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大謀逾4億收購美嘉兩影城,院線牌照申請大概率重啟或引發整合...

2021-01-13 虎嗅APP


據接近恆大院線管理有限公司的人士向壹娛觀察透露,恆大接近完成收購美嘉在北京的兩座影城,目前正在與美嘉及影城所屬的物業方協商一些細節化的東西。

 

此前恆大的影院多數位於三四線城市,因此也被業內調侃為走的是「農村包圍城市」路線。此次恆大收購美嘉的雖然只有兩座影城,但是這兩座影城皆位於北京的黃金地段,價位不容小覷。據悉,兩座影城的交易價格超過4億人民幣。


壹娛觀察同時獲悉,恆大正在申請院線牌照。業內資深人士透露,今年國內院線牌照發放大概率將重啟,包括博納在內的公司則有可能在2017年獲得牌照。


只買影城不買品牌,美嘉兩座影城估值超4億


美嘉歡樂影城是好麗友集團和北京新影聯影業有限責任公司合資成立的多廳連鎖影城,首家影城於2007年6月在中關村開始營業。目前美嘉在國內有三座影城,其中一座位於瀋陽,另外兩座位於北京,主打精品路線。


                                           


儘管只有三座影城,但是美嘉在北京兩座影城的身價可不容小覷——其中一座位於中關村廣場購物中心,而另一座位於三裡屯太古裡購物中心,而這兩個地段都是北京的黃金地段,太古裡更是被認為是北京的時尚地標。

 

美嘉歡樂影城中關村店位於中關村廣場購物中心的三層,佔地面積近8000平方米,擁有8個影廳與1614個座位,07年開業時屬於當時北京最大的影城之一。貓眼的數據顯示,該影城2016年場均人次38人,總票房3493萬,排名北京的第22位,這些數據都較2015年有所下滑。

 

美嘉歡樂影城三裡屯店則位於三裡屯酒吧街南口西側的太古裡中心內,該店同樣是8個影廳,擁有1587個座位。2016年,該店場均人次29人,總票房4407萬,在北京的影院裡排名第14位。知情人士透露,兩座影城的報價逾4億元人民幣,但這其中不包含美嘉的品牌:恆大看重的是影院的地理位置,而美嘉背後的好麗友也並不想出售這個影院品牌。


                                           


對比阿里影業1億收購杭州星際,在北京黃金地段的兩座規模超過1500座的影城,這樣的報價可以說並不算貴。「如果恆大的這筆收購能完成,那在三裡屯太古裡這樣一個地標性的位置有一個醒目的影院,對於恆大的品牌形象塑造是非常有意義的。」上述知情人士分析道。


若此次收購完成,這或許是恆大正式進軍一二線城市的發令槍。從進軍影院至今,雖然恆大旗下影院增速不慢,但是其影院主要分布在三四線城市。2015年底,恆大院線開業影城 39 家,銀幕 272 塊,覆蓋37個城市;截至2016年12月31日,恆大院線已開業影城82家,銀幕572塊,增速超100%,覆蓋瀏陽、中山、儋州、嶽陽、西安、景德鎮、北海等73個城市。


院線牌照今年或重啟,或將引發院線整合併購潮


恆大院線此次謀求在北京收購影院背後,亦是恆大集團整體戰略遷移的一個縮影。恆大院線主要依託恆大集團住宅項目建設社區影城,而此前恆大的主要地產項目都分部於三四線城市,近兩年才開始進軍一二線城市的地產業務。從已經公布的數據來看,2016年恆大在地產上的銷售額達到了3733億元,成為了國內地產行業的「領頭羊」。

 

而財大氣粗的恆大仍將在影院建設上保持快速增長。2017年,恆大院線預計將新增開業影城超過60家,新增銀幕420塊以上;未來三年內,恆大院線將建成並投入使用影城350家。


                                                 


發力背後,恆大影院業務的業績也在2016年實現了迅速增長。2016年上半年,恆大院線累計開業影城達 55 家,票房收入高達1.56 億元,超過 2015 年全年的總和。此前在新三板掛牌的恆大文化也由於恆大院線業績的增長實現了營業收入 2.1億元,同比增長 173%,並且淨利潤同比扭虧為盈。

 

對於恆大來說,其在影業下遊的野心不止於擴充數量這麼簡單。知情人士透露,恆大目前正在申請屬於自己的院線牌照。「2016年恆大曾想購買其他院線的牌照,也曾與某中型院線洽談過收購,最終都因為一些因素未能完成。恆大今年或許會有一些大動作。」接近恆大院線的知情人士告知記者。

 

在上述人士看來,恆大獲得院線牌照似乎志在必得。壹娛觀察從另一位影視行業資深人士處得知,院線牌照今年可能會大概率放開,而博納在內的公司或許將在今年獲得牌照。

 

如果院線牌照今年重啟,將很有可能徹底打響院線整合併購大潮。


「如果院線牌照還是許可制且當前暫停狀況的話,很多有牌照但是業績一般的院線還是會捂著牌照去炒價格,牌照也會越炒越值錢;只有院線牌照放開了,這才是下遊行業市場化的前提,院線真正的大整合才可能隨之而來。」該資深人士對壹娛觀察記者說道。


