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不強大天不容》裡沒有「女權癌」,這是一部講政治的都市劇

2021-01-14 影視獨舌



大學的時候一邊喜歡電影,一邊對新聞行業很感興趣,看了不少所謂的「記者電影」。後來還找到一位媒體人寫的一本影評集《電影撞新聞——影像中的無冕之王》,按圖索驥又找到了不少,很遺憾的發現中國的影視作品對媒體行業表現地很少,印象中似乎只有陳凱歌的一部《搜索》。當看到一直專注於現實主義題材創作的編劇六六寫了一個講述中國媒體轉型的劇本的時候,立刻對它產生了興趣。




一般而言,行業劇多會從名字上做一些強化,像《翻譯官》、《獵場》、《柳葉刀》,甚至六六自己的《心術》也是如此。然而這部由上海耀客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出品,聚焦媒體行業的《女不強大天不容》卻做了淡化,從名字上只能聯想到講的是一個女性勵志故事,稍有惡意會給它貼上「女權癌」的標籤。這種「避重就輕」的處理,可能和中國新聞行業的特殊性有關,儘管創作者小心翼翼,排播過程也是一波三折,據說刪掉了不少戲份。就目前播出的部分而言,確實有些地方不大連貫,有點跳戲,但它依然是一部刺透現實的好劇。


故事採用了倒敘的形式,《江州都市報》副刊部主任鄭雨晴(海清 飾)在一個雨夜被市委領導從三亞召回,並當場宣布,她接替原社長的職務,擔任《江州都市報》報社社長。原來之前報社的一批領導因為反腐被一鍋端了。同樣的雨夜,鄭雨晴的回憶回到了15年前自己在報社實習做的第一個稿子:冒著特大雨去江心島採訪災民。《女不強大天不容》用十幾集的篇幅講述了鄭雨晴在報社的「升職記」,這既是一位媒體人的成長史,也是都市報在中國的興衰史。




在《江州都市報》效益最好的時候,來報社做廣告的人可謂門庭若市,報社隔三差五就會給記者發放各種福利,羨煞旁人。隨著傳媒改革,組建報業集團,報社開始被職業經理人管理,報社的運營發生了很大變化,廣告版面被承包到每一個記者身上,負責採編的記者要帶廣告任務。鄭雨晴結婚生子之後,重心投入家庭,放棄了新聞部主任的職位,轉而負責比較清閒的副刊部。反腐風暴襲來,鄭雨晴臨危受命,成為報社一把手,原本有上億資產的傳媒集團帳上只有70萬,她面臨的第一件事追討廣告商的欠款,這一幕有點像是《雍正王朝》的開篇。




十年前,張譯飾演的小職員為了爭得廣告版面,只能通過在廁所給廣告部主任遞手紙的方式來套近乎;十年後,為追回廣告商應付的廣告款,新官上任的鄭社長要在酒桌上跟耍賴皮的廣告主拼酒量。從盛極到落魄,紙媒的地位日益低下。與鄭雨晴成長相伴隨是杜淳飾演的呂方成在職場上的不如人意,當年的高考狀元在銀行中被善於走人際關係的同事超越,一直被壓一頭。夫妻二人事業發展中的勢能差在鄭雨晴擔任報社社長之後被激化,為日後二人關係的發展埋下了伏筆。




中國新聞媒體的特殊性在於它首先是官方的宣傳機構,肩負引導輿論走向的重任,這和西方純粹的市場化媒體大不一樣。如果在一部講述傳媒行業轉型的電視劇迴避這一層關係,那就差不多做成了「懸浮劇」,陳凱歌的電影《搜索》有意無意淡化了這種特殊性,《女不強大天不容》少見地正面展現了媒體和主管部門在新聞報導過程中發生的矛盾。作為一部都市劇,該劇的畫風有點不一樣,它有很多政治詞彙,不少片段有政治劇的格局。




鄭雨晴寫的一篇關於PC化工廠的報導,導致該市一重要招商引資項目緩建,市長大發雷霆,高明飾演的老社長一邊聽訓斥,一邊極力保護剛入行不久的鄭雨晴免受辭退。領導的居高臨下,義正言辭,老社長的唯唯諾諾,虛與委蛇,新聞人和主管部門劍拔弩張的緊張關係被刻畫得惟妙惟肖。鄭雨晴連同報社相關領導都被罰寫檢查,初生牛犢的她很委屈地向丈夫訴苦,呂方成回應:你說你是一個喉舌,怎麼不配合他們工作。




