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動的戰場小精靈,從M3到「霞飛」,二戰美國輕型坦克的發展之路

2020-12-17 書劍雜談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美國陸軍認為坦克的主要任務是協同步兵進行進攻,加上當時美國沒有直接的戰爭壓力,美國陸軍的軍費開支被壓低到一個較低的水平,在這種情況下,機動靈活且造價相對較低的輕型坦克,也就成為美國陸軍裝甲部隊重點裝備的坦克。

不過,1938年爆發的西班牙內戰中,BT快速坦克等輕型坦克在實戰中,其薄弱的裝甲已經不能夠很好的保護車組成員的安全。美國軍械局敏銳的察覺到了這種情況,並很快提出了針對當時美國裝甲部隊現役輕型坦克的改進建議。

早期輕型坦克的防禦已顯薄弱

美國軍械局認為,無論是使用全新的特製裝甲板,還是直接提升裝甲厚度,未來美軍裝甲部隊的輕型坦克,最少都應當能夠抵禦12.7毫米重機槍的直接攻擊,這是未來輕型坦克的防護底線。同時,為了能夠對敵方的坦克形成有效打擊,未來輕型坦克的主要武器應當是火炮,而不再是各種機槍。

二戰前美軍的M1輕型坦克,火力就是機槍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陸軍裝甲部隊所裝備的輕型坦克主要有M3系列、M5系列和M24系列等型號,這些輕型坦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為美軍裝甲部隊執行了大量的偵查和作戰任務。為了讓讀者朋友們對二戰時美軍的輕型坦克有更好的了解,本文將以M3系列、M5系列和M24系列作為主線,向各位讀者進行相關的介紹。

從鉚接到焊接——M3系列輕型坦克

M3輕型坦克的誕生和M2輕型坦克有很大的關係,作為當時美國陸軍裝甲部隊中性能最好的輕型坦克,美國軍械局除了在M2輕型坦克的基礎上改進出M3輕型坦克外,還通過簡單放大等方法,以M2輕型坦克為基礎,設計出了後來的M2中型坦克。

M2中型坦克也是由M2輕型坦克改進而來的

1938年年底,美國軍械局正式下令停止已經落伍的M2A3輕型坦克的生產工作,轉而生產以M2A3為基礎升級而來的M2A4輕型坦克。作為M2A3輕型坦克的性能加強版,M2A4輕型坦克安裝了能夠搭載37毫米反坦克炮的新式雙人炮塔,同時車體正前方的裝甲厚度也提升到了25毫米的水平。

美國軍械局在M2A4輕型坦克上進行了諸多新技術的驗證,除了使用大陸公司的W-670-9A型汽油發動機做為M2A4輕型坦克的主動力外,還在部分生產型M2A4輕型坦克上安裝了T-1020柴油機,用於論證柴油發動機取代汽油發動機的可能性。

M2A4輕型坦克

考慮到當時的鉚接裝甲防禦性能已經不足,因此美國軍械局也在部分M2A4輕型坦克上使用了鑄造裝甲。事後的測試也證明了鑄造裝甲在防護性能方面,已經強於當時的鉚接裝甲,不過,因為鑄造裝甲生產更耗工時,因此並未在輕型坦克上大規模使用。通俗的講,此時的M2A4輕型坦克,更像是美國軍械局的一款量產型測試車,專門用來檢驗接下來美國軍械局可能使用的新技術。

使用鑄造車體的M2A4輕型坦克

針對M2A4輕型坦克在實際使用中暴露出來的問題,美國軍械局馬上提出了針對性的改進意見,比如使用全新的M22型組合炮座取代了此前M2A4輕型坦克所使用的M20型組合炮座,動力方面進行了全面升級,同時,其車體正面的裝甲提升到了38毫米的水平。新車在1940年下半年通過了測試驗收,並獲得了M3的裝備編號,M3輕型坦克正式誕生

早期型的M3輕型坦克因為直接使用了M2A4輕型坦克的生產線,所以使用的還是鉚接炮塔。不過,隨著前線部隊對鉚接炮塔防護力不佳的抱怨反饋到美國軍械局,美國軍械局馬上為正在量產中的M3輕型坦克安裝了全新的焊接多邊形炮塔。

