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影業1億買壯杭州星際影城,離自建院線還有多遠?|大公司說明書

2021-01-07 百家號

(本文為「壹娛觀察」獨家首發,有需要開通白名單轉載的公號請後臺留言聯繫)

文/師燁東

大地影院與沃美院線還未成為舊愛,阿里影業已經又添新歡。

 

8月22日晚間,阿里影業公告稱,通過子公司天津阿里影業出資3900萬元獲得杭州星際(影視文化有限公司)60.84%股權,同時向杭州星際注資6100萬,最終獲得該公司80%的股權。

 

與去年萬達10億買下14座世茂影城相比,阿里影業此番一個億買下並「擴充」一家影城耗資不菲——這一個億的價值究竟在哪裡?如果只是一家影院,與此前傳聞的阿里影業自建院線是不是相去甚遠了一些?

 

在壹娛觀察(微信ID:yiyuguancha)看來,那筆注資的6100萬是此番輕描淡寫的交易背後的巨大想像空間——阿里影業想要的是當然不只是一家影院,但又不必是一條院線。

 

用1個億的「血本」打造下一代影院的「震撼案例」:阿里影業的影院品牌從此出發

 

粗看這份公告,阿里影業似乎是豪擲1億元人民幣獲取了一座影院80%的股權,因為2013年成立的杭州星際影視文化有限公司主要的資產就是旗下的杭州星際影城,而且公司的淨資產估值只有1370萬。

 

阿里影業CEO張強已經不止一次地公開表示過,他們想通過網際網路技術來改造電影產業。在今年的上海電影節期間,張強公開演講認為,與網際網路掛鈎的O2O發行模式是未來電影的主流發行模式,「對於這個體系,我們希望未來能夠和影院分享阿里巴巴的大數據,更好的建立影院會員體系,幫助電影院建立更高效的網際網路運營體系,建立融資平臺,縮短票款的結算周期,幫助線下影院建立衍生品的銷售體系,改變中國電影單純依賴票房的商業模式;甚至會逐步建立電影製片完片擔保體系,為更多的中小電影企業提供融資渠道。」

 

對電影產業的網際網路化改造難嗎?當然難。

 

阿里影業為此用兩年的時間「自力更生」、一城一池地在改建自己體系內的電影產業基礎設施。比如8.3億元人民幣收購粵科軟體,5.2億美元「併入」淘寶電影和娛樂寶,投資10億元人民幣認購大地影院可轉債……在今年5月,阿里影業旗下的淘寶電影(現已更名「淘票票」)宣布獲得17億元融資,其中的投資方就包括了和和影業、博納影業以及聯瑞影業,在更早前還投資了8600萬美元參與博納影業私有化,阿里影業對於發行端的布局落子無數,其企圖心也已是人盡皆知。

 

通過這些投資,阿里影業做成了什麼樣的格局?

 

以數據為核心的產業鏈條,可以形成閉環的O2O宣發渠道,以及與電影產業之外商家的聯結:上遊多部影片正在製作,中遊自建並綁定的宣發矩陣,下遊與院線及影投合作;在2B的終端有粵科聯結影院,從而掌握了影院的需求與數據,在2C的終端,有淘票票與支付寶幾乎是「植入」了消費者生活,當然也因此擁有了海量消費者的數據,娛樂寶以營銷之實聯結了上遊的片方和終端的用戶。

 

最近半年,阿里影業先後以不同的形式與大地影院、沃美院線兩家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其對於直接進入院線、影院來改造行業的意圖日趨明顯——但要改造影院和經營者的思路、觀念,其要面對的是一個有著6000多座影院的市場,新舊勢力混雜,難度不言而喻。

 

此前有接近粵科的阿里影業人士在接受壹娛觀察採訪時就曾經說過,「影院還是個相對比較傳統的行業,他們經過多年形成的運營習慣,還有一些明的暗的規則,並不是短期內就能改變的。網際網路進來影院的時間不長,對影院的改造和提升還在起步階段,雖然不少影院都認同智能化、網際網路化是趨勢,但市場上還沒有出現真正讓他們能夠特別震撼的案例,所以大部分影院都願意嘗試智能化,但也僅僅是嘗試性質的,不太可能投入血本去做。」

