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一款異星飛行器!美國將開始測試火星直升機

2020-12-24 DG範

數碼愛好者訊 據紐約時報消息,作為下一次火星任務的一部分,美國宇航局將派遣一架實驗直升機飛越火星稀薄的大氣層。

作為今年夏天離開地球的下一個火星任務的一部分,美國航天局將嘗試做一件以前從未做過的事情:駕駛直升機穿越火星稀薄的大氣層

如果成功,這架名為「匠心」的小型直升機將為未來的機器人探索者提供一種鳥瞰火星和太陽系其他星球的新途徑。

在火星上飛行不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火星上沒有多少空氣來推動產生升力,火星表面的大氣密度只有地球的1/100,當然,好消息是火星的重力較輕——只有地球的三分之一。但從火星表面起飛相當於在地球上10萬英尺的高度飛行。地面直升機從來沒有飛過這麼高的高度,這個高度是噴氣式飛機通常飛行高度的兩倍多。

這架直升機將搭上毅力號開始這顆紅色星球的旅程,這將是美國航天局派往那裡的第五個機器人漫遊者。該任務定於7月20日發射,是今年三次前往火星的任務之一。

在上周的新聞發布會上,美國宇航局局長吉姆布裡登斯汀強調了"匠心"號。他說:「我告訴你,作為一名美國宇航局局長,最讓我興奮的事情就是準備觀看直升機在另一個世界上飛行。」

去年2月,技術人員在加利福尼亞州帕薩迪納的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的真空室中與火星直升機一起工作

直到1997年,所有發射到火星表面的太空飛行器都是固定著陸器。但在1997年,探路者號包含了一個對NASA來說是革命性的東西:一個輪式機器人,這輛名為索傑納(Sojourner)的漫遊者大約有一個短文件櫃那麼大。2004年,兩輛高爾夫車大小的探測車「勇氣號」和「機遇號」登陸火星,2012年,汽車大小的「好奇號」登陸火星。

對於在另一個星球上的機器人探索者來說,四處移動的能力提供了巨大的優勢。

行星科學家們不再盯著一個地方。一輛漫遊者可以穿過這片土地,停下來近距離觀察有趣的巖石。這種自由是目前獲得對火星早期認識的關鍵。現在的火星又冷又幹,但曾經是潮溼的,至少在某些環境上可能適合生命生存。

火星直升機"匠心"號就像索傑納漫遊者一樣,將是一種新穎技術的示範,可以在以後的任務中更廣泛地使用。「匠心」號的身體大約相當於一個壘球的大小,有四條細長的腿伸出來。兩組葉片,每組大約4英尺長,以相反的方向旋轉。它們以相反的方向旋轉。它只有4磅重,高約1.5英尺。

早在上世紀90年代,直升機的總工程師鮑勃巴拉拉姆就開始與一些同事一起研究這個想法。2014年成為此項目項目經理的昂稱,20年前,這個項目從數學的角度來說是不可能的,但電子器件的小型化、能儲存更多能量的電池以及可製成輕型葉片的材料等一系列技術進步,終於讓火星飛行機器的夢想成為了一種技術上的可能。

從左至左,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的機器人專家Teddy Tzanetos,火星直升機的項目經理咪咪昂,以及首席工程師鮑勃巴拉拉姆去年觀察了一次試飛

將這種可能性變成一架可工作的直升機需要數年的反覆試驗。到2014年底,工程師們已經建造了一個小型原型機。這架小型直升機被放置在一個大部分空氣被吸出的房間裡(模擬火星大氣的密度)。因為他們還沒有編寫讓直升機自己飛行的軟體,團隊中的一名成員試圖用操縱杆來引導它運動,就像業餘愛好者駕駛無人機一樣。隨著葉片旋轉,直升機上升,它立刻就失去了控制。它可以升降,但卻無法控制。

領導空氣動力學和實現可控飛行的工程師哈瓦德·格裡普說:「它做了我們當時必須要做的事情,也就是說,我們可以實際起飛。因此,這樣做是成功的。但也很明顯,在理解這件事的行為方式方面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巴拉姆博士和格裡普博士說,其中一個問題是葉片在以每分鐘2000到3000轉的速度旋轉時上下跳動。在地球上,推動葉片的空氣壓力使彈跳最小化。但在稀薄的火星大氣中,彈跳產生了不穩定性,使直升機的運動難以控制。

