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練掌握急救技能提高現場救助參與率(圖)

2020-12-17 環京津網

原標題:熟練掌握急救技能提高現場救助參與率(圖)

圖:南開區司法局工作人員參與心肺復甦培訓現場

為貫徹落實《2020年南開區20項民心工程公眾心肺復甦技能培訓實施方案》要求,進一步增強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參與心肺復甦救助意識,提高心臟驟停患者公眾現場救助參與率,日前,南開區司法局工會先後派出15名工作人員前往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參與心肺復甦培訓。

培訓中,講師通過播放教學視頻的方式向大家演示心肺復甦的基本流程和步驟,逐條講解操作要點,包括判斷是否喪失意識、有無自主呼吸、有無脈搏,如何進行胸外心臟按壓、清理口腔異物、開放氣道、人工呼吸等。講解結束後,參與培訓的工作人員分組模擬演練心肺復甦操作流程,講師逐一對參訓人員進行動作檢查和糾正,並組織大家對難點開展交流探討。

下一步,區司法局工會將組織所有參加培訓的工作人員進行心肺復甦技術考核,確保工作人員都能熟練掌握這項技能。

相關焦點

  • 媒體聚焦:現場急救不是非法行醫,法律為救助保駕護航
    山東省棗莊市嶧城區開展「急救知識進校園」主題教育活動,圖為醫務人員指導學生進行心肺復甦急救技能練習。孫中喆/光明圖片首先,應當繼續積極普及法律知識,讓公眾了解知悉相關的法律規定,為醫療人員和其他善意救助人營造和諧健康的環境氛圍,減少輿論誤導和救助人的擔憂。第二,應該制定和完善急救技術的指導規範,特別是公共服務人員的法定培訓內容,提升公眾急救知識普及率。
  • 苦練「急救技能」!實踐+業務+信息建設,提升急救準度!
    根據區衛健委關於在全系統開展「我為奉賢奉獻什麼」大討論大實踐活動的工作要求,區醫療急救中心針對各項急救硬性指標、急救人員的急救能力、作風建設等方面進行專項梳理,找問題、挖根源、抓整改,把大討論大實踐活動與急救業務結合起來,不斷提高急救中心急救服務水平。
  • 今年底,北京7條地鐵線104座車站將配置AED急救設備
    據介紹,為進一步提高地鐵車站急救水平,加強應急救助的能力,市交通部門一直積極推進地鐵車站AED設備安裝工作,同步組織開展方案制定、人員培訓等具體工作,持續推進在地鐵車站配置AED設備事宜。目前,全路網共有1700餘人取得AED急救證書,配置AED的車站每個班組至少2人具備AED急救資質,並在第一時間趕赴現場進行緊急處理。下一步,將在現有培訓人員基礎上,進一步增強培訓取證人員力量,重點強化心肺復甦及AED實操技能,切實保障廣大乘客的出行安全。
  • 江西省創傷急救中心專家組對樂平市人民醫院創傷急救中心建設進行...
    評審反饋會現場(應清華 供圖)  該院黨委書記王中東致辭時表示,創傷急救中心建設是關乎群眾生命安全的民生舉措,是關係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和千家萬戶的幸福安康,更關係到社會經濟和諧發展希望通過創傷急救中心創評工作,不斷推動和完善醫院的院前急救救治體系,提升創傷救治能力,提高嚴重創傷患者的救治率,為更多嚴重創傷病患帶來生的希望。
  • 社區急救技能培訓!煙臺馬山街道海越社區舉辦「四季健康行」活動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閆麗君 通訊員 劉馨文30日,記者從煙臺高新區馬山街道辦事處獲悉,為提高社區居民的急救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讓更多的人掌握急救知識,近日,馬山街道海越社區黨總支邀請煙臺山醫院和毓璜頂醫院專家,開展
  • 鄭州公交車長車廂「急救」 學習緊急救護知識(圖)
    如何在「黃金4分鐘」內搶救生命……為提高公交車長應對突發事件的應急救援能力,5月11日,鄭州公交三公司的公交車長在醫護人員的指導下,通過互動體驗式的面對面急救培訓,學習科學正確的緊急救護知識,盡力保護乘客安全。
  • 學完熟練掌握一套Axure原型技能!
    :對於互動設計、動效掌握得不夠,很多效果做不出,達不到老闆、客戶提出的視覺要求;原型效率低:因為對原型工具不熟練,別人花半天時間就能搞定的原型,自己需要多花一倍的時間;忽略產品設計思考:漏場景漏頁面、產品結構考慮不全,常常返工重做;交互、頁面跳轉邏輯不會做,依賴口述表達耗時耗力;
  • 珠海市緊急醫療救援中心走進警營開展急救培訓
    人民警察擔負著處理各類突發應急事件的使命和責任,如果掌握簡單的急救知識,就能在突發應急現場第一時間搶救生命。8月13日,珠海市緊急醫療救援中心的專家走進拱北海關緝私局警察駐地,開展急救知識培訓。據悉:自7月14日以來,他們已應邀開展了15期急救知識培訓,培訓各類警察上千人。
  • 急救技能傍身,走到哪都不怕!「急診夜鷹」醫生教您如何做急救