量產型的M3輕型坦克有兩種炮塔

在動力方面,因為柴油發動機和汽油發動機都擁有各自的優點,所以量產型的M3輕型坦克也分為汽油發動機和柴油發動機兩個版本。兩個版本的M3輕型坦克也很好辨認,柴油發動機版本的發動機艙蓋兩側的空氣過濾器連接管稍長一些。

柴油發動機的連接管稍長一些

M3輕型坦克還有比較有意思的設計,就是可拋棄式副油箱。因為車體本身的油箱容量較小,汽油發動機版本的M3輕型坦克最大行程只有112公裡,而柴油發動機版本的最大行程也只有144公裡。因此,美國軍械局為M3輕型坦克配備了可拋棄式副油箱。

M3輕型坦克的可拋棄式副油箱

兩個可拋棄式副油箱布設位置在車體發動機艙兩側,炮塔後方,容積各為25加侖,通過防彈膠管和發動機直接連接在一起。在燃料用盡後,車組成員就可以在車內直接解開固定裝置,兩個副油箱會自動脫落。在使用這款可拋棄式副油箱之後,兩種型號M3輕型坦克的最大行程都增加了將近一倍左右。

除了美軍裝甲部隊之外,英軍裝甲部隊也是M3輕型坦克的主要使用者之一。在經過實際使用後,英國人給美國軍械局提了一個建議,希望美國軍械局能夠為M3輕型坦克安裝上一體式炮塔吊籃,這樣車長和炮手就能夠一同操作主炮。此時正好美國新型炮塔吊籃也研製成功,美國軍械局隨即將其加入M3坦克的改進計劃之中。

M3A1使用的一體式炮塔吊籃

新款M3輕型坦克除了使用一體式炮塔吊籃之外,還正式取消了炮塔上的指揮塔,炮塔上加裝了M4型潛望鏡,炮座上也加裝了全景式瞄準鏡,原來車體上布置的2挺7.62毫米航向機槍全部取消,新款M3輕型坦克在1941年正式獲得了M3A1的裝備編號。

在M3A1誕生之後,美國軍械局並未停止對M3輕型坦克的繼續改進。很快,採用一體式焊接裝甲的M3A3輕型坦克在1942年出現。因為採用了一體式斜面焊接裝甲,M3A3輕型坦克的車體內部空間增大,油箱容積也隨之提升。所以,M3A3輕型坦克廢棄了可拋棄式副油箱設計。

使用焊接裝甲的M3A3輕型坦克

從M3基本型到M3A3坦克,美國軍械局的改進措施都比較謹慎。比如一體式焊接裝甲技術其實在1941年就已經出現並應用到其他美軍坦克的生產之中。但是出於穩妥考慮,美國軍械局一直到1942年才開始在M3系列輕型坦克上使用這些新技術,雖然保守了點,但也最大限度的保證了前線部隊裝備的可靠性。

直接以M3系列輕型坦克為基礎而來的升級型號——M5系列輕型坦克

M5系列輕型坦克的誕生和發動機有很大的關係,到1941年初時,因為M3系列輕型坦克的大規模生產,M3系列輕型坦克所使用的星型發動機產能已經不足。在這種情況下,美國軍械局開始尋找新的動力來源,很快採用凱迪拉克汽油發動機的M3E2輕型坦克就誕生了。

使用凱迪拉克發動機的M3E2輕型坦克

當採用凱迪拉克汽油發動機的M3E2輕型坦克開始生產時,美國軍械局也開始嘗試在輕型坦克上使用焊接式裝甲,美國軍械局開始在M3E2的基礎上做更進一步的改進。最終,使用一體式焊接車體的M3E3輕型坦克誕生了,這也就是後來的M5輕型坦克。

M5輕型坦克

在M5基本型獲許進行量產時,M5A1輕型坦克也逐漸成形。和M5基本型相比,M5A1輕型坦克的炮塔進行了加長,以容納最新的車載電臺和其餘備件。此外,M5A1輕型坦克部分後期生產型號還在炮塔側面加裝了裝甲板,在車體側面加裝了裙甲以保護行走裝置。

