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隋朝四貴之一,受到隋朝兩代皇帝器重,晚年卻被李世民看不起

2021-01-12 歷史戰爭

在我國古代封建王朝,有兩個朝代及其相似。那便是秦朝和隋朝,都是結束天下分裂,完成一統,卻又都迅速亡國。同樣,兩朝也都給後世留下了深遠影響。從古代史學家的角度分析,都是因為二世皇帝太過暴戾才導致社稷傾覆。但,隋煬帝並非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昏庸之主,只是好高騖遠,並且與眾多大臣意見相左。不聽臣子勸誡,一意孤行的他,最終導致隋朝的滅亡,留下一條大運河講述著隋朝昔日的光輝。

在眾多勸誡隋煬帝不要大興土木的臣子中,有這麼一個人,當面暗諷隋煬帝。他就是隋朝兩朝重臣—蘇威,《隋書.列傳第六》記載:「楊玄感之反也,帝引威帳中,懼見於色,謂威曰:「此小兒聰明,得不為患乎?」威曰:「夫識是非,審成敗者,乃所謂聰明。玄感粗疏,非聰明者,必無所慮。但恐浸成亂階耳。」

蘇威在看到隋煬帝為了自己的功績,而廣徵天下百姓充當勞工,使得民心不定。於是,在對隋煬帝的奏對中,隱隱帶著諷喻,然而,卻不被隋煬帝所領悟。蘇威本人出身陝西,在天下未定之際,就出仕北周,到了隋朝更是被兩代皇帝重用。他家世顯赫,祖上往前追十世是曹魏時的侍中蘇則,在當時的蘇家,更有著西魏度支尚書蘇綽,也就是蘇威的父親。蘇家還與大冢宰宇文護聯姻,蘇威的妻子就是宇文護的女兒。

在隋文帝楊堅登基之前,蘇威雖然有著才名和背景,卻一直不得重用。他的嶽父宇文護更是被北周武帝以亂權的名義誅殺。在北周完成天下一統,楊堅以隋代周后,蘇威才開始在朝堂上展露他的才華。慧眼識英雄的隋文帝,徵拜蘇威為太常卿、太子少保。為了讓蘇威真正的為隋朝楊家服務,隋文帝還追封其父親蘇綽為邳國公,有著三千戶的食邑,甚至可以世襲罔替。就這樣,蘇威得到楊堅的重用,得以施展抱負。

進入了隋朝重臣體系的蘇威,在高層中有著皇帝的信任,輔佐文帝多年的他,成為文帝「四貴」之一,與高熲、楊雄、虞慶則並稱。但,由於隋朝是代前朝宇文氏的北周建立,蘇威還是宇文護的女婿,所以他在朝堂中時常被人攻擊,遭遇也是起起落落。所幸,終文帝一朝,蘇威都是相當受重視。

到了隋煬帝楊廣即位,蘇威這位文帝時的重臣,更是被拜為上大將軍。但在大興土木這一塊,蘇威與隋煬帝意見相左,於是乎,蘇威被牽連而免職,直到一年多後操重新參與朝政。之後,在隋朝,他的仕途水漲船,幾乎位及人臣。然而,到了隋朝末年,蘇威卻因為直言進諫而被奸臣陷害,從而被罷官。

到了亂世,他先歸順宇文化及、李密、楊侗、王世充等,被人認為沒有臣子的風骨。《北史.列傳第四》中王善言:「蘇威怯懦。」後,李唐皇室統一天下,蘇威為李世民所不齒,終身不仕,晚年落魄收場。

