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百億美元 這些年中國礦企在澳大利亞打下哪些「江山」

2021-01-11 化工網

  都說澳大利亞是中國最好的合作夥伴,這些年中國確實和澳洲在礦業領域合作頗多。但我們究竟在澳洲得到了什麼?又有哪些經驗教訓值得學習呢?接下來我們通過合計投資總值遠超百億美元的八個海外礦投案例,一窺究竟。

  (一)中鋼力拓洽那鐵礦合營項目

  中國中鋼集團有限公司和力拓合作的洽那鐵礦合營項目於1987年正式籤署合作協議。中鋼集團在合營企業項目中擁有40%股權,力拓佔有60%股權。

  該項目位於西澳大利亞州皮爾巴拉地區,是中國企業在海外最早的礦業投資項目、中澳礦業合作時間最長的項目,也是中鋼集團旗下盈利最好的業務之一。

  洽那鐵礦項目的鐵礦石總產量在合作伊始僅2億噸,每年向中鋼供應的鐵礦石有1000萬噸。2016年,在李克強總理和澳大利亞總理的見證下,該項目再次續約至2019年末,鐵礦石再增加3000萬噸且籤署額外包銷協議。這意味著2016—2021年,中鋼將為力拓包銷不超過4000萬噸的鐵礦石。

  (二)五礦收購澳大利亞OZ公司

  澳大利亞OZ礦業公司在2008年經過併購重組後新成立,是澳大利亞第三大礦業公司,也是世界上鋅礦第二大生產商,擁有的鋅資源相當於中國查明鋅儲量的18.74%,擁有的鉛礦資源相當於中國查明鉛儲量的6.28%,此外還擁有較大產量的銅、金和銀礦。

  這個項目的收購時間點,正好是中國公司在澳收購的密集期。中資企業的大規模併購激發了澳大利亞當地的民族主義情緒。澳大利亞反對黨國家領袖在議會發難,一些媒體大肆炒作「中國資源掠奪論」,情況不甚樂觀。

  但經過百般周旋和方案調整,2009年6月,五礦打消了澳大利亞政府、企業股東、當地居民的疑慮,成功收購澳大利亞OZ礦業公司,全價17億美元,並將目標公司整合為MMG公司,當年實現盈利1.92億美元,次年實現利潤7.47億美元。

  (三)兗州煤業收購菲利克斯資源公司

  澳大利亞菲利克斯公司是一家主要從事煤炭開採和勘探的企業,產品主要包括動力煤、噴吹煤和焦煤,煤炭資產包括4個運營中的煤礦、2個開發中的煤礦以及4個煤炭勘探項目,總資源量為25億多噸,儲量合計為5億多噸。

  此前,澳大利亞煤炭已經探明的儲量中6米以上厚煤層佔58%,多採用露天開採,一般只開採到4~6米。厚煤層的回採率一般低於50%,有的低於30%,造成嚴重浪費。

  而兗州煤業是中國向國外輸出開採技術最多的企業之一,擁有國內外專利超過60項,尤其是「綜採放頂煤液壓支架」技術,是綜採放頂煤生產工藝的核心,解決了世界厚煤層開採的技術難題。這也成為兗煤收購菲利克斯的最重要成功因素之一,是兗州煤業領先的深層開採技術填補了當地的空白,提高了煤炭開採率。

  (四)中信泰富的西澳州鐵礦石項目

  中信泰富有限公司在西澳大利亞的中澳鐵礦石(Sino Iron)項目是中資企業在海外礦投遭遇到較大困難的一個項目,更是澳大利亞礦業史上最大的磁鐵礦開發項目。

  該項目的磁鐵礦鐵含量較低,只有經過選礦後才能用於鋼鐵生產。選礦工藝包括破碎、篩選、研磨、分選和過濾,即使中國最有經驗的鋼鐵企業,也沒有開發如此大規模磁鐵礦的經驗和能力。而先期的可行性研究並不充分,低估了澳大利亞磁鐵礦開採的難度。