所以如今阿里影業自己用1個億的「血本」買下了一座影院,料其是計劃自主地打造一個「震撼的案例」去完成下一代影院的範本,也是藉此完全打通自己布局了兩年的全產業鏈。阿里影業在公告中解釋投資時提到,「鑑於本集團現有的內容製作、宣發、線上票務,以及影院票務管理系統的平臺,為了產業鏈垂直整合的延伸,本集團正嘗試投資及打造自有的娛樂消費終端場景。星際投資將有助於探索將本集團擁有的數據、網際網路能力和資源轉化成提高影院運營和效率的更多可能,從而建立相關業務渠道,更好地把握中國電影產業之潛在增長機遇。」

 

一位業內資深人士告訴壹娛觀察(微信ID:yiyuguancha),目前阿里影業控股杭州星際影城,只是其兩年來布局下註定要走的一步路,接下來就是要試驗已有的布局能否打通:「如果模式成功,那麼對於阿里影業來說,能帶來線上資源與線下商家的聯動,這就是一種影院的網際網路式新玩法,如果成功就能成為影投公司發展加盟即可,對於阿里影業來說更重要的是擁有自建的影院品牌,沒必要再去購買一個徒有虛名的院線牌照。即便現在所做的打通全局的試驗失敗,那麼阿里影業現有的對於大地、沃美等的投資至少也可以保證他們能為上遊服務。」

 

實際上,阿里對下遊的投資已經在今年夏天阿里影業參與保底的《絕地逃亡》中有過實戰驗證,大地影院及大地院線對該片的票房貢獻連續多日位列影投公司和院線的第二位。增加對下遊的控制,無疑也能為阿里的中遊和上遊收益帶來更多的保證。

 

萬達與騰訊,阿里影業在跟誰較勁?

在上影節發布的含19部影視劇的片單,阿里影業在上遊與中遊都是主要參與者,現在有了影院,阿里影業朝著上中下遊「制發放」一體的影業巨頭又進了一步。

 

早在傳出阿里影業將要自建影院的傳聞時,就有媒體稱「阿里將自建院線,萬達的老大哥地位將不保」。

 

在壹娛觀察(微信ID:yiyuguancha)看來,以目前的準備看來,阿里影業還不足以在下遊與萬達對標——萬達在線下的實力和基礎非一日之寒。

 

萬達在中國擁有的不僅是300多座影院,而是在各城市依附於最佳商業地段的頂級影院。

 

這其中包括中國數量最多的IMAX影廳(超過160家),以及未來5年將在國內打造100家杜比影院。一個杜比影廳的造價就比一座中等影院貴,而在今年8月,萬達院線又宣布將在未來6年內新建150家IMAX影院。

 

這些所需投資額巨大的頂級影院不僅是萬達已有的資產優勢,同時也是建造時間上的先發優勢。在下遊的洗牌與競爭中,越往後,就越對萬達有利,因為當越來越多消費者擁有觀影習慣之後,影響他們的是視聽體驗,而非幾十元的價格差。

 

萬達院線也在發力數據與智能化。不同點在於,萬達的優勢在實體,所以他們走的是一條線下到線上的路;而阿里的優勢在數字世界,所以他們走的是一條線上到線下的路。

 

實際上,阿里與騰訊才更有較勁的產業布局。

 

淘寶電影正式更名為淘票票之時,張強就表示,未來淘票票將定位於泛娛樂產業營銷平臺,自身服務能力向產業鏈上下遊全面開放。業務範疇由電影擴展至演出、體育等泛娛樂業,自身定位由線上售票平臺轉變為具備線上線下雙向宣發能力的營銷平臺。

 

而在今年的6月15日,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向外界宣布,正式成立"阿里巴巴大文娛版塊"。該版塊囊括了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阿里影業、合一集團(優酷土豆)、阿里音樂、阿里體育、UC、阿里遊戲、阿里文學、數字娛樂事業部。

