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女不強大天不容》中,鄭雨晴剛剛當上社長不久,秘書提醒她有個沙龍需要參加,她想了一下,沒什麼好參加的,都不熟悉,感覺沒有意義,就打電話給推了。做慣了家庭主婦,習慣性的回家了。
回家後,把自己的事情跟老公呂方成講了一下,沒想到老公催著她趕緊去參加。她很納悶兒,不解的問為什麼。
呂方成拿了個蘋果演示:如果你是一隻蟲子,想要從蘋果的果蒂爬到果把,怎麼才是最快的?
一般人,老老實實地選擇從蘋果皮表面一步一步爬,直線爬,無疑這是最快的;而有一些人,會選擇從蘋果裡面打個洞,那路程是不是縮短了?
這就是「蟲洞」原理。
聽完呂方成的介紹,鄭雨晴似有所悟,雖然不知道近道能不能抄,還是趕緊去沙龍露了個面。
不過,這件事情,她並不能完全理解。關係在她那裡,暫時還沒有清晰的概念。
所以,後來遇到高飛的時候,她又問了同樣的問題:「能力和關係哪個更重要?」
高飛用自己多年打拼的經驗告訴她:如果能夠先修內功的話,而且能把內功修好的話,那麼關係自然而然會靠近你,找到你的。
他說自己當年打拼時,在廁所給報社主任遞手紙的事情,傳出去被人笑話了很多年,所以他認為能力相對還是要重要一些。因為多年的商場經驗,他發現能跟你吃到一塊,聊到一塊兒的關係越來越少,越來越有選擇性。
02
能力和關係,是樹與藤的關係。
他們是不同的個體,在一起需要相互配合。因為兩者的體質不同,所以能夠配合才能使事情更順利的解決。
一棵樹,它有枝幹,能立足於天地間而不倒,卻無法拓展自己的寬度和立體感;一條藤,不依附,顯然它無法拓展自己的高度。如果二者相互配合,那麼可能會讓環境充滿立體感,才能相得益彰,共同進步。
《女不強大天不容》中,這樹幹就是呂方成、姚主任們;而徐文君等顯然是這根藤的代表。
銀行的營業部,需要業績支撐,需要人挑頭做事兒的時候,自然事情的任務重擔就落在了,呂方成(樹幹)的身上;而升職加薪的時候,這根藤就會很快地通過纏住各類樹幹(徐文君發揮自己的關係優勢),大顯身手,然後職位唾手可得。
當然,呂方成後來也悟出了這個道理,所以才不惜代價的巴結討好姚主任。而徐文君通過依附上層樹幹,直接半路截胡。但是自己又缺個幹事兒的人,所以她自始至終都仰仗呂方成的能力,來給自己撐門面。
究竟是是能力重要還是關係重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做法。
從小讀書識字,覺得自己有能力才是最重要的。但是,進入社會,會發現這個會來事兒,走好關係可能更加輕鬆。所以也就造成了大家的錯覺,認為能力沒有關係重要,或者不是那麼重要。
其實,這是一個誤區。
關係是提供了一個捷徑,但並不代表你一定能成功。即使你獲得了自己想要的,但是沒有能力支撐,也將很快會失去;能力雖然不一定能讓你很快出人頭地,但是能讓你有一席之地,有立足的本錢。雖然過程不見得順利,不見得快速,但是一旦成長起來,那就是參天大樹,要高度有高度,要寬度有寬度。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有能力的人,都很自信,都能抬起頭顱;而仰仗關係的人,都為人謙遜或者是做事畏首畏尾。
有句話叫做:靠山山倒,靠人人跑。
能靠得住的最後還是自己,還是自己的處事能力,處理解決問題的能力。
如果把這兩者比喻為武功的話,那麼這是一門武功的內功和外功。單獨學習一套可以打天下,但如果兩個都學好的話,那將會是佼佼者。
呂方成也告誡過鄭雨晴,一定要搞好二者的平衡關係。
03
終歸結底,都是利益
不管是有能力,還是有關係,最終的導向還是利益。只要能創造利益,能讓別人看著你是利益的創造者,那麼自然你就是有能力;只要是你能獲得利益的同時,給別人利益,別人總會時刻想著你,願意跟你一起共事,那麼這就是你的關係。
所以,有沒有能力和有沒有關係,關鍵還是得看你能帶來多少收益,或者說是給你的圈子裡的人帶來多大的利益。
而在這個職場當中,業務能力是最優先被人所稱道的。能夠做出業績,能夠帶領企業做大做強,那就是你的能力;跟各個部門或者同事之間的關係融洽,特別是跟領導相處融洽,那麼你將會是領導比較看重和倚重的對象,那麼你的升遷之路就會如魚得水。
前者被稱之為「智商」,後者被稱之為「情商」。而智商是賺錢的本錢,情商是雙贏的敲門磚。
所以,不管你是發展你的哪種能力或者是關係,還是要圍繞「利益」進行,不管是自己還是別人,都要時刻地去計算,去補強自己欠缺的那方面。
懂得經營利益,才是真正地能力;懂得經營利益,才能營造關係。能力和關係,就像白天和黑夜:白天長則黑夜短,白天短則黑夜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