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的人也好,不學佛的人也好,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人或事常常說的兩個字,就是「放下」。一聲放下,如老僧念佛,餘音繚繞;一聲放下,包羅萬象,含義深刻。聽者默默點頭,言者含情脈脈。
是啊,說的真是太好了!君不見,寺廟裡,寓所裡,公園中,到處可見「放下」二字,不好,人家刻到這些地方幹嘛!好,確實是好!好在哪裡?一是言簡意賅。二是給人留下很大很大的想像空間。你說的「放下」和他說的「放下」,或許不一樣。你也說放下,他也說放下,可能誰也放不下。
說說而已,千萬別當真,當真您就又放不下了。雞毛蒜皮點小事,叫那個真幹嘛,執著,佛祖越不讓你執著,你越執著,真是沒救了!
不執著,僅僅是「說說而已」,那可不行,有問題就要弄清楚,僅僅是說說,僅僅停留在口頭上,誇誇其談,顯得自己怪有學問似的,那成什麼人了!
真正弄清楚,落實到行動上,「放下」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畢竟沒幾個人能真正放下。「放下」可是一個大命題。看破、放下談何容易。
容易?容易還學佛幹嘛,沒聽人說嗎,學佛是大丈夫之事,佛是天人之師,調御丈夫。哪有那麼容易。可話又說回來,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你真想,一定能辦到。孔夫子不是說過嗎,我欲仁,則仁至矣!
有困難,我們不妨問問萬能的《金剛經》,看看《金剛經》上又沒有告訴我們,怎麼才能「放下」。問《金剛經》,您算問對了,那可是大乘佛教的一部大經典,裡面蘊含著大智慧。
好,我們就認真地,虔誠地,懷著無比敬仰和期盼之心,讀一讀這蘊含著大智慧的《金剛經》。
一看《金剛經》,頓時感覺醍醐灌頂,不愧是大乘佛教的經典,頓悟之門從此打開。哎呀,恭喜恭喜,您真是利根之人,一看就悟道了。快說說,您都悟到了什麼,讓俺也好好學學。
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都是假的,統統都是夢幻泡影,如露如電,《金剛經》如是說,小和尚,你懂了吧,既然統統都是假的,你還執著幹嘛,還不給我統統放下!我的老天,這就是您悟到的!請問高人,您老既然悟到了,您放下了嗎?
如果他說放下了,你上去給他一個大嘴巴,就知道他是不是真的放下了。嘴上說「八風吹不動」,實際上「一屁過江東」,說說誰不會!都是些糊弄人的東西。這樣的人多了去了!
您可以懷疑說說的人,可千萬別懷疑《金剛經》,沒見《金剛經》上說嗎,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
罪過罪過,沒有人懷疑《金剛經》,可怎樣才能做到放下呢?愁死俺了,老天爺!
別急,有問題就找《金剛經》,誰讓人家的地位這麼高呢!《金剛經》裡一定有你要的答案。咱不是說嗎,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您有這個心,嘛事都好辦。
我讀啊讀,背啊背,一字叩首------我在佛前求了一萬年------生活還是原來的生活,我還是原來的我,我悟到了很多,懂得了很多,可是------唉,難啊!
我心煩,我放不下,我要任性一回,不看《金剛經》了,看故事會,故事會多好。這不,在故事會上,看到一個故事,分享給大家。
說是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名牌大學的博士,您想想,很久很久以前,名牌大學的博士,那真不是一般的人物。博士也是這樣想的,俺這樣的人如果不出去闖蕩一番,不幹出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真是對不起國家和民族。正巧,那時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大江南北,時代呼喚他這樣的弄潮兒,去海裡抓老鼠。相信什麼這貓那貓,誰能比得上俺波斯貓。
不錯,感覺良好,說幹就幹。於是乎,辭了公職,坐上了南下的列車。
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殘酷,到了南方,高不成低不就,找個高薪的吧,不是專業不對口,就是缺少工作經驗;找個普通的崗位吧,可俺是博士,放不下面子。創業吧,囊中羞澀------時間一天天過去,兜裡的錢一天天減少,少著少著,沒了!
一天,餓;二天,忍,可人畢竟是血肉之軀,哪怕您是博士,人是鐵飯是鋼,這可怎麼了得,終於有一天,他餓暈在路上。
醒來的時候,他發現,自己躺在一個窩棚裡,被一個收廢品的老人救了。老人聽了他的遭遇,說:孩子,大爺沒什麼本事,也幫不上你什麼忙。你如果不嫌棄,就跟我收廢品,你年輕力壯,發財不敢說,養活自己,一定沒問題。
博士聽了,長嘆一聲,心想這也許是緣分,如果不是因為大爺,我可能就完了,收廢品就收廢品吧。
從此博士和大爺一人一輛人力三輪,走街串巷收起廢品來。博士年輕,又憋著一股勁,大爺一天收一車,博士收三車,風雨無阻。一個月下來,曬得黑黝黝的,好像變了個人。
博士沒日沒夜,風雨無阻的幹,自然惹得同行嫉妒,幾個收廢品的,在一天傍晚,截住博士,狠狠教訓了他一頓,讓他悠著點,最好滾得遠遠的。
博士被打得鼻青臉腫,可第二天,他仍然一如既往地幹,簡直像一頭義無反顧的豹子,沉默、堅韌------那狠勁,什麼什麼都會為他讓路。
三個月後,博士辭別了大爺,他相信,此時的他,絕非彼時他!
看到這裡,你是否會靈光一閃:其實,我們想知道的一切,答案就在《金剛經》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