 

騰訊則早在5年前就提出了「泛娛樂」這一概念。與阿里不同的是,騰訊沒有在產業鏈上進行大規模的併購,而是在公司內部完成了遊戲、文學、動漫、影視4塊業務的布局,且積累了一批IP。

 

如今阿里直接投資影院並與院線合作,在下遊比騰訊邁出了更堅實的一步。但是在內容端,特別是資源儲備方面,騰訊影業仍然擁有較多的優勢。

 

對於阿里影業來說,投資者更關切的顯然是他的利潤情況。儘管2015年淨利潤由2014年的虧損4.17億逆轉為4.66億,但是靠匯兌損益和公司商譽帶來的收益很顯然並不能說服投資者,而2016年上半年超過4億元的預虧損則讓媒體一片譁然。因此,在謀求改變產業的同時,阿里影業身上也背負著改善利潤的重擔。

 

無論阿里、騰訊還是萬達來說,這些不差錢的企業瞄準的都是影視甚至泛娛樂的全產業鏈布局。如何通過網際網路來改造電影產業並走出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對於阿里影業來說,既然選擇了在下遊做大局,可能需要忍受更長一段時間在財報方面的不好看,淘票票已背上了2016年上半年4億虧損的鍋,之後阿里影業一旦加大、加快對影院的購買,只會讓成本壓力更大。

 

前路漫漫,我們當然期待「夢想萬一實現了呢」。

本文首發壹娛觀察(yiyuguancha)關注回復「藝術片」即可知曉《冬》的線上線下排片和發行方式是否值得借鑑;回復「3D」電影即可收到誰在逼我們看3D電影;回復「票房注水」即可獲得行業內揭秘;回復「封殺」即可收到哪些被誤讀的封殺。更有「電影節」、「導演」、「地網發行」、「另有影情」等關鍵詞背後的精彩內容!另有讀者群每日暢聊電影和泛娛樂產業一手諮詢並招賢納士有償徵集優質書評。具體請加yiyuguancha6人工拉群

 