使用加長炮塔和側裙甲的M5A1

因為後期加裝了額外的車體設備和裝甲,M5A1雖然還掛著輕型坦克的頭銜,但是其整車重量已經達到了15.3噸,原來的窄履帶在地形適應方面出現了一些問題。所以從1943年年初開始,美國軍械局也開始為部分M5A1輕型坦克加裝更寬的履帶,改進後的型號就是M5A1E1。

使用寬履帶的M5A1E1

M5系列輕型坦克可以說是M3系列輕型坦克的整體升級版,M5系列輕型坦克和M3系列輕型坦克最大的不同之處,就是使用了新的發動機和一體式焊接車體,使整體的作戰性能更加的均衡。但從根本上來看,M5系列輕型坦克還是沒能跳出原來M3系列輕型坦克的發展框架。

二戰美國輕型坦克的大成之作——M24「霞飛」輕型坦克

為了取得火力上的優勢,美軍裝甲部隊一直希望能夠讓輕型坦克使用口徑更大的火炮。為了達到這個目標,美國軍械局曾經做出了許多的嘗試,甚至一度搞出了直接在M5輕型坦克底盤上使用敞開式炮塔的M8A1型反坦克殲擊車,但這些嘗試仍然沒有滿足美軍裝甲部隊的使用需要。

M8A1反坦克殲擊車

讓輕型坦克使用大口徑火炮的最大困難在於大口徑火炮的整體重量過大,強行在輕型坦克底盤上使用很容易形成「頭重腳輕」的情況。美國軍械局的M3型75毫米火炮如果在M3底盤上進行開火測試時,甚至需要注意車體與炮塔的角度,以避免翻車。

此時給美國軍械局帶來幫助的是美國空軍,美國空軍為了提升B-25轟炸機的對地攻擊能力,專門為B-25轟炸機研製了一款薄炮管的75毫米火炮,這款75毫米火炮的反裝甲性能不錯,但是整炮重量卻只有180公斤,很適合輕型坦克使用。

T24原型車

很快,美國軍械局就以該款75毫米火炮為基礎拿出了相應的設計方案,原型車被美國軍械局命名為T24。

T24原型車的底盤重新經過了優化設計,車體前部的裝甲厚度為38毫米並採用大傾斜角設計,以此進一步提升車體的防禦性能。此外,為了降低整車重量,使用了結構更簡單也更可靠的扭矩懸掛。原型車在1944年參與並通過了美國軍械局的測試,並在同年6月份獲得了M24的正式編號,「霞飛」輕型坦克正式誕生。

M24「霞飛」輕型坦克

在M24「霞飛」輕型坦克正式定型並開始量產後,美國軍械局開始嘗試在基本型M24輕型坦克上加裝其他已經成熟的裝備,改進的重點之一就是為M24輕型坦克安裝地面適應能力更好的履帶,除此之外,美國軍械局還給M24輕型坦克換過好幾款機槍座。

M24「霞飛」使用過的幾款履帶

M24輕型坦克改進程度較大的一款是M24E1,M24E1最主要是使用了R975型汽油發動機,並為其75毫米火炮安裝了雙控炮口制退器。而隨著戰局已定,戰爭結束之日遙遙可期,美國軍械局也就再也沒對M24「霞飛」輕型坦克進行更多的改進了。

「霞飛」是二戰美國輕型坦克的大成之作

「霞飛」輕型坦克無疑是二戰美國輕型坦克的大成之作,無論是其高達56公裡每小時的急速還是那門足可以和中型坦克對陣的75毫米火炮,都令「霞飛」輕型坦克成為二戰美軍裝甲部隊中一款讓人過目不忘的優秀裝備。

總結——厚積薄發的發展之路

縱觀二戰美國輕型坦克的發展之路,「厚積薄發」是對其最貼切的形容之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初,在前線部隊急需作戰裝備的情況下,美國軍械局並沒有從頭開始研製一款全新的輕型坦克,而是直接在原有的M2A4輕型坦克的基礎上,快速推出M3系列輕型坦克和M5系列輕型坦克供前線部隊使用。

