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復貓鑽進古畫說文化之《福祿壽人物圖》

2020-12-22 澎湃新聞

新春即始,中國人傳統節日裡的喜慶,自然是要寄以美好的願望:福、祿、壽。表現這個題材的作品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很大一部分,載體會涵蓋書畫、工藝、文玩、裝飾等等。

福祿壽人物圖 清代莊豫德
北京故宮博物館藏
 

這幅圖的原畫是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館的《福祿壽人物圖》,清代畫家莊豫德所作,是皇室貴族與平民百姓都喜歡的題材。

觀復貓孟大咖、馬都督、花肥肥,分別扮演福、祿、壽三星。

許之衡《飲流齋說瓷》中有提到這樣一種瓷器:「瓶之腹際玲瓏剔透,兩面洞見而瓶內更有一瓶兼能轉動,似美術雕刻之象牙球者然。若是者,名曰轉心乃內府珍賞殊品也。」

粉彩天幹地支轉心筆筒
清乾隆  觀復博物館藏

 

這件筆筒用到了類似的工藝,筒身可以轉動,其上所書天幹地支就能相互對應,有點像簡易版的萬年曆。

錦上添花

軋道是清代瓷器上新出現的一種裝飾工藝,即以鐵錐在色地(胭脂紅、黃、藍地)上劃出蔓草紋圖案。景德鎮稱作「耙花」。始見於雍正琺瑯彩瓷器,在乾隆琺瑯彩、粉彩瓷器上這種工藝較為流行。

畫中壽星

 

觀復貓花肥肥飾演壽星

乾隆以後各朝瓷器上亦有採用,但工藝水平則每況愈下。因其工藝複雜,技術難度較大,故有精粗之分,相對而言官窯器上的軋道工藝比民窯瓷器上的更為精細。在蔓草圖案之上再以粉彩裝飾,稱軋道粉彩,文獻上稱之為「錦上添花」。

雕瓷軋道礬紅海水龍紋水丞(帶銅勺及木託) 
清嘉慶  上海觀復博物館藏 

包袱瓶

包袱瓶創燒於清雍正時期,流行於乾隆、嘉慶兩朝,以粉彩較多見。在瓶身肩部裝飾凸雕的包袱皮或者束帶,絲織物的褶皺起伏細膩精到,宛若女子肩頭環繞披肩,用堅硬的瓷土來表現柔軟的絲織物,用色彩鮮豔柔和的粉彩來表現絲織物的美感,兩者的結合達到了審美的極致。


粉彩纏枝蓮紋包袱瓶
清嘉慶 觀復博物館藏

此外,「包袱」與「包福」有諧音之效,寓意幸福吉祥。由於該器型獨特,紋飾優美,寓意美好,遂為後世爭相仿製,也是宮廷皇家常見的御用之物。

畫中福星

 

觀復貓孟大咖飾演福星

此件嘉慶時期的包袱瓶還保留有乾隆時期的工藝特徵,畫面繁辱,色澤豔麗明亮。足內三行六字篆書款「大清嘉慶年制」。

佛八寶

紫檀柄百寶嵌白玉如意
清乾隆  觀復博物館藏

整柄如意以紫檀為底材,首部鑲嵌橢圓形瓦子,尾部嵌扇形玉飾,玉飾上都雕琢鵪鶉與谷穗,寓意「歲歲平安」。紫檀木柄以百寶嵌工藝鑲嵌佛八寶裝飾,按照順序為「輪螺傘蓋花罐魚長」八寶間以螺細嵌有篆書「吉祥如意」四字。

畫中祿星

 


觀復貓馬都督飾演祿星

佛八寶為佛前供器,藏文稱之為「八吉祥相」。由法輪、法螺、寶傘、白蓋、蓮花、寶罐、金魚、盤長八件組成。每件供器含義不同:輪代表佛說大法圓轉,萬劫不息;螺代表菩薩果妙音吉祥;傘代表張弛自如,曲覆眾生;蓋代表遍覆三千,淨一切樂;花代表出五濁世無所染;罐代表福智圓滿,具完無漏;魚代表堅固活潑,能解壞劫;長代表迴環貫徹,一切通明。因為八寶寓意吉祥,所以成為我國傳統工藝中的主要紋飾。 