相關焦點

  • 恆大4億收購美嘉兩影城 是要進軍一二線城市了?
    1月10號消息,最近有媒體報導稱恆大院線已經完成了美嘉歡樂影城在北京兩座影城的收購工作,從之前恆大的影院多數位於三四線城市,此次收購位於北京黃金地段的兩大影院,也有準備正式進軍一二線城市的嫌疑。可以說三家影城的地理位置都是十分繁華的,價位自然不容小覷,據了解,北京的兩座影城交易價格超過4億人民幣。不過這4億人民幣也只是用來收購兩個影城的軀殼,主要是兩個影城的地理位置,並不包括美嘉影城的品牌。
  • 第12期影業資訊速報:趙薇身家首曝光 恆大4億收購美嘉兩影城
    TechWeb報導影視圈的戰火一直都沒有停息過,藝人與網友、藝人與公司以及公司與公司之間都會存在或大或小的矛盾,繼陳凱歌分訴新浪微博、網易新聞、鳳凰博客侵犯名譽權獲勝之後,今日吳亦凡起訴名譽侵權勝訴,而造謠「炮王」微博博主被判賠3萬元。隨著《漂亮的李慧珍》的熱播,盛一倫的名氣越來越大,最近他起訴樂漾影視拖欠薪酬一案開庭,目前還在進一步審理當中。
  • 泰禾影城暫停營業 院線大洗牌將至?
    四個月前,帶著熱情與雄心,江濤(化名)加盟華景天地購物中心泰禾影城店的運營與建設團隊,準備在新領域大施拳腳,但誰也沒想到,四個月後,突然接到總部電話,影城暫停營業,「這是我職業生涯最短暫的就業,院線本身賺錢就很難,受疫情影響,今年就更艱難了。我想未來幾年,想要有一番好的光景,還是需要進口大片和國產大片的持續輸血。」
  • 停業170天後,恆大嘉凱影城旗下光影影城成杭州首家關門影院
    在2017年時代院線IPO被否後的第二年,曾經屬於時代院線旗下的光影影城,於2018年8月被恆大嘉凱影城收購。「光影被恆大嘉凱影城收購後,對外包括票務平臺的名字一直是叫杭州光影影城。」知情人士透露,光影影城原先是一個私人老闆開的,然後通過加盟的方式來運營。前幾年影院還是挺火熱的,大部分影院也是那個時候開起來的,私人投資影院的話,通過加盟可以獲得相對較好的保障,通過交管理費和票房分成經營下去。後來恆大嘉凱影城也要來杭州布局院線,在時代院線IPO沒過後,光影就被恆大嘉凱影城收購了。
  • 太平洋院線執行總經理孫瑩:國內院線集中度不高 影院整合空間巨大
    太平洋院線執行總經理孫瑩,是擁有20多年影院開發投資、運營管理經驗的院線行業資深專業人士,他是「太平洋」品牌連鎖影城創始人之一,對院線產業有著深刻的見解和獨到的體會。他向每經影視(微信ID:meijingyingshi)記者表示:「目前國內院線集中度不高,國內影院整合空間還是非常巨大。最近幾個月,院線併購已經成為行業的熱點話題。
  • 商業地產一周要聞:多地影院本周復工、百貨公司「扎堆」申請免稅牌照
    國內「免稅」潮來襲,大商股份、歐亞集團、南寧百貨、步步高、中百集團、友阿股份等加入免稅牌照申請陣營!   有人猜測,上海地產和上海城投股權劃轉,集中到一家,上海國資委成為實控人,方便獲取免稅牌照等;也有人認為,上海地產和上海城投大概率會通過轉讓部分或全部股權,引入戰略投資者,進行二次或深度混改。   星河商置再遞交招股書   1月,星河商置以全新的上市平臺「星盛商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但無奈並未衝刺成功。
  • 泰禾影城全面關店:後疫情時代,院線公司的生意愈發難做了
    當時,外界有「北京泰禾影視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或將解散,多地泰禾影城已經通知員工」的傳聞,對此泰禾影城給出的回應是:「因公司經營戰略調整暫停營業。」北京泰禾影視文化正是泰禾系各地影院管理公司的控股方。泰禾影城之所以全面關店,大概率是因經營難以為繼。
  • 美嘉歡樂影城中關村店簡介
    美嘉歡樂影城中關村店簡介 美嘉歡樂影城中關村店美嘉歡樂影城中關村店  美嘉歡樂影城中關村店座落在繁華的中關村商業區中心地帶,是北京首家中外合資影院,首創VIP大廳概念,擁有12米的超高大銀幕,杜比7.1聲道音響,給觀眾帶來超一流的視聽體驗。
  • 大地影院集團收購橙天嘉禾中國影城業務,進一步擴大市場版圖丨有秘密
    今日(1月25日)還有兩天就要過大年了,大地宣布:33.87億元全面收購橙天嘉禾娛樂(集團)有限公司旗下所有中國大陸地區影城。
  • 院線」新軍」 泰禾影城逆勢增長樣本
    但2020年的疫情「插曲」,讓影視行業面臨著諸多的經營考驗,部分企業在大環境中也步履維艱。   截至8月中旬,在12家已發布半年報或半年度業績預告的影視業相關上市公司中,有6家公司虧損。其中,某影城巨頭虧損達15.65億元,被迫關閉17家影城。由此看來,許多影院在復業之路上,至今仍未緩過神來。