M24的研發成果並不是一蹴而就的

在M3系列輕型坦克和M5系列輕型坦克大規模量產的同時,美國軍械局採用快速驗證的方式,在量產車上對新型發動機、懸掛、履帶、火炮等關鍵設備進行研發和測試,在相關領域快速積累了大量經驗。而這些經驗,都為M24「霞飛」這款「戰場精靈」的出現奠定了基礎。

從這方面來看,二戰期間美國輕型坦克發展之路,也可以說是一條務實、有效的坦克發展之路。美國軍械局此後也將這種工作方式帶到戰後其他美制坦克的研發工作中,並取得了相當的成績。

相關焦點

  • 二戰中最好的輕型坦克,M24霞飛坦克,曾擊毀過虎式坦克
    二戰,不僅是重型坦克的戰場,輕型坦克也有自己的作用。在對付工兵,碉堡和支援時,輕型坦克的作用就被體現出來了。今天小編就來講講二戰中最好的輕型坦克,M24霞飛坦克。M24霞飛坦克是20世紀40年代美國通用汽車卡迪拉克分公司研製的一種輕型坦克。
  • 作為傳統的炮塔式坦克,M24霞飛輕型坦克的綜合作戰效力如何?
    1943年3月,美國統帥部授命通用工業公司研發新一代主戰輕型坦克,這便是活躍二戰歐洲戰場的M24霞飛坦克。其實,之所以美軍換裝新型坦克,主要是早期的M3和M5斯圖亞特輕型坦克已經明顯不具備和同類型德軍三號乃至四號中型坦克進行火力、防護的正面對抗。
  • 鑽進M24「霞飛」輕型坦克 通過《租借法案》來到蘇聯的測試樣車
    今天,我們將來到烏拉爾礦業和冶金公司(UMMC)軍事裝備博物館,這裡收藏著大量的坦克和裝甲車輛。我們將跟隨這裡的工作人員尼基塔·克魯蒂科夫,鑽進這輛美國M24「霞飛」輕型坦克內部一探究竟。M24以「美國裝甲兵之父」阿德納·霞飛將軍命名,而其性能在當時同類型號中非常出色,被譽為「二戰中性能最出色的輕型坦克」。
  • 鑄劍為犁,二戰M3斯圖亞特輕型坦克打造的除草車
    二戰結束後,戰場上除了一片片廢墟等待覆員,還留下了數以萬計的坦克,這些在大戰中以流水線批量生產的坦克幾乎將造價壓到最低,以至於對美國這樣的原產國來說已經不值得將它們運回去了,而且運回去也沒什麼用。
  • 面對二戰時的歐洲戰場,美軍也沒有放棄輕型坦克,全是自信惹的禍
    就拿美國為例,不管是在西線戰場還是太平洋戰場,都曾經大量使用輕型坦克,從斯圖亞特到霞飛,均在戰場上不斷出現。一戰結束前後坦克的輕型化坦克誕生之初,就是為了突破敵人的防禦工事,裝甲是最重要的一項屬性,其次就是火力,這也間接地反映在了坦克的體型上。
  • 坦克世界閃擊戰手遊雜談 「王牌輕坦」M24霞飛輕型坦克
    在遊戲中,我們常常需要攻擊移動中的坦克。但移動速度快,且車身小巧的坦克最不容易被擊中。因此這種類型的坦克戰場生存率最高。今天小編就向大家介紹一款這樣的坦克,它被譽為「王牌輕坦」,速度快、火力猛、裝甲防護能力強,是二戰時期最強的輕型坦克。這款坦克便是著名的M24霞飛輕型坦克。
  • 凱迪拉克的M24霞飛,裝甲能被機槍擊穿,卻是二戰最優秀的輕坦
    二戰打響前,美國陸軍的重型裝備進展趨於停滯。儘管在1920年後新的裝甲作戰理念被不斷提出,亂成一鍋粥的裝甲部隊仍然停滯不前。1939年後,改變了這一局面的人出現了:他就是"美國裝甲兵之父"霞飛少將。輕型坦克這一條線更是令人感到無言以對:這些輕型坦克的裝甲極薄、車體空間不大,卻往往能在車體正面配備2挺航向機槍。炮塔內置1挺同軸機槍,頂置1挺高射機槍。而主裝備卻只是一門37毫米小水管。儘管前線有不少"謝爾曼"頂著,但為了伴隨M3半履帶車作戰,美國陸軍高層認為,在仍然需要保留一定量的輕型坦克,從而將"謝爾曼"集中到當時頻頻爆發的裝甲對抗中。