解決方案是使葉片稍微變硬,但這增加了一些重量。

「當你舉起這些刀片中的一個時,你會感到非常震驚,如果你把它握在手裡,你會認為你要舉起一些實質性的東西,它像空氣一樣輕,同時又非常堅硬。」 這項工程涉及到一系列的折衷方案,以適應尺寸、重量和電池功率的限制。

同時,格裡普博士率先開發了計算機算法,該算法能夠足夠快速地控制和調整直升機的飛行,從而自動響應火星上不斷變化的大氣條件。

2016年5月,下一個原型準備就緒,在同一個模擬透明火星大氣的艙室裡,直升機上升,然後平穩地盤旋,輕輕降落。這是第一次,一架直升機原型在模擬火星大氣層的條件下飛行,儘管它仍然與外部電源和計算機相連。

完整的設計已經在2018年1月準備就緒,它攜帶電池和高通Snapdragon處理器,這顆處理器就像在手機裡一樣,擁有通信系統和傳感器。為了模擬火星較弱的引力,一個滑輪向上拉以抵消地球的部分引力。房間裡的空氣密度再次被抽降,但這一次,二氧化碳代替了地球上的空氣(火星空氣的主要成分),直升飛機成功起飛。

半年後,NASA批准將直升機加入到NASA的下一個火星探測器任務「毅力」中。

「匠心」現在依附在「毅力」的肚子上,它正在為從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發射做最後的準備。

與此同時,昂和她的團隊正在排練,一旦「匠心」登上火星,他們將做什麼。由於冠狀病毒大流行,噴氣推進實驗室大部分關閉,所有工作都是通過電話會議完成的,所有團隊成員都在家工作。

在「毅力」號於2月登陸火星大約兩個月後,對「匠心」的測試將開始。探測器會找到一個合適的平坦點,把直升機扔到地上,然後開車離開至少100碼遠。「直升機再也不會回到月球車那裡」昂說。

在30天的時間裡,這架直升機最多將飛行5次。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等待太陽能電池板給電池充電。

首先是上升幾英尺,懸停30秒,然後著陸。隨後的飛行將更長、更高、更遠。在第五次飛行中,如果一切順利,機靈號將上升15英尺,飛出500英尺,然後返回起點。它有兩個攝像頭:一個朝下的黑白攝像頭,用來記錄相機的位置;還有一種彩色的斜視的景觀。飛行時間為一分半鐘。 一旦飛行完成,「匠心」號將留在最後的著陸點,而毅力號將繼續完成剩下的任務。

