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俄羅斯族人,那俄羅斯有中國漢族人嗎?

2020-12-19 騰訊網

沙俄帝國在遠東一邊擴張,一邊野蠻推行「俄羅斯化」政策。《尼布楚條約》的籤訂暫時阻擋沙俄南下的步伐,但沒有遮住沙俄覬覦中國東北的賊眼。

尼古拉一世即位後,清帝國日益衰弱,沙俄趁機侵入,與清政府籤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侵佔中國東北,西北150多萬平方公裡的土地。沙俄在佔領地實行野蠻的「俄羅斯化」政策,當地居民改俄姓、說俄語、信奉東正教,甚至在1900年公然打出中國東北為「黃俄羅斯」。另外,一邊往佔領地移民,另一邊將當地居民遷出,乃至屠殺。

俄羅斯公國在徵服與擴大的過程中,融入其他民族,建立起大俄羅斯。但沙俄對中國東北部分領土屬於侵佔,不是徵服。因此侵佔只能將本民族拆分瓦解,避免日後民族意識的覺醒,從而獨立。

所以,在俄羅斯的一百多個民族中,沒有漢族。但在中國的五十六個民族中,有俄羅斯族,因為這些俄羅斯人是移民到中國,融入中國大家庭。

雖然俄羅斯境內沒有漢族,但是據說俄羅斯境內有一個華族,有人推測華族就是歷史上艱難融入俄羅斯的中國人(不僅僅是漢族,還包括其它民族的中國人)。

俄羅斯目前總共有186個民族,而其中確實是包括「華族」這個民族的。不過人數確實也不多,大約只有3萬人左右。不過跟中國的俄羅斯族相比倒也不算太少,因為中國的俄羅斯族只有1.5萬人左右。

(江東六十四屯地點)

而說到華人在俄羅斯的歷史,確實不能不提俄羅斯在強佔中國領土之後在海蘭泡和江東64屯進行的大屠殺。在1900年,俄羅斯當局以報復義和團屠殺俄羅斯傳教士和中國基督教徒為理由,對世代生活在黑龍江沿岸海蘭泡地區和江東六十四屯地區的中國人進行了屠殺,據現代估計遇難者至少有7000人以上。這是沙俄殖民者欠下的血債,到什麼時候也不容抵賴的。

但當時在俄羅斯,也並不是中國人都被屠殺乾淨了,而是仍然生活有一些華人。其中一些人則是歸化俄羅斯的人。當然從中國的角度看,這些人中的一些是可以被稱為叛徒的。比如最有名的一個俄羅斯籍華人,叫紀鳳臺。他在公元1873年就到了當時的伯力,給在當地建設港口的中國勞工做翻譯,後來又搞工程承包。從公元1885年開始,紀鳳臺就曾經多次申請加入俄羅斯國籍,但被拒絕。公元1891年他又再次申請,這次俄羅斯人接受了申請,但要求他剪辮子,他又不敢,所以再次被拒。但在公元1893年他的入籍申請終於獲批,並改名尼古拉·伊萬諾維奇·紀鳳臺(Tifontai)。其中的紀鳳臺已經變成了他的俄羅斯姓氏。而他在申請入籍俄羅斯的時候,就已經代表俄羅斯和清政府談判,幫助俄羅斯人謀取了不少利益,甚至黑瞎子島被割讓給俄羅斯都跟他有一定關係。

另外一個非常有名的長期生活在俄羅斯的華僑叫劉峻周。他在公元1894年帶著10幾個工人來到當時屬於俄羅斯帝國的喬治亞,開始種植茶葉,並開茶廠。1904年,當時還是革命者的列寧和史達林曾經一同拜訪了他,而他給了史達林3萬盧布做活動經費。十月革命之後,列寧曾兩次召見他,希望他加入俄羅斯國籍,但都被劉峻周拒絕了。不過蘇聯政府後來還是授予他勞動紅旗勳章。但因為沒有加入蘇聯國籍,劉峻周一家在1925年返回中國定居。和紀鳳臺不同,劉峻周可以說是在中俄兩國都有很高聲譽的華人了。

(劉峻周在喬治亞茶園的留影)

而在此期間,其實在俄羅斯還是一直有一些中國人定居併入籍的。其中一些人甚至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被沙俄派到歐洲為俄軍修築堡壘,有些人後來還參加了俄羅斯內戰。在1926年蘇聯進行的第一次全國普查裡,蘇聯境內有10萬人有中國國籍,或者母語是漢語。其中海參崴有22%的居民是中國人,而莫斯科也有8000名中國人。而直到1929年,還不斷有中國移民大量湧入。當時蘇聯甚至還給其境內華人發明了一套基於拉丁字母的文字體系,幫助他們識字。

