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部提名奧斯卡獎的電影,出口13個國家,中國卻禁播多年

2020-12-22 騰訊網

文丨小冷知識倉(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電影是一種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的藝術,中國的電影之路走的異常緩慢和艱辛,建國後由於政治原因,將電影素材固化在紅色題材內,前期還保持著真誠,充滿著積極向上,後期就越發接近假大空。進入80年代後,扭轉了政治上的錯誤,經濟摁下了加速鍵之後,精神文化娛樂層面也水漲船高,由於娛樂活動實在是少的可憐,被壓抑了許久的中國人最為青睞的就是電影。於是80年代出現了電影各個領域的爆發期,新世紀中國電影的基本格局、美學特色乃至文化特徵在當時已經逐步有了雛形。

80年代的電影熱,給國人一次全民性的精神洗禮,出現了大量現象級的電影,而這自然是離不開那些為中國電影界披荊斬棘之人,他們這類人被稱為「第五代導演」,如張藝謀、陳凱歌、黃建新等人。所謂的「第五代導演」就是指八十年代從北京電影學院畢業的年輕導演,這批導演在少年時代捲入中國社會大動蕩的漩渦中,有的下過鄉,有的當過兵;在改革開放的年代又接受專業訓練,帶著創新的激情走上影壇,大陸電影在世界影壇的地位是由他們所奠定的。

1988年,張藝謀導演的《紅高粱》在柏林電影節獲得金熊獎,把第五代導演在80年代的輝煌推向了最高峰。進入90年代後,電影持續高漲不過卻出現了很多敢拍卻不敢播的影片。其中以張藝謀的《菊豆》為首,作為中國第一部被提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電影,曾經在日本、韓國、加拿大、美國等13個國家上映,在中國卻慘遭禁播。

原因也很簡單,這部《菊豆》是一部觸及到中國逆鱗的影片,合集了虐待、人性壓抑、侄嬸不倫關心、弒父等禁忌元素的電影,被禁是理所當然的。然而拋去這些抓人眼球的標籤,剩下就是赤裸裸的現實悲劇,是女性無法選擇的婚姻自由,生子自由的一次無聲吶喊。

故事發生在20世紀20年代,在一個偏僻封閉的小鎮裡,有一個年過半百的單身漢楊金山,帶著自己的侄子經營著一家染坊。楊金山深受封建思想「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影響,即便是有著生理缺陷還對兒子有著超越常人的執念,因此他花大價錢買了一個如花似玉的少年菊豆做填房。

在那個時代,大多數女性只是一個合理合法的生育工具, 在楊金山眼裡,菊豆不配擁有一個正常人所需的尊重,自尊自愛對那時女性來說個奢侈無比的詞。由於楊金山沒有生育能力,他只能通過折磨、折辱菊豆來獲得心理上的安慰,來顯示自己身為一個男子的優越感。

對於那些習慣了逆來順受的女性,菊豆還保留身為一個人基本的求生欲,壓抑久了就容易出現問題,菊豆唯一的可以傾訴的對象就是楊金山的侄子楊天青,而楊天青一個正值壯年的男子,遇上一個貌美如花的姑娘,心生愛憐總是難免的,再加上菊豆長期被虐待,兩人之間不明所以的情愫就這樣產生了。

這段畸形的不倫之戀註定是場悲劇,菊豆對於楊天青是依賴大於愛情,她是把自己生存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而不僅僅是為了獲得所謂的愛情,如此就過於淺白,也顯得菊豆本身就是一個三觀不正之人,在迫不得已下走上的路,是那個時代的錯。然而這種偷情始終是瀰漫著痛苦,在禮教之上的社會,道德與自由並不能共存。

這部影片毫不掩飾地反映了封建社會禮教制度之下壓抑到極致以至於變態的人性,最後造成每個人的命運悲劇,這部劇中的每個人都活得不堪,作為亂倫生下的楊天白的命運悲劇是從出生開始就註定的,在扭曲的世界裡長大,面對複雜的倫理關係,他親手將楊金山和楊天青推入染坊,這是一種怎麼樣的心理難以揣測。

