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有專業的醫生為你講述健康知識、急救知識、以及手術麻醉的那些事兒,請點擊右上角「關注」哦~
解剖學是醫學專業不可或缺的一門學科,也是所有學科中最基礎的東西。對於每一位醫學生來說,解剖學都是一項巨大的挑戰。如果你膽子大的話,那倒還好,在第一次解剖時也不會有什麼困難。可對於那些膽子小並且暈血的孩子們來說,解剖是一項巨大的挑戰。
可是學醫哪有不接觸解剖的?如果你對人身體上的肌肉骨骼都不了解,還怎麼成為一名好的醫生?還有的同學心腸比較軟,對於實驗用的小兔子之類的動物下不去手。當時我們老師是這樣對我們說的,一位小動物在不知不覺中先出自己的生命,卻能夠幫助到許多醫學生學習到更多的專業知識,這也可以稱之為是一種功德。
也有很多醫學生在學習解剖課程初期時,會感到噁心、反胃,吃不進去肉食。其實這種現象是十分正常的,也是比較常見的。在這種時候,你可以在口袋裡面裝一些酸性食物,比如山楂、酸梅等。酸性食物可以有效的緩解自己的不適感。當然,在外出旅行時,如果發生暈車的狀況,我們也可以採用吃酸性食物的方法。
下面我講一下我第一次進解剖室的經歷吧。在我的印象中,第一次解剖沒有那些學長學姐說的激動,也沒有學長學姐們說的那麼可怕。在上課之前,老師也告訴我們說不要讓我們吃早飯。前幾屆有的學生會有暈倒、嘔吐的現象,讓我們一定要做好心理準備。
最後,當我真的去了結果實驗室後,我的第一反應就是福馬林的味道好濃。然後,在實驗室的正中央擺放著一位大體老師。因為是第一次去解剖實驗室,我們還不能自己動手解剖,只是看老師示範。在白布掀起的那一瞬間,心裡除了害怕,更多的是震撼吧。第一次實驗也是我第一次見到死者。老師告訴我們說,大體老師是我們醫學生涯中的第一位患者。
等到第二次去實驗室的時候,就需要我們自己上手解剖了。因為大體老師是十分稀有的。解剖時我們15個人分到了一具屍體,每一個人只能解剖自己那一邊的。在解剖過程中,基本是流著淚進行的,因為味道實在是太嗆鼻了。雖然實驗室也有排氣扇,但是那個好像並沒有什麼用途。
再後來我就去醫院實習了。雖然在醫院裡也可以看到屍體,但是心理感受卻不太一樣。在學校裡見到大體老師,心裡更多的是尊重與崇敬。但是在醫院裡看到屍體 心裡更多的是哀傷與無力。
記得有一次,急診室送來一個六歲的小男孩兒。那個小男孩兒有先天性心臟病,救護車送來的時候心跳已經停止了。送來之後,儘管醫生做了許多搶救措施,但依然沒能將小孩救活。孩子的父母就在一旁默默地流淚。那孩子出生的時候,醫生就告訴他們,孩子有先天性疾病,可能活不久。小孩兒的父母也每天小心翼翼地撫養著孩子,可終究孩子還是離開了。
看到這樣的場景,我在一旁悄悄地摸眼淚。我的帶教老師看到後,過來跟我說,這種現象是十分常見的,一定要學會適應。我們可以感性的悲傷,但是一定要理性地學習。
迄今為止,我十分感謝當初的大體老師。他們是我們醫學生道路上的無語良師,也是我們接觸的第一位患者。我記得,在解剖完第一位大體老師後,看到家屬留給我們的一封信。忽然覺得,大體老師從一具沒有生命的屍體變成了立體真實的形象。
麻醉MedicalGroup原創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