等到鄭雨晴自己當了社長,在布置煤氣廠爆炸案的選題之時,她已經明白「只幫忙,不添亂」的原則,採訪到了多方信息,甚至在排版的時候也注意通過漫畫和圖片淡化案情和災難性。這一期的特刊出來之後大賣,連兄弟媒體的社長也來祝賀,其實人家是看她笑話。果不其然,鄭雨晴不久後就被新聞處長請去喝茶,老練的她已經懂得如何有分寸有策略地去斡旋。她以退為進,針對爆炸事件,網上謠言四起,鄭雨晴「矯枉過正」地說乾脆把網絡封了,新聞處長立馬反應過來,立刻高屋建瓴地教育了一番。看到她如此配合,新聞處長把這次事件的通稿也交由都市報來寫,並且十分好心地給她提示了本次「犯錯」檢查的書寫方向。




其實,本片在最開篇的特大洪水報導中就為日後的劇情埋下伏筆。在那次選題會上,高明飾演的老社長開宗明義地講到:昨天,市政府下達了文件,對這場特大暴雨做了定位——百年一遇,宣傳部也發了緊急通知,要求全體採編人員迅速到達抗洪救災第一線。真實呈現中國新聞工作者在正面宣傳和新聞報導之間的困境,是《女不強大天不容》的一大突破。歐美秉持自由主義新聞理念,我們講究的是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國情不同。如果期待中國的新聞行業劇做得跟《新聞編輯室》這樣的美劇類似,顯然是不現實的。





儘管新聞人和主管部門的交鋒戲份不多,但是六六對於文宣系統錯綜複雜的生態拿捏十分到位,令人印象深刻。除了官場,《女不強大天不容》對於職場的表現也十分生動。秦海璐飾演的徐文君和呂方成同時進入銀行,儘管是中專生,但她憑藉八面玲瓏的交際能力成為領導眼中的紅人,而身為狀元的呂方成則處處受到排擠,業務自己幹,榮譽卻是別人領取。秦海璐憑藉精湛的演技,把一個職場狐狸精的形象表現得淋漓盡致,儘管是配角,卻十分出彩。




張譯自從演了電影《親愛的》之後,似乎成為老闆專業戶,先是在賈樟柯《山河故人》演了一個山西煤老闆,又在《女不強大天不容》中飾演一位白手起家一步步成為上市公司老闆的商人。在劇中,張譯飾演的高飛和鄭雨晴、呂方成是高中同學,他擔當著鄭雨晴的精神導師。高飛是一個老江湖,深諳人情世故,每次鄭雨晴在事業上有了困惑,他都會為她排憂解難。目前唯一一句和劇名《女不強大天不容》相關的臺詞也是由高飛傳達:內功修好了,跟你隨緣的人就越來越多地聚集到你的身邊,如果你自己不強大,你就只能是顆衛星,天天靠著其他人發光。




儘管冠了一個霸氣十足的片名,但《女不強大天不容》其實並沒有呈現出濃厚的「女權主義」的色彩。媒體轉型陣痛之外,六六關注的話題更多是現代化進程中夫妻雙方家庭分工的變化,多少和安妮·海瑟薇的電影《實習生》有幾分投緣。六六採訪時表示,「夫妻兩人,誰更適合工作,誰就去工作;誰更適合居家,誰就居家。西方社會基本上已經實現了,他們是按經濟和工作能力的考量,去進行家庭分工的」。在事業上,呂方成和鄭雨晴「男弱女強」,兩人的矛盾在鄭雨晴擔任社長之後愈發明顯,一直充當鄭雨晴男顏知己的高飛一定不是多餘的角色,接下來的戲份應該更加精彩。


