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了不起#
在銀河系的中心,有一個超大質量黑洞SgrA *,它的質量約為太陽的400萬倍,周圍有幾百顆恆星圍繞它公轉。幾十年來,天文學家一直在觀察這些恆星的運動規律。大多數恆星的運動軌道是經典的橢圓形,符合牛頓力學和克卜勒運動定律。但是有少數恆星距離黑洞太近,運動速度非常快,必須用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來計算它們的軌道。
當物體的運動速度可堪與光速媲美,就會產生「相對論效應」,如果是一顆發光的天體,我們會發現它看起來更紅,這種現象叫做「引力紅移」。打個比方來說,如果我們站在地面上把手中的球拋向天空,它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會減慢速度。如果我們把一束光照向天空,雖然光不會像小球那樣減慢速度,但是地球引力確實會消耗光的一部分能量,我們會發現這束光的波長變長,看起來更紅。換句話說,光雖然能從引力場中爬出來,但是會損失能量,波長發生紅移。超大質量黑洞SgrA *的引力很強,所以引力紅移效應在它附近表現得尤為明顯。有一顆藍色巨星S2,它不僅非常明亮,而且每16年繞黑洞公轉一周,所以是天文學家非常理想的研究對象。天文學家矚目S2整整27年,終於在2018年,S2到達了運動軌道中離黑洞最近的點,科學家利用這個時機,果真觀察到了相對論效應(即引力紅移)。
曾經有很多年裡,科學家一直認為S2是最靠近SgrA *的恆星,但是近期又發現了一顆恆星S62,它離SgrA *更近,質量約為太陽的2倍,每10年繞黑洞公轉一周。根據計算,S62在最靠近黑洞的一段軌道中,運動速度高達光速的8%。這樣的速度必然會產生相對論效應「時間膨脹」,S62上的時間比地球上過得慢——S62那裡一個小時相當於地球的100分鐘。
在相對論效應作用下,S62的運動軌道並不是規則的橢圓形,它每繞黑洞運動一圈,都比前一圈偏離10度,這種類型的運動軌跡在宇宙中也十分常見,被稱為「史瓦西進動」。
浩瀚無垠的宇宙常令人感到迷茫和渺小,幸而有一些科學家耐得住寂寞,帶著人類的夢想凝望著深空……
參考資料:"Fastest star ever seen is moving at 8% the speed of light" by Brian Koberlein, Phys.org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