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影業1億買杭州星際影城 離自建院線還多遠?

2021-01-07 贏商網

  大地影院與沃美院線還未成為舊愛,阿里影業已經又添新歡。

  8月22日晚間,阿里影業公告稱,通過子公司天津阿里影業出資3900萬元獲得杭州星際(影視文化有限公司)60.84%股權,同時向杭州星際注資6100萬,最終獲得該公司80%的股權。

  與去年萬達10億買下14座世茂影城相比,阿里影業此番一個億買下並「擴充」一家影城耗資不菲——這一個億的價值究竟在哪裡?如果只是一家影院,與此前傳聞的阿里影業自建院線是不是相去甚遠了一些?

  在壹娛觀察看來,那筆注資的6100萬是此番輕描淡寫的交易背後的巨大想像空間——阿里影業想要的是當然不只是一家影院,但又不必是一條院線。

  用1個億的「血本」打造下一代影院的「震撼案例」:阿里影業的影院品牌從此出發

  粗看這份公告,阿里影業似乎是豪擲1億元人民幣獲取了一座影院80%的股權,因為2013年成立的杭州星際影視文化有限公司主要的資產就是旗下的杭州星際影城,而且公司的淨資產估值只有1370萬。

  阿里影業CEO張強已經不止一次地公開表示過,他們想通過網際網路技術來改造電影產業。在今年的上海電影節期間,張強公開演講認為,與網際網路掛鈎的O2O發行模式是未來電影的主流發行模式,「對於這個體系,我們希望未來能夠和影院分享阿里巴巴的大數據,更好的建立影院會員體系,幫助電影院建立更高效的網際網路運營體系,建立融資平臺,縮短票款的結算周期,幫助線下影院建立衍生品的銷售體系,改變中國電影單純依賴票房的商業模式;甚至會逐步建立電影製片完片擔保體系,為更多的中小電影企業提供融資渠道。」

  

  對電影產業的網際網路化改造難嗎?當然難。

  阿里影業為此用兩年的時間「自力更生」、一城一池地在改建自己體系內的電影產業基礎設施。比如8.3億元人民幣收購粵科軟體,5.2億美元「併入」淘寶電影和娛樂寶,投資10億元人民幣認購大地影院可轉債……在今年5月,阿里影業旗下的淘寶電影(現已更名「淘票票」)宣布獲得17億元融資,其中的投資方就包括了和和影業、博納影業以及聯瑞影業,在更早前還投資了8600萬美元參與博納影業私有化,阿里影業對於發行端的布局落子無數,其企圖心也已是人盡皆知。

  通過這些投資,阿里影業做成了什麼樣的格局?

  以數據為核心的產業鏈條,可以形成閉環的O2O宣發渠道,以及與電影產業之外商家的聯結:上遊多部影片正在製作,中遊自建並綁定的宣發矩陣,下遊與院線及影投合作;在2B的終端有粵科聯結影院,從而掌握了影院的需求與數據,在2C的終端,有淘票票與支付寶幾乎是「植入」了消費者生活,當然也因此擁有了海量消費者的數據,娛樂寶以營銷之實聯結了上遊的片方和終端的用戶。

  

  最近半年,阿里影業先後以不同的形式與大地影院、沃美院線兩家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其對於直接進入院線、影院來改造行業的意圖日趨明顯——但要改造影院和經營者的思路、觀念,其要面對的是一個有著6000多座影院的市場,新舊勢力混雜,難度不言而喻。

  此前有接近粵科的阿里影業人士在接受壹娛觀察採訪時就曾經說過,「影院還是個相對比較傳統的行業,他們經過多年形成的運營習慣,還有一些明的暗的規則,並不是短期內就能改變的。網際網路進來影院的時間不長,對影院的改造和提升還在起步階段,雖然不少影院都認同智能化、網際網路化是趨勢,但市場上還沒有出現真正讓他們能夠特別震撼的案例,所以大部分影院都願意嘗試智能化,但也僅僅是嘗試性質的,不太可能投入血本去做。」

  所以如今阿里影業自己用1個億的「血本」買下了一座影院,料其是計劃自主地打造一個「震撼的案例」去完成下一代影院的範本,也是藉此完全打通自己布局了兩年的全產業鏈。阿里影業在公告中解釋投資時提到,「鑑於本集團現有的內容製作、宣發、線上票務,以及影院票務管理系統的平臺,為了產業鏈垂直整合的延伸,本集團正嘗試投資及打造自有的娛樂消費終端場景。星際投資將有助於探索將本集團擁有的數據、網際網路能力和資源轉化成提高影院運營和效率的更多可能,從而建立相關業務渠道,更好地把握中國電影產業之潛在增長機遇。」