相關焦點

  • 隋朝一著名奸臣,殺了皇帝娶了皇后,最後還留下一句傳世名言
    在隋唐歷史上,人們更喜歡將注意力放在隋煬帝、李淵、李世民,又或者是秦瓊程咬金等一幫能徵善戰的武將上,或許很少有人知道的是,有一人在這場動亂中,同樣扮演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這就是有著隋朝第一奸臣稱呼的宇文化及。具體是怎麼一回事呢?
  • 隋朝末年的十八路反王,為何李淵能突圍而出?
    但和西晉一樣隋朝也是一個短命王朝,隋文帝死後他的次子楊廣即位,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隋煬帝,在位的十多年間隋煬帝修大運河、營建東都洛陽、西徵吐谷渾、三徵高句麗,搞得天下怨聲載道,不僅農民起義此起彼伏,一些隋朝官員也紛紛舉起義旗,在歷史小說和評書中這些農民起義軍的首領被稱為「十八路反王」。
  • 北周、隋朝、唐朝皇室之間錯綜複雜的血緣關係,你能理清嗎?
    北周、隋朝、唐朝皇室之間存在血緣關係嗎?可以毫不客氣的說,不僅存在血緣關係,甚至關係極為緊密,隋朝的楊氏和唐朝的李氏其實都是北周的外戚。2、四女嫁唐世祖李昺。與獨孤信、宇文泰一樣,李昺的父親李虎同樣是西魏八大柱國之一,於是獨孤信的四女兒便嫁給了李虎的第三子李昺。李昺與獨孤氏婚後生有四子一女,其中第三子便是唐高祖李淵。李淵建立唐朝之後,追諡獨孤氏為元貞皇后。3、七女嫁隋文帝楊堅。
  • 隋煬帝奪權篡位、貪圖享樂,隋朝滅亡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麼?
    他殺害父親,殺害兄弟,篡權統治。成為皇帝後,又花天酒地,貪圖享樂。最後,他丟掉了他父親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大一統王朝。然而,這些說法,顯然更像是民間演義小說裡的說法,與歷史上真實的楊廣其實並不完全吻合。楊廣之所以真正滅國,主要不在於他殺父殺兄,花天酒地,而是另有其事,那是什麼事?
  • 隋朝大臣宇文化及謀害楊廣,霸佔他的女人,臨死留下一句千古名言
    可是,他的父親宇文化及卻是真實存在的,而且還是隋朝時期最大的奸臣。宇文化及生在一個顯赫的家庭,他的父親是隋朝聲名顯赫的左翊衛大將軍宇文述,宇文化及可以說是頂級的官二代。都知道,古時候沒有什麼娛樂活動,而宇文化及最大的樂趣就是在長安街道駕馬長奔,逼得長安百姓驚慌躲避,他卻以此為樂。隨著時間的推移,宇文化及落了個「輕薄公子」的名號。
  • 他是隋朝第一猛將,曾斬殺李元霸,因天生帝王相被皇帝處死
    要說到隋朝的第一猛將,我們脫口而出的是李元霸,雖然他是一個虛構人物的,但他手拿八百斤鐵錘的神力,與上百萬敵軍廝殺,戰無不勝的形象仍然深入人心。而這樣的猛將,也有死敵,在《說唐書》中,他被魚俱羅斬殺。那魚俱羅到底有何許人也?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
  • 隋朝有六位皇帝,除了隋文帝楊堅和隋煬帝楊廣,剩下的四位是誰?
    隋文帝楊堅登基稱帝後,有追諡其父楊忠為武元皇帝,廟號太祖,算起來也可以是七位,不過從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後,就是六位,其中最廣為人知的就是隋文帝楊堅和隋煬帝楊廣。隋煬帝楊廣,是隋朝的第二位皇帝,隋文帝楊堅與文獻皇后獨孤伽羅嫡次子,在位期間,修隋朝大運河,營建東都洛陽,遷都洛陽,改州為郡;西徵吐谷渾、三徵高句麗,引發天下大亂,導致隋朝崩潰覆亡,江都兵變之後,為宇文化及叛軍所弒。
  • 強大的隋朝是因為隋煬帝昏庸才滅亡嗎?
    對於隋煬帝楊廣有人說他荒淫無度,濫用民力導致民不聊生最滅亡,也有人說他是千古一帝。那麼隋煬帝楊廣究竟是一位怎麼樣的皇帝呢? 隋煬帝在位期間開鑿大運河,大大加強了南北的溝通,我們知道在隋朝之前,南北朝分裂長達300年,在隋朝之後華夏大地基本上杜絕了南北分裂的局面;其次隋煬帝攻滅吐谷渾首次將青海高原納入了華夏的版圖
  • 秦朝和隋朝除了都是兩世而亡,他們的相似點何其多
    秦朝的皇帝有秦始皇嬴政、秦二世胡亥。隋朝則是隋文帝楊堅、隋煬帝楊廣。有意思的是,雖然兩個朝代都是在第二代的手中滅亡的,但是在名義上都有第三代皇帝。秦二世被趙高弒殺後,皇室成員子嬰被立為第三位國君,但僅46天後就向劉邦投降,秦朝滅亡。
  • 隋朝為何會有六位皇帝?除了隋文帝和隋煬帝,剩下的四位都是誰?
