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抹香鯨裝進博物館,總共分幾步?

2021-01-11 澎湃新聞

原創 Capt.Z 物種日曆

2016年2月14日清晨,江蘇省如東縣長沙鎮的海灘上陰風怒號,氣溫降到了零下。當地居民注意到濁浪湧動的海灘上矗立著一座小山包,湊近一看,竟是一頭擱淺了的抹香鯨。隨後,人們又在不遠處發現了另一頭擱淺的抹香鯨。

如東縣海灘上擱淺的抹香鯨 | 果殼網 / Youtube

擱淺鯨魚的難題

鯨魚擱淺算不上多麼罕見的自然現象,關於它的記錄貫穿了人們認識海洋的歷史。1611年11月,「五月花號」上的乘客在今天的麻薩諸塞州近海看到了大量的鯨魚,但近在咫尺的群鯨並未引發什麼歌頌自然的詩興,殖民者感慨自己缺乏捕鯨煉油工具,白白錯失了一次發財的機會。不過,很快啊,他們驚喜地發現,新英格蘭地區簡直是鯨的天堂——露脊鯨、抹香鯨、領航鯨成群地在海裡遊弋著,時常還有或死或活的鯨流落海灘。

新英格蘭地區的捕鯨業一度非常繁盛 | Currier & Ives / Wikimedia Commons

越來越多的「趕海人」被天降財富吸引而來,漸漸地,不滿足於靠天吃飯的部分人開始聯合起來成立捕鯨船隊和企業,掀開了北美捕鯨史(同時也是區域性物種滅絕史)的序幕。

現代捕鯨業 | Australian Customs and Border Protection Service / Wikimedia Commons

從第一次目睹鯨魚擱淺起,人們就在猜測這種自殺行為的動機,然而直到現在,人們還對鯨類擱淺的秘密還是一知半解。擱淺的鯨或許是生病、受傷了,或許是導航系統受到了磁場或聲吶的幹擾,或者是迷宮似的淺海水文狀況將它們困住。還有一種情況更糟:有些社會性較強的鯨(比如領航鯨)可能會不願意丟下已經擱淺的個別成員,最終導致整個鯨群的大規模擱淺。

擱淺的抹香鯨 | Richard Humphrey / Geograph.com.uk

一般來說,救助擱淺的小型鯨要相對容易,大型鯨一旦擱淺,命運往往就很兇險了。從離水的那一刻起,大鯨失去支撐的身體就在逐漸崩塌,龐大的體表面積難以得到及時地保水,就算是要強行搬運,起重機械也很難在海灘上操作。況且大型動物總是很危險——無論是活著的還是死去的。

讓擱淺的鯨魚返回海中,是一件很有難度的事 | eddieg28sp / Youtube

2004年1月24日,一頭長17米的雄性抹香鯨被衝上了臺灣省雲林縣的海岸。經過了數天的原地發酵後,鯨屍的腐敗程度已經相當可觀。26日凌晨,這具重約50噸的遺體轉運路過臺南市中心時,猝不及防地原地爆炸,腐敗的血液和內臟四處噴濺,街邊店鋪車輛和圍觀群眾紛紛遭殃。爆炸性的一幕被視頻記錄了下來,至今還在網際網路上流傳。

事後,這條抹香鯨(的剩餘部分)繼續了它的旅程,被製成了骨骼標本展於臺江鯨豚館。

鯨屍炸彈 | On Demand News / Youtube

這驚悚略帶滑稽的一幕印證了一具巨型屍體可能帶來的風險,再加上漫長的腐敗過程帶來的生物安全問題,人們往往需要在擱淺鯨尚未死亡時提前考慮它們的後事。對於那些已經了無生機卻還在苟延殘喘的擱淺鯨,人們動用過毒劑、槍彈甚至炸藥來進行人道處理,但遺憾的是,至今尚未有一種方法能夠體面快速地為擱淺鯨執行安樂死。

對擱淺的鯨魚進行屍檢 | USACE NY / Flickr

我們已無法知道擱淺在如東的兩頭抹香鯨是在哪個時刻走到了生命的盡頭,只知道它們被發現的時候已經無力回天了。為了紀念,人們將它們分別命名為「洋洋」和「沙沙」。其中的洋洋長14.88米、重達40噸,下頜骨長4.3米,尾鰭寬3.85米,是一尾體態標準的成年雄鯨,相較之下,雌性抹香鯨要小得多,一般長約12米,重約15噸。

