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真的沒有信仰嗎?不,我們有,還很強!

2020-12-12 愛是本能也是技能

曾幾何時,我一度也認為自己沒有信仰,甚至羨慕那些信仰基督教等各類宗教的人,感覺他們的精神有依託,內心有歸屬,有所信,有所敬畏,感覺好好。但自己什麼都不信,感覺精神沒有依託,想去信某種宗教,但也信不起來。雖然家鄉會拜神佛,但自己也不信,我不知道為什麼向神佛說了,想發家致富,然後神佛就讓我發家致富,我自己都覺得荒唐。

曾在讀書時期,念大學時,仍然覺得自己無所信,並一度認為中國人現在只追求錢,金錢至上,我們的信仰就是賺更多的錢。大學時期讓我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情是,有次我們幾個學生去探望生病的班主任,是位教計算機相關學科的女老師,碩士學歷吧。當時說著說著說到信仰問題,我說自己沒有信仰,而且我覺得中國人現在也普遍缺乏信仰,與我同行的幾個學生,沒有人反駁。當時老師說 「沒有信仰的人很可怕,心中沒有敬畏,做事容易沒有底線。她自己現在信仰基督教,感覺找到了人生方向,內心有敬畏感」 當時她言語之間,感覺是她感嘆自己終於找到了信仰的幸運,而且對我們缺乏信仰感到惋惜。我當時聽完,有些許失落,也有些許迷失。但如果是說給今天的我聽,我只會大笑。現在回想起來,可嘆連大學院校的師匠,也如此迷失,那從院校出來的學生,還能不迷失嗎。當然我不能以偏蓋全,相信還是有院校有明師的。

又後來,出來工作,前幾年依然相信中國人缺乏信仰,而且媒體渠道也普遍說中國缺乏信仰,現在娛樂至死,金錢至上,只追求賺錢,精神層面建設極度匱乏等等,我深以為然。但直到近一兩年,我才發現,中國人並非沒有信仰,我們有自己的信仰,並且祖祖輩輩世代相傳,未嘗中斷,而正因為世代相傳,正因為未嘗中斷,我們已經把信仰深化入我們血液裡,深化入我們骨髓中,蘊藏於日常生活當中,我們是浸潤其中而不自覺。

近期疫情嚴重,公司裁員,有位員工要離職了,平時跟我關係不錯,他是信仰基督教的。在離職最後一天,午休時間主動來找我聊天,雖然平時關係不錯,但也沒像那天這樣,當時內心覺得有點驚訝。後來我們的主要話題,都是圍繞著宗教及信仰,現在回想起來,他一直在說基督教的好,是想拉我入教。他原家庭也並非信仰基督,他是大學時期,接觸到基督教的人,後來覺得基督教有道理,然後入的教,結婚找的老婆,跟他情況一模一樣。他給我的,讓我印象深刻的理由是,基督教解釋清楚了,人從哪來,到哪去,死後靈魂歸到哪裡。他覺得中國的儒釋道都沒有解釋清楚這個問題,而且基督教主張眾生平等,萬物平等,而國內這些教則主張層級關係,他認為不妥。還說了些別的什麼,想不起來了,但要點是這幾個問題。後來的過程是基本每個點都被我辯駁了回去。我不否定他信仰基督的自由,但他認為基督比中國的儒釋道更能作為人的信仰,並主張我們信仰基督教,則是幼稚的。他給我的感覺就是,在大學時期,當時正在尋找自我,正在迷失的時候,正好遇到了基督教,並且基督教的教義裡,日常一小波人會聚集在一起,討論基督教,討論人生的問題,有行為實踐,一時之間讓這個迷失又寂寞的人,找到了精神寄託及集體的感覺,然後入了教,在沒有深入學習本國文化的前提下,否定掉本國文化,作為一個高等院校的知識分子,我認為這是非常可惜,也是非常悲哀的。

我說我們中國人有自己的信仰,我們的信仰究竟是什麼,是儒釋道嗎?

