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上海藝術文化品牌標杆,普陀區大型當代藝術盛會M50當代藝術周...

2020-12-19 新民晚報

新民晚報訊 (記者 江躍中)普陀區M50當代藝術周,前天在蘇州河畔的M50啟幕。這是M50成立20年之後,首次推出的大型當代藝術盛會。此次當代藝術周M50邀請了來自園區內14家最具有代表性的當代藝術畫廊,7家藝術家工作室以及10家城市生活美學先鋒。這些全球頂級畫廊與機構,力圖構築一個專業的平臺給藝術家、收藏家、贊助人和美術館負責人,讓大家進行交流,分享最新的當代藝術動向與想法,打造上海藝術文化品牌標杆。

圖說:普陀區M50當代藝術周啟幕。新民晚報記者 張龍 攝

據介紹,M50創意園是中國首批當代藝術園區之一,隸屬於東方國際集團(原上海紡織集團)。M50以「文化創意生活」為園區定位,有針對性地引進在文化創意領域內有影響力的機構。目前,M50創意園引進了20個國家和地區的160多個藝術家工作室以及畫廊等藝術機構。

M50當代藝術周以蒙德裡安的紅黃藍三原色設計參觀路線,紅色代表當代藝術空間,囊括了香格納畫廊、CC藝術基金會、賽森藝術空間、天線空間等當代藝術畫廊;黃色代表藝術家工作室,谷文達、陳牆、薛松、嚴培明、曲豐國、韓峰、孫遜特別項目等藝術家工作室,並在藝術周期間對公眾開放,讓觀眾近距離接觸大師的作品,感受藝術的魅力;藍色代表生活美學,廷泰茶空間、多少家具生活館、凹凸庫家具、JudyHua服裝設計工作室等具有獨特藝術風格的生活美學地標將沿藍色參觀線向大眾緩緩展開。觀眾可根據現場的顏色指示選擇心儀的參觀路線,並在社交媒體上為此打分點讚,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

圖說:普陀區M50當代藝術周啟幕。新民晚報記者 張龍 攝

此次M50當代藝術周還同時聯動了西岸藝術中心與Art021藝術博覽會,形成上海當代藝術圈內的強三角,為疫情後的藝術生態復甦發聲。M50將在西岸藝術中心與Art021藝術博覽會現場提供接駁車服務,11月11日至15日從上午11時開始,每小時開行一班,直至晚上6時,遊客可直接乘車前往M50園區參觀。靜安雕塑公園也對此次活動大力支持,將兩件著名國際公共藝術雕塑放置於M50園區內,探討在城市大發展語境下的公共藝術發展。

除了藝術展覽與學術論壇外,M50將會邀請藝術家、嘉賓、收藏家共同參與藝術派對。新媒體藝術家吳珏輝與國際知名女性藝術家陸揚將結合藝術、科技、音樂,為派對展現一場跨界藝術盛宴。3位獨立音樂人也將帶著各自的音樂秀,點亮M50夜晚的天空。

國際著名視覺設計師賴虹宇女士為此次M50當代藝術周設計主視覺,以及囊括整個上海市文化藝術展覽的藝術地圖,服務廣大藝術愛好者參觀遊歷,豐富上海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相關焦點

