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啟示錄:勘破欲望的執著而讓自己快樂

2020-12-24 梅山易學

欲望是人類的本能,是人的本體產生的想要達到某種目的的要求,是深植於基因中的一種與生俱來的最原始和基本能力,在生命的每個階段,其欲望的目標都會有所不同。

網圖

比如說,在幼稚階段,可口的食物能維持生命就可以,到了成年階段,酒色財氣樣樣都想要,到了老年階段,如何健康和延年永壽才是頭等大事等等,不一而足。

許多的人一談到欲望就色變,卻不知欲望本無善惡之分,關鍵在於如何去控制好自己對於欲望索求的尺度,因為基本的欲望是生存的必然,而超出承受範圍的欲望就變成了執著,欲望本來無限,以自己的有限之身去執著於這無限,人生又怎麼可能會感覺到幸福和快樂呢?

網圖

什麼是執著?心中固執拘泥於對某一事物的執念不能放下而無法超脫,亦指堅持不懈。

世人的痛苦,大部分都來源於對欲望的執著,從固執的去追求許多超出自己需求的貪慾生成,得到就欣喜,失去便痛苦,得到想要更多,沒有想要擁有,人生就在這得與失之中來回折騰。

比如說錢財,人們總是在追求更多,才造成許多悲劇,如果甘於平凡,人們只需要很少的錢財便足以維持生活,可是人們卻在不停地追足足更多的金錢,為什麼呢?

網圖

為了通過金錢去追求更多的欲望,想要用金錢來通達各種不同的貪慾,從生理、愛欲、精神等各方面去滿足自己的需求,於是乎就不停地追求金錢,甚至於是不擇手段的追求。

金錢到手,便又生出了得失之心,不甘心於將自己辛辛苦苦所聚攏起來的錢財再散失出去,一旦有所損耗便心痛不已,於是又生出了執著之心,希望自己或自己的後代可以長久的擁有這些財富。

網圖

你看,圍繞著這些金錢財富和超出了自己需求的欲望,人們便每時每刻都生活在一種不安於當下的痛苦之中,絲毫也難以體會到快樂和幸福。

那麼怎樣才能勘破欲望的執著而讓自己快樂呢?

首先要明了欲望本是來源於貪婪,是在追求超出自己需求的過度量,只有靜下心來反省自己,才能明白這個世界上的欲望都是無窮無盡的,如果拘泥於欲望而陷入了其中,那便成為痛苦的根源。

網圖

有人喜歡當官,有人喜歡賺錢,有人喜歡女色,有人喜歡美酒,可是多大才算官,錢有多少才夠,色到何處才美呢,沒有一個標準,今天所滿足的,明天便會不滿意,喜新厭舊,見異思遷,於是就想要追逐更好的,可是,不見得你所有的欲望都會有滿足的時候。

於是就陷入了空虛、痛苦的貪著之中無法自拔,因為所有的時間都在追逐貪慾之中,在得失之中不停的兜圈子,所以心無片刻之安,更不用說清靜快樂了。

網圖

明了了欲望本是由貪婪而來,那麼我們便需要《金剛經》中的智慧來勘破對於這些欲望的執著,才能結束因此所帶來的痛苦,從而讓自己達到快樂的境地。

《金剛經》中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佛祖在《金剛經》中告訴我們說,這個世界上所有存在的一切都是無常的,人如此,物如此,貪慾亦是如此。

網圖

這個世界上沒有恆常不變的東西存在,如果我們用自己的變化之身去執著的追求無常的萬物,那就註定只能陷入於痛苦的沼澤之中。

因為欲望無窮,而我們的承受能力有限,即使想不痛苦,恐怕也是很難的一件事情。

佛祖在《金剛經》中,連用了夢、幻、泡、影、露、電六種事物來比喻這個世間萬物的無常變化,希望能藉由這些轉瞬即逝而無法留存的東西來使世人放棄執著,放下心中的執念而歸於本心,尋找到清靜快樂的自己,不再有痛苦。

網圖

人們的痛苦大部分都來自於貪慾,一旦勘破了貪慾的本質而放下,不再生出執著拘泥之心,便會得到知足常樂的清靜快樂,美好的生活由此而始,當下即是極樂淨土,對此,不知大家以為如何?