【文/楊文山】


相關焦點

  • 《女不強大天不容》劇評:不是女權主義,而是女強主義!
    作為六六的死忠飯,早在三月聽說《女不強大天不容》要上線的時候就一直關注著,然而後來不明緣由的延期到五月末還為之心塞過。
  • 講真,《女不強大天不容》細節真實到每個記者看了都想哭!
    沒想到這個問題的答案,竟然讓一部「外行人」寫的劇給回答了——講真,《女不強大天不容》細節真實到每個記者看了都想哭!《女不強大天不容》一個厲害的地方,就是把報紙從裡到外透著的那股沒救了的頹勁表現得很立體。整個副刊部,不是帶孩子就是織毛衣,儼然一個婦女茶歇室:
  • 《女不強大天不容》中的經典句子
    你唯一能出人頭地的原因是:你有野心,你志不在小。——六六《女不強大天不容》愛情是什麼? 愛情吧,就是適時撒點小謊,感動死對方。——六六《女不強大天不容》世界沒有一刻是公平的,它只為那些它需要的且不停努力的人打開大門,並每天挑戰考驗你的恆心耐力。
  • 《女不強大天不容》,我們強大給誰看?
    《雙面膠》講婆媳關係,《蝸居》講買房難,《心術》講醫患關係,包括最近播放的《女不強大天不容》講記者不易。女編劇就是女編劇,對生活觀察的夠細膩,你看她任何一部作品,一邊讀會一邊感慨:「哎,是真的,是真的,我身邊就有這樣的人。」2012年3月29日,六六公開鬥小三 ,曝光老公婚外情。
  • 女不強大天不容,這句話是在幫你還是坑你?
    電視劇《女不強大天不容》海報 六六的《女不強大天不容》拍成電視劇熱播,這句「女不強大天不容」的「狠話」也成為流行語。女人自強毋庸置疑,但什麼樣的女人才是真的強大?我們只要「強大」就無堅不摧了嗎?有多少女人在一味地追求表面的強勢而偏離了本心本願,以至於「強」得沒朋友,「強」得不幸福?
  • 女不強大天不容!編劇六六的強大,只因不甘做婚姻的配角
    從《雙面膠》開始,到《蝸居》、《心機》、《女不強大天不容》、《少年派》、直至《安家》,六六寫了一路,電視就熱播了一路。她成名的第一部小說,後來被改編成同名電視連續劇的《王貴與安娜》,是在沒有任何成功寫作經驗的基礎下,僅用了十幾天完成的。
  • 《女不強大天不容》原來是一部強大的護夫寶典!
    「國民媳婦」海清和編劇六六又雙叒叕合作了,第五次合作的這部新劇叫《女不強大天不容》,第一次看名字還以為像《翻譯官》一樣是部職場劇。
  • 《女不強大天不容》職場升遷路:能力與關係哪個更重要?
    01《女不強大天不容》中,鄭雨晴剛剛當上社長不久,秘書提醒她有個沙龍需要參加,她想了一下,沒什麼好參加的,都不熟悉,感覺沒有意義,就打電話給推了。一棵樹,它有枝幹,能立足於天地間而不倒,卻無法拓展自己的寬度和立體感;一條藤,不依附,顯然它無法拓展自己的高度。如果二者相互配合,那麼可能會讓環境充滿立體感,才能相得益彰,共同進步。《女不強大天不容》中,這樹幹就是呂方成、姚主任們;而徐文君等顯然是這根藤的代表。
  • 女權讓遊戲角色成為變性人,那些被政治正確影響的遊戲角色
    雖然暴雪是想照顧少數群體,但是他卻不考慮玩家的心情,這件事情事先沒有任何預兆,忽然就在遊戲中被告知玩家喜歡使用的硬漢角色是一個同性戀,特別是在此之前已經公布了守望先鋒的另一個成員獵空是同性戀的事情,整個守望先鋒組織的氛圍都奇怪了起來。
  • 《女不強大天不容》:六六,撒潑打滾,何嘗不是女人的武器
    《女不強大天不容》:六六,撒潑打滾,何嘗不是女人的武器讀過六六作品的人,都有一個感覺,六六的書讀起來就一個字:爽,閱讀的暢快感難以言表。而且六六絕不廢話,該說的話也一個不落,從之前的《蝸居》、《心術》和《寶貝》,再到現在這本書,成名的女人,都有一個共性,這部書裡也隨處可見,那就是對於女性軟弱的強烈抨擊。這些年,女性題材的作品日益增多,特別是六六擅長的職場女性,六六這次選擇的切入面是傳統媒體,而傳統媒體的背後是國企。
  • papi醬事件:女權者太敏感,強大律己才是正解