最後的最後,絕望的菊豆燒了染布坊,一切善惡在大火之中化為烏有,然而第二天太陽照樣升起,無數和菊豆命運相似的女子還活在蠅營狗苟之中。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19年前中國電影閃耀奧斯卡《臥虎藏龍》獲得10項奧斯卡提名
    今年的奧斯卡是韓國電影大放異彩的一年,奉俊昊導演的《寄生蟲》獲得6項奧斯卡提名提名 最終斬獲四項大獎。但是在19年前中國電影獲得10項奧斯卡提名,最終獲得4項奧斯卡獎。當時臥虎藏龍在北美上映的時候廣受北美市場歡迎,是第一部在北美市場獲得1億美元票房的外國影片,同時也把在北美上映的外國電影票房記錄提升到了2.05億美元。由此可見當時的《臥虎藏龍》是多麼具有影響力。不僅僅獲得奧斯卡評委們技術上的肯定,也活動市場大眾普片歡迎。這是一部非常成功的電影,我們都知道奧斯卡評選出來的電影往往是偏向藝術性有種曲高和寡意味。
  • 《菊豆》:中國第一部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電影!
    劇情介紹:楊天青(李保田飾)的叔叔楊金山(李緯飾),是個有生理缺陷的染坊主,在折磨死兩房太太后,為續香火,他又花大價錢買了個年輕漂亮的女人菊豆(鞏俐飾),對其百般虐待。 年近四十而尚未娶親的天青,對因叔叔每夜濫施淫威而痛苦哀叫的菊豆由憐生愛,兩人私通,生得一子。
  • 陳可辛《奪冠》將代表中國出戰奧斯卡,角逐最佳國際電影獎提名
    《奪冠》電影海報 12月3日,據電影奪冠官微宣布,電影《奪冠》將代表中國內地角逐第93屆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獎。這是繼由曾國祥執導、周冬雨、易烊千璽主演的《少年的你》代表香港參加角逐第93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國際電影提名之後,中國方面也公布陳可辛執導、鞏俐、黃渤合演講述中國女排真實事件的《奪冠》,代表中國角逐最佳國際電影獎提名(原最佳外語片)。
  • 獲得過奧斯卡獎的中國電影,你看過嗎?
    首屆學院獎頒獎典禮於1929年在好萊塢的羅斯福酒店舉行,獎勵的是1927-1928年間的電影成就。之後每年頒發的獎項偶有變更。學院獎有20多個不同的獎項,囊括了各種電影類型。作為全世界最有影響力的電影獎項,其每年的頒獎典禮都會在超過100個國家進行電視直播。
  • 電影《菊豆》是第一部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的中國電影
    李保田在電影《菊豆》飾演的男主在原著中是個十八九歲的年輕小夥,當時李保田四十多說自己肯定演不了男主年輕時期,在張藝謀力邀下還是去試鏡了,結果他和張藝謀都很沮喪。原本以為一拍兩散,不料過了個把月張藝謀又來找李保田,說找了個年輕小夥曬黑了,下地幹活了,演起來了,還是不行,演不出男主的那種感覺。後來李保田說要自己演也行,但是電影裡得把男主改成中年人,還得加句臺詞說明男主的年齡。
  • Netflix獲得奧斯卡獎 24 項提名,2 部影片爭奪「最佳影片」獎
    2020 年 1 月 13 日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會宣布 2020 年奧斯卡獎入圍名單,在最受關注的最佳影片獎項中,Netflix 公司出品的《愛爾蘭人》(The Irishman)和《婚姻故事》(Marriage Story)同時入圍,在 9 部影片的競爭中處於有利位置,Netflix
  • 韓國電影《寄生蟲》斬獲奧斯卡最高獎,讓中國電影人無言以對