《晉書》記載:王敦「每酒後輒詠魏武帝樂府歌:老驥伏櫪,志在千裡,烈土暮年,壯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壺,壺邊盡缺。」可見晉唐時代,我國已有如意。因為如意既是高檔的工藝品,又暗含美好的寓意,深得皇帝的歡喜,所以,成為各地總督官員,向歷代皇帝、皇后、皇太后進貢的首位必送禮品。康熙年間,如意大量出現在皇宮,仍是皇帝與后妃們的把玩之物,寢殿中、寶座旁隨處可見,取吉祥、順心之蘊義。

黃花梨雕龍紋平頭案 明晚期  

觀復博物館藏

 

觀復貓孟大咖

 

觀復貓馬都督

 

觀復貓花肥肥

插畫:觀復檀仁

觀復文物攝影:觀復胡胡

觀復貓攝影:觀復二白

文案編輯:觀復江離

觀復博物館(北京館)參觀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大山子張萬墳金南路18號

上海觀復博物館參觀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陸家嘴銀城中路501號上海中心大廈37層

 更多觀復博物館的故事請關注微信公眾號:觀復博物館

相關焦點

  • 心心念念的觀復博物館
    來到觀復博物館,從院子開始就能感覺建築細節都是精心設計的,貓辦是庭院深深處一幢木屋,各位貓們養尊處優高傲的很,不怕人可也不理你,我熱情地想順便逗個喵浪一浪~,貓館長們連個斜睨的眼神也不肯丟給你~~~~這組「風車錦地人物故事紋隔扇門」12扇,每一扇的腰板上有一個歷史典故,每個典故中有一個歷史人物,每一個歷史人物與一個動物相關,12個動物就是十二生肖。比如狗年,人物故事是「陸機寄書」,也叫「黃耳傳書」,黃耳是狗的名字。這個典故出於祖衝之寫的《述異記》,都是些詭異的故事。陸機寄書說的是,陸機在洛陽做官,讓愛犬黃耳攜帶家書往返蘇州,20多天就跑了數千裡之遙。
  • 芒種丨觀復貓的仲夏之夢
    《觀復貓:我們的二十四節氣》馬未都著 中信出版集團  而此時,另一個群體則顯得異常活躍,眾所周知,馬未都先生創辦的觀復博物館裡有一群大名鼎鼎的貓館長熟悉它們的人肯定記得,貓館長們去年出了一本寫真集,還對中國傳統的節日文化大力弘揚了一番,今年,他們文化大使的責任感愈發強烈,作為貓界文化擔當,觀復貓這次來講講中國的節氣文化,跟他們的馬霸霸一起創作了一本有意思的新書《觀復貓:我們的二十四節氣》。
  • 馬未都:我的觀復博物館,和我的「觀復貓」
    經過多次搬遷和周折,觀復博物館暫時在此落地,雖然這「離博物館的要求相差很遠」。馬未都總是想,如果將來有足夠的資金,一定要有更好的建築,更好的展陳。馬未都收養的三十多隻貓常常慵懶地在館內各處巡遊,它們被喚作「觀復貓」。馬未都說,它們是「全中國生活條件最好的貓」,有專人照顧,他估算每年養貓的成本比養人差不了多少。
  • 觀復貓何以成網紅?
    觀復貓何以成了網紅?馬未都。受訪者供圖馬未都,一位關注度頗高的文化名人。他有著「多重身份」:曾經的文學編輯、編劇;觀復博物館的創始人、文化學者、作家……他創辦的觀復博物館,也是文博圈的「網紅」。觀復博物館的館址曾有過變更,現在位於北京東北五環外,遠離市中心。推開大門,一個小而精緻的院落徐徐呈現在眼前:綠植爬滿牆壁,地面鋪著仿古石磚,間或有幾隻萌貓出沒。