相關焦點

  • 《金剛經》解釋:誦讀金剛經的作用
    《金剛經》是佛經中的經典經文,在佛學中也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金剛經講的是大乘佛法。而金剛咒是金剛經中的咒語,念誦金剛經和念誦金剛咒效果是一樣的。修持金剛經對我們是有非常多的好處的,可以讓我們能夠看淡功利,讓我們修行的境界向更高的層次發展。
  • 讀了《金剛經》,才知道什麼叫做真正的快樂
    《金剛經》裡指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人間的一切現象都是虛妄且短暫的,只有「無住生心」才是事實真相。佛家的觀點認為,人在修行中覺悟,就會產生一種不可思議的感應,從清淨心生出來喜悅,是一種真正的快樂,任何欲望上的滿足都比不上這種自然流露出來的愉悅感,並且綿綿不斷,這時清淨心就猶如一隻快樂的泉眼,能生出無窮無盡的真正快樂,佛家稱之為「法喜充滿」。我生長在農村,是見過泉眼的人。
  • 《金剛經》:一念起,一念滅,緣起緣滅,該放下時就要放下
    《金剛經》: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如來常常說,你們比丘,既然知道我所說的佛法如同渡筏的比喻,渡過河就要舍筏,佛法也是如此。佛法尚且要捨棄,何況非法呢?是啊,佛法尚且需要捨棄很多東西,何況是我們平常人的一生呢。
  • 金剛經釋疑:金剛經為什麼要破四相
    當然,如果阿羅漢具足這四相,就不是阿羅漢了,看《金剛經》,要在名言和勝義這兩方面來理解,在名言上講,四相是存在的,而在勝義來說,四相了不可得;在名言來講,尊者證得羅漢果,在勝義來講,無有一法名羅漢。所以,佛陀告訴我們不要執著四相有,也不要執著四相空,而是要在了悟空性後,生起妙用,舉個例子來說,譬如說佛陀,證悟了空性,可是他並沒有執著於空,什麼都不做,而是在空性中,生起妙用,來度化無邊的眾生。
  • 《金剛經》要義:掃一切相,破一切執(二)
    03 13:12:33 來源: 一步一禪 舉報   2.掃四相、破四見
  • 《金剛經》中的無相說的是什麼?
    今天,我們來說說《金剛經》中的「無相」說的到底是什麼意思,還是那句話,說的不對的地方請大家多多包涵。作為一部專門討論「空的智慧」的寶典,《金剛經》中的許多地方都提到了一個名詞:「相」,那麼「相」是什麼意思呢?「無相」又說的是什麼意思呢?
  • 《金剛經》中人們喜歡的三句話,讀懂了快樂一生,體悟了成就佛道
    《金剛經》譯成漢文以來,受到世人的喜愛,有人每日讀誦,有人已經熟記在心,受持讀誦此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縷暖陽。經中般若妙義頗深,給世人帶來了無量的智慧。這三句話看起來很簡單,通俗易懂,其實蘊藏著很深的智慧,讀懂了快樂一生,體悟了成就佛道。世人的一切心思無非是追憶過去的悲歡離合、執著現在的名聞利養、攀緣未來的榮華富貴,心的著落主要是在這三個方面。可是,過去的已經過去,未來的尚未到來,現在的即將過去,三種心都不可執著,無論哪一種心,都是有相的。
  • 《金剛經》:破四相,破六塵,方可證悟心靈空境!
    1,破「四相」《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俗稱《金剛經》,其核心思想是「無住於相」,它要求人們克服一切的法相和非法相達到破無可破,徹底無礙的境界。認為宇宙間的事物本身不是恆常不變的,實相實為空性。所謂的「四相」指「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 金剛經~一部生活啟示錄
    今天有重讀《金剛經》的想法和行為,著實因為昨天聽了一節課。第一次接觸蔣勳老師是因為聽他解讀紅樓夢,後來知道他的《美的沉思》,再後來就是聽了聽他的自然療愈——他在池上親近自然的生活,再就是這節捨得與不捨得,人生兩難的這堂直播課,這堂課中他提到了《金剛經》在他失去母親後的療愈作用,給了他應對無常的點撥,所以我就起了重讀這部經典的想法……第一次讀金剛經應該是在兩年前,《了凡四訓》這本書後邊的附錄
  • 《金剛經》最富含哲理的幾句話,讀通此經,即可開悟
    一說起《金剛經》,出家、在家的人,怕都是非常的熟悉。出家的人,每日早晚課,都念得會背了。在家的人,只要稍有文化,也是沒有不知的。甚至有人認為佛教念經,念的就是《金剛經》。難道還有其他的經?不是他們孤陋寡聞,而是《金剛經》的名氣實在是太大了。
  • 佛教:《金剛經》中的五大名句,越讀越開悟!
