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書優選文章推薦第377篇
簡書作者 | Nicole林小白
1
看過第二季《心動的offer》的朋友們,大概都記住了「背水輝」。
在一堆頂著名校光環、專業對口的法學生面前,普本院校非法學專業畢業的丁輝,顯得太普通了。
他自己也說,「如果按照正常社招途徑,自己是不會獲得這個機會的。」
所以,他選擇了裸辭,背水一戰。
《心動的offer》面試篇播出後,引發熱議的除了學霸王王驍、情商高的校草李晉曄,剩下的就是年滿29周歲裸辭的丁輝。
丁輝的故事充滿了故事性。
普通本科院校畢業後做銷售,因為被女朋友看不起,他便裸辭跨專業考取了華東政法大學法學研究生。
讀研期間拿國家獎學金,畢業進了錦天城律師事務所,也就是《令人心動的offer》第一季的律所。
但這次,他為了能進月薪2萬起的君合律師事務所,丁輝裸辭了。
他選擇到君合,重新從實習生做起。
面試過程中,丁輝的每個回答都令面試官皺眉,而裸辭,也成了大家最為不解的舉動。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提到裸辭,一邊倒的都是反對的聲音。
裸辭,就那麼不堪嗎?
2
我也曾裸辭過。
坦白說,裸辭所面對的壓力,遠沒有裸辭後面對的言論壓力大。
在我決定裸辭時,我已經應對了一波自己內心的鬥爭、家人的不解、社保斷檔等瑣碎事情的壓力。
但我裸辭之後,我每天都要應對家人親友「你為什麼這麼衝動」「當時不要辭了就好」「月薪這麼高,你還有什麼不滿意」「為什麼別人可以繼續做,你不行呢?」的言論……
為什麼要裸辭?
原因有很多。
但最讓人無奈的原因是,在職場中情緒消耗殆盡,無力支撐。
在《心動的offer》第一期裡,周深談到了自己之前的一段經歷:
當時他在烏克蘭讀醫,但因為自己語言不通、興趣不高、每天只睡兩小時等原因,周深沒完成學業就選擇了回國。
他這個舉動在當時,也算是另一種意義的「裸辭」。
同樣的,旁人並不理解。
但周深知道,他必須離開,用他的話來說,「如果我再繼續那樣的生活,我覺得我整個人可能會壞掉。」
「裸辭在某個程度上,是在解救自己。」
是的,這個社會並不提倡裸辭,但當一份工作會讓你「壞掉」的時候,裸辭,何嘗不是一種方式呢?
3
從小到大,我們都被教導要勇敢。
也沒有人,想要成為一位懦夫。
所以,如果可以,絕大多數家裡沒礦的人,會儘量避免裸辭這件事。
如果真選擇了裸辭,不是像丁輝那樣需要為了更好的前程背水一戰,就是像周深那樣為了更健康的自己選擇放棄。
所以,如果下次你身邊有人裸辭了,能不能對他們友善一點?
因為,這份工作給那個人帶來了什麼,不是當事人的我們永遠不會明白。
我們要做的就是知曉、理解。
當然,我仍舊不支持衝動地裸辭。
因為,裸辭多了,會上癮。
裸辭在某種意義上是一種逃避,逃避不夠好的自己,逃避不開心的自己。
如果把裸辭當作逃避焦慮的一種手段,那麼,我們只會從一個坑跳到了另一個坑而已。
還可能因為頻繁跳槽,在找工作時被人戴上「不穩定」「不踏實」「心理脆弱」的標籤。
4
在《心動的offer》裡,很多人都記住了周深說的「裸辭在某個程度上,是在解救自己。」
但卻忘了這句話還有後半句,那就是「一定要想清楚」。
正如《深夜食堂》作者安倍夜郎說過的:「選擇辭職從來都不是對當下的逃避,而是對未來的選擇。」
如果你有財力、有才力,那麼你的裸辭則有了底氣。
如果沒有底氣,無論你選擇哪個,你都必然面臨失去的風險。
為什麼要裸辭呢?
其實在你問出問題的這一刻,你的心裡就已經有了答案。
但不論為了什麼,請記得,不要相信自己,要相信你做的事情。
裸辭沒有那麼不堪,如果你能接住裸辭的風險,你的每一步就會仍舊走得踏實又堅定。
人生海海,最好的徵途,仍舊在路上。
圖 | 來自網絡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