    看到2020年奧斯卡獲獎名單的第一眼,我被嚇到了:驚天大冷,史無前例的驚天大冷!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國際影片、最佳原創劇本這四個重磅獎項,竟然都被韓國電影《寄生蟲》收入囊中。眾所周知,奧斯卡主要是美國好萊塢自家的遊戲,其他國家和地區的電影極少能得到發光發熱的機會。說實話,這次《寄生蟲》能提名奧斯卡最佳影片,已經非常罕見了。相信幾乎所有的影評人,都不會預測它能最終拿獎。我自己的預測,最佳影片多半是在《小丑》和《愛爾蘭人》之間誕生。
  • 奧斯卡獎揭曉提名:《小丑》11項提名領跑,五部影片競爭激烈
    第92屆奧斯卡獎提名名單昨天揭曉。最終,《小丑》以11項提名領跑,《1917》《好萊塢報導》《愛爾蘭人》三部影片以10項提名緊跟其後,韓國電影《寄生蟲》也獲得了6項提名。值得一提的是,韓國電影《寄生蟲》也入圍最佳影片提名。
  • 《小丑》11項提名領跑今年奧斯卡獎提名
    第92屆奧斯卡獎提名名單昨天揭曉。最終,《小丑》以11項提名領跑,《1917》《好萊塢報導》《愛爾蘭人》三部影片以10項提名緊跟其後,韓國電影《寄生蟲》也獲得了6項提名。值得一提的是,韓國電影《寄生蟲》也入圍最佳影片提名。《小丑》海報在最佳導演提名上,馬丁·斯科塞斯(《愛爾蘭人》)、託德·菲利普斯(《小丑》)、薩姆·門德斯(《1917》)、昆汀·塔倫蒂諾(《好萊塢往事》)、奉俊昊(《寄生蟲》)五位導演入圍。這五部影片也都入圍了最佳影片提名,競爭非常激烈。
  • 第92屆奧斯卡獎提名公布《小丑》成最大熱門
    原標題:第92屆奧斯卡獎提名公布 《小丑》成最大熱門參考消息網1月15日報導外媒稱,美國電影藝術和科學學會當地時間1月13日在洛杉磯公布第92屆(2020年)奧斯卡獎提名名單。據西班牙《國家報》網站1月13日報導,2019年全球年度票房排名第七的驚悚影片《小丑》成為奪獎熱門,獲得11項提名。黑幫片《愛爾蘭人》、戰爭片《1917》和喜劇片《好萊塢往事》各獲10項提名,緊隨其後。佩德羅·阿爾莫多瓦爾執導的西班牙影片《痛苦與榮耀》將角逐在2月9日舉行的頒獎典禮上公布的最佳國際電影獎,而影片主角安東尼奧·班德拉斯將爭奪最佳男主角獎項。
  • 電影推薦|奧斯卡提名小眾電影,你看過幾部?4(2016-2020)
    奧斯卡獎的歷史悠久但最佳動畫片獎則是最晚設立的一個獎項從2001年開始設立2002年開始頒獎根據奧斯卡的規定每個單項獎超過15部報名影片 這個獎項就會給5個提名每個單項獎少於15部報名影片這個獎項就會給3個提名很多提名的作品
  • 韓國電影創造了奧斯卡歷史,那中國電影呢?
    該片不僅打破了韓國電影在奧斯卡金像獎上的零記錄,也成為奧斯卡成立92年以來,第一部獲得最佳影片的非英語電影,也是唯一一部包攬最佳導演 、最佳影片 、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國際影片(原「最佳外語片」)四大重量級獎項的影片。
  • 聚焦中國電影|《奪冠》將代表中國內地角逐奧斯卡
    繼《少年的你》代表中國香港報名第93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國際影片(原最佳外語片)之後,由陳可辛執導的《奪冠》也宣告將代表中國內地角逐第93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國際影片獎,成為競逐該獎項的又一張「中國面孔」。那麼,在我們在期待這些優秀作品在奧斯卡收穫佳績之前,不妨先來看看中國電影的新動向吧!
  • 2021年起,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數量固定為10部
    據美國中文網報導 ,奧斯卡評委會13日宣布了迅速推進多樣性和包容性舉措的全面計劃,包括從2021年奧斯卡頒獎典禮開始,將提名最佳影片獎的影片數量定位10部,而不再浮動不定。這些變化是評委會正在進行的名為「學院獎2025」努力的一個新階段,旨在解決奧斯卡及其頒獎典禮內部的公平和多樣性問題。除了將最佳影片的提名永久定為10部之外,奧斯卡評委會還表示正在解決其內部種族和多樣性問題,要求董事會成員和員工接受無意識的偏見培訓,成立代表、包容和平等辦公室,並為理事會成員設定任期限制,最長12年。
