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時候看見父輩們在吹笛子,處於好奇,便找來幾根竹竿,幾經折騰,最終照貓畫虎做成了笛子,當聽到笛子發出嗚嗚的聲音時,內心的激動自是無以言表。不幸的是,村上一老者見狀,冷笑道:那不過是一根鑽了孔的竹竿而已!
經歷了高中、大學,畢業後走向社會,時光飛逝。從一名普通的員工成為部門骨幹,從部門骨幹逐步成為部門管理者,在企業工作也已經十年有餘。忙忙碌碌前行,諸多繁雜事務一再佔據我內心,但憶及童年,這件往事卻能常常想起,頗有幾分感觸。
成功在每個人眼裡有不同的內涵,因此,每個人的理想和抱負也因此有了差異,理想和抱負的差異最終還會影響到一個人的心胸和氣質,所以說,每個成功的人都有其特質,原因便在此處。社會學家研究表明,很少有人實現了年少時的夢想,一定要走出農村,一定要擺脫暑假收麥這樣的辛苦,一定要通過讀書改變自己的身份……這也是我最初的理想。
記得高三那年,我身邊的很多同學都羨慕我每次模擬考試都能考前三,大多數情況下,我綜合成績都是班級第一,吸引了無數女同學來找我解讀卷子。記得那時候月考,考試前三名獎勵50元錢,拿到獎金的我趾高氣昂,帶著幾個不錯的哥們一起去大吃一頓,那個時候,我是班上的紅人。但沒有人知道,我每天花在學習上面的時間確是比很多人都多。三個月時間,我把英語從60分趕到了100分以上;文科綜合始終是班級最高,數學保持了班級第一的好成績……
再後來,我如願上了重點大學,成為村上的驕傲,家族的驕傲,學校的驕傲,我明白我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了改變命運、改變身份的夢想。四年大學生活,大多數課餘時間我都會做一些家教、校內的勤工儉學之類,通過自己的力量補充學費;我自作主張辦了助學貸款,直到大學畢業後4年才用自己的工資還完。對此我還自豪了一段時間。
再後來,我把那些年在農村收麥等勞動鍛鍊形成的堅韌品質用在了工作中,我常對自己說,我是一個來自農村的孩子,在他鄉沒有太多可以依靠的親人,沒有太多可以給我經濟支撐的貴人,除了努力我別無他途。看到身邊的領導人他們在創業初期客服各種艱難堅持不懈,孜孜以求,最終成就了企業的現在;他們有的在企業一幹就是20多年,見證了企業的起起落落,和企業一起經歷了風風雨雨。現如今他們能夠實現財務自由,成為企業高管,成為行業精英,成為別人眼裡的成功人士,其背後的付出非普通人可想像!
能夠成為笛子的竹子都需要經年曆冬,因為竹子在春夏長得比較的散漫,只有在冬日氣溫驟冷,天天「風刀霜劍嚴相逼」下,它的質地才能更加地緊密嚴實,成為笛子之後才不會變音、走調。同理,沒有誰能隨隨便便成功,因為風雨之後才能看見陽光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