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發布雙11網購監測數據 虛假宣傳問題突出

2020-12-22 中國消費網

中國消費者報南昌訊郭巍 記者朱海)為規範網絡商品和服務集中促銷行為,維護公平有序的網絡商品和服務交易秩序,保護消費者和經營者的合法權益,江西省市場監管局在今年雙11網絡集中促銷期間,開展了雙11網購市場大數據定向監測,並於12月11日發布了《江西省2020年雙11期間網購市場定向監測分析報告》。

據悉,今年雙11期間,江西省市場監管局對淘寶、天貓等主流電商平臺及該省所有轄區內交易類主體進行大數據實時監測,總計監測該省的網絡商品交易主體135060家。其中,淘寶平臺店鋪數量108042家;京東平臺店鋪數量20676家;天貓平臺店鋪數量4704家;蘇寧平臺店鋪數量380家;國美平臺店鋪數量54家;轄區內自建交易網站數量1045家;轄區內電商平臺159家。

雙11期間,江西省轄區外網絡商品交易額達到69.57億元。其中,天貓平臺網絡商品交易額最高,為50.87億元,佔全市網絡商品交易總額的73.12%;京東平臺網絡商品交易額居第二位,為18.62億元,佔比26.76%;蘇寧平臺網絡商品交易額居第三位,為0.07億元,佔比0.1%。

江西省轄區外網絡商品交易額行業分布中,家居用品行業轄區外網絡商品交易額居第一位,為18.69億元,佔比26.86%;服飾鞋包行業轄區外網絡商品交易額居第二位,為14.26億元,佔比20.50%;食品酒飲行業轄區外網絡商品交易額居第三位,為10.45億元,佔比15.02%。

今年雙11期間,總計監測到江西省預售商品74.61萬件。其中,服飾鞋包行業預售商品數量居全行業首位,佔預售商品總量的27.16%;食品酒飲行業預售商品數量居全行業第二位,佔預售商品總量的14.12%;家具建材行業預售商品數量居全行業第三位,佔預售商品總量11.33%。

據統計,雙11期間,江西省共受理網購相關的投訴、舉報2650起。其中投訴1718起,舉報932起。投訴問題主要涉及網購商品虛假宣傳、產品質量、網頁宣傳廣告違法問題等問題的投訴。

「特價商品不退不換」不合理規定仍然存在。自《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頒布實施以來,得益於監管部門的持續打擊,網絡交易霸王條款、侵犯消費者權益的違法行為出現頻率顯著降低。但在本次監測中,仍發現有網絡經營者使用類似手段在網絡中進行非法經營。打折、特價作為商家的一種促銷手段,屬於正常的商業行為。然而,部分商家利用很多消費者不明真相或維權意識淡薄,而將劣質不合格商品通過「特價商品不退不換」的方式在網絡上進行傾銷,而部分消費者也會默認這條提示,認為打折商品一旦出現了質量問題,就應自己承擔後果。  

據統計,此次監測到涉嫌違反《消法》行為的線索484條,其中,轄區外電商平臺網店中監測到線索數量481條;轄區內交易類網站監測到線索數量3條。發現涉嫌違反《消法》的行為主要集中於服裝鞋飾、家居用品類商品。

「十大品牌」等詞使用隨意。《廣告法》十一條第二款規定,廣告使用數據、統計資料、調查結果、文摘、引用語等引證內容的,應當真實、準確,並表明出處。引證內容有適用範圍和有效期限的,應當明確表示。但雙11期間,監測到數據引用缺乏依據類線索較多,主要集中在運動戶外行業,如商家宣傳自己銷售的商品為「十大品牌」,但在商品詳情中,並未表明該「十大品牌」的出處、適用範圍等,容易對消費者造成誤導。

虛假宣傳問題較為突出。虛假宣傳、產品質量是近幾年雙11期間消費者投訴較多的問題。常見的虛假宣傳行為如:對商品或服務質量的虛假宣傳,例如山寨商品冒充正品、對商品或服務的質量誇大使用效果或功能、虛構商品或服務本不存在的功效;以不符合實際的產地、榮譽或科研技術等信息進行誤導等。今年雙11期間,監測到虛假宣傳類線索數量較多,主要集中在食品酒飲、美妝/個護、醫療保健行業。如食品酒飲行業宣傳養生、醫用效果,非特妝字號化妝品宣傳美白祛斑等。