  西澳鐵礦整個選礦工藝由六條生產線構成,每條生產線年設計生產能力為400萬噸品位為66%的鐵精礦粉。

  最初,選礦主工藝流程的工程總承包合同總額為17.5億美元,到2011年12月30日增至34.07億美元,這還只是建成兩條生產線的金額。而早在2013年2月底的業績發布會上,常振明就表示,中信泰富已投資91億美元,其中68億美元為建設費用。

  (五)天齊鋰業收購西澳鋰輝石項目

  2012年9月,天齊鋰業公司攜手中投公司實施了一場「蛇吞象」的精彩案例,收購併控股了全球最大鋰輝石礦生產商——澳大利亞泰利森鋰業有限公司,從而確保中國企業在國際鋰資源市場的話語權。

  泰利森擁有世界上正在開採的、儲量最大、品質最好的鋰輝石礦——西澳大利亞Greenbushes(格林布希礦),鋰礦資源總計儲量為710萬噸碳酸鋰當量,其中探明和可信的儲量合430萬噸碳酸鋰當量。

  作為目前全球最大固體鋰礦擁有者及供應商,泰利森同時也是天齊鋰業主要生產原材料鋰精礦的唯一供應商——擁有全球鋰資源大約31%的市場份額,鋰精礦供應量約佔中國市場鋰精礦需求量的80%。

  (六)兗州煤業收購力拓附屬公司—聯合煤炭公司

  2017年5月,兗煤澳洲擬以7.1億美元收購三菱所持的力拓集團旗下的聯合煤炭工業有限公司(「聯合煤炭公司」)100%股權。

  聯合煤炭是澳大利亞較大的動力煤和半軟焦煤生產商,其擁有的資產主要位於新南威爾斯州的獵人谷(HunterValley),包括HVO煤礦、MtThorley煤礦、Warkworth煤礦三處煤礦分別67.7%、80.0%、55.6%的股份,還擁有煤炭出口碼頭Port Waratah Coal Services 36.5%的股份,位於世界上最大的煤炭出口地紐卡斯爾港。

  在力拓轉讓聯合煤炭股權過程中,嘉能可橫刀殺出,兩次提出比兗煤澳洲更高的報價,逼迫兗煤澳洲兩次優化報價,最終是兗煤澳洲奪得了力拓股東的青睞。

  但讓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7月27日兗州煤業發布公告稱,兗煤澳洲和嘉能可煤炭有限公司將成立HVO合營公司,持股比例分別為51%、49%。HVO合營企業將由兗煤澳洲和嘉能可通過合資企業管理委員會共同控制,並由管理委員會任命的獨立管理團隊進行管理。

  (七)鞍鋼收購澳洲金達必公司

  2007年6月,鞍鋼出資2.51億元,收購澳大利亞金達必金屬公司12.94%股份,成為其第二大股東。該公司最重要的項目是位於西澳中西部捷爾頓港以東225公裡的卡拉拉鐵礦項目(KIOP)。

  卡拉拉鐵礦項目是中國鋼鐵企業參股國外上市礦業公司的「第一單」,也是澳洲磁鐵礦資源深加工的世界級項目。礦區面積156平方公裡,主要為低品位磁鐵礦體,少量為高品位赤鐵礦體,其中已探明的磁鐵礦資源儲量達到24億噸。露天採場內磁鐵礦資源儲量9.55億噸,平均品位36.4%,赤鐵礦資源1800萬噸,TFe58%—60%。

  2009年年底卡拉拉鐵礦正式開工建設,項目總投資為19.75億澳元,中國銀團還向該項目提供了12億美元貸款。

  2011年前後,攀鋼與鞍鋼實施重大資產置換,攀鋼釩鈦將卡拉拉鐵礦項目收入囊中,但受國際鐵礦價格大幅下跌影響,項目2014年縮水超過14個億,虧損嚴重。2015年6月攀鋼釩鈦剝離掉卡拉拉鐵礦項目,將100%股權轉讓給鞍鋼集團礦業公司。

