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全稱為《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根據佛教經典一般寫作套路,這部經典的標題就是這部經典想要解釋的東西,該經典之殊勝可見一斑。大佛頂是成佛者最聚智慧的身體部位。如來之意為「如所從來,如所從去」,知悟本性,逍遙自在。密因修正了意,這是前面主語的行為,明白前面的文字就是「密因」,這個「密因」正是整部《楞嚴經》的所有內容,需要修正,在修正的基礎上「了意」。諸菩薩正是我們發菩提心的善知識們,日常生活的種種行為都具在此經中,因此叫做「首楞嚴經」。
標題的大概意思就這樣,如果想要更加詳細的了解可以去看看圓瑛大師所著的《楞嚴經講義》,裡面有非常詳細的解釋。一個字一個字的解釋,對我們研究《楞嚴經》有非常大的幫助,另外還有南懷瑾先生解釋的《楞嚴經》,兩者結合著看,對自身的領悟將會有很大幫助。
在清楚標題的含義之後,就入手正文內容。一段段解釋可以看圓瑛大師的具體講解,這裡只是淺談我個人的認識,其中自然有許多不足之處,希望諸有緣多多指正!在此感謝。
佛經的開始都是「如是我聞」,這是釋迦牟尼佛涅槃後,佛弟子自發組織的一場整理釋迦牟尼生前言行的大型活動。其中負責述說的人是這部經典當事人——阿難尊者,因為他記憶力很好,佛十大弟子中,以多聞最為出名,正是因為多聞而不用功導致阿難即使聽完了這部經典,摩登伽女都成佛了,阿難還沒有成佛,這也表明文字語言只是外緣的假借,若要成佛還得自身去「悟」。
緣起於「阿難」誤入摩登伽女的淫事,具體過程少兒不宜不便多說,結果是阿難差點毀戒體,幸會釋迦牟尼神通顯現立即回歸,頭頂放百寶無畏光明,用身外化身宣說神咒,這個咒就是「楞嚴咒」。釋迦牟尼讓文殊菩薩持咒前往,文殊菩薩最開始是釋迦牟尼的老師,釋迦牟尼得道後文殊跟釋迦牟尼學「道」,所以這「神咒」一聽便了解了。
這個「楞嚴咒」的威力到底有多大,外道的邪咒一下子就沒了,如果我們一生都去誦讀,真心的去念,其不可思議文字語言無法形容,相信去做就是了。阿難在緊急關頭聽聞此咒逃過一劫,之後和摩登伽女到釋迦牟尼那,阿難很痛苦,釋迦牟尼於是舒金色臂摩阿難頂,告訴阿難和大眾有「三摩提」,這就是這部《楞嚴經》緣起的來歷。之後會有怎樣的認知見解,緣起緣落,會有一個答案,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