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WTO前總幹事拉米:機制問題才是WTO無法運作的真正原因

2020-12-15 新浪財經

來源:第一財經

世貿組織(WTO)面臨多重危機,除上訴機構停擺之外,新總幹事甄選一事也無法按時舉行。

原定於11月9日在日內瓦WTO總部召開的總理事會特別會議已被推遲,且目前尚無重新召開該會議的具體時間。

紐西蘭駐WTO大使戴維·沃克(David Walker)在向WTO各成員方通知會議推遲的決定時表示,原因是「健康狀況和當前事件」。

目前,與其他163個WTO成員方在WTO總幹事問題上未能達成共識的,是美國代表團。此前在10月28日,WTO方面宣布,在同所有駐WTO代表團磋商後,各方最有可能達成共識的候選人,也是最有可能成為WTO第七任總幹事的候選人,是來自奈及利亞的前財政部部長恩戈齊·奧孔喬-伊韋阿拉(Ngozi Okonjo-Iweala)。

WTO同時表示,對於WTO擬推薦奧孔喬-伊韋阿拉任總幹事一事,美國表示將繼續支持另一位候選人、來自韓國的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通商交涉本部長俞明希,並直接表示無法支持奧孔喬-伊韋阿拉。

面對未來有可能出現的變局,WTO將如何進行改革?全球貿易又將面對何種變局?

近期,在由全球化智庫(CCG)主辦的「第六屆中國與全球化論壇」期間接受第一財經記者獨家採訪的WTO前總幹事拉米,對WTO在軟體和硬體方面的改革均作出展望。他表示,(如果當選)拜登將會回到談判桌前,試圖通過談判找到必要的一致性。

WTO有兩個問題

第一財經:面對目前WTO所面臨的重重危機,你認為改革重點應當聚焦何處?

拉米:我認為WTO有兩個問題:第一個是WTO的軟體問題,第二個是它的硬體問題。

通常,專家、外交官、知識分子的注意力大多在軟體部分,也就是規則(rulebook)。WTO是關於全球貿易規則的組織,是在確保開放貿易的好處的同時,又具有公平競爭的環境。我認為未來幾年會有(改革)軟體方面的議程,因為在相當長的時間裡,規則都沒有過調整。譬如,那些與數字貿易的規則有關、與進一步公平競爭的國家補貼的準則有關的方面。

WTO在硬體上也有很大問題。WTO的機制(machinery)已經很老了:在很多方面,這是一種「中世紀」的組織,成員方決定一切,而秘書處什麼也不決定。這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現代社會中,一個國際組織不僅是一個組織,更是一個機構,有必要重新平衡決策系統、提案的制定方式、審議方式和討論方式。我認為這個問題是一個機制問題。

但有時,機制問題才是事情無法運作的真正原因。我認為我們應該更加關注這個問題,儘管我認識到,如果進一步擺脫這種由成員方驅動的口號,我們就會引起外交界的注意或者惹惱商業界,但我認為,我們必須時常做好準備。

通過談判找到一致性

第一財經:考慮到美國政局有可能的變化,這對全球貿易的未來有什麼影響?

拉米:現在的好消息是,當川普政府試圖破壞、損害和使WTO癱瘓時,(如果拜登能當選)拜登將回到談判桌上,試圖通過談判找到必要的一致性。這就是所謂軟體方面的改革。

第一財經:在過去四年中多邊主義遭受質疑,未來在此方面,全球是否能夠回歸正軌?

拉米:關於多邊主義,我完全同意它是一種方法而不是一種制度。制度是法律基礎設施和機構,在多邊法則下使得國際關係可以運行。我們必須超越將多邊主義理解為某些國家合作的層面,轉向我所說的諸邊主義(plurilateralism),即把多邊主義擴大到主權和國家之外。我指的是企業、非政府組織、大型學術機構、區域、城市,它們現在也是國際體系的利益攸關方。

因此,我們必須使國際合作不再被壟斷,並為其他國家開闢道路,使它們能夠更有針對性地結成聯盟,這種聯盟可能不是永久性的,但卻能取得一些成果。而我們知道,過去幾十年來,由於各種原因,多邊體系已經達到了這樣的目的。