  一位業內資深人士告訴壹娛觀察(微信ID:yiyuguancha),目前阿里影業控股杭州星際影城,只是其兩年來布局下註定要走的一步路,接下來就是要試驗已有的布局能否打通:「如果模式成功,那麼對於阿里影業來說,能帶來線上資源與線下商家的聯動,這就是一種影院的網際網路式新玩法,如果成功就能成為影投公司發展加盟即可,對於阿里影業來說更重要的是擁有自建的影院品牌,沒必要再去購買一個徒有虛名的院線牌照。即便現在所做的打通全局的試驗失敗,那麼阿里影業現有的對於大地、沃美等的投資至少也可以保證他們能為上遊服務。」

  實際上,阿里對下遊的投資已經在今年夏天阿里影業參與保底的《絕地逃亡》中有過實戰驗證,大地影院及大地院線對該片的票房貢獻連續多日位列影投公司和院線的第二位。增加對下遊的控制,無疑也能為阿里的中遊和上遊收益帶來更多的保證。

  萬達與騰訊,阿里影業在跟誰較勁?

  在上影節發布的含19部影視劇的片單,阿里影業在上遊與中遊都是主要參與者,現在有了影院,阿里影業朝著上中下遊「制發放」一體的影業巨頭又進了一步。

  早在傳出阿里影業將要自建影院的傳聞時,就有媒體稱「阿里將自建院線,萬達的老大哥地位將不保」。

  在壹娛觀察看來,以目前的準備看來,阿里影業還不足以在下遊與萬達對標——萬達在線下的實力和基礎非一日之寒。

  萬達在中國擁有的不僅是300多座影院,而是在各城市依附於最佳商業地段的頂級影院。

  這其中包括中國數量最多的IMAX影廳(超過160家),以及未來5年將在國內打造100家杜比影院。一個杜比影廳的造價就比一座中等影院貴,而在今年8月,萬達院線又宣布將在未來6年內新建150家IMAX影院。

  這些所需投資額巨大的頂級影院不僅是萬達已有的資產優勢,同時也是建造時間上的先發優勢。在下遊的洗牌與競爭中,越往後,就越對萬達有利,因為當越來越多消費者擁有觀影習慣之後,影響他們的是視聽體驗,而非幾十元的價格差。

  萬達院線也在發力數據與智能化。不同點在於,萬達的優勢在實體,所以他們走的是一條線下到線上的路;而阿里的優勢在數字世界,所以他們走的是一條線上到線下的路。

  實際上,阿里與騰訊才更有較勁的產業布局。

  淘寶電影正式更名為淘票票之時,張強就表示,未來淘票票將定位於泛娛樂產業營銷平臺,自身服務能力向產業鏈上下遊全面開放。業務範疇由電影擴展至演出、體育等泛娛樂業,自身定位由線上售票平臺轉變為具備線上線下雙向宣發能力的營銷平臺。

  而在今年的6月15日,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向外界宣布,正式成立"阿里巴巴大文娛版塊"。該版塊囊括了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阿里影業、合一集團(優酷土豆)、阿里音樂、阿里體育、UC、阿里遊戲、阿里文學、數字娛樂事業部。

  騰訊則早在5年前就提出了「泛娛樂」這一概念。與阿里不同的是,騰訊沒有在產業鏈上進行大規模的併購,而是在公司內部完成了遊戲、文學、動漫、影視4塊業務的布局,且積累了一批IP。

  如今阿里直接投資影院並與院線合作,在下遊比騰訊邁出了更堅實的一步。但是在內容端,特別是資源儲備方面,騰訊影業仍然擁有較多的優勢。

  對於阿里影業來說,投資者更關切的顯然是他的利潤情況。儘管2015年淨利潤由2014年的虧損4.17億逆轉為4.66億,但是靠匯兌損益和公司商譽帶來的收益很顯然並不能說服投資者,而2016年上半年超過4億元的預虧損則讓媒體一片譁然。因此,在謀求改變產業的同時,阿里影業身上也背負著改善利潤的重擔。

  無論阿里、騰訊還是萬達來說,這些不差錢的企業瞄準的都是影視甚至泛娛樂的全產業鏈布局。如何通過網際網路來改造電影產業並走出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對於阿里影業來說,既然選擇了在下遊做大局,可能需要忍受更長一段時間在財報方面的不好看,淘票票已背上了2016年上半年4億虧損的鍋,之後阿里影業一旦加大、加快對影院的購買,只會讓成本壓力更大。

