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少將裡面排行第一的他,1962年已是副軍長,打得印軍倉皇逃走

2020-12-12 無計讀史

開國少將裡面排行第一的他,1962年已是副軍長,打得印軍倉皇逃走

文/無計讀史

1930年,丁盛加入了紅軍。因為丁盛打起仗來勇猛,很快就受到了提拔,從班長一直升升繩,等到中印戰爭打響的時候,那時候的丁盛已經是一個副軍長了。

作為一個老革命家,丁盛心中的愛國情懷是無法言喻的,而中印戰爭中丁盛卻親自為印軍士兵拉上了暮曲。

01 開端

1962年,在首長的指示下,丁盛率領130師挺進西藏。

當時丁盛面對的敵人是曾經在二戰中大顯身手的印軍不對,連隆美爾軍團都曾經在這支軍隊上吃過苦頭。

丁盛卻一點都不擔心,倒是因為當時的作戰環境在瓦弄,到處都是高山,峽谷,密林,是非常複雜的作戰環境。

02 衝鋒

「戰士們,黨和國家考驗我們的時候到了!」丁盛道。

「命令炮兵,用火炮先給我將敵人的陣地犁上一遍。」為了不讓戰士們衝鋒起來損失太大,丁盛的第一個命令就是炮擊。

如同雨點般的火炮轟擊而下,印軍第四軍的陣地已經是遍地開花。

「下令,全線進攻,務必奪下敵人陣地!」丁盛高高舉起望遠鏡,看見了印軍陣地的慘狀,立即下令讓戰士們進攻。

「殺!」戰士們一把躍出陣地,用特殊的規避跑法朝著敵人的陣地衝去。儘管戰場環境複雜,但戰士們衝鋒起來卻非常快,每個戰士臉上都充滿這堅毅的目光。

這是丁盛訓練出來的王牌部隊,戰鬥力和戰鬥意志都極其強大!

印軍士兵朝著戰士們的方向開火,戰士們低頭行進,後方的炮兵再次發威,大量的炮彈再次朝著印軍的陣地傾瀉而下。

戰士們行進的過程中,也朝著前方的敵人開火,精準的點射很快就將敵人的機槍手擊斃。

此時的丁盛一臉冷峻,高舉著望遠鏡,眼見著戰士們即將衝去陣地,又緊急命令戰士們停火。

此時的丁盛內心是有些焦慮的,自己的部隊也有過一段時間沒打過仗了,丁盛有些擔心戰士們的戰鬥意志問題。

丁盛仔細地看著,期待戰士們的表現。

03 勝利

「殺!」戰士們離印軍的陣地無比近了,直接一把衝了進去。

面對戰士們的攻勢,印軍也立即發起反擊,兩支部隊在陣地上開始了白刃戰,刺刀見紅!

如同兩隻兇猛的猛獸一樣,「殺啊!」中國軍隊的士氣遠遠超過了印軍,丁盛帶的部隊都有一股必勝的信念。

戰士們的攻勢非常順利,面對硬碰硬地刺刀拼殺,印軍部隊已經開始節節敗退,他們遭受了長時間的炮火轟擊,在突然的高強度戰鬥中,已經開始沒有了後勁。

印軍士兵開始節節敗退,戰士們已經幾乎都佔領了整個陣地,看到這裡,丁盛不由得在指揮室大笑,他放下望遠鏡,心中已經樂開了花。

很快,印軍開始撤退了,留下了不少的屍體。

參考資料:

《1962年中印戰爭》《中印戰爭紀實》《中印戰爭》

相關焦點

  • 泰安市開國少將37歲任副軍長,67歲授上將軍銜,他是誰?
    泰安因泰山而得名,泰山有「五嶽之首」、「天下第一山」的美譽,「泰山安則四海皆安」,寓國泰民安之意,城區位於泰山腳下,依山而建,山城一體。泰安的歷史名人非常多,比如鮑叔牙、羊祜,羅貫中,孫傳芳等。山東泰安有一位開國少將,37歲任副軍長,67歲授上將軍銜,他是誰?
  • 1962年反擊印度,前線少將否定總參方案:易打擊潰戰,要打疼印軍
    1962年中印邊境反擊戰,從開始到結束,過程斷斷續續持續了一個多月,雖然真正的大戰只是10月20日-10月28日和11月17日-20日兩個階段,但卻給印度軍隊造成極大損失。自1959年達賴逃亡印度,印度開始不斷對我西藏邊境進行騷擾蠶食,雖然經過許多交涉,但印度卻把我們的交涉當成軟弱,反而變本加厲。我軍越克制,印度越囂張,導致尼赫魯發生了戰略誤判:解放軍不敢打,中國人不敢打。尼赫魯甚至公然表示用武力解決中印領土爭端。然而他哪裡知道我軍已經忍耐很久了。只是一直恪守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原則。
  • 第八兵團的四個軍,副軍長都是誰,最厲害的當了大軍區司令員
    解放戰爭時期,饒子健當過華中野戰軍第九縱隊副司令員,三野成立,他是第三十四軍的副軍長。建國後,饒子健當過軍長,南京軍區副司令員,他是開國中將。過家芳是國民黨西北軍將領,淮海戰役中和何基灃一起和平起義,也擔任第三十四軍的副軍長。在國民黨軍中,過家芳可是少將師長,比饒子健厲害呢。1955年,過家芳被授大校軍銜。
  • 「開國將軍」中,排名第一的大將,上將,中將,少將分別是誰?
    「開國將軍」中,排名第一的大將,上將,中將,少將分別是誰?現在我們國家發達軍事強大。而從建國之初的百廢待興到現在的繁榮也僅僅經過了幾十年。我們現在強大的國家是當時那些在戰場上奮勇殺敵的軍人們換來的。他們戎馬一生,用生命譜寫了今天的成功。
  • 105歲開國少將詹大南逝世 開國將軍健在者僅存7人
    公開資料顯示,詹大南出生於1915年,安徽金寨人,1931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次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6年轉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第十五軍團保衛局科員、第二十八軍直屬隊特派員。105歲開國少將詹大南逝世他參加了鄂豫皖蘇區反「圍剿」、長徵和直羅鎮戰役,後任八路軍一二○師團組織幹事,第四縱隊獨立營教導員,冀熱察挺進軍大隊政委、營長、團長,晉察冀軍區分區參謀長、
  • 彭德懷最看重的開國少將,每逢遇到難事,他大喊:快去叫小諸葛來
    在1360名開國少將中,彭總最為看重,也是最為信任的,是排名第一的解方。 解方是吉林遼源人,1908年出生,1928年,解方投筆從戎,考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二十期,兩年後,解方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在日軍第二師團見習半年後,他回到了祖國,任天津市保安總隊隊長。
  • 開國少將再隕一員:98歲解放軍原副總參謀長胡煒逝世
    澎湃新聞記者從胡煒將軍親友處獲悉,開國少將、解放軍原副總參謀長兼軍委辦公廳主任胡煒因病醫治無效,於2018年6月20日上午在北京逝世,享年98歲。
  • 解放海南島,兩個軍的軍長很著名,副軍長都是誰,什麼軍銜
    一個是第四十軍,另一個是第四十三軍。這兩個軍軍長的大名早已是如雷貫耳,一個是旋風司令韓先楚,另一個是李作鵬。那麼,這兩個軍的副軍長都是誰呢?其實呀,副軍長也都很厲害。先說第四十軍吧,副軍長叫解方,字沛然,所以也叫解沛然,吉林東豐人。好多人知道解方,因為他是志願軍的參謀長嘛,彭老總的重要高參。
  • 第十三兵團成立後,三位副軍長分別是誰?後來被授予什麼軍銜
    原來在1955年大授銜時,16個兵團中唯獨13兵團司令員沒有參與授銜,剩下的15位,其中有12位都是開國上將,還有三位更是開國大將,那麼除了司令員沒有參與授銜,兵團下轄的3個軍的負責人都是什麼軍銜呢?我們接著往下看。
  • 楊姓開國將軍各省分布:楊姓人口第一大省四川,為何排名較後?
    一、四川楊姓開國少將有3人,2位還是後來晉升的 1、楊國宇,四川省儀隴縣順義場人,海軍少將,曾任海軍參謀長、海軍副司令。1961年晉升為少將。 2、楊大易,四川省廣元市蒼溪縣白山鄉車子村人。在14歲還是孩子的光景下加入了紅軍,名字改為了楊大易。聽起來更響亮,打起仗來也更乾淨利落。
  • 1962年中印將領對決:「印度戰神」梅農,遇到「現代孫武」劉伯承