  • 阿里影業1億買壯杭州星際影城,離自建院線還有多遠?|大公司說明書
     與去年萬達10億買下14座世茂影城相比,阿里影業此番一個億買下並「擴充」一家影城耗資不菲——這一個億的價值究竟在哪裡?如果只是一家影院,與此前傳聞的阿里影業自建院線是不是相去甚遠了一些?
  • 焦點分析|資本下場整合,很多小電影院可能活不到你去看的那天了
    春節檔顆粒無收,電影院大門緊閉,一些資金鍊脆弱的小影院很可能會在疫情結束前倒閉或被收購。現在,大企業的資本已經準備好了,行業整合幾成定局。上海電影 3 月 8 日下午發布公告稱,該公司已與控股股東上影集團、上海精文投資有限公司籤署《合資公司合同》,共同投資設立上影資產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 雲闢謠|成都有影城關門?謠言!且所有院線都打算在年底「大幹一場」
    央視對泰禾影城關門的報導泰禾方面透露,目前,旗下位於全國各地的23家影院,已全部暫停營業。數據顯示,2019年,泰禾影城總票房為1.26億元,2020年以來,其票房不足3700萬。從業績上看,今年前三季度,泰禾集團營收同比大減逾86%,歸屬於上市公司的淨利潤則同比下滑約193%。
  • 晨霧中的多元化之路-恆大迷途
    完成對該醫院的收購之後,恆大又開始醞釀收購一個上市殼公司,日後將健康醫療資產注入。  2014年11月14日,恆大地產與新傳媒(00708.HK)共同發布公告稱,前者將收購後者74.99%股權,代價為9.5億港元現金。
  • 中國院線往事
    回過頭來,2004年新天地影城的「倒戈」,表明中國院線之間的兼併整合正在加速進行。上海聯和院線的負責人說:「很有危機感,不敢以老大自居」。因為當下中國幾大院線之間正暗流洶湧,合縱連橫,各出奇招。而彼時全球最大市場的北美,僅有4條院線,中國卻高達35條,讓許多剛進來的外資不甚吃驚。究其原因,就是中國院線是行政劃分的結果,而非市場的選擇。加之絕大多數規模不大的院線都生存艱難,市場整合勢在必行。
  • 萬達被曝開放特許經營加盟權 院線行業洗牌在即?
    按照行業預測,至少有10%~20%的影院會被淘汰、整合,尤以中小型首當其衝,洗牌已是大勢所趨。面對行業可能到來的變局,萬達電影高管在本月初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將向符合要求的影院開放特許經營加盟權,籤約影院可以使用萬達影城的品牌和會員系統。
  • 後疫情時代,院線公司的生意愈發難做了
    當時,外界有「北京泰禾影視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或將解散,多地泰禾影城已經通知員工」的傳聞,對此泰禾影城給出的回應是:「因公司經營戰略調整暫停營業。」北京泰禾影視文化正是泰禾系各地影院管理公司的控股方。 泰禾影城之所以全面關店,大概率是因經營難以為繼。
  • 疫情後的院線「求生記」,泰禾影城重點檔期票房收入穩步提升
    文/樂居財經 曾樹佳  國內電影市場近幾年保持著較快的發展速度,但2020年的疫情「插曲」,讓影視行業面臨著諸多經營考驗,部分企業在大環境中也步履維艱。  截至8月中旬,在12家已發布半年報或半年度業績預告的影視業相關上市公司中,有6家公司虧損,其中,某影城巨頭虧損達15.65億元,被迫關閉17家影城。
  • 阿里影業1億買杭州星際影城 離自建院線還多遠?
    與去年萬達10億買下14座世茂影城相比,阿里影業此番一個億買下並「擴充」一家影城耗資不菲——這一個億的價值究竟在哪裡?如果只是一家影院,與此前傳聞的阿里影業自建院線是不是相去甚遠了一些?   在壹娛觀察看來,那筆注資的6100萬是此番輕描淡寫的交易背後的巨大想像空間——阿里影業想要的是當然不只是一家影院,但又不必是一條院線。
  • 萬達院線變身萬達電影,一個航母級電影整合營銷矩陣浮出水面
    從《魔獸》到《長城》,再到《金剛:骷髏島》,一不留神,傳奇影業被萬達收購以後的 三部影片在中國都超過了十億,更值得一提的是,三部影片在中國的票房都超過了北美票房。(《速8》萬達影城在萬達廣場開展營銷活動)五洲發行有的放矢,地面宣發的精細化運作五洲發行經過多年的積累已經在全國接近 100 個城市裡有落地的發行人員,結合院線 十年的數據並根據影城所在地的文化、經濟、人口等特徵對所覆蓋的影院進行了細緻的屬性 區隔或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