但在1936年,隨著日本控制中國東北,日蘇之間關係越來越緊張,蘇聯害怕日本人會在遠東華人和朝鮮人中間發展間諜。所以開始大批逮捕當地華人,並將許多華人遣返回國,另外一些則被強制遷徙到俄羅斯北部遠離中俄邊境的地區居住,據估計這批華人至少有8000人。在這中間恐怕也還是有一些濫殺無辜的情況出現。同時因為在俄羅斯的中國人基本都是男性,女性極少,所以許多留在俄羅斯的華人都選擇和當地女人結婚,其後代有些還保留了父親的漢姓,但多數都改成了俄羅斯姓,另外有些人則和前面說的紀鳳臺一樣,把父親的名字或者全名直接當姓,但這批人後來多數都完全俄化了。

而在1950年代中蘇決裂之前,又有不少中國人前往蘇聯定居和留學,這些人當中後來也有大概幾百人沒有回國,也成為了俄羅斯華族。

現代的俄羅斯華族人數確實不多。不過近年來中俄之間的交流也很頻繁,所以因為各種原因新移居到俄羅斯的中國人人數卻也相當不少。比如2004年俄羅斯科學院的一位學者曾估計當年在俄羅斯的中國人至少有20萬到40萬。另外有些數字則認為有100萬,甚至有些宣揚中國威脅論的俄羅斯人認為在俄羅斯的中國人實際數字高達326萬人,並說中國人已經成為俄羅斯第四大民族,僅次於俄羅斯人、韃靼人和烏克蘭人。

(出生在蘇聯亞美尼亞的楊誠,以創建了全球知名文字識別軟體公司ABBYY而聞名世界,目前是俄羅斯知名科技創業企業家,他有一半中國血統,也是俄羅斯華族的代表人物了)

但這種說法其實目的是要渲染中國人大量增長,威脅俄羅斯的安全,所以也不足為信。但說俄羅斯現在有50萬左右的華人應該是不過分的,不過其中多數應該只是因為學習和工作暫時居住在俄羅斯,和移民不是一個概念。

所以總體來說,華人人數在俄羅斯經歷了幾起幾落的的趨勢,歷史上也曾經歷過許多血淚史,但總體上一直不算太多。不過雖然人數少,但俄羅斯現在確實是有華族的,而其中絕大多數都是漢族人了。

