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智慧與信仰有關係嗎?

2021-01-07 懷疑探索者

人類智慧的本質是什麼?人的智慧與信仰有關係嗎?關於這些,網友們眾說紛紜。

智慧的含義在頭條提問中,已經說的很清楚了。書面的解釋是:辨析判斷、發明創造的能力。說得深一點就是:腦子對外界信息的處理能力。而這種處理能力是有明確目的性的,即最終指向讓生命體更好的遺傳自身的基因。

智慧其實是後天誕生的,它主要是指人認識,理解客觀事物並運用知識、經驗等解決問題的能力,包括記憶、觀察、想像、思考、判斷等;是指認識、理解客觀事物並運用知識經驗等解決問題的能力。

什麼是智慧?

不過,智慧也是有先天優勢的。為什麼說智慧有先天的優勢呢?

因為你懂得認識事物併合理的運用,這才是智慧的表現。而這中間的轉化,就有著先天的天賦差距。

而當人們質疑先天因素的同時,其實也忽略了很多後天的因素。

例如,在初中階段,很多理解性的問題在不同的學生中的接受程度存在明顯差異。很多人把這怪罪在先天因素,因為初中還是相對於年輕的階段,更多的是依賴先天的條件,但很多人忽略了小學或幼兒階段的教育,生活方式等。一些孩子樂於觀察事物,所謂「致知在格物」,所以很多時候智慧更多的依賴於後天的觀察、理解。

看了其他的回答中,還有很多佛學的東西,我就不再予以太多的評價了。大家都知道,真正的智慧根本不是依靠信仰。拉丁美洲有一句諺語,叫做:如果你想獲得信仰,就要把理性拋到水溝裡去。由此可見,信仰與理性是對立的。沒有理性的人,又何來的智慧?

智慧的本質,在不同的學科中其實並沒有一個公認的定義。但按照目前科學界的主流觀點,智慧的本質與生物演化有關。生命演化的層次越高,就越依賴智力的進步。可以說,生命演化得更加智慧,就是為了讓生活環境更加有益於自身基因的傳承。

其最典型的外在體現,就是發明創造的能力。

發明創造

一切假大空的所謂「智慧」,例如什麼佛經中的「般若」之類,我們要想明白這些是不是真的智慧,只要考察這兩點即可:有沒有最終推動社會生產力?有沒有有益於人類種族的基因傳承?

如果做不到以上兩點,那也只不過是代表了一種生活哲學上的態度,並非真正的智慧。虛構一些現實中不存在、似乎很奇妙的東西,這並非智慧;讓虛構的東西被發明出來,切切實實地為人民群眾服務,推動社會生產力發展和歷史的進步,這才是真智慧。連發明創造都做不到,也配自吹為智慧嗎?

智慧的高低,與個人的思想體系的修養密切相關。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獨立的思想體系。思想體系就是我們腦海中的知識點的相互聯繫交織出來的一張網絡系統。而智慧的差距並不在於知識量的儲備。

王東嶽

很多時候你會發現,其實同班同學們的知識儲備都差不多,但如果一個人思想體系比較強大,那麼他運用這些知識體現出的智慧就會很高。而某些人,雖然看起來知識很廣泛,比如王東嶽、朱清時這些民科,談起來頭頭是道、天花亂墜,但是不能正確的運用哲學觀,在很多思維方式上出現混亂,所以他們往往會不由自主的牽強附會,把不相干的東西隨意的亂聯繫,只能走進迷信的爛泥潭。這些人,不僅算不得智慧,反而成為糊塗的代名詞。

