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澱疾控理化檢驗科實驗室持續不斷提高安全監管水平

2021-01-09 身邊24小時

2020年理化檢驗科進行了實驗室恢復資質的工作,實驗室安全是其中的重點內容。實驗室裝修期間,隨著國家和地方對實驗室安全越來越重視,出臺了很多有關儀器設備安全、廢棄物處理、安全評價等實驗室相關標準。我們在實驗室恢復過程中,不斷地收集、學習、領會並執行各部委的相關標準、規範文件,並依法依規履行安全監管責任,嚴格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加大安全生產規範化管理力度。在此基礎上,根據最新的要求,我們開始了危險化學品庫房的升級改造。12月22日衛健委相關同志實地檢查了理化實驗室的安全生產和安全隱患。12月23日對實驗室內的安全隱患進行了排除,同時也上報了需要外部維修的部分隱患。理化檢驗科將不斷進行實驗隱患排查治理,突出關鍵環節和要害部位的監管,及時補齊短板,精準防範化解各類風險隱患,夯實安全基礎,持續推進安全標準化建設。【來源:北京市疾控中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區疾控中心迎接北京市核酸檢測實驗室質量安全專項督導檢查
    近期,北京市相關部門部署了接收集中隔離點外送樣本的新冠核酸檢測實驗室質量安全專項督查工作。2021年1月5日,區疾控中心微生物檢驗科作為門頭溝區集中隔離點外送樣本的新冠核酸檢測機構,接受北京市質控中心的督導檢查。
  • 海澱疾控中心理化科參加飲用水中鉛實驗室間比對考核
    為有效了解飲用水檢驗檢測能力,不斷提升科室檢測水平,10月23日理化科參加了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環境與健康相關產品安全所組織開展的疾控系統實驗室間比對考核工作。【來源:北京市疾控中心】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 瑞安市疾控中心檢驗人員:與病毒「面對面」較量
    但有市疾控中心微生物檢測實驗室檢驗員不僅每天都與病毒「面對面」,還要把它們研究清楚,給出「身份」報告。新冠肺炎病例確診之前,疑似樣本要經過層層檢驗,其中最重要的一環就在市疾控中心,微生物檢測實驗室出具的檢測報告是確診與否的重要依據。新型冠狀病毒檢測組雖然不在臨床一線,卻是直面病毒的「幕後戰士」,承擔著全市疑似病例樣本的檢測任務。
  • 海澱區疾控中心微生物檢驗科針對轄區愛滋病及梅毒檢測點檢驗人員...
    為進一步落實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下發的「全國愛滋病檢測技術規範要求」,切實加強海澱區愛滋病及梅毒檢測點實驗室質量管理工作,落實愛滋病及梅毒檢測生物安全培訓,擴充愛滋病及梅毒檢測點實驗室對確證技能了解,做好2020年愛滋病防控工作。
  • 奮戰在疫情最前線的疾控「天團」
    在我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一線還有這樣一支隱匿的隊伍,作為全市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的主陣地,疫情剛開始的時候,全市只有市疾控中心一家檢測單位,標本量大、任務繁重,市疾控中心樣本檢驗組第一時間行動,開足全部馬力開展病毒核酸檢測。 生命重於泰山,時間就是生命。早一分鐘開展核酸檢測,早一分鐘拿到檢驗報告,就能早一分鐘採取防控措施。
  • 臨沂市疾控中心季聖翔:病毒"捕手"每天只睡3小時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有這麼一群人,默默無聞,每天與病毒打交道,身著厚重的三層防護服、雙層手套、N95口罩和防護面罩……他們是臨沂市疾控中心微生物檢驗科團隊,他們以堅定的信念和嚴謹負責的工作態度,與病毒「面對面」較量,守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今天,為您講述臨沂市疾控中心微生物檢驗科季聖翔科長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與病毒鏖戰的故事。
  • 3年全面建成疾病防控網絡,縣級疾控機構全建生物安全二級實驗室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琳12月16日,記者從《濰坊市關於健全完善公共衛生體系的實施方案》的情況介紹發布會上獲悉,濰坊在提高應對公共衛生領域的突發能力和應急處置能力方面作了重點部署,《實施方案》也做出了明確的安排,
  • ...改委發布:公共衛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設方案 每省至少有一個P3實驗室
    方案提出,實現每省至少有一個達到生物安全三級(P3)水平的實驗室,每個地級市至少有一個達到生物安全二級(P2)水平的實驗室。太極實業控股子公司多次中標生物安全P3實驗室。深桑達A擬購買中國電子系統技術有限公司96.72%股權。後者旗下公司承建的國內首家人用P3生物醫藥生產車間項目順利完成交付。
  • 實驗室廢水處理裝置
    中環清源:實驗室汙水處理設備廣泛應用於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醫療機構、生物製藥、疾控中心、環監、產品質檢、藥品檢驗、血站、畜牧、醫院、企業等實驗室、化驗室汙水處理,經過處理後汙水達到汙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中三級標準
  • RELX悅刻理化實驗室通過CNAS認可
    "通過CNAS認可,意味著悅刻理化實驗室達到了相關國際認可標準,這是對悅刻理化實驗室在科研創新、產品研發和產品安全檢測等方面技術能力的高度認可。"RELX悅刻聯合創始人、科學研發及供應鏈負責人聞一龍向記者表示。
  • 區疾控中心新大樓選址完畢,未來實現突發1小時快速反應和處置能力...