  前路漫漫,我們當然期待「夢想萬一實現了呢」。 

本文轉載來自:壹娛觀察,不代表贏商網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贏商網,電話:020-37128209;郵箱:news@winshang.com

相關焦點

  • 阿里影業1億買壯杭州星際影城,離自建院線還有多遠?|大公司說明書
     8月22日晚間,阿里影業公告稱,通過子公司天津阿里影業出資3900萬元獲得杭州星際(影視文化有限公司)60.84%股權,同時向杭州星際注資6100萬,最終獲得該公司80%的股權。 與去年萬達10億買下14座世茂影城相比,阿里影業此番一個億買下並「擴充」一家影城耗資不菲——這一個億的價值究竟在哪裡?
  • 幫阿里影業算算帳,1億元買入星際影城到底虧不虧-虎嗅網
    昨日(8月22日)阿里影業董事會宣布,公司透過天津阿里影業訂立星際投資協議,以按計劃投資於杭州星際。根據星際投資協議,杭州坤維有條件地同意轉讓,而天津阿里影業有條件地同意收購,杭州星際約60.94%股權,代價為人民幣3900萬元;同時天津阿里影業有條件地同意向杭州星際注資人民幣6100萬元。交易完成後,天津阿里影業將擁有80%杭州星際股權。加一塊,阿里影業為星際影城花了1億元,划算麼?
  • 馬雲1億買下「星際」開啟杭州私人影院「買買買」節奏
    馬雲1億買下「星際」開啟杭州私人影院「買買買」節奏 來源:錢江晚報      新民網編輯:何迪    2016-09-17 15:56
  • 杭州唯一一家通宵營業影院「星際匯」亮相武林商圈
    位於武林廣場的杭州劇院可以說是杭州的地標性建築之一了,很多人童年對於「高端劇院」的標準就是它了。9月21日,在杭州劇院的三樓將開一家奢華影院會所「星際匯」,這家影院的落地背後不僅有著阿里集團的影子,也體現了杭州影院競爭已經進入了小眾化、精品化時代。   星際匯是由杭州星際影視文化有限公司斥巨資打造,歷時半年多的精心雕琢,坐落在武林的核心地段。
  • 恆大謀逾4億收購美嘉兩影城,院線牌照申請大概率重啟或引發整合...
    此次恆大收購美嘉的雖然只有兩座影城,但是這兩座影城皆位於北京的黃金地段,價位不容小覷。據悉,兩座影城的交易價格超過4億人民幣。壹娛觀察同時獲悉,恆大正在申請院線牌照。業內資深人士透露,今年國內院線牌照發放大概率將重啟,包括博納在內的公司則有可能在2017年獲得牌照。
  • 從春節檔看阿里影業的「網際網路+」影視商業版圖
    其中,"阿里影業聯合出品、淘票票聯合發行"的中國全民科幻電影《流浪地球》表現可謂驚豔,不但僅用兩日就在大年初三零點時分逆襲三片、成為單日票房冠軍,還成為口碑最高的春節檔電影,連遠在大洋彼岸的《阿凡達》導演卡梅隆和《紐約時報》都紛紛為它點讚。截止今天中午12:30,《流浪地球》單日票房約為1.5億,幾乎等於《瘋狂外星人》和《飛馳人生》的總和。
  • 馬雲1個億買下的影院,變成電競影視文化中心
    浙江24 小時記者 陸芳 通訊員 徐帥飛 朱瓊/文通訊員 尹炳炎/攝杭州的電影院正在變得越來越不像「電影院」。在電影院開出餐廳、書吧之後,去年馬雲1個億買下的杭州石橋路的星際影城,真的變成了電競影視文化中心。
  • 阿里影業聯合餓了麼賣爆米花 電影院能靠副業活下去?
    一、阿里影業與餓了麼一起幫忙賣爆米花2月25日,阿里影業聯合餓了麼宣布,在外賣平臺餓了麼開放「影院賣品外送」業務,給影院的賣品提供了售賣渠道。由於疫情影響,目前全國電影院基本處於停業狀態,持續關門一個月,對影院的經營影響非常巨大,據多家媒體報導預測,在一季度中,影院損失可能高達120億。
  • 阿里影業探索體驗式新零售 打造億元級IP生態圈
    中新網杭州6月2日電(趙小燕 胡亦心)6月1日,精靈寶可夢首次登陸中國,這是該系列作品推出二十年後首次以官方授權合作的形式登陸中國。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阿里影業推出的「精靈寶可夢嘉年華」,可愛的皮卡丘喚起了80、90一代人童年的美好記憶。
  • 阿里影業的IP授權生意:拿下精靈寶可夢在華衍生品授權