    隋文帝楊堅是開國皇帝,他的兒子隋明帝楊廣則是亡國之君,這早已是人盡皆知的事情。但是很多人或許不知道,在楊廣之後,隋朝還有四位皇帝,那是隋孝成皇帝楊昭、隋恭帝楊侑、隋廢帝楊浩和隋恭帝楊侗。這四位,隋孝成皇帝楊昭為其子楊侑追諡,其餘三人皆為傀儡皇帝。當然作為傀儡皇帝,他們的命運肯定是坎坷的,也是悲劇的。
  • 作為隋朝大將來護兒帳下衛士,秦叔寶的一生是怎麼樣的?
    秦叔寶是隋朝大將來護兒帳下衛士,深得來護兒的器重,秦叔寶的母親去世,來護兒派人送去錢財和應用之物弔唁,軍士們知道後議論紛紛說:」以往有很多軍士家裡有喪事,來護兒從來沒有過問,秦叔寶也不過是一個衛士,來護兒是榮國公,怎麼會對秦叔寶特殊關照呢?
  • 將軍當了駙馬,公主不讓寵幸,將軍找皇上訴苦,皇帝給了他一把刀
    將軍當了駙馬,公主不讓寵幸,將軍找皇上訴苦,皇帝給了他一把刀 在唐朝的時候,李世民手底下有很多有名的將軍。他們跟李世民在戰場上出生入死,在李世民能順利奪取皇位的道路上,掃清了障礙,立下了赫赫戰功。李世民在當上皇帝,也給了他們很高的待遇。
  • 唐朝皇帝列表前三位,李淵、李世民和李治在大唐開局所扮演的角色
    大唐足足經歷了二十個皇帝,儘管皇帝數量不能直接作為一個王朝堅挺與否的指標,但也有很高的參考性。一個王朝的皇帝數量可能會受到平均在位時長的嚴重影響,比如東晉那些短命皇帝,都傳了五六任了,開國皇帝的兒子才剛登基。
  • 隋朝末年,有位大將眼看便能奪得江山,千鈞一髮之際他卻選擇投降
    然而在隋朝末年。有位大將軍名叫杜伏威,他在楊廣死後,控制著天下最為富庶的江南地區,眼看便能獲取大業,杜伏威居然向唐高祖李淵投降!為何杜伏威會有如此反常之舉動?難道他起兵造反是另有所圖嗎?
  • 隋朝開國九大好漢,個個武藝高強且戰功赫赫,你知道他們是誰嗎?
    高熲,隋朝開國九大元老之一,年少時聰明敏捷,很有度量胸襟,特別擅長辭令。尉遲迥起兵叛亂,高熲主動請纓,與叛軍背水一戰,大敗叛軍。楊堅稱帝後,拜高熲為左衛大將軍兼尚書左僕射,進封渤海郡公。高熲輔佐楊堅近二十件,在諸多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貢獻。楊林,面如傅粉,兩道黃眉,身體魁梧,善使兩根囚龍棒,有萬夫不當之勇。楊堅仰仗楊林之力,奪了周國江山建立隋朝,封楊林為靠山王。
  • 隋朝奸臣唐朝忠臣,也是宇文化及竇建德的宰相,此人還是魔門八大...
    這個人就是有雙重人格的石之軒,他在書中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做裴炬。我們看新舊兩唐書和《隋書》《北史》,也都會看到這個名字。這個人就是隋煬帝楊廣的奸臣,唐太宗李世民的忠臣,也是一個具有雙重人格的玄妙人物,他的人生軌跡,讓後世史學家和文學家乃至諸多讀者也十分費解:被楊廣宇文化及李淵李世民委以重任,不但是隋朝奸臣唐朝忠臣,還當過許國和大夏宰相,這位魔門高手有何過人之處?
  • 貞觀長歌下李世民的表裡不一
    然而論個人成就誰都比不過今天本文要說的這位皇帝。他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皇帝,唐太宗李世民。提到唐太宗李世民想必沒有人會不知道他的生平事跡,他最為著名的事跡就是他在還是秦王的時候,在玄武門這個地方發動政變,殺死了自己的兄弟。然而在史上卻並沒有人說過李世民的一點壞話,這是為什麼呢?接下來筆者將從李世民的生平來講述一下,為何李世民殺兄屠弟奪取皇位,卻並沒有人說過他悖逆人倫的事情。
  • 隋朝真的像歷史說的那樣嗎?
    很不幸,隋朝就是這種高效抽稅機制,以至於皇帝最後的都發問,我大隋都富到這種程度了?不管如何向民間抽稅,物質就是源源不斷的進來,似乎沒有盡頭,這種過度的徵收,最終葬送了隋朝。公元前597年,在漢文帝之後,歷史再次迎來普天下的免稅,據隋書記載,這一年戶口滋盛,中外倉庫,無不盈積。
  • 中國史上武功最強的5大皇帝,李世民僅排第二,第一名意料之外
    第四名、趙匡胤趙匡胤是宋朝的開國皇帝,他從小就生長在一個會武功的家庭裡,耳濡目染再加上他父親的教導和訓練,僅僅只有十二歲的時候他就能夠獨自拿著劍就闖蕩江湖了。趙匡胤有勇有謀,在當時更是號稱「一條棍棒打天下」,大家經常煉的太祖拳就是趙匡胤一手創立的,如此可見其武功上乘。
  • 世界公認最強的隋朝,為什麼會那麼快就滅亡
    世界公認最強的隋朝,為什麼滅亡呢? 有人說是因為楊廣昏庸無道,民不聊生。然而通過數據對比,我們發現事實並非如此。 隋朝大一統時期,全國人口達到五千萬。而唐朝最鼎盛的開元盛世,人口不過只有41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