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財經
近期,爆款基金頻現引起各方關注。爆款基金是否有利於行業發展?是否有利於基金投資者?新浪財經就相關話題邀請上海證券基金評價中心楊晗發表觀點。她表示,2020年是爆款基金產品密集發行的一年,一方面,爆款產品的發行數量與權益市場表現高度相關,權益市場大幅上漲時往往也是爆款基金密集發行期;另一方面,隨著近幾年大量權益類基金產品業績顯著優於主流寬基指數,公募基金的主動管理能力凸顯,獲得越來越多投資者認可。
楊晗
楊晗,法國高等管理學校財務管理專業碩士,法國波爾多第二大學應用數學專業學士,2016年5月至今任職於上海證券基金評價中心,主要專注於公募基金髮行市場、基金公司發展策略、基金組合、基金產品分析等研究,具備證券從業資格,基金從業資格。
而對於部分代銷渠道讓客戶贖舊買新的問題,楊晗表示,部分代銷渠道讓客戶贖舊買新的現象,主要是由銀行代銷基金的盈利模式決定的,雖然未來對於基金銷售人員的專業性要求越來越高,但該現象短期很難完全杜絕。加強基金公司直銷業務、普及投資者教育也是可行之道。
她進一步表示,爆款基金產品業績不盡如人意的原因複雜,如爆款產品募集規模過大導致基金經理部分策略失效、基金經理發生更換、市場熱點發生切換導致部分行業主題基金業績落後等等。因此建議投資者在選擇基金產品時,應當慎重選擇爆款基金產品,理性決定交易時機和持有時期。明星基金經理的歷史業績並不能代表在未來能取得超額收益,爆款產品業績的差異化明顯,也證實並非所有爆款產品均能表現優異,投資者應當理性選擇基金而不能盲目「追星」。其次,投資者不能跟風追隨市場走勢,尤其避免在市場高點非理性購買基金產品。最後,投資者應養成長期跟蹤和持有的良好投資習慣。
問答實錄如下:
新浪財經:為什麼近幾年爆款基金很多?如何看待爆款基金加深行業馬太效應?
楊晗:2020年是爆款基金產品密集發行的一年,不論是產品數量亦或募集規模均僅次於2015年二季度牛市行情。一方面,爆款產品的發行數量與權益市場表現高度相關,權益市場大幅上漲時往往也是爆款基金密集發行期;另一方面,隨著近幾年大量權益類基金產品業績顯著優於主流寬基指數,公募基金的主動管理能力凸顯,獲得越來越多投資者認可。
從爆款產品的募集規模來看,頭部基金公司如易方達、匯添富等的爆款產品最多。爆款產品的打造,往往需要多方共同配合,因此綜合實力領先的頭部基金公司必然更佔優勢。中小基金公司中,同樣也有成功打造爆款產品的例子。今年年初,永贏基金就與寧波銀行合作,成功發行了永贏新科技這一隻爆款產品。中小基金公司通過結合自身優勢,打造有特色、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同樣也有彎道超車的機會。
新浪財經:部分代銷渠道讓客戶贖舊買新,如何解決該類問題?
楊晗:對於基金的贖回費用,均按照持有期限不同設置不同的比例,目的也是為了鼓勵和倡導投資者形成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的理念。部分代銷渠道讓客戶贖舊買新的現象,主要是由銀行代銷基金的盈利模式決定的,雖然未來對於基金銷售人員的專業性要求越來越高,但該現象短期很難完全杜絕。加強基金公司直銷業務、普及投資者教育也是可行之道。
新浪財經:為什麼爆款基金頻現,公募行業偏股基金規模只佔總規模的一小部分?
楊晗:公募基金中,權益類產品的佔比不高,主要原因是固收類基金產品的高速發展。從絕對值來看,公募基金2017年一季度的A股持股市值為1.5萬億,2020年一季度的A股持股市值為2.5萬億,長期來看,流入股市的資金是在增加的。
新浪財經:如何解決爆款基金帶來的負面效應?產品業績不盡如人意的原因?
楊晗:爆款基金歷史業績,從絕對收益來看,七成基金產品年化收益率在0-10%之間,整體表現不錯;一成基金產品成立以來年化收益率超越10%,業績尤其優異。從相對收益來看,爆款基金產品在成立後的短期內業績優勢並不顯著,產品業績差異化明顯,但隨著時間延長,業績逐漸改善,在成立滿三年後,五成左右爆款產品位於同類基金中前二分之一分位。但值得注意的是,位於同類產品後四分之一的產品仍存在,較差的業績表現給投資者帶來傷害。
基金產品業績不盡如人意的原因複雜,如爆款產品募集規模過大導致基金經理部分策略失效、基金經理發生更換、市場熱點發生切換導致部分行業主題基金業績落後等等。因此在選擇基金產品時,投資者應當慎重選擇爆款基金產品,理性決定交易時機和持有時期。明星基金經理的歷史業績並不能代表在未來能取得超額收益,爆款產品業績的差異化明顯,也證實並非所有爆款產品均能表現優異,投資者應當理性選擇基金而不能盲目「追星」。其次,投資者不能跟風追隨市場走勢,尤其避免在市場高點非理性購買基金產品。最後,投資者應養成長期跟蹤和持有的良好投資習慣。
新浪財經:基民追著明星基金經理買爆款基金,基金經理離任了怎麼辦?
楊晗:管理爆款產品的明星基金經理離任的現象較多,隨著2016年基金行業發展趨於成熟,基金經理的任職正趨於穩定,短期基金經理就離任的情況較少見。後期,如果基金經理離任,投資者可以通過新任基金經理的歷史業績,持倉風格等判斷能力圈與爆款產品是否匹配,再決定是繼續持有還是贖回。
新浪財經: 今年以來權益基金爆款產品很多,FOF會不會買這些爆款基?
楊晗:爆款產品中,也不乏優質的基金產品,FOF產品是否會購買需取決於FOF基金經理的投資策略和配置需求。
新浪財經:對於爆款基金產品的有哪些建議?
楊晗:基金管理公司應當注重可持續性發展,避免過於依賴「造星」策略以及追隨市場熱點。基金管理公司要樹立長期的品牌形象,就不能依賴於僅具有短期優勢的「造星」策略以及「市場跟隨」策略,而是需要進一步挖掘市場,通過提高基金經理的選股能力和風險管控能力等途徑來打造可獲得長期超額收益的基金產品,從而吸引源源不斷的資金流入,實現公司的持續性發展。值得一提的是,近日證監會《基金監管情況通報》中,監管部門特別撰文「嚴格規範宣傳推介行為 促進權益類基金健康發展」。基金公司在銷售基金時,需全面展示基金經理業績,更慎重的對待品牌聲譽。
監管部門應當持續加強對於基金行業的監管,敦促基金行業合理髮行優質基金產品。爆款基金產品業績差異化顯著折射出我國投資者對於基金產品的了解尚淺。在我國信息不對稱、投資者有限關注和優質資產荒疊加的市場環境中,爆款產品在為基金公司帶來不菲管理費時,並不全是能為投資者創造長期盈利的優質基金。因此,為了保護投資者的利益以及促進基金市場健康發展,監管機構需要採取有效的監管措施,敦促基金管理公司提高基金質量,提醒投資者非理性搶購爆款基金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