  • 第92屆奧斯卡最佳動畫提名公布,中國導演作品《妹妹》入圍
    奧斯卡,又名奧斯卡金像獎,是世界著名的電影獎項,它是美國一項表彰電影業成就的年度獎項,旨在鼓勵優秀電影的創作與發展,囊括了各種電影類型,也是世界歷史最悠久的媒體獎項,已然成為全世界最具影響力的電影獎項。電影藝人們把獲得奧斯卡獎作為莫大的榮譽,從同行那裡獲得的最高讚美,是他們事業的終極目標。
  • 外媒評選網飛十佳原創電影,2部獲奧斯卡6部提名,奉俊昊上榜
    不管是電影還是電視劇,網飛將市場延伸到世界多個國家,其中原創影集的評論也是褒貶不一。今天就說10部由外媒專業影評選出來的最佳作品,所以這個榜單與IMDB和爛番茄等網站的評分沒有直接關係。獲得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改編劇本在內的奧斯卡提名。和《愛爾蘭人》一樣,廉頗老矣的感覺,金球獎和英國電影學院獎等主流獎項,提名一堆,沒有獲獎。
  • 奪冠將代表中國內地角逐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獎
    據@電影奪冠官微 12月3日消息,由導演陳可辛執導,鞏俐、黃渤、吳剛、彭昱暢、白浪、中國女子排球隊領銜主演的電影《奪冠》將代表中國內地角逐第93屆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獎(原最佳外語片)。值得一提的是,電影《奪冠》在剛剛結束的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中,接連斬獲了最佳故事片、最佳編劇和最佳攝影三項大獎。此外,代表中國香港角逐奧斯卡的電影是《少年的你》,代表中國臺灣參選的電影是《陽光普照》。
  • 中國為什麼沒有人獲得普立茲獎和奧斯卡獎
    這一點,和奧斯卡獎是一樣的。二、奧斯卡是美國人的奧斯卡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獎(Academy Awards),別稱奧斯卡獎(Oscars),是由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主辦的電影類獎項,創辦於1929年。
  • ...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活動11月24日開幕 第74屆英國電影學院獎...
    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活動將於11月24日—28日在廈舉辦9月25日,據《廈門日報》消息,以「詩意廈門 金雞唱響」為主題的「廈門之夜」亮相2020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舉辦地鄭州。
  • 韓國電影《寄生蟲》獲奧斯卡最佳影片,國產影視到底卡在哪?
    92屆奧斯卡最佳影片《寄生蟲》劇照在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中,韓國《寄生蟲》獲得最佳導演獎、最佳原創劇本獎、最佳國際影片獎,並且創造歷史成為第一部獲得最佳影片獎的非英語片。反觀我們的國產電影,2019年夏天一部驚豔了國人眼球,獲得票房影史第二名的《哪吒之魔童降世》,被許多國人給予了厚望。卻也只是進入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初選名單,連「最佳動畫片」提名都沒摸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