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匯濱江。徐匯區供圖
在徐匯濱江,跑步跑累了,可以到「水岸匯」喝水休憩;下雨了,可以在「水岸匯」借到傘;有突發情況,還能通過「水岸匯」聯繫專業部門應對。
在徐匯社區,生活質量改善了,綠化環境變美了,還多了一個社區服務點方便居民辦事,這樣的變化源於「美麗家園」小區綜合治理項目。
近年來,徐匯區立足現代化國際大都市一流中心城市定位,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正逐漸發展成高質量發展與高品質生活相融合的典範城區。
徐匯濱江的「水岸匯」建設與社區裡的「美麗家園」改造項目,是徐匯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點示範項目,為居民營造了宜居的生活環境。
聚集六大功能,「水岸匯」滿足市民點滴需求
位於徐匯濱江沿岸的「水岸匯·雲建築站」是一個由六塊半圓透明玻璃環繞、銀白色矩形平頂組成的公共活動空間,區域中央豎立著一個巨大的黃色圓形柱子,圓柱上掛著一個高清顯示屏介紹上海西岸藝術區各展館展訊,旁邊安置著一個「水岸匯」的logo,由不同顏色的六滴水組成,圓柱周圍的白色桌几上擺放著介紹上海西岸與藝術設計的書籍。
「水岸匯·雲建築站」。徐匯區供圖
這是徐匯濱江打造的「水岸匯」服務站點。據西岸集團總經理助理陳安達介紹,logo上的六色水滴代表了水岸匯的六種功能——諮詢服務、便民服務、志願服務、黨群服務、旅遊服務、應急救助服務。
「水岸匯」內的一角放置了一個黑色架子,上面擺放著四層介紹徐匯濱江和上海旅遊資訊信息的宣傳單,不遠處放置著飲水機、充電寶、雨傘等便民服務設施。
除了提供便民服務,它還是諮詢服務工作人員的工作點,附近市民碰到任何緊急狀況,都可以通過站點聯繫醫院、公安等專業部門來應對。
據陳安達透露,到年底前,以5分鐘可達為目標,徐匯計劃在8.4公裡岸線共設置20處固定的「水岸匯」,間距約800-1000米,統一為市民提供服務。「水岸匯」還會向徐匯濱江腹地延伸,包括未來的商務區,服務範圍也由徐匯濱江的遊客和市民,拓展到西岸乃至整個徐匯區工作和生活的人群。
在「水岸匯·雲建築站」室外,可以看到由幾塊嶄新的籃球場地組成的室外活動區域,籃球場上有人在打球,後排的看臺上坐著不少歇息的遊客,球場的前側有沿著江岸散步的遊客和踩著輪滑的青年人。
「我是從媒體渠道了解到 『水岸匯』這裡有籃球場,慕名而來的。」正在打球的倪先生說,他家住靜安,雖然有一小時車程,依然常來這裡打籃球。
倪先生說,「水岸匯·雲建築站」室內環境非常舒適,打球的遊客如果打球累了可以在室內歇息,聽聽音樂、看看書,在炎熱的天氣下給籃球愛好者提供了很多便利。
據悉,「水岸匯」建設未來會形成一個三級架構。
第一級是以「水岸匯·雲建築站」為代表的空間獨立、服務獨立、設備相對齊全的獨立水岸匯,由若干個區段組成。
第二級的 「水岸匯」分布在沿江龍美術館、餘德耀美術館、西岸美術館等人流密集的文博設施裡,對這些帶有一定公共服務功能的文博設施拾遺補缺,並且增加諮詢服務的崗位。
第三級的 「水岸匯」以無人值守的設備和線上的客戶服務為主,通過手機端和智能設備為市民群眾和遊客提供公共服務。
「美麗」二字不只是字面意思,更來源於居民的認可
「『美麗家園』項目實施以後,我們的生活環境比以前好了,非常感謝街道和居委會。所以我也想為小區做些事情。你看這些花,美人菊、菱角,長得都很好,都是我自願種的。」77歲的鐘寶成正在鏟土,眼前的一片鬱鬱蔥蔥、花團錦簇的綠化帶都是他多年的成果。
鍾寶成在鏟土種花。實習生 張超焱 圖
這片綠化帶位於徐匯區梅隴六村,相比於幾年前,梅隴六村的綠化環境改善了,花的種類更多了,樹木更茂盛了。據梅隴六村居民區黨總支書記衛華透露,這些綠化都是像鍾寶成這樣從「美麗家園」小區綜合治理項目中受益的居民自願種植的。相比綠化,「美麗家園」給梅隴六村居民帶來居住環境和生活質量的改善更為明顯。
梅隴六村的鄰裡小匯。實習生 張超焱 圖
記者從凌雲街道社區發展辦獲悉,梅隴六村是徐匯區凌雲街道第一個實施「美麗家園」小區綜合治理項目的小區。2016年,社區通過「緣來一家門」樓組沙龍議事平臺,以居民「急、難、愁」的事必須做,以「利在千秋」的事先安排做,以「錦上添花」的事有條件的做為原則,進行了通信管線入地、雨汙水管混接改造、屋面修繕、路面更新等工程。
衛華稱,「美麗家園」項目的實施是「軟硬結合」的治理方式,硬治理主要是解決房屋漏水、通信管線安全隱患等問題,解決小區居民的剛性需求。而軟治理則體現在一些精細化治理的創新實踐,通過孵化社區內群文團隊自治力量實現微治理。
位於小區門口的凌雲街道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延伸服務點。實習生 張超焱 圖
位於小區門口的凌雲街道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延伸服務點原本只是小區保安室,「美麗家園」項目實施以後,保安室80%的空間被改造成了這個服務點,向梅隴六村及周邊小區居民提供社區事務諮詢和辦理服務。「有了這樣一個服務點,居民們不用再跑去居委會辦理事務了,便利了很多。」衛華說,「而且我們的受理事項共計133項,覆蓋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梅隴六村的休閒健身娛樂設施 實習生 張超焱 圖
「美麗家園」項目的軟治理也體現在小區休閒健身娛樂設施上。位於小區最後排房屋的後方,在幾棵茂盛的銀杏樹左右兩側是健身器械區域和滑滑梯、蹺蹺板等兒童遊玩設施區域,不少老年人和小孩都會來這裡健身和玩耍。緊挨著活動區域的是一條長長的休閒步道,貫通河岸。健身器械區域前方屹立著一個小亭子,名為逸居亭,外牆繪以藍天白雲之景,藍天白雲下繪製著運動的人,以此激發居民的運動熱情,亭內幾條棕褐色的長椅用以給居民歇息。
「這是我們整個項目的明星工程,為居民提供了一個集休閒、娛樂、健身於一體的小天地,深受居民喜愛。」衛華說。
小區裡還新建了一所鄰裡小匯,涵蓋了一個功能多樣的公共服務空間。社區會在這裡組織各類自髮型的群文活動,豐富了小區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衛華說:「正是『美麗家園』項目給居民創造了一個宜居的家園,改善了他們的生活,他們因此也願意為小區綠化環境盡一份力。美麗家園』美麗』二字不只是字面意思,更來源於居民的認可。」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