  • 上海當代藝術周 | 周斌:M50不僅僅是「收租」
    「首屆M50上海當代藝術周」由來首屆M50上海當代藝術周海報今年10月起,「首屆M50上海當代藝術周」海報開始佔據朋友圈,隨後,M50公眾號陸續放出相關推送和園區方圓內密集的海報,這才讓大家了解「突然出現」的首屆M50上海當代藝術周。
  • 首屆M50上海當代藝術周粉墨登場蘇州河畔
    東方網記者王佳燕11月9日報導:首屆M50上海當代藝術周正在上海普陀M50創意園進行。東方網記者獲悉,本屆藝術周由18家畫廊、8家藝術家工作室以及6家美學潮流品牌共同參與,將持續至本月15日。這些全球頂級畫廊與機構力圖為藝術家、收藏家、贊助人和美術館負責人等打造專業的平臺,交流分享最新的當代藝術動向與想法,打造上海藝術文化品牌標杆。值得一提的是,為給市民帶來更好的觀展體驗,M50當代藝術周特別以蒙德裡安的紅黃藍三原色設計了參觀路線。其中,紅色代表當代藝術空間,囊括了香格納畫廊、CC藝術基金會、賽森藝術空間、天線空間等當代藝術畫廊。
  • 14家畫廊、7家藝術工作室、10家美學先鋒……一場大型的當代藝術...
    記者了解到,M50成立20年之後,首次推出了大型當代藝術盛會。此次舉辦的M50當代藝術周邀請了來自園區內14家最具有代表性的當代藝術畫廊,7家藝術家工作室以及10家城市生活美學先鋒。主辦方介紹說,這些全球頂級畫廊與機構,力圖構築一個專業的平臺給藝術家、收藏家、贊助人和美術館負責人,讓大家進行交流,分享最新的當代藝術動向與想法,打造上海藝術文化品牌標杆。
  • 既有兩岸美景,還有當代藝術!
    近日,M50上海當代藝術周開幕,這是M50創意園成立20年來首次推出的大型當代藝術盛會,也將為市民的文化生活增添一道靚麗風景線。近年來,普陀區全力打造「蘇河水岸」文旅品牌,M50創意園位於蘇州河畔,是中國首批當代藝術園區之一,從園區可以漫步到普陀區蘇州河貫通的沿線景觀段,這裡成為了市民欣賞普陀蘇州河文化和美景的好去處。
  • 《符號學與當代藝術》第三期:當代藝術攝影的符號意欲如何?
    有鑑於此,伺服器藝術基金會(籌)特別打造的線上藝術專欄 —— 有名堂 應運而生,近期專欄以《符號學與當代藝術》為主題組織一系列講座,並特邀在符號學與當代藝術方面有獨到研究的著名專家學者組成策劃委員會。講座計劃每兩周推出一期,每期邀請一位主講嘉賓和兩到三位討論嘉賓在線直播。
  • 《符號學與當代藝術》NO.10:皮爾斯符號學與藝術分析
    從符號學觀點來洞察並闡釋藝術的形式創新與知識生產,是20世紀以來勃興的一種學術思潮和文化現象。而在21世紀的今天,符號學對當代藝術的發展有什麼樣的持續影響?這個問題有待我們以全新視界加以考察。
  • 傳統、當代、潮流……2020「一帶一路」藝術上海國際博覽會開幕
    2020年10月22日,2020「一帶一路」藝術上海國際博覽會在滬舉行。本屆「一帶一路」藝術上海國際博覽會,作為疫情後上海首個大型藝術博覽會,在展覽規模、參展作品和活動組織上都較往屆有較大突破。吸引了近70餘家畫廊參展,在體量上也實現了突破,展館面積達到25000平方米。
  • 擁抱新潮流雖叫座,奢侈品仍離不開來自當代藝術的賦能
    2020 春夏男裝周上,倫敦、米蘭、巴黎的 T 臺都出現了時尚品牌取材於當代藝術的作品,如 Versace 與加拿大藝術家 Andy Dixon,Dior 男裝創意總監 Kim Jones 與紐約藝術家 Daniel Arsham,Valentino 創意總監 Pierpaolo Piccioli 與英國藝術家 Roger Dean 等。
  • 40年,用當代藝術見證深圳時間——深圳當代藝術文獻展開幕
    當代藝術代表作品、及深圳四十年當代藝術文獻一批,展覽將對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年來深圳當代藝術創作、發展的脈絡進行系統性學術梳理,加深公眾對中國當代藝術及深圳本土藝術文化的認識,繼而以深圳為原點,以當代藝術的先鋒性、實驗性為紐帶,形成充滿活力的城市文化氛圍,並以此增強整個粵港澳大灣區的文化聯繫,為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提供助力。
  • 現代藝術、後現代藝術與當代藝術的關係
    當然三者不可隔裂的理解,其範疇有遞進的關係,也會有時間形態和文化形態時常融合統一的聯繫。  現代藝術、後現代藝術與當代藝術廣義與狹義的概念  了解當代藝術首先要弄清現代藝術、後現代藝術、當代藝術的關係和特徵。
  • 買的是當代藝術,更是情懷