  • 霞飛坦克:凱迪拉克製造,輕坦之身擊敗虎式,給大哥潘興報了仇
    1945年2月25日,一輛剛剛投入西線戰場的美軍M26潘興坦克被虎式坦克擊毀在了埃爾斯多夫地區,這輛被美軍寄予厚望的虎豹獵手首秀即遭敗北。有趣的是在同一天,美軍第四裝甲團的M24霞飛輕型坦克在多爾馬根地區利用機動擊毀了兩輛近距離遭遇的虎式坦克,最終大哥丟的面子還是被小弟找了回來。
  • 二戰太平洋戰場後期英國的瓦倫丁輕型坦克日本戰車噩夢
    說到二戰初期的的太平洋戰場,由於日本突然發動南下作戰計劃,在毫無預兆的情況下偷襲了美國珍珠港和太平洋的南亞地區,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緬甸,泰國,紐幾內亞。而英國當時的第7裝甲旅配屬的坦克,是巡洋系列A13坦克,十字軍坦克等,瓦倫丁輕型坦克,但這些裝備還沒有抵達前線,就接到了英國方面邱吉爾下達全面撤退命令,為什麼英軍突然撤退呢,這就是要涉及到當時英國人的立場和利益方面,英國人放棄緬甸退守印度,把爛攤子交給中國軍隊殿後,他們就可以立刻把在緬甸的資源和海外僑民等集中撤回到印度,以確保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緬甸的失守對我們是生死攸關的,而對英國人來無非是一個海外殖民地失去而已
  • 巴西魔改二戰M3斯圖亞特輕型坦克,戰鬥力翻幾倍仍然落後
    M3A1斯圖亞特輕型坦克是二戰時著名的武器裝備,作為一款二戰早期的坦克,它在二戰後期就已經落後,連一些輪式裝甲車都能和它打個平手,戰後主要裝備在第三世界國家或個別地區,巴西就裝備不少,而且幾十年後還對它們進行了現代化魔改。
  • 二戰美國M3輕型榴彈炮,專為空降兵打造,步兵卻率先裝備
    空降部隊在二戰前初露苗頭,那個時候研究專門為空降兵使用的輕量級武器裝備,就已經是軍工企業一個獨立的課題,美國在1941年開始組建空降部隊的時候,研製專門的空降部隊重武器也被提上日程。1943年,M3輕型榴彈炮開始量產並投入部隊服役,火炮重量只有1130千克,比二戰時不少榴彈炮更輕,適合飛機空運;配發的彈種有榴彈、發煙彈、穿甲彈和練習彈,發射M1式榴彈時,炮口初速度311米每秒,最大射程約7500米。
  • 二戰德軍神秘四號坦克殲擊車西線諾曼第戰役
    說到二戰時期德國坦克殲擊車,德國和蘇聯殲擊車對比英國和美國的坦克殲擊車存在著很大的差別,蘇聯和德國坦克殲擊車都統一都沒有炮塔,而是直接把主炮安裝在了底盤上面,然後在增加的附加的裝甲提高防護力,起初德國就把三號坦克的底盤改成突擊炮,突擊炮東線戰場早期殲擊車的名稱,包括蘇聯SU系列突擊炮和自行火炮期初設計都是為了掩護步兵進行戰場進攻而設計的
  • 火力才是王道:從M7到M41,二戰美軍中小口逕自行火炮進化之路
    而其實在二戰期間,美軍在戰術上更加側重於各種火力配置齊全的一線平推,在美軍將領的心中如何在減少己方傷亡的前提下取得戰事的勝利才是重中之重。 於是在這種思想下美國基於已有的坦克平臺研製出了各式各樣的自行火炮,其種類之繁多堪稱二戰一絕,今天我們就來講講二戰美軍中小口逕自行火炮的進化史。