抹香鯨群 | Will Falcon / Wikimedia Commons

抹香鯨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齒鯨生物,主要的活動範圍是暮光區(一般指從200米深一直延伸到1,000米深光線昏暗的深度)的深層海洋,他們分布廣泛、數量不少卻又神秘莫測,是海洋生態系統垂直方向能量流動中重要的一環。

深海中的神秘巨獸 | Gabriel Barathieu / flickr

比起在臺南市當街爆炸的那頭抹香鯨,「洋洋」被發現時的狀態要好得多,留給了人們充分的選擇。經過多方考察,最終決定在大連將其製作成塑化標本,同時,「沙沙」被製成剝製標本,皮膚和骨骼分別展出。

新加坡李光前自然博物館保存的抹香鯨骨架標本 | budak / Flickr

塑化標本的世界之最

生物塑化技術是一項發明於上世紀七十年代的標本製作技術。在加拿大安大略博物館,展有一顆重約200公斤的藍鯨心臟塑化標本,因大尺寸鯨塑化標本的稀缺,它一度成為了安大略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安大略博物館展出的藍鯨心臟 | CityNews Toronto / Youtube

生物塑化大致需要分四個步驟完成:首先要固定,使用藥劑(通常是甲醛)防止組織分解並且固定形狀;其次脫水;隨後在低溫真空負壓環境下使用矽橡膠、聚酯或環氧樹脂逐步代替原有的組織結構;最後再通過化學藥劑、熱或紫外線將脫胎換骨的標本硬化。

抹香鯨塑化標本的細節 | vb / 物種日曆

換句話說,就是要用「塑料」原位替代抹香鯨全身組織器官中原有的生物大分子,以求保留鯨身外形,同時展示內臟、肌肉等內部結構特點,這個過程和化石形成有些類似,理論上也可以無限期保存。只不過在化石形成過程中,是礦物質填充替代了生物組織,而且經歷的時間更漫長罷了。

塑化後的抹香鯨骨骼和內臟 | vb / 物種日曆

乍一看倒是挺簡單,就像「把大象放進冰箱分三步」那樣,然而技術團隊要完成的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物塑化標本,絕不是放進浸泡罐裡就能完成的手工製作。為防止「鯨爆」,製作團隊先給鯨屍排氣,再取出了十噸內臟,灌注福馬林。接下來,重達40噸的「洋洋」運往大連,被分解成差不多600塊,其中骨骼120多塊,肌肉300多塊,分別進行清理固定,最後再重新拼裝整合。整個製作過程中用去丙酮360噸、矽膠40噸、鋼材5噸,及手術刀片138公斤。

2020年5月30日,製作周期歷時四年的抹香鯨全塑化標本終於在大連展出。9個月後(也就是最近),「洋洋」將回到它的發現地如東長期展出。

塑化後的抹香鯨骨骼和內臟 | vb / 物種日曆

赫爾曼·梅爾維爾在《白鯨》中無數次地誇讚抹香鯨的美麗,感嘆它毀滅性的神力。在同大海搏鬥的漫長歲月中,抹香鯨給死裡逃生的捕鯨人、飽經風霜的水手留下了無數的故事和怪談,即便是目睹過抹香鯨遺體的人,也無不為這優雅的生物傾倒。而那靜靜躺在博物館的抹香鯨也足以為我們的海洋文化提供一個精彩的註解,告訴我們海洋中泳動著怎樣的一種傳奇。