    誦讀金剛經有大福報,可幫助人破迷開悟,增進法身慧命,究竟解脫。就如《三皈依》裡所說:自皈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佛法是人生的指路明燈,助人遠離無明黑暗,得到救渡。本篇文章,小編就該經中的五大名句,為大家簡要闡釋,希望大家能夠受益。一、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 怎樣理解《金剛經》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這一問引出一部曠世奇經《金剛經》。無所住是什麼?無所住就是不執著。怎樣做到不執著?首先要破四相:"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破相就是讓我們從虛妄的世界走向內心的真實,住真實慧。
  • 「空」是什麼空,《金剛經》「空」的境界
    《金剛經》的全稱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其中「般若」意為「智慧」。但般若又不等同於我們通常所理解的智慧。在佛教看來,世俗凡夫的智慧不過是小聰明或者是愚妄,因為這種智慧屬於經驗的世界。用《金剛經》的話說,就是「住」(執著),它畢竟不是對世界的全面把握,是虛妄的見識。而般若是超越了經驗世界的認識境界,它是對空的體認。「空」是沒有煩惱阻礙的清淨狀態,保持一顆空靈之心才能包容萬物,獲得圓滿自在。佛陀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 讀《金剛經》,懂得六祖慧能的解義裡一句話,一通百通
    《金剛經》作為最受信眾喜愛的佛典之一,向來註疏甚多,又因為相傳六祖慧能是聽五祖弘忍大師講解《金剛經》裡的一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開悟的,所以後來六祖慧能結合自已心得寫下的《金剛經》解義(亦稱口訣),就成為許多人「曲線」解讀《金剛經》的途徑,倒也別開生面。
  • 答案就在《金剛經》裡!
    雞毛蒜皮點小事,叫那個真幹嘛,執著,佛祖越不讓你執著,你越執著,真是沒救了!不執著,僅僅是「說說而已」,那可不行,有問題就要弄清楚,僅僅是說說,僅僅停留在口頭上,誇誇其談,顯得自己怪有學問似的,那成什麼人了!真正弄清楚,落實到行動上,「放下」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畢竟沒幾個人能真正放下。「放下」可是一個大命題。
  • 金剛經9字箴言,讓你輕鬆開悟
    我們為什麼要讀金剛經,身在紛繁複雜的社會我們疲憊不堪,總是嘗試尋找一種可以解脫的方法,感悟人生的意義,金剛經可以指引你修心的方向,讓你生活的更輕鬆快樂,下面讓我們一起感悟一下。金剛經開篇就提出了一個人生大問題「云何降伏其心?」
  • 無住妙行《金剛經》,無所掛礙大自在
    那你還執著什麼呢?所以要安住當下,彼此珍惜,該合則合,該散則散,如此而已。  我們執著於相,就會被相干擾,束縛。我們放下相,便能站在相之外去認識相。故而,《金剛經》的般若思想告訴我們:一切事物的存在,一定要在事物所認識的過程之外,去認識它。
  • 佛典七種講解—金剛經講解
    《佛典七種講解—金剛經講解》(一)《金剛經》是中國漢傳佛教最著名的經典,全文約有五千字。道家最著名的經典《道德經》(《老子》),全文也是五千字,稱為「五千言」。佛教的《金剛經》正好約五千字,這就是佛教的五千言了。
  • 《金剛經》:空性、無住、成佛
    所以《金剛經》告訴我們修行的第一個最關鍵的問題是要證悟空性。佛法是緣起法。萬事萬物是緣起的,是各種因緣和成而成的,是「一合相」,所謂一合相,即非一合相,它的本性是空的。悟到了緣起,就悟到了空性;悟到了空性,六根就不會對外境生起執著;六根不再對外境生起執著,六識就不受汙染,就會清淨自在,就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 《金剛經》釋疑:在家帶孩子能讀金剛經嗎
    在家帶孩子能讀金剛經,因為讀誦金剛經可以在任何的情況,只要我們有誠心和虔誠的態度讀誦金剛經就能獲得金剛經的功德利益,而且在家讀誦金剛經也可以幫助我們驅散家中的邪氣,使家裡更加的祥和,但是,一定要記得孩子的安全問題。那麼讀誦金剛經的好處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