  • 帝國裝甲軍的崛起:淺談二戰前日本坦克的研發之路
    引言日本第一次接觸坦克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後期,坦克在歐洲戰場上的表現,開始吸引這個亞洲強國的目光。伺候日本軍隊統一將坦克稱作戰車,坦克部隊也稱作戰車部隊,日本陸軍也踏上了裝甲部隊的發展之路。日本戰車部隊1938年,日本開始生產並裝備97式中型坦克,其戰鬥全重只有15噸,只相當於別國的輕型坦克,但這種坦克產量達到了1500輛,是日本在二戰期間使用最成功的坦克了。
  • 唯一「登陸」美國的日軍坦克,到了太平洋就剩下95式輕型戰車了
    ——雨果(法) 文章分類|歷史奇文 文章字數|2956字,閱讀約6分鐘 二戰期間,日軍裝備的95式輕型坦克取代了89式中型坦克和94式輕型坦克,幾乎成為日軍擴張的主力坦克類型。
  • 二戰日軍坦克有多小?蘇軍繳獲94式輕型坦克後,發現鑽不進去
    在二戰中,坦克作為各個工業強國的工業巨獸成為了戰場上的絞肉機,特別是在歐洲戰場各國先進的坦克大規模集群化作戰,各類型的坦克成為主角,這樣的鋼鐵巨獸在歐洲戰場上的各個角落裡用主炮宣洩戰爭的欲望。而在東方戰場,作為主角卻在當時還是農業國家的中國,坦克是無法觸及的。
  • 二戰1944年諾曼第戰役的法國坦克擋住了盟軍三天三夜
    這些坦克型號非常複雜其中裝備數量較為多的一款是法國的霍奇基斯主戰坦克,法國霍奇基斯輕型主戰坦克是二戰初期法國裝甲部隊,裝備數量最多的其中一個型號坦克,其最高時速只有20公裡每小時,裝備有一門37毫米21倍徑坦克炮,其正面裝甲40毫米,但引擎部位側面分別是12毫米到25毫米左右,就是這個缺點導致法國戰役期間,被德軍的二號坦克完虐,德軍二號坦克通常會依靠機動優勢快速移到法軍霍奇基斯
  • 坦克世界閃擊戰手遊雜談 「戰場偵查專業戶」九五式輕型坦克
    在坦克世界閃擊戰中,輕型坦克一般執行戰場偵查任務,從而確定對方各種坦克的位置,從而為我方坦克順利展開攻擊提供保障。但是在大多數的偵查任務中,由於輕型坦克裝甲防護力弱,火力不夠強大,特別容易受到攻擊,戰損率是非常高。但有一款坦克由於它的車身小巧,機動性能高,即便在偵查任務中被對方發現,也很難被擊中。
  • 《3D坦克爭霸2》帶你重回二戰戰場
    以二戰歷史為背景的坦克載具類射擊手遊《3D坦克爭霸2》不刪檔測試即將開啟,敬請期待!快節奏坦克對戰手遊締造者,隨時隨地開黑,暢享射擊新體驗,3分鐘玩一盤坦克大戰!《3D坦克爭霸2》是一款以二戰歷史為背景的坦克射擊手遊,遊戲高度還原二戰中的坦克和戰爭場景,力求帶給玩家最火爆最真實的二戰戰爭體驗,帶你重返二戰戰場!
  • 圖說:蘇軍裝備的美國M3中型坦克「七兄弟之墓」戰鬥力如何?
    二戰中,根據租借法案,蘇聯獲得了不少的M3格蘭特/李中型坦克。這種美國研製的坦克讓蘇軍及時得到重型裝備,才得以在最艱難的時刻頂住德軍進攻。這種坦克車體右側有一門75mm榴彈炮,炮塔上有一門37mm加農炮,炮塔頂部還有一個可以單獨旋轉的小機槍塔,配備一挺7.62mm機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