抹香鯨已經成為了人類海洋文化的一部分 | NOAA / Flickr

原標題:《把抹香鯨裝進博物館,總共分幾步?》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抹香鯨:深海的幽靈
    抹香鯨抹香鯨體長最大可達20米,擁有一個比例極不協調的頭部和身軀,它們方方的1腦袋可以佔據到身體的四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所以唱給人一種頭重尾輕的感覺。大頭鯨魚抹香鯨身軀如此龐大,自然需要及其巨大的氧氣需求。它們強大肺活量和氣體交換系統賦予了它們難以想像的深潛能力。它們一次高效的深呼吸就能置換體內85%的氣體,一次呼吸可以讓它們在海下潛遊兩個小時。
  • 給滅絕的恐龍稱體重,總共分幾步?
    我們知道,人類最早發現的幾類恐龍都是體型較大的恐龍,比如斑龍和禽龍,在體型上都遠超當時已知的所有爬行動物。因此,自恐龍發現伊始,關於恐龍體重的估算一直是學界的一個熱點問題。時至今日,估算恐龍體重的方法可以根據其參照的科學思路,劃分為兩個大類。
  • 深海上演大戰,抹香鯨盯上「龐然大物」,是怎樣一番激烈的場面?
    微風拂面,陽光炙熱,海面上波光粼粼,在人們享受於這種靜謐美好之時,幾隻海鳥驚慌失措的尖叫聲打破了這份平靜。人們不由自主朝它們所在的方向望去,只見海面掀起幾朵大浪花,一個龐然大物頓時浮出水面。深海巨獸來了,這是一隻大頭抹香鯨,足有30米長,它深吸了一口氣,噴出了足有8層樓那麼高的巨型水柱,一個俯衝潛入海底,人們只能看見它所捲起的巨大尾浪。抹香鯨能發出自然界最為強烈的噠噠聲,比噴氣式飛機的聲音還要響,可以輕鬆將人的耳膜震裂。
  • 自己動手更換汽車空氣濾芯要幾步?
    2000年小品鐘點工中宋丹丹曾問過「要把大象裝冰箱,總共分幾步?」那麼,要自己動手更換汽車的空氣濾芯要幾步?下面我們以凱迪拉克XTS車型為例,看看更換空氣濾芯需要幾步?1.打開引擎蓋,找到空氣濾清器位置第二步就是打開愛車引擎蓋,找到空氣濾清器的位置,每個車的空氣濾清器位置都不太一樣,大多都發動機附近,發動機上有一個粗的黑色的橡膠管,一頭連接的是發動機,另一頭連接的是空濾,大多數是一個方盒子形狀。3.
  • 2019年天津總共71家博物館運行,你去過幾家?
    2019年天津總共71家博物館運行,你去過幾家?71家,其中文物類博物館27家,行業博物館19家,非國有博物館25家。以天津常住人口1559.6萬計算,每21.9萬人擁有一座博物館。其中2019年新增了天津酒博印象博物館、天津興家民俗博物館、天津水上記憶博物館3家。
  • 挪威海怪存在已被證實,除了抹香鯨,它在海裡幾乎無敵
    而相比起真假參半的尼斯湖水怪,挪威水怪的存在卻是唯一被人類驗證的,而在一些博物館當中,還保存著挪威海怪的標本。在北歐神話當中,海洋中生存著一種身長150米的巨型怪物,它們居住在挪威和格陵蘭島海岸附近,因此又被稱為「挪威海怪」。
  • 把抖音裝進冰箱需要幾步?
    那個時候,13億中國人,人人都會跳ci哩ci哩,每天連續幾個小時滿屏都是抖音小姐姐的雪白大長腿。這時候微視跑出來的時機確實不夠理想,即便一眾大咖流量明星代言,吸引力相較於大白腿來說,還是曲高和寡了一點,不夠直白粗暴。
  • 把小錦鯉養成「大肥豬」,總共分三步
    把小錦鯉養成「大肥豬」,總共分三步。友情提示:本文適合那些錦鯉愛好者,更適合那些錦鯉發燒友。預計閱讀218秒。備註:本文中提到的錦鯉,是指有著優良生長基因的品系錦鯉,而非路邊攤的土炮錦鯉。討論那些本身身體素質就很差的錦鯉是沒有意義的。第一步:強過濾很多朋友知道養錦鯉需要強過濾,可是「強過濾」這三個字到底是個什麼意思呢?
  • 零基礎學日語,總共分幾步?
    今天先簡單說說大多數人都會面臨的幾個學習階段以及可能遇到的問題。1、語音階段語音階段包括日語五十音(平、片假名)和其他語音(撥音、濁音、促音、長音、拗音、聲調等)的學習,這是日語學習的基礎。一般來說會花上半個月~一個月的時間。這一階段最容易遇到的問題就是假名背不下來,因為這個原因而放棄日語的人也是非常多的。
  • 一個普通人要成為英雄,總共分幾步丨穀雨2020