昂女士說,這項技術可以應用到更大的飛船上,最大可達30磅,而不是4磅。它可能足夠大,可以攜帶幾磅重的照相機和其他儀器。

美國宇航局已經計劃向土星最大的衛星土衛六發射一艘核動力旋翼飛行器「蜻蜓」。但是土衛六的大氣層很厚,所以在那裡飛行不會像在火星上那樣帶來技術上的挑戰。

即使未來的直升機飛向火星,它們也幾乎肯定不會成為太空人在火星上可行的運輸方式。

因為,那裡沒有足夠的大氣。

相關焦點

  • NASA微型直升機即將前往火星,或開創未來太陽系探索全新模式
    如果這款微型直升機能夠成功地在火星上空盤旋,這將是人類製造的飛行器首次在外星升空,同時這可能會為未來探索太陽系開闢全新模式。 這架名為「獨創號」(Ingenuity)的直升機並不是火星車的主要關注點。毅力號最大的目標是尋找火星上的生命跡象,並取得土壤樣本,以待將來送回地球進行研究。但工程師們設法在火星車的腹部下面找到了空間,用於來存放這架小型直升機。
  • 2020年發射火星探測器「恆心號」搭載首架「納米紙板」直升機
    微小的、懸浮的「納米紙板」飛行器有朝一日可以探索火星布滿灰塵的紅色表面。今年夏天,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將發射最新的火星探測器「恆心號」(Perseverance),以及一架飛越火星表面的直升機,這是一項「高風險、高回報」實驗的一部分。
  • ...ieeespectrum|直升機|美國|著陸器|火星|羅莎琳德·富蘭克林|nasa
    據美國IEEE Spectrum網站2月4日報導,2020年人類將進行四大火星任務,搜索火星的大氣和土壤,以找到生命存在的跡象。這四個任務是:ExoMars 2020, Mars 2020, HX-1, 和「希望」項目。
  • 美國「毅力」號火星車升空,將從火星採樣送回地球
    美國「毅力」號火星車當地時間30日從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升空,前往火星尋找可能存在過的生命跡象。美國航天局直播畫面顯示,美國東部時間30日7時50分(北京時間19時50分),「毅力」號火星車搭乘的美國聯合發射聯盟公司「宇宙神5」型火箭發射升空。約1小時後,「毅力」號與火箭分離。
  • 全球輕型載人飛行器大噴發,美國卻越來越落後
    就技術上來說,載人飛行器主要是通過固定翼、直升機、多旋翼3種方式實現升空,其中,固定翼以及直升機的技術已十分成熟,多旋翼過去由於結構簡單、動力不足而導致續航時間短、載重小,很少廠商研究,但隨著技術日臻發展,越來越完善,多旋翼概念也越來越受投資機構青睞。
  • 從X2到SB>1,西科斯基複合式直升機之路,不只是放大而已 - 旋翼飛行器
    進化——美國陸軍航空裝備現代化計劃與西科斯基的新構型飛行器從上世紀六十年代末期開始,西科斯基公司就啟動了「前行槳葉概念旋翼」(簡稱:ABC旋翼)技術的研究,當然,在科普文中,這項技術有個更廣為人知的名字「剛性共軸雙旋翼」。
  • 《異星戰場》公映:動作捕捉、致敬賈伯斯
    《異星戰場》已經於上周提前在國際市場開畫,首周末票房收入1億美元,成為2012年第一部開畫過億的影片,成績斐然;而其更在俄羅斯創下首映當日票房紀錄,超越《加勒比海盜4》(Pirates of the Caribbean: On Stranger Tides)與《阿凡達》(Avatar)等,躍居歷史第一。如今影片終於登陸內地,同樣有望引發中國觀眾的觀影熱潮。
  • 2021全球航天大事件一覽!登陸火星、阿瑟·c·克拉克的骨灰將...
    太空工業正在迅速發展,火星目前是最熱門的任務目的地。美國NASA將繼續其對火星上生命的長期探索。它將把火星樣本儲存在地球上供最終分析,並測試有史以來第一架名為「機智號」(ingenious)的火星直升機。我國的「天問一號」任務是中國獨立自助研發的第一個火星任務,我們將看到軌道飛行器、著陸器和火星車三位一體來探索這顆紅色星球。
  • 人類第一架火星直升機升空!
    《人類首架火星直升機升空!共軸反轉雙旋翼,這可是俄國人的黑科技》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7月30日,美國宇航局第5輛火星車毅力號即將升空,這次搭載的載荷與2011年發射的好奇號相似,就是一輛火星車,質量為1噸左右,採用鈽-238放射性核材料作為動力來源,可持續運行數十年之久。
  • NASA「毅力」號即將發射,萬字長文詳解火星任務