    官方數據顯示,精靈寶可夢動畫作品在中國視頻平臺上線後,一周的總訪問量超25億。2016年7月發布的AR手機遊戲《Pokémon GO》更是將其推向了頂峰。精靈寶可夢公司遞交給政府的財務數據顯示,該公司2017財年淨利潤為1.43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9.7億元),是前一年(560萬美元)的25倍以上。
  • 阿里影業漲逾半成 研究料內地全年票房達200億人幣
    原標題:《異動股》阿里影業漲逾半成,研究料內地全年票房達200億人幣   影視股上升,
  • 皮卡丘牽手阿里影業做衍生品,上線3天已成交近2000萬元
    文/天下網商記者 朱玥怡編輯/周麟阿里影業又和經典IP合作了,這次是皮卡丘。6月1日,萌萌的皮卡丘走進了杭州城西銀泰城。阿里影業攜手Pokémon(精靈寶可夢),及杭州城西銀泰城,聯合舉辦「Pokémon精靈寶可夢嘉年華」體驗式空間開幕儀式。這是一個充滿精靈寶可夢元素、將持續開放一個月的體驗空間。
  • 【行業速遞】B站5.13億港元戰略投資歡喜傳媒;阿里影業入股耐飛...
    「導讀:B站宣布以5.13億港元戰略投資歡喜傳媒。雙方將圍繞影視劇播出、影視IP衍生開發等進行一系列深入合作;阿里影業入股耐飛影視,成第三大股東;耀客傳媒啟動上市輔導,擬A股掛牌上市。」資本運作B站宣布5.13億港元戰略投資歡喜傳媒阿里影業入股耐飛影視,成第三大股東8月31日消息,天眼查APP顯示,近日,北京耐飛科技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投資人新增浙江東陽阿里巴巴影業有限公司(阿里巴巴)。
  • 阿里影業新交所除牌,6年177部電影僅1年盈利,趙薇曾賺5億
    在第二次發布公告時,新交所股價經歷小幅上漲後就於8月7日下跌11.76%至每股0.75新元(1新元約為4.9元人民幣)。直到11月11日宣布次日停止交易,新交所阿里影業股價定格在了0.88新元/股。與此同時港股股價11日、12日連續兩日分別下跌6.31%、1.92%至1.02港元/股。 1 阿里影業為什麼決定新交所除牌?
  • 環球影業從日本人那裡買回了大阪環球影城,7張圖告訴你他們為什麼...
    環球影城最早是在好萊塢的 230 畝地上建立起來的,第一次對外開放的時候門票只要 5 美分。100 多年後的現在,環球影城成了一門每年吸引 3000 多萬遊客,獲得 49 億美元收入的大生意。近日的一樁收購似乎顯示,環球影城的擴張腳步還沒有放緩的跡象。
  • 阿里影業財報:半年淨虧損1.62億元
    11月19日,香港上市公司阿里巴巴影業集團發布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6個月的中期業績報告,由於核心的網際網路宣發業務受到新冠疫情衝擊,2020/21上半財年,阿里影業總收入約9.27億元,過往期間收入為15.01億元,同比下降38%。經營虧損約1.96億元,去年同期為3.36億元,虧損收窄約42%。
  • 阿里影業李捷:製造可能
    而現在,阿里影業落下了最重要的一枚棋子。對阿里影業來說,這像一次破釜沉舟的戰略轉型,往前走,是成為千億公司的巨大想像力;停下來,則回到600億市場的常規拼圖。可能製造擊穿壁壘的方法是「內容創新+用戶運營」。具體來說,是面向年輕用戶生產具備內容調性的電影,再加上人格化的帳戶運營,成為具備用戶黏性的內容廠牌。
  • 阿里影業:淨虧損收窄140%,內容製作營收走高
    報告顯示,阿里影業由於核心的網際網路宣發業務受到新冠疫情衝擊,僅實現營收9.27億元,相比去年同期15.01億元,約下降38%;但經營虧損方面,從過往期間約3.36億元,收窄至約1.96億元,同比收窄約42%。
  • 阿里影業上一財年收入28.75億;修復版《阿基拉》將登陸A站
    01  阿里影業上一財年收入28.75億,  前二十國產片選中12部  5月28日,阿里影業(01060)發布截至2020年3月31日的12個月財務業績。報告期內,公司收入達到28.75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5%;全年虧損11.51億,經調整EBITA虧損7.22億,同比擴大21%。
  • 港股異動 | 阿里影業(01060)漲超6% 電影行業持續復甦 全年票房或...
    原標題:港股異動 | 阿里影業(01060)漲超6% 電影行業持續復甦 全年票房或達200億   智通財經APP獲悉,據媒體報導,