相關焦點

  • 新任WTO總幹事甄選開始,最終獲勝者將來自非洲?
    不過,也有觀點認為,WTO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即總幹事的職位在發展中經濟體與發達經濟體之間輪換,現任總幹事阿澤維多來自巴西,這意味著他的繼任者將來自一個發達經濟體。五步甄選程序當地時間5月14日,阿澤維多宣布,基於個人原因,將在任期結束前一年卸任。
  • 只等美國滿意,WTO總幹事確定空缺到拜登上任後
    WTO(世界貿易組織)總幹事職位自巴西籍阿澤維多(Roberto Azevêdo)8月31日提前1年離任後,持續懸缺,下周三(16日)起為期2天總理事會本被認為 要補選,但WTO已通知各會員國,遴選新任總幹事不在議程中。
  • 阿澤維多提前卸任,後新冠疫情時代誰來掌舵WTO?
    這是使我們遠離叢林法則盛行的世界的原因,至少在貿易方面如此。」  日內瓦當地時間5月14日世貿組織(WTO)總幹事阿澤維多宣布,他將提前一年於今年8月31日卸任,將他的第二個任期縮短了整整一年。  到今年8月阿澤維多將完成他7年的WTO總幹事職務。值此之際,他卻做出了提前卸任決定,他在5月14日的全體視頻會上表示,他並不是輕易做的這個決定。
  • WTO「新掌門」:歐洲已現四名潛在候選人 首位提名候選人會中文
    但也有觀點認為,WTO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即總幹事的職位在發展中經濟體與發達經濟體之間輪換,現任總幹事阿澤維多來自巴西,這意味著他的繼任者將來自發達經濟體。五步甄選程序當地時間5月14日,阿澤維多宣布,基於個人原因,將在任期結束前一年卸任。
  • 王輝耀:全球抗疫合作 WTO應發揮更大作用
    日前,世界貿易組織(WTO)總幹事阿澤維多和世界衛生組織(WHO)總幹事譚德塞發表共同聲明強調,WTO和WHO將攜手努力確保重要醫療物資等抗疫產品和服務正常跨境流動。這在貿易保護主義、封閉主義等逆全球化趨勢加強的背景下,為全球抗疫合作發出了重要的積極信號。
  • 中國放棄WTO銀聯案上訴 VISA入場
    專家組認為,中國在電子支付方面的有關規定違反了《服務貿易總協定》中的國民待遇原則,損害了申訴方美國基於條約的利益,進而建議WTO爭端解決機制要求中方糾正其行為。   原因   有序開放的時機已成熟   中國為何放棄就WTO銀聯案進行上訴?
  • 到處退群的川普突然「醒悟」:WTO有錢賺,美國人必須當老大
    代理總幹事難產 世貿組織的總幹事阿澤維多此前已經宣布,自己會辭去總幹事一職,雖然距離職位到期還有1年多的時間他本人給出的解釋是,疫情背景下,世貿組織能起到的作用不大,即使擔任總幹事,也不能做出多少改變。 雖然疫情是給經濟運行帶來了諸多困難,但這也絕不會是阿澤維多退出的唯一原因。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美國從中作梗,比如在上述機構問題上,美國就打亂了世貿組織的工作節奏,阿澤維多恐怕也是受不了美國人的所作所為,乾脆辭職不幹算了。
  • ...組織總幹事候選人、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通商交涉本部長俞明希
    新華社首爾9月2日電  專訪:世貿組織需修復三大支柱——訪世貿組織總幹事候選人、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通商交涉本部長俞明希  新華社記者耿學鵬 田明 陸睿  世界貿易組織總幹事候選人、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通商交涉本部長俞明希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
  • IAEA前總幹事天野之彌回憶錄出版
    去年以72歲高齡去世的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前總幹事天野之彌的回憶錄出版。書中坦率記述了在經濟方面歷盡艱辛的少年時代、進入日本外務省後也長時間「煩惱是否適合當外交官」、IAEA總幹事選舉的內情等片段。書名為《通往世界的道路》。配合其去世一周年的7月18日,由鎌倉春秋社(神奈川縣鎌倉市)出版。
  • 梅林德:WTO有能力讓成員團結在一起