  (八)華菱鋼鐵增持FMG

  2009年2月-3月,中國華菱鋼鐵集團以7.7億美元、5600萬美元的投資,分兩次獲得了FMG集團17.4%的股份。兩次交易的價格同為2.48澳元/股,此次交易過後,華菱鋼鐵集團擁有FMG集團的股票數增加至5.35億股。

  在短短半個月時間內,華菱鋼鐵就成為澳大利亞第三大鐵礦石供應商Fortescue金屬集團(FMG)的第二大股東。

  這家2003年成立、2008年才發運第一船鐵礦石的礦業新貴,通過在西澳荒漠中開礦和產能擴張,短短5年內擴張1億噸新產能,如今,成為世界上繼淡水河谷、必和必拓、力拓之後的第四大鐵礦石供應商。而澳洲其他巨頭擴張同樣的產能差不多用了8年,可以說FMG創造了鐵礦石開發史上的奇蹟。

  FMG擁有24億噸鐵礦石資源(包括約10.5億噸儲量),年船運量穩定在1.65-1.7億噸。2016年FMG在奇切斯特礦區和所羅門礦區的鐵礦石儲量為21.72億噸;位於所羅門礦區西南的西部樞紐艾利瓦納和飛魚已探明儲量7.4億噸,是未來替代火尾礦山的重要資源;位於尼丁紐礦區探明儲量為25億噸,鐵品位達到57.4%。

  原標題:超百億美元!這些年,中國礦企在澳大利亞打下了哪些「江山」?

【版權聲明】秉承網際網路開放、包容的精神,化工網歡迎各方(自)媒體、機構轉載、引用我們原創內容,但要嚴格註明來源化工網;同時,我們倡導尊重與保護智慧財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將版權疑問、授權證明、版權證明、聯繫方式等,發郵件至info@netsun.com,我們將第一時間核實、處理。