相關焦點

  • 阿里影業1億買杭州星際影城 離自建院線還多遠?
    大地影院與沃美院線還未成為舊愛,阿里影業已經又添新歡。   8月22日晚間,阿里影業公告稱,通過子公司天津阿里影業出資3900萬元獲得杭州星際(影視文化有限公司)60.84%股權,同時向杭州星際注資6100萬,最終獲得該公司80%的股權。
  • 幫阿里影業算算帳,1億元買入星際影城到底虧不虧-虎嗅網
    昨日(8月22日)阿里影業董事會宣布,公司透過天津阿里影業訂立星際投資協議,以按計劃投資於杭州星際。根據星際投資協議,杭州坤維有條件地同意轉讓,而天津阿里影業有條件地同意收購,杭州星際約60.94%股權,代價為人民幣3900萬元;同時天津阿里影業有條件地同意向杭州星際注資人民幣6100萬元。交易完成後,天津阿里影業將擁有80%杭州星際股權。加一塊,阿里影業為星際影城花了1億元,划算麼?
  • 恆大謀逾4億收購美嘉兩影城,院線牌照申請大概率重啟或引發整合...
    此次恆大收購美嘉的雖然只有兩座影城,但是這兩座影城皆位於北京的黃金地段,價位不容小覷。據悉,兩座影城的交易價格超過4億人民幣。壹娛觀察同時獲悉,恆大正在申請院線牌照。業內資深人士透露,今年國內院線牌照發放大概率將重啟,包括博納在內的公司則有可能在2017年獲得牌照。
  • 馬雲1億買下「星際」開啟杭州私人影院「買買買」節奏
    馬雲1億買下「星際」開啟杭州私人影院「買買買」節奏 來源:錢江晚報      新民網編輯:何迪    2016-09-17 15:56
  • 萬達被曝開放特許經營加盟權 院線行業洗牌在即?
    對此,第一財經記者採訪了十家中小院線公司,兩家表示目前還沒詳細了解特許經營加盟權具體信息,另兩家背靠大集團的院線認為,自身或許還能通過「輸血」解決困境,其他六家認為,如果不想走到倒閉境地,首先還是需要資金,其次才會考慮尋找其他路徑。
  • 杭州唯一一家通宵營業影院「星際匯」亮相武林商圈
    位於武林廣場的杭州劇院可以說是杭州的地標性建築之一了,很多人童年對於「高端劇院」的標準就是它了。9月21日,在杭州劇院的三樓將開一家奢華影院會所「星際匯」,這家影院的落地背後不僅有著阿里集團的影子,也體現了杭州影院競爭已經進入了小眾化、精品化時代。   星際匯是由杭州星際影視文化有限公司斥巨資打造,歷時半年多的精心雕琢,坐落在武林的核心地段。
  • 泰禾影城全面關店:後疫情時代,院線公司的生意愈發難做了
    從2017年首家影院落地北京立水橋至今,泰禾影城邁入院線市場僅三年時間。三年裡,泰禾影城雖已從北京走向全國市場,但面臨疫情的衝擊,這家尚且年輕的院線公司並沒有展現出過強的抗風險能力,而如今自顧不暇的泰禾系,也難以為自身的影視業務持續「輸血」。
  • 泰禾影城暫停營業 院線大洗牌將至?
    四個月前,帶著熱情與雄心,江濤(化名)加盟華景天地購物中心泰禾影城店的運營與建設團隊,準備在新領域大施拳腳,但誰也沒想到,四個月後,突然接到總部電話,影城暫停營業,「這是我職業生涯最短暫的就業,院線本身賺錢就很難,受疫情影響,今年就更艱難了。我想未來幾年,想要有一番好的光景,還是需要進口大片和國產大片的持續輸血。」
  • 阿里影業聯合餓了麼賣爆米花 電影院能靠副業活下去?
    來源:江瀚視野觀察阿里影業聯合餓了麼幫賣爆米花,停擺的電影院能靠副業活下去嗎?最近一段時間,一個新聞引發了大家的廣泛關注,這就是阿里影業開始和餓了麼聯手一起幫助電影院賣起了爆米花等各種電影食品,我們突然才反應過來我們有多久沒去過電影院了,只是這樣的賣爆米花能幫電影院實現自救嗎?
  • 從春節檔看阿里影業的「網際網路+」影視商業版圖
    至此,阿里實現了入股中國電影行業前四大影視製作公司的戰略布局,分別成為了這四家的第二大股東或者重要股東。此外,它還在海外擴張自己的影業版圖,投資了史匹柏的Amblin Partners公司以及湯姆.克魯斯的"碟中諜"系列電影項目。在票務與發行端,經過資源整合,阿里影業旗下的在線票務平臺"淘票票"極有可能在近年實現市場份額行業第一的目標。
  • 黃金賀歲檔到了,但杭州還有20家影院沒有營業
    有數據顯示,2019年,泰禾影城總票房為1.26億元,2020年以來,其票房不足3700萬。從業績上看,今年前三季度,泰禾集團營收同比大減逾86%,歸屬於上市公司的淨利潤則同比下滑約193%。2020年前三季度,萬達電影、金逸影視、橫店影視、幸福藍海、上海電影等9家院線企業的淨利潤均為虧損狀態,累計虧損已超45億元。