    CCG高級研究員、前日內瓦貿易與可持續發展國際中心(ICTSD)總裁Ricardo Melendez Ortiz(梅林德)發表以下觀點:在全球範圍之內,對任何人來講,WTO或者WTO的一些危機,尤其在中美之間的緊張趨勢下,已不是什麼新話題了。梅林德表示,想就這個背景做一些介紹。
  • WTO的運轉機制對美國非常有利,為何老美仍要堅持把它玩壞?
    但在投票時,美國以體制性問題未解決為由,啟用了「一票否決權」。雖然從理論上來說,WTO任何成員都沒有一票否決權。但由於WTO上訴機構法官甄選程序必須得到所有164個成員國的一致同意才可啟動。也就是說在啟動上訴機構法官甄選程序上,任何成員都有一票否決權。
  • WTO總幹事遴選進入關鍵階段,美國卻又雙叒在鬧退群
    他是一位前銀行家,曾在滙豐銀行和摩根大通工作。英國籍,現任英國保守黨下議院議員。福克斯於2010年至2011年擔任英國國防大臣,並於2016年至2019年擔任英國國際貿易大臣兼貿易委員會主席,其間致力於重建英國在WTO的獨立席位。福克斯是英國保守黨的親「脫歐派」成員,一直試圖將自己描繪成多邊貿易體系的捍衛者。
  • WTO爭端仲裁:富國受氣,窮國得利
    WTO爭端解決機制將貿易爭端的解決司法化,從「實力至上」改進為「規則至上」,對經濟實力相對弱的發展中國家更為有利 從關貿總協定(GATT)時代零散、個別的協議和機構到WTO系統、統一的解決方案,WTO的爭端解決機制逐漸司法化。
  • 俞明希進入世貿組織總幹事決選
    法制網記者 王剛10月8日,世界貿易組織總理事會主席戴維·沃克宣布,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通商交涉本部長俞明希與奈及利亞籍前世行常務副行長恩戈齊·奧孔喬-伊韋阿拉一同晉級世貿組織總幹事第三輪(最後一輪)選舉。由於第三輪磋商的兩名候選人都是女性,世貿組織成立25年來將迎來首位女性總幹事。
  • 它被罵的真正原因在這
    原因就是經濟形式的不同,文化產品生產的模式不同。2、2007年之後:市場經濟的商業動畫為主。這個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並不多,相反很多作品在2010年過後才開始廣泛出現。它是國產藝術動畫衰落時期,到國產商業動畫崛起前的一個過渡。中間有很著很多重要的事件。比如2006年的《黃金時段禁播境外動畫》政策。
  • 拉米替坦和偏頭痛
    偏頭痛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根據《柳葉刀》全球疾病負擔研究,在1990年至2016年間,在195個國家的328種疾病中,偏頭痛被列為第二大致殘原因,並正在成為全球疾病負擔的一個更大組成部分。偏頭痛的重要特徵是中重度、單側、搏動性頭痛發作,持續4至72小時,並伴有噁心、嘔吐、畏聲和/或畏光等症狀。
  • 深耕中國環保二十年,WWF中國總幹事盧思騁任期結束前受訪
    雖然任期還未真正結束,但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中國總幹事盧思騁即將離任的消息已在環保圈內不脛而走。9月底,盧思騁將結束在WWF的任職,參與籌備一家新的國際基金會,專注氣候變化工作。盧思騁 澎湃新聞記者 刁凡超 攝離任前,盧思騁在WWF北京代表處辦公室裡接受了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 專訪。他認為自己的經驗和專長剛好契合了WWF轉型的這幾年,自己階段性的工作已經完成,應該交給更有能力的新人。
  • 淡溪文化禮堂總幹事的配菜日記
    西紅柿、兒菜、花菜、洋蔥、土豆、豬肉.....在淡溪鎮長青文化禮堂總幹事卓高勇的日記本上,密密麻麻寫滿了全村每天所需食村的品種數量。新冠肺炎疫情進入決戰以來,卓高勇和他們村文化禮堂的先鋒隊員除了做好本村人員進出的管理工作外,如何保障居家村民的日常生活需求成為他們日常工作的主要內容。
  • 世衛組織總幹事:在可預見的未來都無法回到過去的常態
    △譚德塞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在可預見的未來都無法回到過去的常態,但可以控制新冠肺炎疫情,需要做到以下三件事:首先應降低死亡率和遏制病毒傳播,其次是在社區層面採取保護彼此的個人防護措施,最後需要強有力的政府,領導和協調全面應對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