  • 《觀復貓》第100話 GF計劃
    總策劃:觀復識途《觀復貓》漫畫第一季結束感謝各位100話的陪伴和鼓勵!別問小編小編也徹底懵圈了小編只能告訴大家:一切答案都在《觀復貓>▼史上最有文化的貓長什麼樣?睡的是明晚期黃花梨羅漢床,坐的是清乾隆紫檀五屏風小寶座,穿的是颯爽英姿八旗服,練的是雌雄龍鳳鴛鴦劍;平時沒事兒就讀讀書,或者在紫檀小凳上秀秀瑜伽;這就是觀復貓——博物館的貓館長;觀復貓都有著詩意的名字,先後被馬未都先生收留,並一步步成長為文化喵;它們性格各不相同,有的溫婉,有的剛烈,有的高貴,有的傲嬌;以「觀復貓」的形象,擔負起弘揚民族文化之大任。
  • 「觀復貓小學館」系列的編輯探索
    在策劃與編輯「觀復貓小學館」系列叢書之時,我們尋找到一個重要的切入點——在漫畫作品中關注和展現少年兒童的心靈成長。    故事中的主人公是幾隻貓咪,但兒童化的敘事視角促使這些形象與孩子有著天然的共鳴,觀復貓們如同一個個活潑可愛的兒童,她們有的天真爛漫,有的膽大好奇,有的善解人意,有的沉著冷靜……當然,她們也都有自己的缺點和不足。
  • 馬未都:觀復貓的出現是個宿命,貓的江湖就是人的江湖!
    這個是插畫類的,現在很多年輕的孩子們喜歡插畫,再有就是這種漫畫類的,有故事情節推進的,就是觀復貓的演義跟三國演義似的。最後這兩本,是一個教育類的,它是也算故事類,也算漫畫類,那麼這四類書呢,實際上是觀復博物館的一個品牌,觀復貓的一個推廣。
  • 【連載】觀復貓小學館《麻條條的二十四小時》漫畫來襲,帶你穿越...
    【連載】觀復貓小學館《麻條條的二十四小時》漫畫來襲,帶你穿越古今大冒險!澎湃號·媒體 漫畫簡介《觀復貓小學館
  • 今日超話#居然被觀復貓帥到了
    #居然被觀復貓帥到了# 怎麼能用「居然」呢?這是肯定一定必須的呀。 要知道作為史上最有文化的天團——觀復貓,顏值超級能打,直接帥出喵圈,驚豔眾銀。
  • 人文|自帶流量和創意,馬未都和他的「觀復貓」
    而且馬未都會定期在觀復博物館進行「鑑寶」,平常隨機出現在博物館,吸引了大量「粉絲」。打開馬未都的微博,幾乎被「觀復貓」刷屏。2003年,馬未都收養了一隻流浪的中華田園貓,取名「花肥肥」。此後十幾年間,觀復博物館陸續收養多隻流浪貓,在馬未都的創意和推動下,「觀復貓」品牌正式創立,「黃槍槍」「麻條條」「藍玉玉」「雲朵朵」等三十多隻「觀復貓」成為觀復博物館的貓館長和貓館員。
  • 今日超話:居然被觀復貓帥到了!
    居然被觀復貓帥到了~~~怎麼能用「居然」呢?這是肯定一定必須的呀。要知道作為史上最有文化的天團——觀復貓,顏值超級能打,直接帥出喵圈,驚豔。形帥·布能豹:被稱為帥之擔當的布能豹,一個哈欠就帥到了變形。由是,重新定義了「形帥」一詞。形帥,不單是臉正條順,更是帥到變形。傲帥·戴南瓜:傲嬌如瓜王,直到現在轟趴聚餐也是怎麼都不肯俯就的那位。
  • 今日超話:居然被觀復貓帥到了
    居然被觀復貓帥到了~~~怎麼能用「居然」呢?這是肯定一定必須的呀。要知道作為史上最有文化的天團——觀復貓,顏值超級能打,直接帥出喵圈,驚豔眾銀。形帥·布能豹:被稱為帥之擔當的布能豹,一個哈欠就帥到了變形。由是,重新定義了「形帥」一詞。形帥,不單是臉正條順,更是帥到變形。