  • 博納影業攜黃曉明、章子怡等明星回A聯席承銷商控股超13%
    電影投資業務方面,疫情期間博納影業所投資的影片暫停拍攝工作;電影發行業務方面,疫情期間影院停業,原定檔上映的院線影片全部撤檔,博納影業的相關發行計劃均已推遲檔期;院線和影院業務方面,根據新冠疫情防控的需要,博納影業於2020年1月24日關閉旗下所有境內電影院的對外運營,院線經營同步暫停。
  • 阿里影業李捷:製造可能
    阿里影業的探索能否為行業提出新的解決方案,是觀察可能製造的最大意義。網際網路公司怎麼做內容在發布會公布片單的環節,21部新片和的年輕導演的肖像照被整整齊齊地排列在大屏幕上。這距離阿里影業上一次批量發布片單,已經過去了整整四年。
  • 華納兄弟取消院線窗口期惹眾怒:諾蘭怒斥 傳奇影業發律師函
    來源:澎湃新聞 作者:揭書宜   華納兄弟取消院線窗口期惹眾怒:諾蘭怒斥,傳奇影業發律師函  導演諾蘭怒斥了華納兄弟(Warner Bros)在2021年取消院線窗口期的決定。此外,已經有電影公司決定對華納兄弟發出律師函。  12月3日,華納兄弟宣布,其2021年在北美上映的17部電影將同步登陸HBO Max(華納打造的流媒體平臺)。這意味著院線窗口期被取消,北美院線上映當天同時上線流媒體。當日,美國院線股價暴跌,院線公司高管與製片方進行「緊急對話」。
  • 後疫情時代,院線公司的生意愈發難做了
    當時,外界有「北京泰禾影視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或將解散,多地泰禾影城已經通知員工」的傳聞,對此泰禾影城給出的回應是:「因公司經營戰略調整暫停營業。」北京泰禾影視文化正是泰禾系各地影院管理公司的控股方。 泰禾影城之所以全面關店,大概率是因經營難以為繼。
  • 博納影業攜黃曉明、章子怡等明星回A,聯席承銷商控股超13%
    電影投資業務方面,疫情期間博納影業所投資的影片暫停拍攝工作;電影發行業務方面,疫情期間影院停業,原定檔上映的院線影片全部撤檔,博納影業的相關發行計劃均已推遲檔期;院線和影院業務方面,根據新冠疫情防控的需要,博納影業於2020年1月24日關閉旗下所有境內電影院的對外運營,院線經營同步暫停。
  • 華納兄弟取消院線窗口期惹眾怒:諾蘭怒斥,傳奇影業發律師函
    來源:澎湃新聞華納兄弟取消院線窗口期惹眾怒:諾蘭怒斥,傳奇影業發律師函澎湃新聞記者 揭書宜導演諾蘭怒斥了華納兄弟(Warner Bros)在2021年取消院線窗口期的決定此外,已經有電影公司決定對華納兄弟發出律師函。12月3日,華納兄弟宣布,其2021年在北美上映的17部電影將同步登陸HBO Max(華納打造的流媒體平臺)。這意味著院線窗口期被取消,北美院線上映當天同時上線流媒體。當日,美國院線股價暴跌,院線公司高管與製片方進行「緊急對話」。
  • 阿里影業總裁李捷:都是電影,別強行分院線和網絡|紅星看金雞⑨
    紅星新聞記者為此專訪了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阿里影業總裁李捷。院線和網絡只是發行方式的區別對導演創作來講是融合的阿里文娛電影在自己的「可能製作」新廠牌下,一口氣推出了20餘部自製影片。近期,阿里影業公布了其最新的中期業績,其財務數據顯示,在報告期內(截止9月30日)獲得9.27億人民幣的收入,同比下跌38%。其中內容製作板塊收入增長加速,實現扭虧為盈。
  • 太平洋院線執行總經理孫瑩:國內院線集中度不高 影院整合空間巨大
    ,四川省電影公司黨委副書記、副總經理,四川太平洋影院管理有限公司執行董事,上海紅星太平洋影業投資有限公司副董事長,上海太平洋影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西安曲江太平洋影業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理事。)
  • 疫情之下杭州現首家關門影院 嘉凱影城旗下光影影城永久閉店
    永久閉店「不開了」光影影城開業於2013年2月,位於杭州最繁華的市中心,隔一條馬路就是杭州最貴的、單價超10萬/平米的豪宅武林壹號。在2017年時代院線IPO被否後的第二年,曾經屬於時代院線旗下的光影影城,於2018年8月被嘉凱影城收購。記者了解到,在被收購後,光影影城現任店長由總部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