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人就衣食無憂、一生大富大貴呢?為什麼有的人就得一貧如洗、勞苦一生呢?憑什麼有人出生就是富二代?憑什麼有人就得生在寒門之家呢?
這些問題在世間法中估計是永遠找不到答案了。「因果循環、生死輪迴」這樣的出世間法好像可以解釋這些問題,這些佛法的基礎知識就連世間一些有智慧的人也是認可的。像「上輩子、下輩子」的這種詞彙,也是隨時隨地就會出現在我們世間普通百姓的日常語言交流當中。雖然都在這麼說,都在這麼用,可要問他真的相信嗎?絕大部分人都會搖搖頭笑笑,甚至有的人還會告訴你只有傻子才會相信呢!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末法時期的人們福薄慧淺、善根差,都在忙著爭名逐利,能真正思考人生真諦、探尋世界真相的人肯定是少之又少。這也佐證了那句名言:真理永遠掌握在少數人手中!
用佛法中的了義法「唯識」來解釋上面的問題是極其簡單又明了的。其實能決定了這一生你為什麼是大富大貴,他為什麼是寒門子弟,根本原因就是你自己,是你自己的「記憶」,佛法叫做「種子」。
你前生做了什麼事,做了多少好事,做了多少壞事,你的記憶就像記錄儀一樣一點不差的原原本本的都給你記錄了下來,並且都藏了起來,所以也叫「藏識」,梵文叫「阿賴耶識」,也叫「心」,但不是我們理解心臟的那個心,這個心是梵文意譯,是積集的意思,是說這些記憶是越集越多。並且速度之快根本就不是我們能想像出來的,佛法有這樣的說法,說一剎那有九百生滅,就是說一剎那間就有九百多個念頭生滅,那一剎那有多長呢?一彈指有六十剎那,一彈指還不到一秒鐘,快的話一秒鐘可以彈三到四次。
我們每個人的「心」就以這樣的速度無始劫以來無時無刻的無不在記錄著我們每個剎那間的起心動念。這些念頭不停的相互碰撞,也叫合和,就會生起了新的念頭,新的念頭再與其它念頭合和就又生起了一個新的念頭,這些記憶念頭多得就像大海的浪濤一樣,一浪接一浪,前赴後繼永無斷絕。
當這些記憶碰撞到一定的程度就會由量變轉向質變,就像「種子」發芽生長一樣就會生成境相,唯識裡叫做「現行」,猶如電影院裡放的立體電影一樣反映了出來,然後我們就會通過前六識「眼、耳、鼻、舌、身、意」接受這些境相,並根據這些境相再做出反映,而這些反映又會燻成新的記憶像種子一樣被攝藏在「心」裡,再去與其他的記憶碰撞合和生起新的現行。這就是唯識裡面所講的「種子生現行、現行燻種子」的因果循環的道理,種子是現行的因,現行是種子的果,同時現行又是新種子的因,新種子又成為了現行的果。然後又通過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的這前六識的不停工作,於是就有了當下我們面前的這一切鏡相了。
你前生做善事做得多、布施多,留下的這樣的記憶種子就多,別人得到了你的布施善舉自然就會生起感恩你的想法,也就會留下感恩要報答你的記憶種子。當這些記憶種子合和成熟時,自然就會生起了現行。那麼你今生就會遇到了幫助你的人,這就好比要想在銀行取錢就得先存錢是一樣的道理,種什麼因就會結什麼果。
前生做佛子,今投國王家。今是前世果,後世今為因。無論今生還是來世,好壞全在自己所為。尤其在投胎這件事上,別人真的幫不上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