相關焦點

  • 我國的俄羅斯族人會回到俄羅斯過日子嗎?他們的答案讓人想不到
    對於俄羅斯這個民族,很多人揶揄為「戰鬥民族」,俄羅斯離中國很近,俄羅斯的旅遊景點也很多,每年都有很多我國遊客專程來俄羅斯旅遊,感受不同地域的風情。其實在我國的56個民族中也包含著俄羅斯族有朝鮮族,哈薩克族,畢竟我國的地域太廣了,56個民族的充分融合,使中華文化豐富多彩,而俄羅斯族的主要分布在東北和內蒙古這兩個地區。曾經的俄羅斯族的祖先從遙遠的俄羅斯移居到中國,經過幾百年的文化融合,現在中國國內的俄羅斯族不僅是長相,也越來越接近普通的中國人了。
  • 中國的俄羅斯族,是如何看待俄羅斯的?或與你想的不一樣
    中國與俄羅斯是關係極好的兩個國家,這一點毋庸置疑,隨著兩國關係的交好,兩國之間的旅遊業更是如火如荼的發展著。其實在我國也有一個少數民族叫做俄羅斯族,這個民族的人長相和俄羅斯人沒十分相似,很多人好奇他們是如何看待俄羅斯的,他們的看法或許與我們想的不一樣。
  • 中國有俄羅斯族,朝鮮族,為何卻沒有「大和族」,道理其實很簡單
    我們中國是一個具有960萬平方公裡的國家。我們不僅有著如此幅員遼闊的土地,更是有著悠久的歷史。而在中國上下五千多年的歷史進程中,曾經出現了很多的少數民族。在經過長時間的民族大一統和融合之下,形成了今天中國56個民族融合而成的大中華。
  • 中國為什麼不像美國有種*族問題?別說還真有一個白色人種
    於是有人好奇:為什麼美國「種族問題」如此嚴重,而很多國家比如中國,卻只有「民族大團結」沒有「種族衝突」,是因為我們都是黃種人一家親嗎?別說,我國還真有一個民族是白人。首先需要科普兩個概念。又有人要問了,俄羅斯族難道不是白人種族嗎?別急,往下看。俄羅斯族是俄羅斯移民的後裔,他們與中國其他民族通婚,有些人雖是俄羅斯族,但他們血統裡有漢族、維吾爾族、蒙古族等血統,體質逐漸變化,具有黃種人特徵。純正血統的俄羅斯族已經很少很少,所以現在的俄羅斯族人基本是混血的。
  • 隱藏在中國的「白人村」遍地都是金髮美女,討厭被人叫老外
    Hello大家好我是小楠,我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就如同我們小時候唱的「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就單單漢族人民就很震撼你了,更別說56個民族了,當然我國能夠發展得如此迅速也離不開民族之間的幫助,但是最近小編發現有個種族都是「外國人」啊。
  • 如果外國人有機會加入中國,會分屬到什麼民族?和我們想的不一樣
    同樣的,如今隨著我國的發展,也有很多人想要來到中國,那麼如果外國人有機會加入到中國的話,會分屬到什麼民族呢?和我們想的不一樣。中國是一個有著優秀歷史文化薰陶的大國,祖先給我們留下的不僅僅是很多瑰寶,而且還有文化精神財富。與此同時,我們國家也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中國一共是56個民族,這是所有中國人都知道的,而且每個民族都有屬於自己的文化和特點。
  • 對俄國充滿怨恨,波羅的海國家如何對待國內1/4的俄羅斯族人?
    大家知道,俄羅斯的地緣環境也是相當複雜的,因為歷史上的原因,俄國和自己大部分的東歐鄰居關係非常差,而東歐大部分小民族對俄羅斯也普遍有抵制和排斥的心理。如今烏克蘭的混亂局面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這種複雜背景下造成的悲劇。 那麼,最排俄的是誰呢?那莫過于波羅的海三國: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
  • 金髮碧眼美女,張口就是大碴子味東北話:「俄羅斯族」了解一下?
    是的,人家不僅人美還誠實,人家的確是如假包換的中國人,因為中國56個民族裡面,唯一一個外來的少數民族:俄羅斯民族。中國籍俄羅斯族是十月革命之後因為戰亂而逃至中國的俄羅斯移民以及少量的蘇聯移民的後裔,俄羅斯族在全國的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中均有分布,主要集中聚居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北部、黑龍江北部和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的呼倫貝爾盟額爾古納市等地共約1.4萬人,在種族分類上,俄羅斯族屬於歐羅巴人種。
  • 中國有56個民族,外國人加入中國國籍後,身份證上會寫什麼民族呢
    在這之前很多認為美國國籍是最難獲得了,可他們不知道的是想要獲得中國國籍也並非易事,一般情況下我們的父母必須是中國人,而我國出生之後也理所當然的會擁有中國國籍,可是外國人想要加入中國國籍可沒有那麼簡單。首先中國是一個不承認雙重國籍的國家,如果想要加入中國國籍就必須放棄自己原來的國籍,如果中國民眾加入了其他國家的國籍,那麼就相當於是自動放棄了中國國籍。再者想要獲得中國國籍,父母當中必須有一個人是中國國籍。而且每一個公民的身份證上都有自己的民族,那麼中國有56個民族,外國人加入中國國籍後,身份證上會寫什麼民族呢?
  • 各國麵包大PK,俄羅斯大列巴名列前茅,看到中國的讓人想笑
