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是人類的本能,是人的本體產生的想要達到某種目的的要求,是深植於基因中的一種與生俱來的最原始和基本能力,在生命的每個階段,其欲望的目標都會有所不同。
比如說,在幼稚階段,可口的食物能維持生命就可以,到了成年階段,酒色財氣樣樣都想要,到了老年階段,如何健康和延年永壽才是頭等大事等等,不一而足。
許多的人一談到欲望就色變,卻不知欲望本無善惡之分,關鍵在於如何去控制好自己對於欲望索求的尺度,因為基本的欲望是生存的必然,而超出承受範圍的欲望就變成了執著,欲望本來無限,以自己的有限之身去執著於這無限,人生又怎麼可能會感覺到幸福和快樂呢?
什麼是執著?心中固執拘泥於對某一事物的執念不能放下而無法超脫,亦指堅持不懈。
世人的痛苦,大部分都來源於對欲望的執著,從固執的去追求許多超出自己需求的貪慾生成,得到就欣喜,失去便痛苦,得到想要更多,沒有想要擁有,人生就在這得與失之中來回折騰。
比如說錢財,人們總是在追求更多,才造成許多悲劇,如果甘於平凡,人們只需要很少的錢財便足以維持生活,可是人們卻在不停地追足足更多的金錢,為什麼呢?
為了通過金錢去追求更多的欲望,想要用金錢來通達各種不同的貪慾,從生理、愛欲、精神等各方面去滿足自己的需求,於是乎就不停地追求金錢,甚至於是不擇手段的追求。
金錢到手,便又生出了得失之心,不甘心於將自己辛辛苦苦所聚攏起來的錢財再散失出去,一旦有所損耗便心痛不已,於是又生出了執著之心,希望自己或自己的後代可以長久的擁有這些財富。
你看,圍繞著這些金錢財富和超出了自己需求的欲望,人們便每時每刻都生活在一種不安於當下的痛苦之中,絲毫也難以體會到快樂和幸福。
那麼怎樣才能勘破欲望的執著而讓自己快樂呢?
首先要明了欲望本是來源於貪婪,是在追求超出自己需求的過度量,只有靜下心來反省自己,才能明白這個世界上的欲望都是無窮無盡的,如果拘泥於欲望而陷入了其中,那便成為痛苦的根源。
有人喜歡當官,有人喜歡賺錢,有人喜歡女色,有人喜歡美酒,可是多大才算官,錢有多少才夠,色到何處才美呢,沒有一個標準,今天所滿足的,明天便會不滿意,喜新厭舊,見異思遷,於是就想要追逐更好的,可是,不見得你所有的欲望都會有滿足的時候。
於是就陷入了空虛、痛苦的貪著之中無法自拔,因為所有的時間都在追逐貪慾之中,在得失之中不停的兜圈子,所以心無片刻之安,更不用說清靜快樂了。
明了了欲望本是由貪婪而來,那麼我們便需要《金剛經》中的智慧來勘破對於這些欲望的執著,才能結束因此所帶來的痛苦,從而讓自己達到快樂的境地。
《金剛經》中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佛祖在《金剛經》中告訴我們說,這個世界上所有存在的一切都是無常的,人如此,物如此,貪慾亦是如此。
這個世界上沒有恆常不變的東西存在,如果我們用自己的變化之身去執著的追求無常的萬物,那就註定只能陷入於痛苦的沼澤之中。
因為欲望無窮,而我們的承受能力有限,即使想不痛苦,恐怕也是很難的一件事情。
佛祖在《金剛經》中,連用了夢、幻、泡、影、露、電六種事物來比喻這個世間萬物的無常變化,希望能藉由這些轉瞬即逝而無法留存的東西來使世人放棄執著,放下心中的執念而歸於本心,尋找到清靜快樂的自己,不再有痛苦。
人們的痛苦大部分都來自於貪慾,一旦勘破了貪慾的本質而放下,不再生出執著拘泥之心,便會得到知足常樂的清靜快樂,美好的生活由此而始,當下即是極樂淨土,對此,不知大家以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