曆少一天,而公曆就會比農曆多一天。這樣一年積累下來,公曆比農曆多出整整十一天。

隨著時間推延,公曆與農曆始終不會同步,給農業生產和人們的生活帶來很多麻煩和不便。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防止公曆與農曆周期天數差距太多,「閏月」就產生了。那麼,這個閏月很自然包含著「閏四月」了。

通過以上分析,「閏四月」就是個很普通的日子而已,與其它日子並沒什麼差別,要說有差別的話,那就是在閏月的日子裡不會有二十四節氣。

如果,從陽曆看日子的話,看不出閏月的日子。但是,作為農業生產,「閏四月」給農民提示了一個很現實的問題,那就是春季被延長了時間。

春季,是農作物的生長期。這樣的話,農作物必然會成熟的晚。這樣晚一個月成熟的農作物,對於古代農民,不會有過多的糧食儲存的,沒糧食吃,怎麼辦?只能吃野生植物來充飢了,這就是為什麼會有「閏四月,吃樹葉」這一說了。

綜上所述,「閏四月」就是一個日子與氣候的變化問題,但它卻是一個很特殊的時間段,農業生產與農民生活青黃不接日子,與其它的閏月有著本質上的不同。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閏四月,吃樹葉」,說的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閏四月,吃樹葉」,這確實是老祖宗們留下的一句俗語,形成於傳統的農耕社會。這句俗語說的是什麼意思?其實上點年歲的人都知道,吃樹葉,是挨餓的代名詞,不用說舊社會過來的人,上世紀三年自然災害時期,農村人也都有過過吃樹葉、吃樹皮的經歷。」
  • 農村俗語「閏四月,吃樹葉」是什麼意思,今年真的要吃樹葉嗎?
    有閏月的年份還是比較常見的,只不過這閏四月稍微有一點特殊,這句「閏四月,吃樹葉」的俗語講的就是這閏四月的特別之處。「閏四月,吃樹葉」從這句話的字面意思上理解,如果是閏四月的年份,那麼就要準備吃樹葉了。吃樹葉的意思也比較好理解,意味著吃不上糧食,要靠吃樹葉來充飢了。那道理來講每十九年就會有七個閏月,閏月也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了,為什麼說這閏四月就會出現這種情況呢?說法一:這第一種說法也是最普遍的,小編覺得也有一定的道理。
  • 農村俗語「閏四月吃樹葉」什麼意思?有道理嗎?吃的又是什麼樹葉
    ▼ 「閏四月,吃樹葉」是什麼意思?這是一句農村俗語,講的是一年當中有兩個四月則這一年的農作物收成會比較差,可能會出現饑荒,很多人只能以樹葉作為生存的食物。其實作為這句話本身不管它包含的內容參考價值有多大,它都會在農村地區慢慢流傳,有的地方、有的時候還是與這句話比較「吻合」的。
  • 今年是閏四月,農村俗語:「閏四月,吃樹葉」,說的啥意思呢
    尤其是對於一些閏年,都會有不同的描述,今年也是特殊的一個年份,不但是閏四月,而且還是雙春年,一年會迎來兩次立春。雙春加上閏四月的年份原本就不多見,所以對於這樣的年份,民間的說法還是很多的。閏月的產生是由於二十四節氣的演變,會每隔19年便會出現一個閏月,只不過閏月的月份會各不相同,今年是閏四月,兩個四月的出現,會給我們帶來我們樣的影響呢?農村說法:閏四月,吃樹葉,又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閏四月,吃樹葉」,金鼠年碰上閏四月,老農為啥害怕?
    其實這是為了合上地球圍繞太陽運行周期即回歸年,這樣也可以讓農曆和陽曆不至於相差太遠。閏月其實是一種農民自古以來所用的農曆的中的一種現象而已,閏四月有啥不一樣的呢?農村有句老話叫做「閏四月兆年荒,閏六月不宜婚,閏八月兆兵荒」,也有句俗語說「閏四月,吃樹葉」。
  • 俗語:「閏四月,兩頭春;老農民,賣兒孫」,到底是什麼意思?
    然而人們對閏四月看法不一,多數人認為閏四月年景不好。古代俗語也有「閏四月,吃樹葉」這樣的說法。意思就是在閏四月這一年,老百姓的收成不好,所以到了年底只能吃樹葉為生。古代老百姓關於閏四月有很多說法,因為閏四月會讓人們沒飯吃,所以民間就會有不同的習俗來「闢邪」。
  • 俗語「閏四月,兆年荒」是什麼意思?為何農村老人都不喜歡閏四月
    閏年是什麼大家應該都知道,那為何要設立閏年呢?閏年是為了彌補因人為曆法規定造成的年度天數與地球實際公轉周期的時間差而設立的,補上時間差的年份為閏年。而2020庚子鼠年,在農曆節氣上有兩個立春節氣,正是叫做「雙春年」;同時也是公曆閏年加上農曆閏月的「雙閏年」,今年農曆閏四月,一般每隔八年或十一年會出現一次。
  • 老人常說「閏四月,吃樹葉」,2020年是災年嗎?有啥禁忌要注意?
    不光是個雙春年,還是個「閏四月」的年份。那首先,我們先來說一個為什麼會有閏月的出現。我們現在記錄日期,一般會有陰曆和陽曆。很多人會將農曆成為陰曆,但細說開,農曆和陰曆還是有區別的,因為農曆是將陰曆與陽曆合併的一種曆法。按照陰曆來看,大月份是30天,小月份是29天,那麼每年12個月就是354天。
  • 俗語:閏四月、兩頭春、兆荒年,為何閏四月極為罕見?
    今年是雙春年加閏四月,在民俗上有何講究?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即是雙春年,又是閏四月,兩者一結合,這裡面的學問就大了。閏月的由來日常生活中,我們記日子總說陰曆和陽曆。中國最傳統的曆法是陰曆,就是按照月亮的運動周期來計算的,月亮的陰晴圓缺一個循環就是一個月。初一是新月,十五是滿月。