    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華 通訊員 黃月星「有人暈倒了,要怎麼急救?」「體外除顫儀該如何使用?」……普通人遇到緊急情況,大多數人是束手無策,不敢救,不會救。很多人面對突發疾病者出於恐慌或害怕擔責而手足無措,或採取錯誤的急救方法,不僅延誤最佳救援時間,甚至會對患者造成二次傷害。可以說,目前國內大眾的急救知識和急救技能匱乏,普遍存在不敢救、不會救的現象,學習急救的渠道也非常有限。但公眾關注急救,學習急救的熱情正日益增加,如何提高大眾的急救素養?作為醫院的醫務人員能為此做哪些事情?
  • 想要熟練掌握的技能都是需要一點點積累的
    但是今天我不是僅僅說到技能這樣東西,而是我們該如何熟練掌握一項技能,並讓其有利於自己的價值提升。這就讓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形成了不同的興趣愛好,有了對某些技能的初始積累。除此以外,為了達到某些目標,我們會刻意學習某些技能,讓我們在一段時間後,或者未來的某個時期可以熟練掌握該技能。
  • 上海少年在街頭從容的急救舉措溫暖一座城 更引發關注與討論
    「為培養市民的急救意識,急救培訓目前基本覆蓋到滬上所有高一學生。我們希望孩子們知道,在突發事件現場,第一目擊人在第一時間、第一現場的科學施救,是院前急救非常重要的一環。」市紅十字會表示。  急救,從本質上來看,是一項較專業的醫學操作。英勇救人,需要膽識、知識、技能,而爭分奪秒之際往往還需工具「加持」。  最典型的如AED,被譽為生死一線的「救命利器」。
  • 健身房的急救科學,被忽視的風險管理|GymSquare
    掌握急救科學,對於一家健身房來說並非可有可無,相反,應成為重要的風險管理項目。而作為健身的必修課,科學急救是人人應具備的技能。>掌握急救科學,應作為健身房的風險管理項,尤其在現代的高壓環境下,這是規避運動意外的重要組成。
  • 玉山縣中醫院開展新生兒復甦急救演練
    本報訊 錢雪 記者陳建 黃珠慧子報導:為提高醫院危重孕產婦救治中心及危重新生兒救治中心建設,進一步提升醫護人員應對新生兒窒息復甦的搶救能力,熟練掌握搶救流程,儘可能避免因新生兒窒息出現的併發症,降低新生兒致殘率和死亡率,近日,玉山縣中醫院產、兒科全體醫護人員進行了新生兒窒息復甦急救演練。
  • 全國首個急救神器AED管理辦法來了,不承擔民事責任!趕快@身邊人
    隨著辦法的實施,能大幅度提高公共場所AED的配置數量,AED知曉率、使用率和院前心肺復甦成功率也將大幅提升,必將進一步推進杭州城市國際化、提升杭州社會文明水平和城市品質,使杭州市民更具獲得感和幸福感。同時,推廣公共場所AED的配置、使用,也是保障2022年杭州亞運會安全舉辦的必要舉措之一。
  • 馬上就評|緊急救助「免責」,給「好人」一份保險
    12月18日,籌備五年的《濟南市院前醫療急救條例》正式出臺。這部將於明年3月1日起開始實施的地方性法規,首次提出了「因自願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的免責條款。路邊救人(資料片)院前急救,指的是從第一救援者到達現場並採取一些必要措施開始直至救護車到達現場進行急救處置然後將病員送達醫院急診室之間的這個階段。從傷、病發生,到醫生到達達到現場客觀上需要時間,因此在此之前有沒有「第一救援者」對傷患者施救,或幫忙尋求救助,對挽救生命、減少傷殘至關重要。
  • 街頭急救,緣何引來風涼話
    事實上,我們國家確實因為執業地點的事,對公共急救的資質問題出現過爭議。但實打實的處理,並沒有案例。為了解決這方面的顧慮,2017年3月審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184條專門規定:「因自願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這條規定因此被稱為「好人法」,對「好人」的責任做了豁免,斷絕了個別家庭對緊急施救的見義勇為者,狀告索賠的可能。
  • 急救神器AED 走進經開區校園
    該設備可自動識別心室顫,每一步操作都有語音提示,使用人員只要稍加培訓就能熟練使用,適合非醫護人員在緊急狀態下使用。捐贈儀式現場,該校校長王教凱代表學校接受捐贈,並為企業代表頒發了捐贈證書。記者了解到,這批設備將分布在校園的不同區域,發揮「救」在身邊的作用。記者了解到,這也是經開區愛心企業首次為中小學校捐贈AED設備,對助力「安全校園」具有引領和示範意義。
  • 助力公益急救培訓,XFT向和睦家醫療基金會捐贈AED訓練機
    為創建和諧社會,促進醫療救助公益慈善事業的發展,8月中旬,深圳訊豐通醫療股份有限公司攜手和睦家醫療救助基金會正式籤署XFT—AED訓練機「捐贈協議」,作為為慈善機構醫護人員進行急救培訓使用的教具。和睦家醫療救助基金會是由中國民政部門正式批准的非公募基金會,屬慈善組織,側重於為婦幼健康,疾病救助與能力提升等提供醫療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