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財經訊(文/蕭瑋)5G商用成為2020年最熱門的話題,很多行業都在圍繞5G技術發展自己的產業,網際網路、手機、電腦、汽車、家電、傳統製造業都在享受5G帶來的紅利。近日,快餐行業的巨頭麥當勞也蹭了一波5G的熱度,成功的推銷了自己的產品。
碰瓷營銷
在4月13日,麥當勞連發8條微博,都與"5G新品"有關,話題都是"我5G了",值得主要的是第一條微博是"你的下一部新機,何必是手機",蘋果剛剛推出2020新款iPad Pro,宣傳視頻及官網醒目的一句宣傳語:你的下一臺電腦,何必是電腦。非常相似。
麥當勞這條微博的關鍵詞是,新機、首發、5G都與手機廠商發布會的關鍵詞極為相似,網友們頓時炸鍋了,很多網友都以為麥當勞要出手機或者是聯名款5G手機,難道麥當勞要玩誇獎嗎?但結果並不是只是推出只是炸雞,而不是電子產品。
之後,麥當勞發布的海報出現了"聲入人心""雲次方""交個朋友"等文字,麥當勞是要搶熱度蹭到底,要蹭就來個全套,從屏幕、攝像頭、聲音、晶片再到面部識別,全部湊齊。
4月15日,麥當勞在B站舉辦了24小時新品雲發布會,發布新品"麥麥脆汁雞",前一直熱議的"5G"實際上指的是"麥麥脆汁雞"。跟5G沒有任何關係。
麥當勞低級碰瓷營銷
現在我們回頭看一下麥當勞廣告語:你的下一部新機,何必是手機。新機是代表的新塊。作為營銷這次麥當勞是成功的,成功蹭了5G的熱度,在各大網站和朋友圈做了免費的宣傳。
站在法律的角度會不會有不妥之處呢?上海漢盛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李旻表示,麥當勞發布的廣告中只是提及"5G新品"、"補課雲次方"、"音質清脆,聲入人心"等,並未直指麥當勞產品品質,或是承諾與聲入人心達成具體業務合作等。內容上不符合《廣告法》第二十八條第二款"與服務有關的允諾等信息與實際情況不符的"情形,不構成《廣告法》上的欺詐。
李旻補充道,儘管其"蹭熱度"的行為可能會涉及行業間不正當競爭,但因其"聰明"地選擇了與其經營不同行業的對象,其亦較難構成不正當競爭。
麥當勞這次"碰瓷"營銷是不違法的,並且也是成功的營銷自己的新品,"'我5G了'這個預熱話題閱讀量超過3億,官方微信的閱讀超過千萬"。
麥當勞的這次5G營銷受到了很多關注,罵聲也不在少數,有很多人認為這種屬於低級營銷的。只是找噱頭,完全是一種低級低端的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