江西省市場監管局網監處負責人表示,全省市場監管部門將對雙11期間大數據監測中,發現的各類涉嫌違法線索進行核查,對存在違法行為的商家進行後續處理。

相關焦點

  • 今年「雙十一」江西家居用品最暢銷 交易額18.69億元居首位
    大江網/大江新聞客戶端訊(朱嘉明)報導:日前,《江西省2020年「雙十一」期間網購市場定向監測分析報告》發布。《報告》監測江西省網絡商品交易主體135060家,「雙十一」期間網絡商品交易額達69.57億元。
  • ...虛假宣傳受罰;網購女子被「售後」騙17萬元;電商平臺禁售電子菸
    美特斯邦威虛假宣傳受罰;網購女子被「售後」騙17萬元;電商平臺禁售電子菸 2020-11-05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雙11」 | 網購消費11問 購買到虛假折扣商品可以要求三倍價款賠償
    達瓦 四川在線記者 蘭珍各大電商平臺「雙十一」促銷活動即將拉開帷幕,網購「剁手」還有哪些事兒值得注意?結合以往消費者投訴熱點,11月10日,甘孜州市場監督管理局、甘孜州保護消費者委員會發布網購消費「11問」,為廣大消費者支招。問題1:發現商家網購促銷「先漲價後打折」怎麼辦?
  • 2020年315晚會「可諾丹婷虛假廣告」問題曝光輿情監測報告
    中國醫美產業中遊機構類型眾多,資質問題成關鍵中國醫美產業鏈中,中遊的醫美機構類型眾多,其中混雜著部分非正規機構,該類機構虛假宣傳嚴重、無照經營、醫療事故頻繁發生,是消費者投訴的主要來源,嚴重影響醫美行業整體口碑。
  • 江西巨人教育培訓學校無證招生 虛假宣傳
    近日,江西網0791-6230016新聞熱線不斷接到網友的電話投訴,稱位於南昌市洪都中大道南昌一職內的江西巨人教育培訓學校不僅虛假宣傳招生,而且是一所無證非法培訓機構。看這些數據,通過率極高,究竟是什麼原因,「江西巨人教育培訓學校」有如此高的通過率,他們的師資如何,上課又在何方?記者向工作人員提出能否先看下學生上課的地點時,工作人員以「上課地點就是南昌一職內的一間教室,報名後再看」擋住記者。並告訴記者,江西巨人教育培訓學校的公務員考前培訓班裡,有省委黨校的老師講課指導,並與江西高校出版社有合作。
  • 「雙11」臨近,這六大消費問題,警惕!
    中消協通過對近幾年在「雙11」「6·18」等大促期間開展消費維權工作所了解的情況進行梳理,以下幾個問題提請消費者注意: (一)直播帶貨槽點多 近年來,隨著網購消費升級的日益加速,消費領域新場景、新業態、新應用不斷湧現。
  • 今年網購防疫用品的比較多
    網購已經越來越普遍。近年來,不斷發展的網購在一定程度上改變著人們的消費方式和習慣,消費者在享受網購帶來的便捷、高效和低成本的同時,也面臨商品質量參差不齊、網絡商家虛假宣傳、售後維權困難、網絡安全等方面的困擾。
  • 中消協發布雙"十一"體驗調查:"海淘"商品涉嫌仿冒較多
    劉文暉 攝  正義網北京2月7日電(記者 劉文暉)為了加強對「雙11」網購商品價格、售後服務及質量狀況的社會監督,中消協於2017年10月至2018年1月組織開展「雙11」網購商品價格、質量、服務調查體驗活動。本次調查體驗活動對16家網絡購物平臺,涉及服裝鞋帽、手機數碼、食品特產、化妝洗護、家居家紡、母嬰用品、箱包配飾、家用電器以及其他日用品等9大品類,進行了調查體驗。
  • 三種紅牛開啟「雙11」大戰,安奈吉涉嫌虛假宣傳?
    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經濟帶來了諸多不確定性因素,"雙11"網購被視作拉動內需的爆發點。近日,幾個網紅大V直播間累計觀看人次就達數億,商家也在這時候投入大量廣告,希望能拉動銷量增長。但對消費者最關心的,不僅是商品價格優惠,還有對消費權益的保護。
  • 虛假宣傳,李佳琦又被罰了
    近日,據上海市崇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李佳琦持股49%的上海妝佳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於今年6月10日受到行政處罰,原因為「發布虛假廣告」,罰款1萬元。無獨有偶,明星、網紅涉嫌「虛假宣傳」並非個例李佳琦推薦大閘蟹涉嫌虛假宣傳2019年,李佳琦就因直播間所推薦大閘蟹涉嫌虛假宣傳登上熱搜。2019年11月13日下午,李佳琦工作室官方微博發布聲明回應此事。
  • 11部門:對涉及非法野生動物交易廣告等開展監測