相關焦點

  • 13億,中國對巴新漁業新增投資!澳大利亞為何「憤憤不平」?
    來源:金十數據近年來,中國和巴布亞紐幾內亞(簡稱巴新)關係進入發展快車道,雙方經濟互補性強,經貿合作的雪球越滾越大,巴新是中國在太平洋島國地區第一大投資目的地和第二大貿易夥伴,2019年中巴新雙邊貿易額38.33億美元,同比增長6.03%。
  • 全球第一鋼企誕生:年營收超5500億,力壓日韓鋼企巨頭,它來自中國
    來源:EMBA微金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進步,越來越多的企業也正在逐漸崛起,也正是在此情況下,全球第一鋼企誕生!而它便是來自中國的寶武鋼鐵集團。年營收超5500億,當之無愧的全球第一近期,2020年《財富》世界500強榜單公布,根據500家企業2019年的營收數據依次排名,中國一共有133家企業上榜,而美國只有121家,中國上榜企業數量首次超過美國,登頂榜單第一的位置。而這也反映了我國在過去數十年經濟發展取得的巨大成果,中國企業的規模及實力也實現大幅提升。
  • 洛陽鉬業5.5億美元收購剛果(金)Kisanfu礦
    原標題:洛陽鉬業5.5億美元收購剛果(金)Kisanfu礦   12月13日,
  • 最新,中企將預訂超10億噸煤炭!澳大利亞被徹底「拋棄」?
    據新華社最新消息,12月8日當天舉行的中國太原煤炭交易大會上,我國煤炭上下遊企業已經籤署了總量達7.4億噸的煤炭訂單,預計最終將籤訂規模超10億噸中長期煤炭合同。考慮到我國已經對澳大利亞煤炭實行進口限制,可以想像,我國企業接下來很可能徹底放棄自澳大利亞購買煤炭。
  • 1噸淨賺145美元!澳大利亞鐵礦石瘋狂漲價,中國第5次「出手」
    賣給中國,一噸鐵礦石淨賺145美元!具體來看,一噸鐵礦石,從巴西或澳大利亞開採出來再運輸到中國,成本僅僅為30-40美元,以現在每噸175美元的價格來算,外國礦山賣一噸鐵礦石給中企, 要知道,中國消費了全球70%的鐵礦石,2019年我國累計進口鐵礦石10.68億噸,但進口的鐵礦石85%都集中在巴西和澳大利亞的4家公司——淡水河谷、力拓、必和必拓、FMG。
  • 成吉思汗打下的江山,如今都包含哪些國家?
    提起元朝,最先映入腦海的肯定就是元朝擁有一個超級大的、比現在中國國土面積大4倍的版圖。但是,需要強調的是,人們印象中那個幅員遼闊的「蒙古國」並不是成吉思汗打下來的。而成吉思汗當時打下的江山,如今都包含了哪些國家?成吉思汗滅亡了西夏,正打算和宿敵金朝大舉進攻。可是,還沒等進攻的開始,年僅66歲的成吉思汗便於1227年8月25日在六盤水下的清水縣病逝。
  • 澳大利亞礦商獲美國國防部資助,在德克薩斯州開設稀土加工廠
    澳大利亞礦商獲美國國防部資助,在德克薩斯州開設稀土加工廠 澎湃新聞記者 南博一 2020-07-27 19:22 來源
  • 如何與中國正確相處?日本和菲律賓給澳大利亞「上了一課」!
    從牛肉、大麥、葡萄酒、龍蝦等農產品,到煤炭、鐵礦石、銅礦等礦資源,再到旅遊業、留學教育業,澳大利亞對華三大賺錢利器統統「折戟」。眼瞧澳大利亞在自戕的邊緣來回試探,致使中澳關係降至建交50年以來的最低點,該國各界人士實在忍不住了,強勢發聲,甚至給澳洲支了一招。
  • 澳洲遭噩耗:3家澳企失去非洲鐵礦開採權!中國則有重量級採礦證
    Fastmarkets MB公布的數據顯示,12月21日發運至中國青島港62%品位的鐵礦石價格報每噸176.45美元,較前一日上漲7.34%,創歷史紀錄高位。作為全球第一大鐵礦石出口國的澳大利亞自然賺得盆滿缽滿,但就在該國為居高不下的鐵礦石價格感到飄飄然時,一個噩耗傳來了。繞開中間商和中國合作?3家澳企失去非洲鐵礦開採權!
  • 20次出手 「被迫營業」的哈勃投資為華為打下了哪些江山?
    (原標題:20次出手 「被迫營業」的哈勃投資為華為打下了哪些江山?)華為旗下的哈勃投資又出手了。在剛剛過去的11月,華為旗下哈勃科技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哈勃投資」)在一個月內陸續完成對三家半導體產業鏈企業的投資,出手速度明顯加快。
  • 澳大利亞鐵礦石漲價對我國鋼企的影響