在回答這問題前,我們先弄清楚,「信仰」的定義是什麼?我查過字典,有解釋說:「信仰」是指對某事物信服、崇拜並奉為言行準則和指南的觀念。所以,我們必須先明白,信仰並非特指宗教。他更是人對某種言行準則的信服及踐行。

說到這裡,不知道大家有無記起,中國歷來有,祖訓、家訓。我們有國法也有家規,我們強調家國情懷,強調顧大家而舍小家,強調除強扶弱,強調有國才有家,甚至我們國人有種無我的精神,只要國家需要,只要家庭需要,只有我們關心、在乎,愛戴的那人需要,我們完全可以捨棄自我,奮勇前行,不計生死。新冠疫情期間,湧現出的多少英雄事跡就是最好的證明。我們不是沒有信仰,我們信仰的是我們的祖先,信仰的是家國情懷,信仰的是舍小家顧大家的英雄偉人。我們一直把那祖先的英勇事跡作為我們的行為準則,把那些為國為民不計生死的英雄作為我們的榜樣。相信大多數人小時候都有過,長大了要仗劍走天涯,除盡世間邪惡,讓天下永享太平這樣的夢想。這就是我們國人的信仰,這信仰的核心精神只有兩個字 - 傳承。我們一直不自覺地學習先祖的精神,學習英雄的榜樣,作為自身行為準則,並且不自覺地想將優良傳統傳承下去。這種行為深入骨髓,以致我們根本不自知,這其實就是中國人自己的信仰,這信仰讓我們的文化砥礪數千年,依然屹立於世界東方,耀耀生輝。

世界是多元的,生命也是複雜的,我們不否定其它宗教存在的合理性,以及他們自己的優秀。其實將各種文化及宗教等抽象出來,將生命作為基點,任何文明及宗教對生命的解讀,都可能是片面的。就像教室裡坐滿人,看一個蘋果,每個人看到的影像都不盡相同,各有說法,但他們說的可能都是事實,都對,但也可能都不對。我們充分尊重個人信仰的自由,只要這信仰是傳播愛,是積極正面的。但我們也不要否定自己的文化,我們有自己的信仰,並且非常強大。四大古文明,如今仍能屹立不倒的,唯我中華!