    另一邊,地上幾條黑乎乎的東西,他還以為是死老鼠,走近一看,是幾隻死掉的貓崽。原來是這幾天裡,有隻大貓下崽了。視頻那頭,姑娘已經泣不成聲,老計也手足無措了,「我他媽能怎麼辦呢?哎……」五天後,老計再次去餵貓,一隻灰色的加菲迎接他,另外兩隻跟他躲貓貓。他把水糧加滿,拎了滿滿一兜貓屎,走了。但總有些情況老計也無能為力。他曾接到一位二胎媽媽的求助。
  • 復活恐龍分幾步?
    需要哪幾步呢?Step 1 找到並提取恐龍的DNA任何生物都有自己的遺傳信息。關於生命體所有的信息都被保存在DNA中。提取得到某個動物所特有的完整DNA遺傳信息是克隆技術的關鍵。蜥蜴體型可以很大當然,這裡我們提出的方案就像把大象裝到冰箱裡需要幾步一樣。如果真的實行,這其中會涉及到無數的精密技術。
  • 淺談:抹香鯨喜歡捕獵大王烏賊的原因
    抹香鯨抹香鯨是現存最大的齒鯨,而齒鯨與鬚鯨最大的區別之一就是捕獵方式不同。01 相遇機率抹香鯨的分布很廣,幾乎在所有不結冰的海域中都有它們的身影,而大王烏賊與抹香鯨也是一樣的,它們也分布在世界各大海域中。抹香鯨雖然大都在500-1000米的海水中生活。但是,作為一種海洋哺乳動物,它每隔1-2個小時就需要到水面換氣。
  • 抹香鯨之死 背後的驚天秘密
    3月12日,一頭長達12米、重約3噸的抹香鯨遊入惠州大亞灣海域。
  • 史上最強的「抹香鯨」,假如它能復活,幾十隻虎鯨也不是對手!
    抹香鯨是世界上最大的有齒鯨類,也是所有鯨類中體型第四大的巨獸。現記錄最大的抹香鯨體長超過了20米,體重達90多噸。雖然抹香鯨靠著吃魷魚能把個頭長這麼大,但它們還是有天敵的——虎鯨。不過抹香鯨科曾演化出鯨亞目最強戰力的利維坦鯨,如果它復活,幾十隻虎鯨應該也不是對手。
  • 讓管道鑽到地下攏共分幾步?| 管道溫知識
    讓管道鑽到地下攏共分3步,第一步,挖條溝,第二步,把管道放進去,第三步,用土把管道埋上。呃……這是趙大爺教你的吧。其實,小新說的這個三步法確實是管道鑽到地下最常見的一種方法,也就是四大穿越方式之一的大開挖穿越。想了解具體施工工序,請點擊下方連結有大開挖是不是就有小開挖呢?
  • 大王烏賊和抹香鯨真的是「死敵」嗎?為什麼?
    大王烏賊和抹香鯨的「恩怨」抹香鯨是現存最大的齒鯨,成年後擁有超過10米體長以及15噸以上的體型的抹香鯨在海洋中幾乎沒有天敵,當然體重僅有200公斤左右的大王烏賊更不可能成為抹香鯨的天敵了,因為它們的體重差就像是一隻小貓和一頭大象一樣。不過,在網上有許多關於大王烏賊殺死抹香鯨的說法。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它們真的能吃抹香鯨嗎?
    那麼,如果非要從體型上分出個高低來的話,誰更大一些呢?我們簡單的來分析一下。所以,相對來說,抹香鯨與大王烏賊相遇的機會要遠大於大王酸漿魷。而事實上,在抹香鯨的胃中也沒有發現大王酸漿魷的殘骸,反而大王烏賊的殘骸非常的常見,這證明抹香鯨的食物中,頭足類的大王烏賊是主要的獵物之一。而且科學家曾經不止一次地看到抹香鯨的身上有著大王烏賊吸盤留下的傷口。
  • 抹香鯨是比虎鯨還要大的齒鯨,它是否有天敵呢?
    抹香鯨的牙齒分布與虎鯨也有著較大的區別,虎鯨的上下頜的兩側均長有10-12顆牙齒,牙齒的上緣向內和向後排列,其下頜短而粗壯,在咬到獵物之後,依靠龐大的身軀劇烈擺動,能夠對獵物造成嚴重的撕裂傷害。而抹香鯨僅在下頜上分布著50顆左右的牙齒,每顆牙齒的長度都在20釐米左右,上頜沒有牙齒,只有與下頜牙齒對應的較深的孔洞。
  • 去月球上挖一把土,總共分幾步?
    嫦娥五號在環月飛行軌道中行進到動力下降初始點,完成軌道返回組合體和著陸上升組合體的分離。著陸上升組合體分離後,要進行兩次降軌、變軌,軌道返回組合體將繼續環月飛行,等待上升器回來。5、著陸下降階段。
  • 如何把全球1000+博物館裝進手機?只需這一步
    比如這次疫情,國內博物館關閉了很長時間,即使在疫情好轉的現在,也仍有部分博物館尚未開放,而這段時間想要出國看其他國家的博物館收藏更是幾無可能。這讓總是與博物館打交道的小趣突然意識到,原來平平安安地出門看展是那樣難得的事情。但是藝術永遠不會從生活中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