作者:懷疑探索者

相關焦點

  • 《天道》信仰是什麼?有信仰的人和無信仰的人差別大嗎?
    時代變了,信豐利益至上的人都被社會毒打了,試想一下,這樣的思維在改革開放之初,把中國股市搞得烏煙瘴氣,賺得盆滿缽滿,人是需要信仰,但唯獨不能信仰錢,因為錢本身無用,只有交換和消費的時候,價值才是立體的。霜花漫山林,飄零似客心,早知原是夢,不做醒來人。都說中國人沒有信仰,是真的嗎?
  • 信仰是什麼,你有自己的信仰嗎
    在生活中,有的人說自己有信仰,有的人說自己沒有信仰,有的人在苦苦追求信仰,有的人卻說信仰一點用處都沒有。人們對信仰眾說紛紜,那麼,信仰究竟是什麼?信仰是指人相信自己的幸福從而仰慕幸福。有人說,沒有信仰的人是可悲的,其實,沒有信仰的人是真實存在的,現實中有很多人過著有本能卻沒有信仰的生活,他們並不可悲。本能的幸福追求就可以讓他們生活得很好。而且,現實中有大部分人就是這樣生活的。沒有信仰的人能過得很好,那麼,信仰對人究竟有用嗎?雖然,沒有信仰的人能過得很好,但是我們不能因此來說信仰是虛無的,是毫無價值的。
  • 中國人缺乏信仰嗎?為什麼信教的人很少?
    放眼世界各國,無論是發達的歐美國家,還是相對落後的非洲國家,大部分人都有宗教信仰,這是一種很普遍的現象。但是,中國這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信教的人卻不多。而且在中國歷史上,除了部分少數民族外,從未發生過真正意義上的宗教戰爭,也沒有形成政教合一的政權。
  • 宗教信仰對緩解心理疾病有幫助嗎?有一類人不適合
    但現實是,解決心理疾病的手段其實非常多,除了藥物治療、心理治療、物理治療、家庭治療外,很多人渴望從宗教得到幫助,那麼宗教具體真的可以幫助我們嗎?我們該如何選取信任宗教呢?這裡我給大家一些啟發吧。我個人其實是沒有宗教信仰的,但我在患病期間長期學習佛學,甚至還一度向幾個佛家師傅學習,不過「宗教」這個概念非常大,甚至一個佛教很多人一輩子都沒學出個什麼結果,所以我這裡只是從心理學以及一些精神醫學角度幫大家梳理一下。
  • 我們真的沒有信仰嗎?不,我們有,還很強!
    當時老師說 「沒有信仰的人很可怕,心中沒有敬畏,做事容易沒有底線。她自己現在信仰基督教,感覺找到了人生方向,內心有敬畏感」 當時她言語之間,感覺是她感嘆自己終於找到了信仰的幸運,而且對我們缺乏信仰感到惋惜。我當時聽完,有些許失落,也有些許迷失。但如果是說給今天的我聽,我只會大笑。現在回想起來,可嘆連大學院校的師匠,也如此迷失,那從院校出來的學生,還能不迷失嗎。
  • 聖經有云:你見自以為有智慧的人嗎?愚昧人比他更有指望,何解?
    《聖經箴言》中有這樣一句話,「你見自以為有智慧的人嗎?愚昧人比他更有指望」,何解?我們在社會上、網絡上,都能看到很多這樣的人:他們以自己所持有的專業知識而自傲,以自己的學歷而沾沾自喜,以自己的閱歷自恃,看不起所有沒他閱歷豐富的人,甚至有人直接拿自己的金錢逼迫別人承認他更出色。
  • 深度剖析:信仰耶穌基督的人,真的很有愛嗎
    有一類人,尋求耶穌是為得到平安和好運。耶穌教給人要彼此相愛,但耶穌又給了每個人自由。信仰是自由的,是不被約束的,愛也是自由的。有一些信耶穌的人,可以說夾雜著許多迷信與歪理的邪說。朋友勸他出去工作,他卻說:「我是信神的人,神會給我吃的」。朋友無奈地搖搖頭:「你的神就是給你,也需要你主動去拿啊!難道你整天坐在這兒,所需要的一切就能降到你面前嗎?信仰耶穌的人不都是完美的。
  • 信仰虛幻嗎?科學發展的盡頭,應該就是信仰
    照樣,那些以為信仰與科學相衝突的人,口口聲聲認為有宗教信仰的人是時代的落伍者,不知道自己正染上了時代的流行症,不過是自鳴時髦摩登而已。科學與信仰並不衝突。現在我們要說明科學與信仰各有自己的範疇,兩者性質不同,並不衝突。科學的盡頭,也許就是信仰的開始。
  • 單純、清心的信仰人——我是一個蒙恩的人
    而且就算是工作與世上的人,不也是吃神所栽種的地裡的莊稼嗎?我也是為神工作,吃神地裡出產的莊稼。不是在世上的工作換來食物,世上的工作產生勞動價值,換來食物,那大概是馬克思的思想吧。食物都是賞賜,是神按照自己的智慧在人間進行分配的。錢財也是屬於神的,錢財也是神按照自己的意思分配的。至於世上的工作,也是上帝安排給他們做的。其中一個意思是呼召,一個意思是叫他們受汗流滿面的咒詛,受地上極重的勞苦。
  • 愛因斯坦的信仰是宗教嗎?