愛,是本能,也是技能。愛需要技巧,猶如火需要控制溫度。「愛本技」 將持續為您提供各種完善自身的方法,讓您與人交往更融洽,生活更美好。

相關焦點

  • 中國人真的沒有信仰嗎?看了之後,你會有新的認識
    每當看到有人虔誠地信仰一個宗教,或某個神靈的時候,內心不免開始懷疑,真的有神靈嗎? 雖然有很多國民定期去寺廟燒香,或於特殊節日在家燒香擺貢等,但大多數人仍然堅持認為中國人沒有信仰,有的只不過是「臨時抱佛腳」的實用主義。但是問題來了,即使燒香拜佛為了個人利益,「信仰為了實用主義」;那麼,他們信仰的神靈真的不存在?
  • 我們為什麼沒有宗教信仰
    倘若自己不敢確定自己是否有所進步,挑一本以前讀過的書來重新讀讀,是一個不錯的做法。在科學上,叫定量實驗,書還是那本書,如果你在讀的過程中,能夠理解得比以前好,那就可以說你這段時間有所進步了。這樣做結論還是比較科學的。當然,重讀一本好書,所獲得的肯定不止於此。在閱讀的過程中,我還獲得了一些新的感悟,自己想到了「我們為什麼沒有宗教信仰」的一些答案,就是其中之一。
  • 我們需要的是信仰還是宗教?
    我們需要的是信仰還宗教?宗教是不是信仰?這是個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人在什麼時候才會去選擇信仰宗教?魯迅曾經在《閏土》那篇文章當中給了我們答案,人只有在在無助,沒有辦法的情況下才會相信神明,把一切希望寄託給未知的神明,這一點我也是深有體會,當初大學畢業以後,沒有找到工作,四處奔波的時候,總是寄希望於神明,看見一座寺廟,總是進去虔誠地跪拜,希望得到庇佑。
  • 看美劇《血戰鋼鋸嶺》,信仰的力量值得我們深思,也反思我們的抗日...
    《血戰鋼鋸嶺》與其說它是一部描述日本和美國的戰爭影片,不如說是日本武士道精神和美國基督耶穌信仰的對決!拯救最終帶給人們希望!狂熱無情的殺戮必將走向滅亡!戰爭是殘酷的,但沒有經歷殘忍,哪來的和平。中國有句古話,再一再二不再三,要是那天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了,我想會不會就是我們的世界末日來臨了。
  • 《天道》信仰是什麼?有信仰的人和無信仰的人差別大嗎?
    時代變了,信豐利益至上的人都被社會毒打了,試想一下,這樣的思維在改革開放之初,把中國股市搞得烏煙瘴氣,賺得盆滿缽滿,人是需要信仰,但唯獨不能信仰錢,因為錢本身無用,只有交換和消費的時候,價值才是立體的。霜花漫山林,飄零似客心,早知原是夢,不做醒來人。都說中國人沒有信仰,是真的嗎?
  • 信仰是什麼,你有自己的信仰嗎
    簡單的信仰是與生俱來的。一個人沒有上學和讀書,他沒有接觸過什麼理論,也根本不知道什麼主義,而且他也不相信什麼鬼神之說,他只是踏踏實實地勞動並生活著。類似的人在我們周圍有很多,他們的信仰簡單而真實,那就是活著並快樂著。我們不能指責與生俱來的信仰太簡單,可與其說這種信仰是信仰,不如說它是人的本能。
  • 聖鬥士:黃金巨蟹座其實真的很強,只是迪斯馬斯克讓我們有了錯覺
    但其實聖鬥士系列有好幾部,而以星矢為主角的這一部應該普及面最廣的一部了。每每想起這一部動漫,許多人都會有一個錯覺,那就是黃金巨蟹座太弱了。事實其實並不是這樣,準確的說來,12黃金星座是差不多的,之所以有了強弱差別主要還是聖鬥士自己個人修行的原因。迪斯馬斯克是《聖鬥士星矢》中的巨蟹座黃金聖鬥士。綜合幾部的情況來看,他的戰力確實不高。
  • 中國人沒有「宗教信仰」?《易經》這本書告訴你,我們信的是這個
    ——《周易》很久之前就有西方人就和中國人說,你們沒有信仰。你如果說有,他會問你信仰哪個教?你如果說你不信教,那他就得理了:「你看,我就說你們中國人沒有信仰嘛。」那麼中國人有沒有信仰呢?當然有!華夏五千年文明傳承,如果國人沒有信仰,何談強大的民族凝聚力?但中國人信仰的主力並不是宗教,宗教在中國的發展緩慢,始終沒有形成主流思潮;中國人真正信仰的,是蒼天。
  • 如果真的有如果,也許就沒有後來的我們——評電影《後來的我們》
    在一次次的偶然下,平行線交叉,再平行,故事始終有「然後」。可後來的他們,學會如何去愛了嗎?現在的你,學會如何去愛了嗎?為什麼分手不重要,重要的是分手了還能見面。讓你快樂的人不是我,我肯定不會開心。劇中見清和小曉的愛情是在偶然中產生,也許就就是愛情的奇妙之處吧。兩個人在愛情中為了彼此傾盡所有,小曉知道見清愛好遊戲,攢錢給見清買最好的遊戲裝備,而見清也再努力地改變自己。
  • 我們如何才能保有信仰?神:不要試探人性
    但這是放棄結合背景和其代表的更深刻的,關於東、西文化的思考來看的概括性總結,而《沉默》最具價值的部分,或者說最"危險"的部分是,它在最終甩給我們的是一個沒有"答案",或者說不敢去思考然後得出"答案"的終極拷問:在我們歷經人性的苦難,最需要"神"的時候,他為什麼沉默不語?