    按照規劃,到2030年,區疾控中心將實現全區範圍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1小時快速反應和處置能力,實驗室檢測參數達到630項,區內甲乙類傳染病報告發病率和重大慢病過早死亡率維持在較低水平。16個功能實驗室 建設示範性基層疾控中心據悉,項目選址於元江路都市路醫療用地,地面以上建築面積約2.6萬平方米,可滿足按區域常住人口數核定疾控工作人員編制辦公及中心日常運行需要
  • 東莞市衛生健康局:增加疾控人員配置 補齊公共衛生短板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把進一步提升公共安全保障水平擺在突出位置。明確要加快補齊公共衛生短板,完善重大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機制,建立科學系統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加強市鎮兩級疾控機構、隊伍和能力建設。6月11日下午,市衛生健康局局長葉向陽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該局正推動理順市鎮兩級疾控機構的關係,增加疾控人員配置,補齊公共衛生短板。
  • 江門疾控「十二時辰」:全天不打烊,輪班檢測
    丑時 1:00-3:00 ◎實驗室 「要準確且及時發出檢測結果」 到了凌晨,位於江門市疾控中心檢驗樓二樓的實驗室還是燈火通明。
  • 萬盛區疾控中心開展 「防病•監測」知識競賽
    為進一步激發疾控中心全體幹部職工的學習熱情,增強團隊協作,提高專業素質。9月16日,區疾控中心開展了 「防病·監測」為主題的知識競賽活動。此次競賽共有美沙酮門診、行政後勤、疾控科、檢驗科、監測科五支代表隊參賽。比賽題型分單選、多選兩種。比賽方式由必答、搶答、實事求是、風險四個部分組成。
  • 健全公共衛生體系上海出重舉:市疾控中心新建工程開工,目標成為...
    摘要:坐標虹橋,這裡將成就具有國際先進水平、開放共享的公共衛生基地。市疾控中心新建項目效果圖一場新冠肺炎襲來,一次城市公共衛生體系「升級賦能」持續跟進。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超大型城市公共衛生安全「防火牆」正在不斷加固。今年4月,上海出臺《 關於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健全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的若干意見》(簡稱「若干意見」),提出至2025年建設成為全球公共衛生最安全城市之一。若干意見落地大半年,上海城市公共衛生安全再出重拳舉措——今天上午,上海市疾控中心新建工程項目正式啟動奠基。
  • 2021年第十七屆中國(廣州)食品安全檢測技術高峰論壇啟動
    食品安全直接關係著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不斷健全監管機制、堅決守住安全底線、加快推進智慧監管、推動構建地方食品安全文化工程、完善監管協調機制,謀劃十四五新開局,實現新突破,布局食品安全監管十四五規劃乃重中之重。   為切實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安全感、幸福感,讓群眾買得放心,用的放心,吃的放心。
  • 成都一檢驗實驗室每日可檢測千份新冠病毒核酸樣本 如何避免「假...
    凡小東 封面新聞記者 楊金祝2月27日,記者從成都高新區獲悉,近日,天府生命科技園入駐企業成都珀金埃爾默醫學檢驗實驗室通過成都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和成都市疾控中心專家組檢查與驗收,具備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條件,並已做好開展大量檢測新冠病毒樣本的準備工作
  • 一切為了護佑人民生命健康——德州市疾控中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
    疫情之初,市疾控中心實驗室作為全市唯一具備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能力的實驗室,對全市37例患者進行了實驗室確診,對疑似樣本進行覆核,為患者救治、密切接觸者篩查發揮了「一錘定音」作用。市疾控中心狠抓檢測能力提升,以核酸檢測能力提升為疫情防控奠定基礎。
  • 中國疾控中心慢病中心
    來區調研慢病防控工作華龍網訊 (記者 劉鳳蓮)近日,中國疾控中心、慢病中心辦公室主任蔣煒一行來到安瀾鎮衛生院,調研了慢病防控等工作。調研組一行來到安瀾鎮衛生院後,實地查看了安瀾鎮衛生院全科醫生團隊籤約服務和醫院信息管理系統(HIS系統)與中聯基本公共衛生工作平臺的互聯互通情況,聽取了醫院相關負責人關於慢病信息化建設及全科團隊籤約服務工作開展情況匯報,並就慢病信息化建設和全科團隊籤約服務工作的相關環節、未來發展方向等方面進行了座談和深入的交流。
  • 湖北開展「疾控大培訓」,援鄂疾控隊培養一支不走的隊伍
    國家衛健委聯合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開展為期一周的疫情防控 " 疾控大培訓 " 活動。3 月 22 日上午,進行了全省統一的師資培訓。  按照中央指導組的部署要求,湖北將進一步促進社區防控關口前移、重心下沉,提高社區防控水平,增強疾控系統抗擊疫情的能力,為當地培養一支不走的公共衛生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