    女權是社會進步的權利,是意識覺醒的權利,更是女性生而為人的權利。但是現在社會的曲解女權運動,似乎成了一樁散發著銅臭和充斥著謾罵的生意。papi醬的孩子隨父姓,這有錯嗎?這是女權的失敗,男權的勝利嗎?不,不是的!
  • 「反女權」的《美國夫人》,比當代「女拳」更有價值
    編者按:在一眾標榜政治正確的女性題材影視作品裡,《美國夫人》無疑是一個異端。它從一個「反女權分子」的視角切入,還原了20世紀70年代保守派女性活動家菲莉絲·施拉夫利領導的反平權運動的始末。她從根本上動搖了70年代女權主義的中堅力量,徹底改變了女權運動的走向,其所代表的女性政治力量也在美國政壇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豆瓣9分神劇,被女權幹碎了
    當然,相信大家都看了不少講這部劇的文章,跟餘歡水都是老熟人了。而作為一個熱衷於拔現實褲衩子的男人,我也不能簡單的說說劇情。蹭熱點是個技術活兒,不可以嗯蹭。他不怕死地近距離圍觀,結果在推搡中一塑膠袋掄了過去。莫名其妙的,慫人成了見義勇為的英雄。屌絲逆襲,功成名就,這回老餘該翻身了吧?並沒有。發現自己被誤診後,他準備和前妻再續前緣。
  • 《我是餘歡水》被刷一星的背後,真的是對「女權」的捍衛嗎?
    得罪了「女權分子」這個力量非常強大的群體,一旦她們上線,估計全世界都得為之顫抖。《我是餘歡水》惹到女拳分子的原因也很簡單,劇情裡面綁匪讓所有的人說出自己過去最陰暗的一面,只要能夠取勝就放過那個人。這時候梁安妮開始使用自己最擅長的手段「賣弄風騷」,她一邊喊綁匪「哥哥」,一邊讓綁匪放了她,因為她是女人,是「弱勢」。
  • 女權or女拳?美國人怎麼看女權?支持程度又如何?
    歲的美國女性中,19%非常支持女權主義,39%一定程度上支持女權主義,42%不支持女權主義;18-29歲的美國女性中,27%非常支持女權主義,41%一定程度上支持女權主義,32%不支持女權主義。未受過大學教育的美國女性中,16%非常支持女權主義,38%一定程度上支持女權主義,46%不支持女權主義。
  • |海清|鄭雨晴|女不強大天不容|秦海璐|羅美林|徐...
    每天19:35正在廣西衛視美麗劇場熱播的都市職場女性勵志情感大劇《女不強大天不容》,由海清、杜淳等主演,講述了主人公鄭雨晴以社會新聞實習記者的身份入行,經歷了傳統媒體行業的極盛與極衰,一路升任主編後,卻要面臨情感與家庭的人生抉擇。
  • 政治正確的小丑女撲街了?
    總的來說,這部打著女權旗號的漫改電影,拳法相當拙劣。影片的明線,也就是A故事,講的是在與小丑分手後,小丑女為了走出「小丑」這個符號,戰勝了漫畫中本該被貓女打敗的黑面具。影片的暗線,也就是B故事,講的是小丑女與該隱關係的發展。
  • 李思磐丨微博女權的前世今生:從「政治正確」到「商業正確」
    更有甚者,MeToo中的一些當事人,也因為在女權觀點上與「極端女權」有分歧而遭遇攻擊【2】。甚至因為近期反映美國第二波女權運動的歷史劇《美國夫人》的熱播,相關的分歧,也被類比為劇中政治保守派女政客與女權主義陣營之間的分歧。
  • 誤入歧途的「微博女權」,終究會淪為笑料
    誤入歧途的「微博女權」,終究會淪為笑料作者/慧超(一)當下網絡上轟轟烈烈的關於「冠名權」的討論,坦白講我是不以為然的。名字只是一個代號,對孩子一生的成長,可能最不重要的就是姓甚名誰了。法律既然賦予了女性對孩子的冠名權,女性要求行使冠名權本無可非議。你要真在意這件事,和男方婚前做好協商即可。
  • 一個女人為何要反女權?|百家故事
    很多人說這是講女權最好的劇,不只是呈現關於性別議題的討論,而同時讓人看到權利是如何被構建、合作、爭鬥。施拉夫利幾乎以一己之力,長久地改變了美國的政治版圖,直到今天,美國也未有在憲法上承認男女平等。最近播出的美劇《美國夫人》重現了這場支持和反對ERA的鬥爭。這部劇也在豆瓣上拿下了9.2的高分。很多人說這是講女權最好的劇,它不只呈現關於性別議題的討論,同時也讓人看到權利如何被構建、合作、爭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