    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關于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完善堅持正確導向的輿論引導工作機制等有關部署和要求,清理整治含有「軟色情」內容等低俗庸俗媚俗廣告,依法嚴肅查處妨礙社會公共秩序、違背社會良好風尚、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涉及導向問題的違法廣告。
  • 中消協這份報告,把今年「雙11」毛病...
    20日,中消協發布「雙11」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通過對10月20日—11月15日期間相關消費維權情況進行網絡大數據輿情分析,發現今年「雙11」促銷活動期間消費負面信息主要集中在直播帶貨、不合理規則兩個方面,並點名汪涵、李雪琴直播帶貨「翻車」和李佳琦直播間「買完不讓換」等。
  • 熱備雙11 佛山老外入鄉隨俗解鎖各種網購技能
    熱備雙11 佛山老外入鄉隨俗解鎖各種網購技能 2017年11月10日 09:50   來源:廣州日報
  • 建立「大監測」 抓好「大數據」! 生態環境部監測司在肥召開...
    建立「大監測」 抓好「大數據」!生態環境部監測司司長柏仇勇出席會議並講話,安徽省生態環境保護監察專員許敬出席會議並致辭,監測司網絡管理處處長邢核主持會議,安徽、江蘇、浙江、上海、江西、山東、貴州等省(市)生態環境廳(局)監測處、監測中心負責同志以及長江流域管理局、淮河流域管理局負責同志參加座談。
  • 這次是因為「虛假宣傳」
    所分享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僅供讀者學習參考,不代表本號觀點近日,據上海市崇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李佳琦持股49%的上海妝佳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於今年6月10日受到行政處罰,原因為「發布虛假廣告」,罰款1萬元。
  • 網購神效「保健品」當心中招 選保健食品認準「藍帽子」
    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近日發布保健食品消費提示,網購神效「保健品」當心中招。從廣東省食藥監局的抽檢結果來看,網絡銷售的合法保健食品質量安全可靠,但部分打著保健食品旗號的所謂神效「保健品」非法添加藥品成分問題較突出。  廣東省食藥監局指出,一是網絡經營環節銷售的合法保健食品未發現非法添加問題。
  • 李佳琦所售TriPollar涉嫌虛假宣傳,背後有何貓膩?
    因此,商家對產品就FDA認證的宣傳若超出以上解釋範疇,以及宣傳用語中與其向FDA遞交的申報材料中的記載不符時,就涉嫌虛假宣傳。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八條規定「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
  • 「雙11」走了 雙12」又來了
    近日,無論是網上,還是在手機簡訊裡,都經常看到這樣的廣告語,紅紅火火的「雙11」後,「雙12」又來了,賣家們摩拳擦掌地準備藉此創造年尾銷售新業績,但是,昨日記者了解到,剛剛瘋狂消費完的買家們略顯疲憊,很多人抱怨「雙12」優惠並不及想像。
  • 仁和匠心「妝」字號產品宣傳療效涉嫌虛假宣傳 仁和集團旗下產品...
    這一經營模式在讓仁和藥業乃至仁和集團賺的盆滿缽盈的同時,也導致仁和旗下產品口碑良莠不齊,有的產品甚至涉嫌虛假宣傳。近日,有用戶向中國網財經記者報料稱,某電商平臺上一款仁和旗下的「HP牙膏」就打出了「幽門螺旋桿菌牙膏」、「抗幽門螺旋桿菌正品」等宣傳描述,而其產品生產許可證號為「妝」字號(蘇妝20160173)。
  • 2020年10-11月中國食品餐飲/汽車/保險/銀行業輿情監測報告
    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商品類投訴247,796件。其中食品類共38,788件,位居商品類投訴第三;2020年9月SUV車型相關質量問題表現最為突出,以4486宗的投訴量位列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