  • 俗語「閏四月,兩頭春;老農民,賣兒孫」,為何對農民影響這麼大
    俗語「閏四月,兩頭春;老農民,賣兒孫」,為何對農民影響這麼大?中國古代有「四民」的說法,也就是「士農工商」。說得更直白一點,那就是指讀書的、種田的、做工地、經商的。社會中的這四種角色的扮演者,有著不一樣的地位。
  • 農村俗語:「百年難遇寡,鼠年逢雙春」,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很多農村俗語都是人們在長期的生活中總結出來的,只不過社會不同了,有些俗語也只適用於以前,放到現在雖然過時了,但也能從中看出以前人的生活狀態。比如有這麼一句俗語叫做:「百年難遇寡,鼠年逢雙春」,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2020年「閏四月」,應該注意什麼?您們家那邊有哪些風俗與禁忌?
    再加上今年是閏四月,在農村還有「閏四月,兆荒年」的說法,不禁令人瑟瑟發抖:今年啥也不想了,保命要緊。眼下正是閏四月的第2個四月(陽曆5.23-6.20),應該注意什麼呢?一起說說各自家鄉的風俗與禁忌?2020年「閏四月」,應該注意什麼?2020年為什麼會閏四月?日期又是怎麼定的?由於篇幅過長,在這裡就不解釋了,大家自行百度即可。
  • 農村俗語「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遇初一春」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和年份、日期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七年難逢九年閏,百年難逢初一春」,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話還有道理嗎?
  • 今年閏四月有什麼講究嗎?是不是一定得給父母買衣物鞋子?
    閏月其實也沒有什麼講究,主要還是看每個地方和個人的認知,一般有閏月不結婚不遷墳,多變著法孝敬父母(包括買禮物,吃飯,看望等),多增加父母與子女間的感情,請喝閏月荼,吃樹葉等等。但是也並不都是非做不可。其實現在除了國家規定的節假日或特殊時期,是舉國上下都在一起做一件事情之外,平時一些並不太需要儀式感的日期,沒有必要說一定要去做什麼,或者有什麼習俗,大多都是看一個人樂意。畢竟以前各種習俗多,其實就是為了換個花樣熱鬧消遣一下,吃點好東西,玩點新樂子罷了。
  • 2020年,農曆四月出生的人可以過兩個生日
    2020年,農曆四月出生的人可以過兩個生日了,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今年有兩個農曆四月,即閏四月。什麼是閏四月?多少年才有一次?2020年因為農曆「五月」沒有中氣,所以便不是五月,而是農曆的閏四月。2020年閏四月的公曆時間為:2020年05月23日-2020年06月20日。中氣是什麼意思呢?中氣其實就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氣。
  • 潤四月留娘糕是什麼意思
    今年是雙四月,大家都知道閏四月要送鞋子給父母,但是閏四月要做「留娘糕」給媽媽吃大家又知不知道呢?「留娘糕」也叫做「閏月糕」,在我國民間,潤月年給媽媽做留娘糕吃有寓意健康長壽的意思,下面小編就來帶大家全面了解一下閏四月留娘糕的意思和做法吧~閏四月留娘糕是什麼意思「留娘糕」也叫做「閏月糕」,其實也就是花糕。在我國民間,有「閏月年,留娘年」的說法,認為閏月年對母親的身體健康不利。
  • 雙立春,閏四月,夏至五月端,接下來還一個立秋在6月!今年咋了
    一、「雙立春,閏四月」2020年農曆為庚子鼠年,有兩個立春,一個是農曆大年十一,一個是臘月二十二,之所以會有雙立春,和紀年曆法上的陰陽曆差別有關,而雙立春就意味著冬季比較冷,且冷天時間長,因此在農村有「一年兩個春,豆子貴如金」的說法,畢竟玉米、水稻、大豆需要更多的光照,不然產量就會降低。
  • 俗語「會生生在六月,會死死在臘月」到底啥意思?有沒有道理?
    但是農村很多的老人都開始關注立春了,估計不少人也聽說了即將到來的2020年是鼠年,並且這一年不僅是雙春年,年初和年尾都有立春,而且還是雙閏年,陽曆年有一個閏二月,農曆年中還有一個閏四月。這也就意味著農曆四月份出生的人,在明年可以過兩個生日了。不過也有一個不好的消息,那就是對於上班族來說,明年要多上一個月的班哦。
  • 庚子年閏四月,倒春寒+乾旱+澇害!老天爺不賞飯
    「閏四月,吃樹葉」,老話說每年閏四月的時候,災荒年比較多,今年也不例外。今年4月以來,華北、西北和東北地區發生多次倒春寒,造成寧夏、甘肅、河北、山西、陝西、山東等地果樹減產甚至絕產,不僅如此,雲南也遭遇十年不遇乾旱天氣!
  • 農曆鼠年「閏四月」意味著什麼?本世紀僅有8次,有啥講究?
    那麼,什麼叫閏月呢?閏月是指按照農曆,每2至3年增加的一個月。增加的這個月份,就叫閏月。我們的祖先為了克服天時與曆法不合、時序錯亂的現象,於是就在天文觀測的基礎上,找出了「閏月」的辦法,以保證農曆年的正月到三月為春季,四月到六月為夏季,七月到九月為秋季,十月到臘月為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