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妙不可言,世間的一切都離不開「緣」之一字。有人若是能真正讀懂「緣」,那他基本就讀懂了人生。讀懂了人生,幸福就離你不遠了。得到是緣,失去是緣;放下是緣;擁有是緣;相遇是緣,離別也會緣,每一份緣分都是獨一無二的,錯過就不再了。緣分雖是珍貴,但切不可強求。緣分是強求不來的,能強求的就不會是緣分了。萬事隨緣,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人生要學會放手,讓該來的來,該走的走。你現在所擁有的緣分未必是最好的。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和緣有關的那些事。
如夢如幻
萬法都處在這樣一張因緣的網裡、相互觀待著,兩個或更多的因素組合起來,就會產生一種新的因素。比如,為何能在完全沒有紅色的物質當中產生紅色呢?為何能在毫無臭味的材料當中產生臭味呢?它們是從哪裡來的呢?無論怎樣去尋找,都無法找到答案。「它就是這樣產生的!還需要什麼證據嗎?」人們會這樣回答。但是,這些都是我們眼耳鼻舌的幻覺,佛告訴我們這一切叫作「因緣和合」。萬法雖然不是真實存在的,我們的眼耳鼻舌卻能感受到,佛說這叫作「如幻如夢」。
我執
我們流轉於世間中並不是無因無緣的,流轉就是一個因緣問題。因緣又分為內在因緣和外在因緣。什麼是外在的因緣呢?比如,種花需要土地、溼度、溫度、種子等等,一旦這些條件都具備了,則無論希望與否,花都會長出來,這是外在的因緣。內在因緣中也有主要和次要之分。以花為例,雖然土地、溼度和溫度都是開花的助緣,但是最主要的還是花的種子;同樣的,流轉也有其種種內在因緣,而其中也有一個是最主要的,那就是無明。無明又是什麼呢?無明就是我執。
空性
該如何斬斷這個連接我們身與心的執著呢?如果它是身外之物,就可以用身外之物斬斷它,但它不是,所以,用外在的任何一種方法、手段都無法觸及它。在沒有證悟空性之前,這些話有一點不好理解,然而,對於那些對空性稍有了解和體會的人而言,這是很正常的,一點也不神秘。一旦證悟了空性,雖然沒有徹底消滅貪、瞋、痴,但粗大的煩惱會明顯減少。那麼,「所斷」是什麼?就是「我執」;「能斷」是什麼?就是「證悟」、「智慧」。所斷是指要斷的對象;能斷是指斷除的方法、手段。
我們要斷除煩惱,首先就要找到煩惱的根源。佛教對世出世間的一切法都很講究因果關係。若要毀滅果,就必須找到因。只有找到「因」,才能打破、毀壞它。「因」毀壞了,「果」就會自然消失。這是一個非常理性、合理的做法。比如,吃一些止痛藥可以把痛苦的感覺壓下去,但如果病根不除,過一兩個小時藥效消失後,痛還是會發作的。同樣,不解決根本原因是不管用的,所以我們要解決根本問題。
如果我們能將以前為生存而投入的時間和精力用於修行,而且方法無誤的話,那麼今天我們的執著已經斷得差不多了。如果我們肯把世俗間的事務基本上停止,然後一心一意投入修行的話,無論時間長短,肯定能夠放下很多執著。所以,這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只是做不做的問題,不是能不能的問題。只要做,是肯定可以做到的。所以,空性的修法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