    這將是「阿特拉斯」號火箭第 11 次發射火星,也是繼 2005 年美國宇航局火星勘測軌道器、2011 年「好奇」號火星探測器、2013 年「馬文」號軌道飛行器和 2018 年「洞察」號著陸器之後,阿特拉斯五號的第五次發射。
  • 萬字長文詳解火星任務
    在調試的前 16 個 sol 中,毅力號將:展開桅杆和高增益天線;開始對著陸點進行成像;升級月球車飛行軟體;對所有儀器進行健康檢查;表演「健美操」,鬆開手臂,測試它的動作;進行短距離駕駛測試;把肚盤放在漫遊車下面,這樣可以在著陸時保護直升機;整個調試階段在著陸後大約30個sol
  • 火星,人類帶著一隊宇宙飛船來了,地球未來徵服火星是大概率事件
    從本周開始,三個國家——美國、中國和阿聯——將陸續向這顆紅色星球發射無人駕駛宇宙飛船,這是迄今為止最廣泛的一次努力,目的是尋找古代微觀生命的跡象,同時為未來的太空人尋找潛在目的地。美國則派出一輛名為「毅力」的汽車大小的六輪火星探測車,去收集巖石樣本,這些火星樣本將在大約10年後帶回地球進行分析。
  • 《異星戰場》3月16日國內上映
    本報訊 (記者楊林)昨日記者獲悉,皮克斯動畫導演安德魯·斯坦頓執導的真人電影《異星戰場:約翰·卡特傳奇》將於3月16日在內地上映,僅比北美晚一周。斯坦頓之前從未拍過真人片,但其導演的動畫片《海底總動員》《機器人瓦力》深受影迷推崇。
  • 美國56年來首探火星生命,2020火星三傑齊了
    ▲搭載NASA毅力號火星車的Atlas V-541火箭發射升空在此之前毅力號其實早已「蠢蠢欲動」,但奈何在運載火箭測試環節問題頻出,NASA不得不將毅力號的發射時間三度推遲,導致美國這次沒趕上發射時間上的「第一」,而是壓了個「大軸」。儘管毅力號出發得最晚,但它的技術積累確是最深厚的。
  • 《異星覺醒》曝中文特輯 火星怪物暗示巨大災難
    《異星覺醒》曝中文特輯 火星怪物暗示巨大災難 《異星覺醒》首款中文特輯 時長:01:30 來源:電影網
  • 前瞻無人機產業全球周報第81期:將在火星上起飛!NASA的這架無人機...
    NASA的這架無人機成功「上天」7月30日,在美國宇航局NASA成功發射的Mars 2020任務中,「宇宙神5」型運載火箭將最新一代火星探測器毅力號(Perseverance)送上軌道。毅力號最讓人感興趣的實驗便是,在紅色星球上放飛人類第一架外星無人機——Ingenuity。這架無人機重量僅為1.8公斤,裝在探測器的腹部。
  • 吉倫哈爾贊「死侍」 《異星覺醒》大戰火星怪物
    吉倫哈爾贊「死侍」 《異星覺醒》大戰火星怪物 這個密閉的空間站將迎來火星的神秘倖存生物,當太空人將其喚醒,巨大的災難也隨之而來,而這個火星「霸主」的目標還不僅僅是秒滅這些太空人,它還有更為神秘的毀滅計劃,觀眾可以跟隨片中太空人們一起身臨其境經歷這場驚心動魄的太空浩劫。
  • 美國「毅力」號火星車7月30日將發射,準備首次在火星上制氧
    美國「毅力」號火星車預計將於美國東部時間7月30日上午7:50(北京時間19:50)從美國佛羅裡達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發射。美國宇航局(NASA)科學家表示,「毅力」號抵達火星後將首次在火星上進行氧氣製造實驗。
  • 美國一天推遲仨發射,毅力號火星任務也沒能倖免
    但ULA就是大牌兒,美國「國企發射商」耍的大牌兒,可以堂而皇之耍到全球矚目的火星2020任務上。因為這次動用了阿特拉斯V 541火箭,背後仰仗的其實是阿特拉斯系列火箭閃閃發亮的發射履歷——曾經發射諸多大名鼎鼎的深空探測器:太陽神號、海盜號探測器、旅行者號、新視野號、朱諾號……在發射火星探測器上更是無出其右:發射過水手4號、水手9號,鼎鼎大名的好奇號、洞察號,火星大氣與揮發物演化探測器MAVEN、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MRO、火星科學實驗室MSL……作為毅力號火星探測發射商ULA,對待這次重大任務不可為不重視
  • NASA 核動力火星車帶上無人機探索生命!1090 萬人訂了票的「毅力號...
    此次,「毅力號」將攜帶太空衣 5 個部位的不同材料樣本進入火星,以期在火星的強烈輻射下進行測試,直接解決「太空人未來要在火星上穿什麼太空衣」的問題。在「毅力號」上,搭載著三枚特殊的晶片,上面蝕刻著全球範圍內的 1090 萬個在 NASA 官網預定了「火星船票」的火星愛好者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