    各國麵包大PK,俄羅斯大列巴名列前茅,看到中國的讓人想笑1.法國發棍麵包:看上去硬邦邦的棍子,但吃過的人會喜歡上它的嚼勁與味道。2.西班牙農夫麵包:獨特古法製成,用酵頭直接製作,口感較硬,很有嚼勁。7.中國饅頭:饅頭在全國流行,但是不同地方的饅頭還是有差別的。美食無國界,7大麵包裡面俄羅斯大列巴排第一是毋庸置疑的。
  • 中國「俄羅斯族」參戰了,朝鮮戰場對陣美國空軍,擊落敵機上千架
    朝鮮戰場上,中國志願軍空軍的戰績是無比輝煌的,以平均飛行時間僅數十個小時的基礎,在朝鮮戰場上打下了一個米格走廊,擊落敵機上千架,這樣的成績讓人不敢相信,中國空軍真的是剛剛組建嗎?真相在韓戰結束40年後,才由俄羅斯總統葉爾欽披露出來,原來第三次戰役之後,中國「俄羅斯族」參戰了。
  • 中國有56個民族,外國人加入中國籍後,身份證上要填什麼民族?
    導語:中國有56個民族,外國人加入中國籍後,身份證上要填什麼民族?我國古代歷史有5000多年,在這期間,經歷了不同的朝代,也因此產生了不同的民族和文化。到現在,我國一共有56個民族,比如說壯族、布依族、哈尼族、滿族、土族、布朗族等等,其中漢族所佔的比重最大,已經佔到人口的91.51%。關於中華民族的這一個概念,最早是由梁啓超提出,而民族這一個詞語,是從19世紀末葉的時候從日本傳入到我國。如今已經是新時代,經歷過了長期的發展,我們國家已經成為世界上較有影響力的大國。有很多外國人都會來中國旅遊、定居。
  • 越南人是中國人的後裔嗎?是漢族人嗎?
    既然越南與中國淵源頗深,那麼越南人是中國漢族的後人嗎?越南最早和華夏文明發生關係是在秦始皇時期,當時的華夏文明正處在政治和文化同步擴張的時期,對於五嶺以南還處在原始狀態的各少數民族帶來了先進文化和生產力。秦朝滅亡後,秦軍大將趙佗自立為南越王,建立政權,管轄範圍包括了越南北部,並且向漢朝稱臣。趙佗在位時期,中華文化逐漸傳播開來。
  • 說出來讓人意想不到
    身份證對於每個人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在線下的生活中,身份證更多的表示著對自己身份的證明。也有利於國家的統一管理,而身份證上的資料,也是一個人最清晰的資料。民族地址等。對於中華五十六個民族而言,民族那一欄是必不可少的。不同的民族就有不同的生活習慣,而且民族也是我們國家的特色。
  • 外國人加入中國國籍,身份證一欄要填什麼民族,網友:確實有講究
    首先,中國是不承認雙重國籍的,意思就是如果你想加入中國國籍,就放棄原來的國籍。第二,根據我國國籍法的規定,一個原本是外國國籍的人要取得中國國籍,他的出生地應當是在中國,並且他的父母至少有一方是中國國籍。第三,想要加入中國國籍必須認同中國的文化和歷史,並通過審查。由此看來要想取得中國國籍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 中國有56個民族,外國人加入我們國籍後,身份證上填什麼民族?
    中國是一個世界大國,隨著我國能夠自建航母、國產五代機和航空事業的發展,中國的綜合實力不斷增強,軍事實力更是穩居世界第三。因此越來越多的外國人將目光看向了中國,曾經就一名過美國人號稱要吃遍中國,但是多年過去了才發現還沒有走出成都,可見中國的確是一個生活的好地方!中國也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之一,不斷吸引外國人前來。
  • 中國有56個民族,外國人加入中國籍後,身份證上寫的是什麼民族
    全球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每個國家和地區的民族文化都是不一樣的,就包括語言上也有很大的不同,就比如我們中國是一個擁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國家,而且我國還分為56個民族,每個名族的語言、生活習慣、文化等都有很大的區別。
  • 為啥華人在俄羅斯一直難以做大?俄羅斯有多少華人?
    俄羅斯是中國的鄰國,兩國近幾年的人員交往也是非常頻繁,目前有大量的留學生和商人在俄羅斯學習和生活,但是這些人都是短期留俄,長期駐留俄羅斯的華人只有20到30萬人之間。這些所持有的身份是務工籤證,不具備居留權,只是在當地經商。
  • 我國共有56個民族,那外國人中途加入時,該是哪個民族呢?
    從新中國建立之初到今天,我國可以說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要從一個一窮二白的國家發展成為全球綜合國力位居前列的東方大國,我國也是付出了比其他國家多數十倍乃至數百倍的努力。對於世界上每一個人來說,強盛的國家對他們而言自然是更具有吸引力,因為在這樣的國家裡不僅能個人發展有很大的幫助,還能享受更好的待遇和福利,比如在我國發展落後的時候,很多中國人就選擇了到海外求學或工作,甚至是移民。
  • 外國人加入中國國籍時,身份證上民族一欄填什麼?
    1984年4月6日,中國頒布了第1代身份證的相關法律信息,並且強制要求中國國民每一個人都應該在年齡達到要求之後去辦理身份證,而這樣的身份證不僅可以彰顯個人的身份信息,而且還便於很多社會工作的持續穩健的進行。直到2004年的時候第1代身份證慢慢退出了市場,並且還加入了一些IC卡的智能晶片,所以這也方便了人們的身份驗證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