    我們強大得足以對付任何挑戰。」但是一個月的慘敗,迫使梅農在1962年辭職,西方則幸災樂禍。 1962年11月12日,北京下達再殲滅印軍3至4個旅的任務。 第二階段反擊,主戰地點在達旺至西山口、邦迪拉方向。印軍在達旺河南岸至提斯浦爾1.5萬人,一字長蛇陣沿公路兩側縱深梯次配備,劉伯承元帥指出印軍部署特點「銅頭、錫尾、背緊、腹松」,我軍戰術「打頭、切尾、斬腰、剖腹」,實施大縱深迂迴,多路穿插分割,將敵人各個殲滅。
  • 1962年印軍一般人學不了,睡覺能夢到據點已丟,被我軍炊事員俘虜
    但在1962年對印自衛反擊戰期間,有這麼一支印軍「精銳」,居然在戰爭期間白天睡覺,而且睡到連據點有沒有在自己手裡都不知道,堪稱戰爭史上的奇葩。1962年印軍開始大規模地沿著湖的兩岸向我方境內推進,企圖將此地完全據為己有。
  • 楊姓1955年開國將軍大全:四位上將、三位中將、少將兩位數!
    楊伯僑為得姓始祖。根據2015年人口普查數據:楊姓總人口有4000多萬,楊姓是繼陳姓後排名第六的人口大姓。楊姓1955年開國少將有十三人一、楊大易,四川省廣元市蒼溪縣白山鄉車子村人。在14歲還是孩子的光景下就毫不猶豫地加入了紅軍,名字改為了楊大易。1949年任解放軍第38軍112師第1副師長,麾下的334四團2營6連活捉天津警備區司令長官陳長捷。
  • 1962年對印反擊戰,印軍出動30萬,我軍有多少?
    1962年對印反擊戰,印軍出動30萬,我軍有多少?真相震驚世界1962年,全世界都把目光投向了拉美。彈丸小國古巴吸引了世人,在那裡,美國和蘇聯展開了對峙。彼時,蘇聯和美國都正在展開激烈的軍備競賽。美國登陸日本,韓國,並把手伸到了蘇聯的門口。
  • 1961年授銜的開國少將僅有兩位健在,他們是誰,生平如何?
    隨著開國少將、原瀋陽軍區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原冶金工業部部長陳紹昆的去世,我開國將軍僅剩9位,其中1961年授銜的開國少將更是只有兩位,那麼他們是誰,生平如何呢?下面咱們一起來回顧下。,營政治教導員,冀東軍分區特務營營長,冀熱遼軍區特務團團長,冀熱遼軍區熱河縱隊第二十五旅旅長,冀東軍區第十二軍分區副司令員,華北軍區教導第三師師長,第二野戰軍直屬教導第二師師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第五航空學校參謀長、副校長,空軍航空兵第19師師長,第十一航空學校校長,59年任空六軍副軍長,空三軍軍長,蘭州軍區空軍副司令員,福州軍區空軍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顧問等職,參加了廣昌保衛戰和著名的2萬5
  • 範姓開國將軍大全:八位開國少將,來自七個省份!
    範姓尊範武子(士會)為範姓的得姓始祖,春秋時晉國大夫範武子,官至正卿中軍將,範姓得姓始祖。他執政時以教民勸化為務,使晉國之盜皆逃於秦國。當代範姓的人口已近460萬,為全國第五十一位姓氏,老範家古代的歷史名人有秦末謀略家範增,範增曾勸項梁立楚懷王后裔為王,後成為項羽的首席謀臣幕僚,範增被尊稱為亞父,輔佐他建立西楚霸業,封歷陽侯。
  • 方姓威武:開國將軍有十四位,兩位開國中將,兩人活過100歲!
    姬姓後來又分出不少姓氏,方姓就是其一,出自方雷氏,至今有近4700年歷史,當代方姓的人口已達到450多萬,為全國第六十二位姓氏,前面小編和大家提到過,開國將軍中,方姓軍銜高的是中將——方強中將(湖南平江縣人),那麼方姓有多少開國將軍?這裡要更正一下,有一些史料中將江西方槐列入方姓將軍,其實不然,方槐將軍本名姓賴,名芳槐。由於革命需要,賴芳槐,更名為方槐。
  • 1962年中印戰爭始末
    西藏叛亂的失敗,使尼赫魯劃西藏為印度戰略緩衝區的妄想成為泡影,但「大印度聯邦」構想仍然使他不能平靜。他公然向中國政府提出,把有爭議的12.5萬平方公裡土地全部劃歸印度,中印關係隨即惡化。尼赫魯完全阻絕了中國政府防止邊界衝突的各項建議,一意孤行地執行「前進政策」,繼續侵佔中國領土。1962年10月,尼赫魯向印度軍隊下達了「將中國軍隊趕出去」的命令,中印邊界戰爭全面爆發。
  • 爭議在西段,開打在東段:1962年對印反擊策略,規律何在
    1962年中印戰爭前因後果2 作者:桅杆 按:1962年的中印戰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1962年,印度在班公湖地區又建立了近40個哨所。同時,印度背棄了雙方1959年「不在麥克馬洪線2英裡範圍內巡邏」的約定,不僅巡邏,還開始沿麥克馬洪線建立哨所,僅1962年上半年就建立了24個哨所。 越界哨所:鑑於局勢持續惡化,中國於1962年9月初恢復了在麥克馬洪線邊界地區的巡邏。
  • 羅姓開國將軍大全:1元帥、1大將、3中將、25位少將!
    每個姓氏都需要了解自己的姓氏文化,有哪些值得學習和了解的,四川居住了羅姓總人口的17%,為羅姓第一大省,羅姓有30位開國將軍,其中1元帥、1大將、3中將、25位少將!1、羅榮桓,(1902年-1963年),原名羅慎鎮。生於湖南省衡山縣寒水鄉南灣村(今屬衡東縣榮桓鎮)。建國後,擔任羅榮桓任最高人民檢察署檢察長、政務院政治法律委員會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