  • 走進馬未都的藏品和「觀復貓」 歷史在這裡有了溫度
    人民網北京5月18日電 在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前夕,一點資訊聯合觀復博物館舉辦了「與古人對話,與文化同行」的線下活動,邀請10多位知名文化學者、資深自媒體作者近距離參觀展品,感受古代器具的溫度。
  • 故宮複製師將「哆啦A夢」畫進中國古畫(圖)
    這組「穿越」系列的圖是80後故宮博物院古書畫複製師王赫的創意作品。他說創意來自於今年五月份的靈光一閃,如果「機器貓」能出現在古畫裡會多麼有意思。於是他的第一幅作品《藍胖子之任意門》就誕生了。  實習生 劉蕾  揚子晚報記者 張可  哆啦A夢穿越到清代《乾隆皇帝殪熊圖》  王赫說他創作的藍本都是書畫名作,甚至包括一些宋代的佚名作品。如《藍胖子系列之飄搖》參考的是一幅宋代山水畫,原畫中狂風吹得山中草木都倒向一邊。
  • 觀復貓:這到底是什麼神秘力量?
    下面請欣賞本期《走進貓豆特別節目——麻條條的晨間劇場》。根據畫面顯示,早已耐心等待多時的麻條條館長,終於通過對某鏟屎官的尾隨成功潛入辦公室,只見她腳步輕盈、神情謹慎、尋尋覓覓、仿佛若有所思。忽然間,一種神秘力量成功吸引了條館長,只見她瞬間變得神採奕奕起來,並企圖伸出一隻爪爪進行探索,但是很遺憾她失敗了。
  • 觀復貓天團首屆廣場舞大賽,快來康康你心儀的貓豆參加了沒有
    事情是這樣的,由於你們的貓豆總是七七八,七七八,不停地七七八……一個貓七七八,兩個貓七七八,一群貓七七八……終於,把自己吃成了一個……說到墩墩,被譽為「煤氣罐管長爪了」的孟大咖同學才是真的王者。下面請欣賞煤氣罐管敦實而憨厚的舞姿。如圖所示,咖咖可能不是貓,是個熊也說不定。
  • 觀復貓看新聞|那隻溫暖了世界的流浪貓回喵星了
    歡迎大家準時打開觀復貓百家號,收看不一定什麼時候播出全看編心情的《觀復貓看新聞》,今天新聞的主要內容為:電影《流浪貓鮑勃》中的大橘貓Bob去世,世界各地皆表惋惜。有他在身邊的時候,我找到了失去已久的方向和目標… 他遇到過無數人,也感動了無數人,從沒有像他那樣的貓,也不會再有了。」Bob的故事因2016年上映的由傳記小說改編的同名電影《流浪貓鮑勃》而被人們所熟知,與原著一樣,這個源自真實生活的故事,曾給很多人帶來過感動和希望。
  • 古畫裡的貓,太萌了
    北宋 易元吉 《猴貓圖》北宋 易元吉 《猴貓圖》 局部北宋 易元吉《猴貓圖》局部北宋 蘇漢臣《冬日嬰戲圖》北宋 蘇漢臣《冬日嬰戲圖》局部南宋 毛益(傳《蜀葵遊貓圖》>南宋 毛益(傳) 《蜀葵遊貓圖》 局部南宋 梁楷 《狸奴閒趣圖卷》南宋 梁楷 《狸奴閒趣圖卷》局部南宋 梁楷 《狸奴閒趣圖卷》局部商喜《戲貓圖》佚名《富貴花狸》
  • 匾額文化|武威雷臺觀的匾額
    1981年以來,武威當地政府對這座蘊含著豐富道教文化內涵的古代宮觀進行了大規模的加固與維修,基本恢復了其明清古建築的本來面貌。1987年,武威市當地的多位書法、繪畫名家為雷臺觀內主殿、二平門以及風伯雨師殿等立匾題字。2003年,甘肅省書法家協會會員又分別為觀內題寫了楹聯,使雷臺觀內匾額、楹聯得以補全。這裡,就其中的匾額作一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