  • 我們真的結束了嗎?
    童童收到的小故事愛情這東西真的是難以琢磨,希望這次不是真的結束了......「我們真的就這麼結束了嗎?」這是我給他發的最後一條微信消息,然而是......發送失敗...... 是的,三年零四個月的感情,在我還沒有完全接受的時候,結束了......
  • 神真的存在嗎?宗教有何用?該信仰什麼?祈禱有用?
    神真的存在嗎?宗教到底有何作用?我們該信仰什麼?祈禱真的有用嗎?這輩子該怎麼活?其實,很多神都是人造的。 Made in China;Made in印度;Made in全世界。一,神真的存在嗎?但是話又說回來,信仰真的有用嗎?如果真的能換回一份心安。那也是值了。但其實,這一切的本質,不就是圖個心安麼。
  • 「奇葩」的道教,別人信仰神,我們信仰科學
    天下的宗教無不是強調對神信仰,而科學則是對真理的探索,二者之間不能共存更不相通。但讓人驚訝的是中國的道教卻做到了信仰與科學的完美結合,並且在科學上取得了非凡的成績。道教世界形成與神無關世界上幾乎所有的宗教都認為世界是神創造的,唯有道教認為世界的形成是一個自然的過程,沒有神參與的過程。《常清靜經》中說:「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常清靜經》是道教經典,開篇就點明了天地是因「道」而生,道沒有名字,沒有主觀情感,日月因為它的存在而運行。
  • 鬼神真的存在嗎?有一種觀念至今影響著我們
    在世界各個文明中,鬼神總是繞不開的一個話題,鬼神之說代表了人們對於大自然的一種敬畏,很多文明都有完整的鬼神傳說體系。而在中國,鬼神之說也是由來已久。那麼,鬼神到底是什麼?鬼神真的存在嗎?我國著名學者傅佩榮對這一問題做出了解答。
  • 宗教信仰對緩解心理疾病有幫助嗎?有一類人不適合
    但現實是,解決心理疾病的手段其實非常多,除了藥物治療、心理治療、物理治療、家庭治療外,很多人渴望從宗教得到幫助,那麼宗教具體真的可以幫助我們嗎?我們該如何選取信任宗教呢?這裡我給大家一些啟發吧。我個人其實是沒有宗教信仰的,但我在患病期間長期學習佛學,甚至還一度向幾個佛家師傅學習,不過「宗教」這個概念非常大,甚至一個佛教很多人一輩子都沒學出個什麼結果,所以我這裡只是從心理學以及一些精神醫學角度幫大家梳理一下。
  • 隱私被賣,APP真的在監視我們嗎?
    周鴻禕最近在某節目上說,一些APP會偷偷錄音或者拍照,然後給我們推送喜歡的內容。呸,一定是把順序搞反了,一定是覬覦我的帥氣才偷偷拍照的!APP真的在監視自己嗎?難道APP真的在偷偷拍照?當時QQ瀏覽器出來闢謠,說是由於獲取攝像頭參數觸發了攝像頭導致的,實際上並沒有拍照。由於並沒有石錘,所以也只能是猜測。不過老黑我覺得,想要獲取你的信息,方法多得是,真的沒必要那麼麻煩。
  • 不負信仰不負國家!《重生》何嘗不是我們對人民警察定義的重生?
    、不負信仰、不負國家的決心。悔恨當初沒有讓他把我殺了是嗎?」陳蕊:「可,可你是警察!」張譯:「警察應該死嗎?」陳蕊:「你,你可以打傷他。」秦馳:「如果我只是把他打傷,那就過就是我被他打死。請問我死了你會去道歉嗎?也許你會,但是有用嗎?死面前,多有道歉都是客套。
  • 中國人真的沒有信仰嗎?趙汀陽:中國人的信仰是歷史而非宗教
    長期以來,外國人一直以為中國人沒有信仰?其實中國人的信仰是歷史而非宗教歷史被視為中國精神世界的根本。人們通過有限的歷史去回應精神世界的無限性問題。歷史究竟是如何回應的?不過,周朝自始至終都沒有取消天命的至高地位,而是融入人,繼而強調天人合一,當然如果沒有天人合一的原則,就不可能存在以人應天,更不可能出現人用歷史去應對時間。在此,我們可以發現一個至關重要的真理:歷史雖然是有限,卻依舊能成為一切具有精神意義的根據。因此,歷史的有限性能夠應對時間的無窮性。
  • 我們真的把今天的日子過好了嗎?
    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情以前忙碌的日子,一直沒有空閒。語言越來越少。只有在飯桌上才有交流的眼神。有時寧願面對陌生人,無所顧忌的,展示著人生的另一面。總有羨慕妒忌恨。今天還是一樣沒有把日子過好。春天總是來得很快。我一路戰戰兢兢,不知道什麼時候,羞澀的少女已經變為母親。我的蠢笨,我的愚鈍,絲毫沒有修飾。
  • 人的智慧與信仰有關係嗎?
    人的智慧與信仰有關係嗎?關於這些,網友們眾說紛紜。智慧的含義在頭條提問中,已經說的很清楚了。書面的解釋是:辨析判斷、發明創造的能力。說得深一點就是:腦子對外界信息的處理能力。而這種處理能力是有明確目的性的,即最終指向讓生命體更好的遺傳自身的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