    近日,澳大利亞鐵礦石漲價對我國鋼企的影響。一、澳大利亞鐵礦石漲價幅度不小,近兩個月進口鐵礦石價格上漲17.5%,受此影響每噸鋼材成本約上漲10%,而同期鋼材價格漲幅僅為5.5%,估計因鐵礦石等大宗原燃料價格大幅上漲,鋼企每噸鋼材約有100元利潤受到擠壓。我國鋼企本身利潤率不是很高,生產經營壓力不小。
  • 鐵礦逼瘋鋼企!不敢囤貨不敢拿貨!多家鋼企聯名呼籲國家出手!
    資料顯示,我國國內的礦石對國外的依存度高達80%,已經對鐵礦石形成高度依賴,67%的鐵礦石都來源於澳大利亞。面對中澳之間關係緊繃的狀態,澳大利亞甚至要斷供鐵礦石。鐵礦石出口是澳大利亞經濟的支柱之一。2019-2020財年(以7月起止),澳大利亞鐵礦石出口收入1020億美元,並且提供6.5萬個工作崗位。
  • 我國一年花超6500億進口!澳大利亞想用鐵礦石卡脖子?價格漲60%
    「瘋狂的石頭」還在持續漲價,12月18日市場消息,截至18日9時,鐵礦石期貨主力合約報價1044.0元/噸,一度漲至1047.5元/噸,創2013年10月(7年)該合約上市以來新高。至此,鐵礦石價格在今年內已上漲了60%。
  • 鐵礦石出口價創8年新高 中國要求澳洲礦企解釋
    (《澳洲人報》圖片)據稱澳洲最大的礦業公司——必和必拓(BHP)和力拓(Rio Tinto)都已被要求向中國的鋼鐵製造商解釋,為何鐵礦石出口價格如此之高。據《澳洲人報》報導,澳洲的對華鐵礦石出口價值飆升到了850億澳元,被指抵銷了中國對澳洲8個月來的貿易報復的效果。
  • 未來10年投資超百億美元,海上風電船缺口巨大!
    隨著全球海上風電市場的迅速擴張,海上風力渦輪機尺寸和風電項目不斷增長,國內外風電市場正面臨船舶供應嚴重短缺,專業安裝船和高規格安裝船需求激增,這意味著未來10年全球海上風電市場將迎來高達上百億美元的海上風電船的投資浪潮。
  • 27艘30億美元!韓國船企掀起年終「一波流」搶單狂潮|韓國船企|韓國...
    進入12月以來,韓國三大船企接獲27艘總計超過30億美元訂單,掀起了「一波流」接單狂潮,正式吹響了年終搶單衝刺的集結號——目標就是全年新船訂單量再次超過中國。一天接單超9億美元,韓國船企後勁不可小覷12月21日,韓國兩大船企再次攬獲總金額超過9億美元的新船訂單!
  • 中國寶武再出手!託管央企中鋼集團
    而在年初,1月11日,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下稱「中鋼協」)六屆一次會員大會上,寶武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陳德榮發言時提及,寶武集團已在海外選中了一個標的物,希望牽頭與其他鋼企按各自進口比例組建基金,共同開發這一鐵礦資源,預計到岸價40美元/噸左右。
  • 以一案化百案!陶企負債超3億,借「執轉破」重生!
    一家發展近20年擁有6條生產線的大型陶瓷企業因經營不善導致資金鍊斷裂面臨多起訴訟,被迫停產其對外負債超3億債權人超300人公司名下各項資產隨後僅用73天,綜合審判庭就成功幫助企業完成破產重整,以一案徹底化解上百件執行案件,實現「以一化百」效果。這是禪城法院執行轉破產後重整成功第一案,也是禪城法院綜合審判庭創新推動「執轉破」,進一步提升破產審判質效,打造破產審判品牌的喜人成果。
  • 布局,中國黃金企業1.089億美元收購在西非金礦
    12月15日,赤峰黃金以1.089億美元現金收購了澳大利亞上市公司Resolute Mining Limited所持有的Mensin Bibiani Pty Ltd公司100%股權,獲得其位於非洲加納的Bibiani金礦,Bibiani礦山預計可生產黃金3噸/年,目前處於停產維護階段
  • 最糟糕一幕正在發生:全中國鋼鐵企業賺的錢,都被英美金融寡頭侵吞
    但龐大的市場還是沒能讓中國變得硬氣,鐵礦石談判權的天平從來都沒向中國傾斜,反而還在不斷威脅中國的工業安全。中國所有鋼鐵企業看起來就是給澳大利亞礦商打工,但誰站在這些巨頭背後?是英美的金融資本。沒有解決工業糧食鐵礦石的供應問題,工業強國無從談起。這註定是一場愈加激烈的衛國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