    開幕首日(11月11日)便雲集了眾多知名藏家、畫廊主、策展人、藝術機構負責人及媒體等重要嘉賓蒞臨現場,共同感受現當代藝術的多元魅力。能與之媲美的便是上海展覽中心的ART021上海廿一當代藝術博覽會,為期四天,公眾開放兩天,一前一後舉辦,大家似乎是卯足了勁,各顯神通,紛紛帶來了「看家本領」融入這場國際藝術盛事,讓11月的上海沉浸在最為濃烈的藝術氛圍之中。
  • 7場藝術展覽 30天文化藝術盛會
    7場藝術展覽 30天文化藝術盛會2020重慶藝術大市場藝術盛典暨兩江創意活動月今日開幕將文化藝術融入生活 與「美好·共生」 2020年12月16日 14:33 兩江新區官網  閱讀量:
  • 壽山石與當代藝術家具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有五千年悠久燦爛的歷史。賞石文化也有著三四千年的歷史了,中國人的賞石文化傳統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文化財富。正因如此,古時諸多詩人文士擬石比人,相石繪影,心石交流,感情至深。與此同時,在盛世收藏的今天,擁有豐富文化內涵和極高藝術價值的「絲翎檀雕」木雕藝術也受到市場的追捧,並逐漸發展成一項木雕文化產業,以至於全國紅木界大有「非絲翎檀雕不木雕,無絲翎檀雕不紅木家具」之勢。說到絲翎檀雕,不得不提及絲翎檀雕始創品牌,也是當代藝術家具品牌的深圳宜雅紅木家具藝術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泰和園)。
  •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臨時閉館23天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臨時閉館23天 2020-06-04 02: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上海展覽中心舉辦2020 ART021上海廿一當代藝術博覽會
    現當代藝術精選 現況之下,藝術重燃。世界老牌頂級畫廊擷英強勢回歸, 23 家國內外畫廊新晉本年度 ART021 。PLATFORM本屆 ART021 將帶來全新線上展示單元, 33 家畫廊跨越物理距離呈現國際當代藝術精選之作。
  • 勾勒深圳當代藝術40年 「深圳時間——深圳當代藝術文獻展」開幕
    作為深圳市宣傳文化基金資助項目,本次展覽由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主辦,展期將延續到11月30日,共展出47位藝術家的60餘件(套)當代藝術代表作品、及深圳四十年當代藝術文獻一批,其中既有曾梵志、張曉剛、龐茂琨、毛焰等中國當代藝術大腕的代表作品,也有董小明、梁銓、梁宇、陳湘波等深圳本土成長起來的知名藝術家的精品力作。
  • 《拉斐爾的藝術·不可能的相遇》亞洲首展亮相環球融創當代藝術中心
    《拉斐爾的藝術·不可能的相遇》亞洲首展現場(6月13日拍攝)。  日前,《拉斐爾的藝術·不可能的相遇》亞洲首展在昆明滇池南灣未來城·五漁邨小鎮環球融創當代藝術中心啟動,該展覽將持續至2020年8月5日。
  • 《符號學與當代藝術》系列線上講座即將開講
    其中,觀念的不斷蛻變、不斷刷新影響著藝術方方面面的發展形態。就藝術批評的共時觀而言,對當代藝術的研究,涉及形式語言的觀念性和視覺性的變化。這種研究影響著藝術作品語境生成和意義解讀的動態和方向。在這個縱橫相交的節點上,符號學得以出場。從符號學觀點來洞察並闡釋藝術的形式創新與知識生產,是20世紀以來勃興的一種學術思潮和文化現象。而在21世紀的今天,符號學對當代藝術的發展有什麼樣的持續影響?
  • 「深圳當代藝術文獻展」開幕
    展覽現場多元風格作品與文獻作品一起展現深圳當代藝術的脈絡——由深圳市宣傳文化基金資助項目支持,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主辦的「深圳時間——深圳當代藝術文獻展」日前在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雲中心開幕。
  • 首屆「廣州當代」藝術博覽會在海心沙開幕
    經歷66天的精心策劃與組織籌備,2020尚天河文化季精品——首屆「廣州當代」藝術博覽會於12月16日正式上線,一場當代藝術的視覺盛宴在海心沙拉開帷幕。博覽會以開放、包容的平臺呈現極具想像力、創造力的藝術作品,對促進廣州當代藝術在新時代持續性發展而言具有裡程碑式意義。「深深根扎在地下的博覽會必將成為當代藝術的轉折點。」著名雕塑家隋建國評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