    為了解釋概念上的混亂,就有了「相對真理」,如果這樣,經驗認知是有適用範圍的可以理解,那觀念類認知是各自有各自的真理。看來,把真理理解為一種人類認知,只能有相對真理,並且相對真理還只適用於經驗類認知,觀念類認知中即使是相對真理也沒有共同標準,可以說觀念類認知中並不存在真理,他們的真理是各自都在自己的天空下。
  • 《小蘿莉和她的猴神大叔》|「信仰」有高下之分嗎?
    觀影時,我不禁深思,信仰之於我們,到底是什麼?她給到普通民眾的究竟是愛多一點?還是敵對和恨更多一點?宗教派別那麼多,佛教說輪迴,道家尚逍遙,伊斯蘭教只信仰一個真主安拉,到底什麼才是信仰?信仰有好壞高下之分嗎?今天,解讀第二個關鍵詞:信仰。
  • 漢族的北鬥信仰起源於什麼時候?月份的確定和這個有關係
    相對於少數民族較為原始樸素的北鬥信仰觀念來說,漢族的北鬥信仰觀念顯得複雜曲折。自先秦以來,北鬥七星除了自身指明方向的功能以外,隨著國家政治、天文曆法、佔星學和宗教的進化發展而被賦予了多重職能,北鬥信仰的內涵日趨駁雜,北鬥信仰不僅具有自然屬性,而且有了社會屬性。
  • 信仰耶穌的人是因為看到了奇蹟異事,才去相信的嗎
    據《聖經》記載:耶穌復活後的第八天,門徒屋的門戶都關著,耶穌來了,站在中間說:「願你們平安」,然後對多默說:「把你的指頭伸到這裡來,看看我的手罷,並伸過你的手來探入我的肋旁,不要做無信的人,但要做個有信德的人」。多默回答說:「我主!我天主!」耶穌對他說:「因為你看見了我,才相信嗎?
  • 神真的存在嗎?宗教有何用?該信仰什麼?祈禱有用?
    神真的存在嗎?宗教到底有何作用?我們該信仰什麼?祈禱真的有用嗎?這輩子該怎麼活?其實,很多神都是人造的。 Made in China;Made in印度;Made in全世界。一,神真的存在嗎?但是話又說回來,信仰真的有用嗎?如果真的能換回一份心安。那也是值了。但其實,這一切的本質,不就是圖個心安麼。
  • 中國人真的沒有信仰嗎?看了之後,你會有新的認識
    每當看到有人虔誠地信仰一個宗教,或某個神靈的時候,內心不免開始懷疑,真的有神靈嗎? 雖然有很多國民定期去寺廟燒香,或於特殊節日在家燒香擺貢等,但大多數人仍然堅持認為中國人沒有信仰,有的只不過是「臨時抱佛腳」的實用主義。但是問題來了,即使燒香拜佛為了個人利益,「信仰為了實用主義」;那麼,他們信仰的神靈真的不存在?
  • 中國人真的沒有信仰嗎?趙汀陽:中國人的信仰是歷史而非宗教
    長期以來,外國人一直以為中國人沒有信仰?其實中國人的信仰是歷史而非宗教歷史被視為中國精神世界的根本。人們通過有限的歷史去回應精神世界的無限性問題。歷史究竟是如何回應的?與山水有著純粹的切身存在關係的人是漁樵。漁樵為了生計,整日流連於山水之間,這並非是為了脫俗,其實漁樵從事的正是我們常說的世俗之事。山水首先是漁樵的生計,同樣漁樵的質樸也透露著山水智慧。
  • 你知道古代有哪些民俗信仰嗎?帶你探索古代中國的民間信仰
    不過我國各民族的靈魂觀繁簡不一,許多民族相信每個人只有一個靈魂,有些民族相信人有靈魂;哈尼族相信人有十二個靈魂,每種靈魂都有自己的作用。這是萬物有靈信仰的反映。自然神自然神是把自然現象視為神靈並加以崇拜。這也是一種最古老的仰,並且在民間廣為流行。但是並不是所有的自然現象都是神靈,而是與人類有密切關係的自然現象。自然神種類較多,出現早晚也不一。
  • 人一定要有信仰嗎?你為什麼信耶穌?
    談到一個人的信仰問題,常有人問:人一定要有信仰嗎?你為什麼信耶穌?信耶穌究竟有什麼好處?你能否用一句最簡單的話來描述信耶穌的好處?我回答說,如果用一句話來描述信耶穌的好處,那就是:耶穌讓我從螞蟻變成老鷹。
  • 《新世界》中錯綜複雜的人物關係,你理清了嗎?
    賈小朵的死,不但引起了劇中人的廣泛關切,而且引起了觀劇人的廣泛關注,大家都想知道到底是誰殺死了人畜無害的賈小朵。賈小朵的死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同時拉開了《新世界》的序幕,並且也打開了《新世界》中人物錯綜複雜關係的序幕。
  • 它與普通人有關係嗎?
    哲學或者哲學家的思想和我們普通人有什麼關係呢?要明白這個問題還是需要先了解到底什麼是哲學,明白了其內涵自然也就明白了他與我們之間的關係。「哲學」一詞最早並不是一門學科,它出現於希臘文,翻譯過來的意思是愛智慧,智慧當然大家都懂,簡單理解就是主觀處理與客觀之間關係的能力,這就是這門學問的簡單意思,距離我們遠嗎?似乎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